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花粉 让你的火气烟消云散

草部·蔓草类

清热泻火药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天花粉是栝蒌的根制成的粉状物,因其洁白如雪,又名白药、瑞雪。栝蒌在我国北方各地及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又名果臝、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

药用部分

栝蒌实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李时珍说:味甘,不苦。

[主治]治胸痹,能使人皮肤悦泽。(出自《名医别录》)

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李时珍)

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出自《日华诸家本草》)

栝蒌根(天花粉)

[修治]周定王说:秋冬采根,去皮切成寸许大,用水浸,逐日换水,四五天后取出。捣成泥状,用绢袋滤汁澄粉,晒干用。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李时珍说:味甘、微苦、酸,性微寒。

徐之才说:与枸杞相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主治]主消渴身热,烦满大汗,能补虚安中,续绝伤。(出自《神农本草经》)

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止小便利,通月经。(出自《名医别录》)

治热狂时疾,通小肠,消肿毒,乳痈发背,痔瘘疮疖,排脓生肌长肉,跌打损伤淤血。(出自《日华诸家本草》)

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出自《滇南本草》)

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出自《医林纂要》)

【发明】朱震亨说:栝蒌实治胸痹,以其味甘性润。甘能补肺,润能降气。胸中有痰者,乃肺受火逼,失其降下。今得栝蒌实甘缓润下,则痰自降。所以它是治嗽要药。

李时珍说:栝蒌根味甘微苦酸。其茎叶味酸。酸能生津,所以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前人只说它苦寒,似乎没有深究。

医家名论

李时珍说:栝蒌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挖的结实有粉,夏天挖的有筋无粉,不能用。它的果实圆长,青的时候像瓜,黄时如熟柿,山上人家小儿常食。果实内有扁子,大小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有青气。炒干捣烂,水熬取油,可点灯。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作泻者勿服。胃虚湿痰,亡阳作渴,病在表者禁用。阴虚火动,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宜使用。凡痰饮色白清稀者,忌用。孕妇及不孕症者禁用。

形态特征

攀缘藤本,长可达10米。块根肥大,圆柱形。茎较粗,多分枝,有纵棱和槽,被白色柔毛。叶互生,有纵条纹,叶片轮廓近圆形或近心形。花白色,雌雄异株,雄花成总状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金黄色。种子扁长椭圆形。

成品选鉴

呈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主要药用部分

果实

实用妙方

天疱湿疮:取天花粉、滑石等份,研为末,用水调匀外搽。

痰咳不止:栝蒌仁一两、文蛤七分,同研末,用浓姜汁调成弹子大的丸子,噙口中咽汁。

干咳无痰:熟栝蒌捣烂绞汁,加蜜等份,再加白矾一钱,同熬成膏,频含咽汁。

中药趣味文化

天花粉名字的由来

天花粉是栝蒌的根研磨之后的粉状物,它的名字据说来源于佛教的一个传说。相传,上古时,佛祖为普度众生,连续多日不眠不休,讲述佛法。众神感动于佛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悯之心,纷纷落泪。诸神的泪水变成各色鲜花,自空中飘舞而下,凡间一时下起缤纷的花雨,众生叹为观止。“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偏虚空。”这里的“华”同“花”,“天华”即“天花”,天花粉的名字即是从了这两个字。 bQXLYuCJxp/SCU8zXryR3EV1UfuAs9I4a91VnjmgkV+4SEC3quGXmM4ccc7cLb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