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网络的三波冲击

网络无形,却对现实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企业首当其冲。

最初,纵横交错的有线通信网将人们连接起来,但是纵横交叉的通信线路却给人以被束缚的感觉,人们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语音通话。随着网络的第一波冲击—移动网络的普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保持通话并能够通过短信进行文字沟通。

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通话和文字传输—通话看不到表情,文字感觉不到语气,这样的不满足催生了网络的第二波冲击—数据业务取代了话音业务。当第三代(3G)、第四代(4G)网络时代到来之后,人与人沟通的内容形式发生了转变,图片表情传输和视频通话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生动。

不过,生动交流仍有局限性:无线网络的信号质量和费用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仍需要为自己的通信设备寻找稳定的网络连接;网络还没有让我们无时无刻沉浸其中;此外,沟通只限于人与人之间,人和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还太少。更便捷、更稳定、范围更广的网络仍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固网的束缚感带来移动网络的冲击,通信形式的枯燥引出数据流的生动,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面临的网络痛点将会带来新一波的网络冲击,那就是使“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带来的第三波冲击。

第一节
网络的第一波冲击:移动通信网络取代固定电话网

第一代(1G)移动网络是“大哥大”时代。那个时代一台大哥大电话大约2万元,话费一分钟0.5元,对当时全国人均月收入几十元钱的中国人来说太贵了!大哥大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但这种移动通信设备属于奢侈品。所以,当初我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看法是:移动通信只不过是固定通信的一个补充。

网络的第一波冲击发生在第二代(2G)移动通信网络出现的时候。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手机价格也降低到了几千元,这时手机开始迅速普及,人们手里多了一部手机,这个改变是一个巨大的质变。

“移动通信只不过是固定通信的一个补充”这样的论调也渐渐开始消失了。

(资料来源:2014年9月工信部统计报告)

今天,人们手机通讯录中保存的都是手机号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取代固定电话网。

第二节
网络的第二波冲击:数据业务取代话音业务

很多人并不清楚,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有什么区别。其实用一句简单的话就可概括:话音是一种非动态分配,是在固定分配好的时隙、信道中传输,通常不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变化;而数据业务则不一样,其是一种动态的分配,对实时性要求非常严格,通常是在不定时隙用不定速率传输,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化。

第二代(2G)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手里有了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或者客户联系。这时候,我们的联系方式主要是打电话和发短信。当第三代(3G)网络时代来临时,网络连接速度更快,加上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数据类应用开始逐渐取代话音类业务,人们幻想的事情慢慢变成了现实。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看带图片的网页、传微信、打游戏、看视频、听音乐、发语音留言……今天大家天天使用的这些功能都是数据业务,它正在取代话音业务成为主流应用。传统电信运营商最挣钱的两大业务—话音和短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那么,业务演变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话音占比趋势性下降

手机的放置位置和使用频率,反映了手机重要性的变换。2009年之前,人们拿出手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电话。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之外,手机都放在兜里。近几年,似乎人人都成了手机控,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情不自禁地将手机掏出来。公交车上、地铁里、饭店里、会议中、上课中,甚至是朋友聚餐或者睡觉之前,人们的注意力都被手机吸引了。现在,人们拿出手机并不仅仅是打电话,大多是通过社交软件聊天,或者看新闻、阅读电子书籍、玩游戏、看视频……

这种变化是由第三代(3G)移动网络带来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3G网络,移动终端制造商研发了智能手机,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应用,这一切悄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拿出手机的时候,不再局限于打电话,图片、音乐、视频等数据应用流逐渐取代了话音。

(资料来源:中国工信部)

第四代(4G)移动网络时代才刚刚开始,从技术的角度看,即使是话音业务也将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实现,目前正在演进中,最终有一天,网络上所有的业务都将是数据业务,话音服务只是一种数据业务。

短信业务断崖式下降

短信拜年是第二代(2G)网络时代的温馨,短信选秀则是那个时代的狂欢。现在,无论是那个时代的温馨、狂欢还是烦恼,都将离我们远去。2014年人们过年发短信拜年的还是不少,但与以前已经无法相提并论,人们拜年的方式已转向了微信。

微信既可以传输文字、图片,也可以传输语音,还可以传递定制的视频。这样的拜年方式更加多彩、更加丰富,短信正逐渐被人们遗弃。

2013—2014年各月移动短信业务量和移动短信收入同比增长情况(资料来源:中国工信部)

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习惯的转变,数据业务将会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上唯一的一种形式,话音和短信将成为一种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占统治地位

有一个特征越来越明显:发送消息的时候,要么是文字加图片、文字加表情,要么是语音,很少只发文字,因为这些表达方式传递的情感远远高于短信。

另外,相比于直接打电话,发送语音、表情和图片的时候,只需要耗费流量,在包月流量够用的情况下,这样显然是最经济的,这种经济高效令话音和短信没有一点竞争力。

人们不再需要通过麻烦且费用高的短信方式参与互动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博投票、微信投票,这些方式更加透明,更加方便,还能与喜爱的明星直接互动。总之,话音和短信的时代将要结束,而接替话音和短信的是图片、表情、视频等,我们称之为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工信部)

数据业务正在把现实世界变成数字世界!

这个大趋势早有人预测到了,诺基亚-西门子网络/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分析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诺基亚–西门子网络/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分析)

在“话音业务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流量曲线与收入曲线几乎是呈线性增长。

“数据业务占据统治地位”时期,运营商的流量会迅速增长,收入也会增长,但流量增长得更快,收入增长得较慢,这时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总营收与总利润的数据就是对这个现象的验证。

(资料来源:来自三大运营商2008—2013年财报)

数据业务取代话音业务已进入加速阶段,而话音业务转变为数据业务将会成为这一过程的最终结局—“不变”对“变”的归顺,因为“变”是这个时代永恒的旋律和不输的法则。

第三节
网络的第三波冲击:无所不在的物联网

变化又来了!但这次并不是简单的由2G到3G,再到4G的线性变化。

2G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网络的第一波冲击—移动通信网络取代固定电话网,3G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网络的第二波冲击—数据取代话音。人们一定以为4G移动通信网络的到来会带来网络的第三波冲击。

其实不然,4G移动通信网络绝对无法形成移动网络的第三波冲击,因为4G网络技术在用户感知上没有发生质变。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到月底一看只剩10MB流量了,还有3天才到下个月,再买多少流量包?这说明:今天的痛点依然是网络。我们还需要时刻去找网,时刻关心自己的手机流量是不是耗完了。这样的状态不改变,第三波冲击就不会到来。

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网络真正普及和完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网络里,不需要去想网络这件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点,都可以随时拿出手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现在,我们的手机可以联网,电脑可以联网,但是汽车不能,冰箱不能,空调也不能。未来,网络不仅要无处不在,还要无所不包,我们日常使用的物品都要能够连接网络,这就是物联网。

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的互联网报告中,明确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概念,并描绘出未来无所不在的通信蓝图。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物联网整体看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发达国家一直将物联网作为重塑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着眼于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核心是传感器,今天已经有很多的物联网产品了,但它们都是独立的,没有形成联网的效应。这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标准无法统一,物联网的最大困难是所有设备联网的标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数据都连上去才能使用。如果各种产品的生产厂家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联网口径,自然无法形成真正的物联。

那么,标准由谁来定呢?过去,全世界话语权、技术权都在美国人手里,这一次,英特尔和LG、三星联手在做物联网联盟。

物联网标准制定的痛点其实是中国的机会。

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谈到关于标准的看法时说:“标准很难说哪个好,但是在最尖端产品技术上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市场中越有竞争力,也就是这个标准有更大的市场规模来使用。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就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当中国人均收入和美国相等时,中国的人口是美国5倍,所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是美国的5倍。现在日本跟美国竞争很吃亏,就是日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一半,所以到最后美国定标准。日本也只好跟着美国标准,但将来,我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5倍,我们定了标准,美国也必须跟着我们的标准。”

时代变换的脚步是绝不会停止的,网络的第三波冲击也必然会完成,物联网也一样,必然会有成型的一天。那么,怎样迅速确定一个标准?这是我们的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谁抢先成为了行业的标准,谁也就掌握了物联网领域的主动权,谁就能够站在风口,一飞冲天。 e0TqxGc0vt6djrQF5ezgaZj9x4UIYKn6+EW2UR5t7b7mutWrfF0x6gAwm5He5O3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