草部·隰草类
清热泻火药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又名:鸡舌草、碧竹子、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生于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色。
药用部分
苗
[性味]味苦,性大寒,无毒。
[主治]治寒热及因感受山岚瘴毒而神志昏迷、狂妄多言,痰饮,疔肿,腹内肉块不消,又治小儿丹毒,发热癫痫,腹胀结块,全身气肿,热痢,还治蛇犬咬伤、痈疽等毒症。(陈藏器)
与赤小豆煮食,可下水气,治风湿性关节炎,利小便。(出自《日华诸家本草》)
消咽喉肿痛。(李时珍)
去热毒,消痈疽。(出自《品汇精要》)
形态特征
茎直立,紫色,叶像竹叶,四五月开花,花瓣如蝴蝶双翅,花蕊黄色,子小豆大小,灰黑色。
成品选鉴
黄绿色,老茎略呈方形,表面光滑,节膨大,断面坚实,中部有髓。叶质脆易碎;聚伞花序,总苞心状卵形,花瓣蓝黑色。气微,味甘、淡。
主要药用部分
实用妙方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腹服。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搓软敷贴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