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防风 帮助身体抵御风邪的屏障

草部·山草类

发散风寒药

【功效】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又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防,是御的意思。它的作用以治风为要,所以叫防风。称芸、茴,是因为它的花像茴香,气味像芸蒿。

药用部分

防风根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张元素说:防风味辛而甘,性温,气味俱薄,浮而升,属阳,是手、足太阳经的本药。

王好古说:防风又行足阳明、太阴二经,为肝经气分药。

李杲说:防风能制约黄芪,黄芪配上防风同用,其功效愈大,这是相畏相使的配伍。

徐之才说:防风与葱白同用,能行全身气血;与泽泻、藁本同用,能治风病;与当归、芍药、阳起石、禹余粮同用,能治疗妇人子宫虚冷。防风畏萆薢,能解附子毒,恶藜芦、白蔹、干姜、芫花。

[主治]主大风,恶风头痛眩晕及风邪所致的视物不清,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久服身轻。(出自《神农本草经》)

疗胁痛,肝风,头风,四肢挛急,破伤风。(出自《名医别录》)

治三十六种风病,男子一切劳伤,能补中益神,治疗目赤肿痛,遇风流泪及瘫痪,通利五脏关脉,治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出自《日华诸家本草》)

治上焦风邪,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经络中留湿。主上部出血证。(张元素)

防风叶

[主治]中风出热汗。(出自《名医别录》)

防风花

[主治]治四肢拘急,不能走路,经脉虚羸,骨节间痛,心腹痛。(甄权)

防风子

[主治]治风证力强,可调配食用。(苏恭)

【发明】李杲说:防风治周身疼痛,药效较弱,随配伍引经药而至病所,是治风药中的润剂。如果补脾胃,非防风引用不可。凡项背强痛,腰痛不能转身,正应当用防风。病人身体拘挛者,属风邪所致,各种疮痈见此证也须用防风。

医家名论

李时珍说:江淮一带所产多是石防风,生长在山石之间。二月采其嫩苗做菜,味辛甘而香,称作珊瑚菜。其根粗、外形丑,子可做种。

吴绶说:凡入药以黄色润泽的防风为好,白的多沙条,不好用。

苏颂说:现在汴东、淮浙各州郡都有防风生长。

使用禁忌

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二便秘涩、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禁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草无毛。根呈长圆柱形,粗壮有分枝,淡黄色,茎单生。叶丛生,有扁长形叶柄,叶片卵形或长圆形,花在茎和分枝顶端,多数为伞形花序,花瓣倒卵形,白色。果实狭圆形或椭圆形,九十月可采摘。

成品选鉴

表面黄棕色有裂隙,断面有棕色环。质松而软,易折断,条粗壮、皮细而紧、无毛头、中心色淡黄,气微香,味微甘者为佳。

主要药用部分

种子

实用妙方

自汗不止:防风(去芦)研为末,每次用浮小麦煎汤送服二钱。又方:防风用麸炒过,用猪皮煎汤送服。注: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

盗汗:防风二两、川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次服三钱,临睡时服。

偏正头痛:防风、白芷等份,研为末,蜜调制成弹子大的丸子。每次嚼服一丸,用清茶送服。

中药趣味文化

防风与大禹治水的故事

上古时大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论功行赏。浙江的防风氏途中因治水耽搁,到达会稽时就迟了一天。大禹认为防风氏居功自傲,看不起自己,一怒之下,杀了他。防风氏死时,脑中喷出一股股白色的液体,散落在山间。后来当地乡民因为治水,多数都得了风寒病。有病人梦见防风氏指引他们去采摘山里的一种草治病。服用了这种草之后,乡民的风寒病就好了。他们认为这是防风氏留下的冤魂神草,所以就叫它“防风”。 lasvXzbKeesHzTuM0n1WEcD2v5ocW6r3MoTw02JThNCjoqo/v0+2rMJqFcT14t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