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文学领域,动物文学永远是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瑰丽一族。
动物文学是一个大概念,包含动物小说、动物童话、动物寓言和动物舞台剧等,其中动物童话的数量最多,几乎涵盖了整个童话作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就是典型的动物童话,试想一下,假如《西游记》里没有猴子、猪、鲨鱼、白马、牛、蜈蚣等动物形象,无论人、仙、妖,全换成唐僧这样人模人样的东西,这部作品还有什么意思?还会有一代一代读者喜欢去看吗?
可以这么说,没有动物形象,就没有童话创作。
原因很简单,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出于一种生命互感互渗的天性,从小就与动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愿意与可爱的小动物相亲相爱,也愿意与凶猛的大动物共存共荣,生活中是这样,作为现实生活的延伸与补充,文学阅读更是如此。
所以,动物文学长兴不衰;所以,动物童话天地广阔。
青少年读者的这种阅读兴奋和价值取向,在许多成年人眼里,是一种幼稚和天真,是一种可笑的孩子气。
其实,真正可笑的是那些对动物生命视如草芥、对动物朋友冷如冰霜的成年人。
英国动物学家莫利斯有一个观点,他认为,人其实是全世界一百九十二种猿科动物中的一种,人把自己称为“智人”,并不确切,从生物分类学上说,应该称为“裸猿”,人类本质上也是一种动物,不过是更聪明、更智慧、更适应在地球上生存的动物。
长期以来,人类犯有自高自大的毛病。人类以万物之主自居,把人类以外的所有会行走的生命统称为动物,并把动物理解为没有思想、没有感情、不会使用工具、缺乏创造力的低级生命。
动物文学,或许无法彻底扭转人们对动物朋友根深蒂固的偏见,但那些可爱感人的动物形象,如春雨润无声般浸润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灵,必然催发爱的幼芽,进而绽放爱的花朵,继而结出爱的硕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谈文化公司与江苏少儿出版社推出这么一套国际获奖动物童话,确实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