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编写本书的起因和目的

本书是从我60年的管理工作经历和作品中精心挑选并编写而成的。它始于《工业人的未来》(1942),止于1999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至少目前是这样)。

本书的编写有两个目的:其一,我希望它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关于管理学连贯的并且易懂的入门介绍;其二,希望它能够为我所有关于管理方面的作品做一个总结,同时,还要回答一个我及我的编辑已经被问过很多遍的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读德鲁克的作品,哪些才是他作品的精髓?”

我多年的好友上田敦生先生首先对本书进行了构思。他本人在日本管理界也声名显赫,在他60岁时,开始了第二份工作,那就是东京一所新建的技术大学的创始人和主要管理者。他作为我在日本的翻译和编辑长达30年之久。当我的作品开始在日本发行的时候,他就翻译了我的多部作品,他对我作品的熟悉和把握甚至超过了我本人。因此,他越来越经常地被邀请去参加日本的一些学术会议和论坛,这些会议和论坛的主题都是关于我的作品,而且他发现他总是一次次地被人们,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其中包括许多学生和刚刚开始工作的管理者问及同样的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读德鲁克先生的作品?”

这使上田敦生先生重新研读了我的作品,并从中挑选出最相关的章节,经过精简,使它们读起来好像是一部紧凑而完整的作品。他最终完成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包括三卷,一共有57章:第一卷是关于组织的管理;第二卷是关于组织社会中的个人;第三卷是关于社会。2000年的夏秋两季这本《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首先在日本发行,并获得巨大成功。《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同时也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以及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发行。

上田敦生所编写的版本也曾被用在《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在美国和英国的版本中。但这些版本仅有26章,还不及上田敦生原版日文译本的一半,而且分别还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的小卡斯·坎菲尔德(Cass Canfield,Jr.)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作为我在美国的编辑也有30多年了,他在几年前也认为有必要为我60年来关于管理的作品做个介绍或总结。同时,他清楚地看到这本书在美国和英国(可能也涵盖了西欧国家)的读者可能会比日文译本的读者更加广泛,但是他们的关注点也更加集中。更加广泛是因为在西方,一批非管理者的人数正在增加,他们把管理当做一种公众的兴趣来了解;同样,在大学及学院中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并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将管理课程仅看成一般性的教育;最后,大量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员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无论在大学或他们工作的公司,他们都热衷于先进的管理课程。然而,他们的关注点也可能比较集中,因为对于另外一些读者而言,理想中的德鲁克作品应该少些介绍或总结,他们想要一本简洁的、通俗易懂的并且重点明确的管理学作品,而且要仅限于管理学。因此,在我的大力支持下,小卡斯·坎菲尔德使用上田敦生编辑和精简过的日本版本,并将其编辑成一本综合全面、条理清晰,又自成一体的管理学作品。其中,管理包括对企业的管理和个人自身的管理,不管是一个管理者还是一个专业人员,无论是在一个企业之中还是在运用管理的组织社会中都是如此。

我及我的读者都应该对上田敦生和小卡斯·坎菲尔德二人抱有巨大的感激之情。他们二人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难以置信的努力,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作者的最终作品可能不一定是对他们自己著作的最好介绍。但是,我仍然确信,这本包括管理的基本原则、关注重点及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的书是真正的、条理清晰又自成一体的管理学作品。

如前所述,这本书也是对我本人管理作品的一个总结。读者可能想知道在我的哪些书里面能够找到他们所感兴趣的某个主题或者领域,以便于进一步地研究。因此,在这里,将本书中26章的出处做一下简单介绍。

第1章和第26章摘自《新现实》(The New Realities)(1988)。

第2、3、5、18章摘自《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anagement,Task,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4)。

第4章和第19章摘自《管理未来》(Managing for the Future)(1992),它们首次分别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1989)和《华尔街日报》(1988)。

第6、15和21章摘自《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第7章和第23章摘自《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ement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它们分别首次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1994)和《大西洋月刊》(1996)。

第8章摘自于《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

第9章摘自于《管理前沿》(The Frontiers of Management)(1986),第一次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1985)。

第10、11、12、20、24章摘自《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1985)。

第13、14、16、17章摘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第22章和第25章摘自《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以上提及的这些书在美国以及大部分国家都有印刷发行。

本书中没有从我其他五部重要的管理作品中做任何摘录,它们分别是:《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2);《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1946);《成果管理》(Management for Results)(1964,是第一本涉及“战略”这一主题的书,40年前,“战略”一词在商业界还无人知晓);《动荡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1980);《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1990)。这些重要的书籍目前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使用。但是,由于它们所涉及的主题相对于本书摘录的章节来讲,过于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也过于专门化,因此不得不将它们省去。

彼得· 德鲁克
2001年春 gEuykuaZs3RGcUA4SnxprBjogV08MQA+4/Ph2S2ASflNLBeSZyrOk+FDByon0m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