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古代军事上情报传递方法

(一)驿传

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西周时期,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备良马周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来往官吏和运送货物等。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二)狼烟

狼是古代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图腾,其军队被中原人称为“狼兵”,所以为中原报警的烽火被称为“狼烟”。狼烟,在辞典中最初释意是用狼粪烧出来的烟。始于春秋时期,用火光烽烟传递军事警报的记载。古代烽火台,多建立于边疆荒原,物资奇缺,引火物只好使用狼粪。盖因为烽火台边荒凉无比,通常引火所用牛粪亦难以得到。戍边的将士只好在山间捡的狼粪充当牛粪引火。由于这样的特殊引火方式,边疆烽火亦叫作狼烟。狼烟的最初本意应该是在烽火台点燃的、警报崇拜狼图腾的草原民族骑兵进犯关内的烟火信号。

(三)信鸽

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生活中普遍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群。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人们培育,发展,利用它来传递紧要信息。

相传我国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五代后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开元天宝遗事》著作中辟有“传书鸽”章节,书中称:“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可见我国唐代已利用鸽子传递书信。另外,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也是利用鸽子来传递信息。

(四)旗语

据史料记载,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旗语通信。商代的甲骨文有关于旗的记载。表明身份或指明方向,是一种最本色的旗语。兵书《六韬·虎韬》记载:“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这说明旗在古代已用于军队作战。三国时期,旗语通信已运用到战船上。《太平御览·诸葛亮军令》记载:“闻擂鼓音,举白幡绛旗,大小船皆进战,不进者斩。闻金音,举青旗,船皆止,不止者斩。”

旗语通信分为旗号通信和手旗通信。旗号通信,以悬挂各种不同式样和颜色的旗子表示通信内容;手旗通信,以两面手旗的不同部位表示通信内容。旗语通信主要用于下达简短命令、保障协同和相互识别。海军还用于礼仪上,如挂满旗是表示礼仪的隆重。

(五)钟鼓

利用钟鼓之声传递信息也是古代军事上较为普遍的通讯方式。 9OKbK4gR/a9V9Taq27n/m995U2umUNnHp5vYHolhIswFFmVPCyGhGxnj+fMrOO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