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以静固,以专。
胜。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禽。将吏士卒,动静如身。心疑必背
,是故计决而不动,动决而不禁。异口虚言,将无修容
,卒无尝试,发动必蚤,亩凌而兵
毋与战矣。将帅者,心也。群下,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群下不节动,虽胜为幸。
夫民无两畏也。畏我侮敌,畏敌侮我。见侮者败,威立者胜。凡将死其道者,吏畏其将也;吏畏其将者,民畏其吏也;民畏其吏者,敌畏其民也。是故知胜败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夫不爱说其心者,不我用也;不严畏其心者,不我举也。爱在下顺,威在上立,爱故不二,威故不犯。故善将者,爱与威而已。
是故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不然,虽刑赏不足以名信也,信在孱兆
。是故众聚不虚散,兵出不徒归。求敌若求亡人,击敌若赴溺者。囚险
者无战心,搕战
者无胜兵,佻战
者无全气。
凡挟义而战者,贵从我起。争私结怨,贵以不得已。怨结虽起,待敌贵先。故事必当时,息必当备之。兵有胜于朝廷,胜于丧纪,胜于土功,胜于市井。斗则得,服则失,幸以不败,此不意彼惊惧而曲胜之也。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故明主战攻之日,合鼓合角
,节以兵刃,不求胜而胜也。
兵有去备撤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也,有器用之早定也,其应敌也周,其总率也极。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已周已极。其朝死则朝代,暮死则暮代。权敌审将,而后举兵。
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错绝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男女数重,各逼地形而攻要塞。据一城邑而数道绝,从而攻之,敌将帅不能信,吏卒不能和,刑有所不从者,则我败之矣。敌救未至,而一城已降。
津梁
未发,要塞未修,城险未设,渠答
未张,则虽有城无守矣。远堡未入,戍客未归,则虽有人无人矣。六畜未聚,五谷未收,财用未敛,则虽有资无资矣。夫城邑空虚而资尽者,我因其虚而攻之。法曰:“独出独入,敌不接刃而致之。”此之谓也。
军队以沉着冷静致胜,国家以统一团结致胜。部队分散力量就会削弱,将帅决心动摇,士气就会涣散。力量薄弱,就不敢大胆进退,即使有好的战机也可能放走敌人。将吏士卒,一动一静,都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果决心摇思想混乱,就是计划决定了,也不能立即行动,行动起来了,又不能加以控制。军队中众说纷纭,空话连篇,将帅没有威严的仪容,士兵没有实战的锻炼,这样发动进攻,必然聒噪混乱,凌乱地散开在地面上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将帅好比人的首脑,部属好比人的四肢,首脑的决心坚定,四肢的动作必然有力,首脑的决心犹豫,四肢的动作必然迟疑。如果将帅指挥军队,不能像首脑控制四肢那样灵活自如,士兵不能像四肢那样按首脑的指挥行动,这样的军队,即使取得胜利,也是侥幸的胜利,而不是正确指挥的结果。
民众是不会对敌我两方面都畏惧的。畏惧自己的将帅就会蔑视敌人,畏惧敌人就会蔑视自己的将帅。将帅被士卒蔑视,作战就会失败;将帅在士卒中有威信,作战就能胜利。凡将帅能掌握运用这个原则,军吏就会畏惧将帅;军吏畏惧将帅,士卒就会畏惧军吏;士卒畏惧军吏,敌人就会畏惧我军士卒。因此,要知道胜败的道理,首先就要懂得畏惧与蔑视两者的相互关系。如果不能以爱抚使士卒悦服、士卒就不会为我所用;如果不能以威信使士卒敬畏,士卒就不会听我指挥。爱抚在于使下级驯服;威信在于上级自己树立。爱抚能使士卒不怀二心;威信能使下级不敢违令。所以善于带兵的人,就要善于掌握爱与威的运用。
作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可以轻言作战,攻城没有必取的把握,就不可以轻言攻城。否则,即使采取严刑重赏也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威信在于平素树立,事变要在事前预见。所以兵员一经集中,就不能随便解散,军队一经出动,就不能无功而返。寻求敌人要像寻找丢失的孩子那样迫切,进攻敌人要像抢救落水的人那样奋不顾身地迅速行动。部队陷于不利的地形中就没有信心作战,打没有准备的遭遇战就没有把握取胜,莽撞地出兵作战就没有高昂的士气。
凡是正义的战争,最好由我首先发动,为争私结怨的战争,应是出于不得已。因结怨而引起的战争,最好后发制人。所以说,发动战争,必须看准时机,战争结束,还是应当戒备。军事上的胜利,有的取决于朝廷的政治改革,有的取决于贸易的繁荣兴旺。要敢于战斗才能胜利,屈服退让就会失败,即使侥幸不败,也是由于敌人意外地发生惊慌而偶然胜利的。偶然的胜利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不能获得真正胜利的将领,就说不上懂权谋。所以英明的主帅在作战的时候,必须以正确的指挥,统一的行动来与敌决战,这样,虽不强求胜利而胜利也会自然到来。
军队也有假装没有准备或故意表示怯弱而取胜的,这是因为它有巧妙的制敌办法,有充分的战斗准备,有周密的应战计划,有坚定的临战指挥的原故。部队要按编制设置各级将吏,五人为伍设有伍长,十人为什设有什长,百人为卒设有卒长,千人为率设有率长,万人为军设有将军,这样的编制已经是很周密很完善的了,战斗中指挥官早上战死,早上就有人接替,晚上战死,晚上就有人接替。战前要分析敌人的虚实,察明敌将的才能,然后才能起兵出战。
大凡集中军队,远隔千里的,不能超过十天的时间,相距百里的,不能超过一天的时间,而且必须集中在敌人边境附近。兵员已经集中,将帅已经到达,就应立即深入敌人腹地,分别切断它的交通,包围它的重要城市,迫使放人困守孤城而处于危险的境地。同时把占领地内的男女居民组织起来,重层配置,分头抢占险要地形,向敌人要害突击。在敌人困守孤城、各方联系又被切断的情况下,再全面发起进攻、就可使敌军将帅丧失威信,官兵不和,虽用严刑峻法也不能迫使下级服从命令。这样就可以乘势打败敌人、不待敌人援军到达,而守城敌军就已投降了。
如果敌人交通设施还没有造好,要塞没有修好,工事没有构筑,障碍没有设置,虽有城塞也是不能防守的。边境的堡垒没有部队占领,守边的部队没有调动就绪,虽有人也等于没有人了。敌人应征集的牲畜没有集中,应征集的粮食没有征集。该征收的财物没有收齐,虽有资财也等于没有资财了。对这种城邑空虚而资财穷尽的敌城,我应乘虚进攻它。兵法上说,“我军进攻自由如入无人之境,敌人来不及交锋就已被打败”,就是指的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