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三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

1954年11月6日是管理学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彼得·德鲁克在这一天出版了他的《管理的实践》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在此之前,没有一部著作向管理者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管理者传播管理。

1985年,德鲁克曾对一位来访者说:“《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在这之前,管理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无法做到的。我坐下来花了些工夫,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

很少有人能享有开创一门学科的殊荣,作为公认的“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对享有此殊荣当之无愧。在过去的六十余年里,他的著作、讲座和咨询工作为攻读管理学的学生建立了丰富的宝库,并且为管理者与企业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相关方法的源泉。

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德鲁克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尤其在德鲁克离开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更是莫衷一是。而这些评价都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度。德鲁克也许早就料到,他百年之后,人们会不惜笔墨对他的一生和他的工作品头论足,因此,他早已给他的一生做了定论,不必再代劳他人了。为了准确地了解彼得·德鲁克在过去六十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29日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的“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见本书第Ⅲ页)。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先生的亲笔签名。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

管理是我们的社会机构,特别是工商业中领导、指挥和决策的器官,是一种普遍的职能。这种普遍的职能在每一个国家中,实质上在每一个社会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基本任务。管理者必须为他所管理的组织指引方向。他必须深入思考本组织的使命,为之制定目标,为达到本组织必须做出的成果而组织资源。

需要提及的是,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即《管理的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而正是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2005年11月28日的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是:“彼得·德鲁克:发明管理的人。为什么彼得·德鲁克的思想仍然重要?”德鲁克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包括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这本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使命、承担责任、勇于实践。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本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权力(power)和职权(authority)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2004年10月1日,德鲁克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举办的“智者对话”上,精辟地阐述了21世纪CEO的职责,他又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面对众多高管人员再一次强调了管理者的责任。他讲到:“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享有 ‘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最重要的就是结果。有鉴于此,CEO的工作因他们所服务的组织不同而有所不同。”

德鲁克反复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管理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

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

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必须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此外,确保自己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的目标一致,也是所有成员的责任。必须使工作本身富有活力,以便员工能通过工作使自己有所成就。而员工则需要由他们承担责任而引起的要求、纪律和激励。因此,进入德鲁克管理世界的捷径就是从认识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

自《管理的实践》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德鲁克通过著书立说、讲学、提建议等方法,不厌其烦地提出:管理既要眼睛向外,关心它的使命及组织成果;又要眼睛朝内,注视那些能使个人取得成就的结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

德鲁克在《新现实》一书中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称“管理”为一门“综合艺术”。他说,“管理被人们称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为了表彰德鲁克对世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授予德鲁克以“总统自由勋章”。布什总统对德鲁克的评价是:“彼得·德鲁克是世界管理理论的开拓者并率先提出私有化、目标管理和分权化的概念。”为什么德鲁克在92岁的高龄才得到“总统自由勋章”?我们也许都还记得:安然、世通、安达信等美国大公司都因为做假,而纷纷倒闭。如果长此以往,华尔街将有崩盘的危险,到时不但美国的经济遭到重创,世界的经济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布什到华尔街做了题为“公司的责任”的演讲,要求美国公司的管理人员要恪尽职守。在这样的背景下,布什授予德鲁克以“总统自由勋章”无疑是在向公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责任是维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而德鲁克管理学的核心就是:责任。

管理是关系到人类福祉和世界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指出,无论就经济或社会发展而言,美国都居于领先地位,如果美国要避免走下坡路,只有提高管理能力和持续改善管理绩效。而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管理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欧洲在战后能否恢复经济繁荣,这首先取决于其管理者的工作绩效。至于发展中国家能否成功地发展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迅速地培养出称职负责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能力、技能和职责的确对人类福祉和世界未来至关重要。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在其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鲁克花了18个月研究通用汽车公司并撰写了《公司的概念》一书。德鲁克在该书中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公司的概念》 成为第一部试图描写组织实际工作情况、挑战、问题和原则的著作。德鲁克在该书中提出的“分权”、“事业部”仍是我们21世纪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50年后,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坦言,“我们也发现,我们的研究和德鲁克的著作深深契合,事实上,我们对德鲁克的先见之明深为敬佩。研读他的经典之作,如1946年出版的《公司的概念》、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1964年出版的《成果管理》,你会深深叹服他遥遥领先今日管理思潮的程度。事实上,在我们做这个研究时,遇到很多深受德鲁克作品影响的公司,惠普、通用电气、宝洁、默克、摩托罗拉和福特只是其中几家而已。”

《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所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又发展为德鲁克日后许多管理著作的主题。其中包括1964年出版的《成果管理》、1973年出版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以及1980年出版的《动荡时代的管理策略》等。如果说,《圣经》和《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土壤,那么,《管理的实践》就是管理学的肥沃土壤。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因此,管理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而器官只能按照其功能来定义。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它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管理企业

德鲁克对企业的独特见解是,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

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营销和创新产生经济成果,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

管理企业得首先回答德鲁克的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并非由生产者决定,而是由消费者来决定;不是靠公司名称、地位或规章来定义,而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定义。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外向内看,从顾客和市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所经营的事业。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首要职责就是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德鲁克的关于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需求,得到了美国商界和媒体的认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和“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时,其评价指标都是基于德鲁克关于企业的八大目标而设定的。从2001年起,中国也开始举办“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评选活动,其评价指标也是基于德鲁克关于企业的八大目标而设定的。

更为重要的是,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率先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50多年前他所提出的概念,在8年前已成为一项新的国际标准。1997年8月,美国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即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SA8000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其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人权和劳工权益问题。SA8000体系认证已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对于企业发展、全球贸易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有报道说,不久前,一家中国企业竞标法国电信的设备采购,开始接受法国电信严格细致的考察和认证,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为了规范中国的企业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200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公司法》里增加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至此,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和依法纳税都已成为强制行为,没有讨论的余地。这又印证了德鲁克的一个观点:如果企业不尽社会责任,政府一定要强制企业去履行这个责任。我们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可能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而器官不会活过它所效命的机体。

由此可见,德鲁克是改变世界的人。

管理管理者

三个石匠的寓言完美地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管理者”。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在管理管理者这一部分中,德鲁克创造性地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他把这项管理原则视做“管理哲学”。

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如果我们视员工为人力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性是什么,而当我们把重点分别放在“资源”或“人”时,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惟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这是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最大的区别。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对管理者永恒的挑战。管理者不只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通过远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

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思想的清风,他说: “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连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重新审视曼德维尔的那句“私利邪恶成了公共利益。”的格言,100年前,曼德维尔的原则被美国全盘接受。然而,时过境迁,20世纪“美国革命”的真正含义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管理者必须继续把这个基本信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和每一个行为之中。这是管理者最最重要的终极责任。

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

那国毅 lAyt+vENbfdZ5ltyV/IBhSIyjbCSF/Cyo+kKVDsi1qxVW5iT/CrbeOgTiuvzHa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