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格局的人必然是一个有见识的人,而见识由处境决定。
处境是说一个人身处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古来就有“孟母三迁”,现在也有本是人类被母狼收养之后就变成了“狼人”的事实,这些都足以说明人与哪些人在一起,人处于什么位置,对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原本你很优秀,由于周遭都是得过且过的同事,成日沉迷于赌博、游戏之中,久而久之,你也会受到影响,缺乏向上的动力,与其为伍,变得变得俗不可耐。所以,要造就有格局者,一个利于发展的处境对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大家都知道,李斯是秦朝的丞相,辅佐秦始皇统一并管理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少有人知,李斯年轻时只是一名小小的粮仓管理员,他的立志发愤,竟然是因一次上厕所的经历。
那时,李斯26岁,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他的工作是负责仓内存粮进出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进出情况,认真记录清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李斯不能说完全浑浑噩噩,但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直到有一天,李斯到粮仓外的一个厕所解手,这样一个极其平常的小事竟改变了李斯的人生态度。
李斯进了厕所,尚未解手,却惊动了厕内的一群老鼠。这群在厕所内安身的老鼠,个个瘦小枯干探头缩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脏又臭,让人恶心之极。
李斯看见这些老鼠,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皮毛油亮,整日在粮仓中大快朵颐,逍遥自在。与眼前厕所中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位置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自己在上蔡城里这个小小的仓库中做了8年小文书,从未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不就如同这些厕所中的小老鼠一样吗?整日在这里挣扎,却全然不知有粮仓这样的天堂。
李斯决定换一种活法,第二天他就离开了这个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学大师荀况,开始了寻找“粮仓”之路。20多年后,他把家安在了秦都咸阳的丞相府中。
“在仓还是在厕?”这个问题的思索让李斯走出了狭小的发展空间,主动去寻找更大的舞台,所以遇到了更好的机遇,从而名留青史。
对此,民间有个段子说得很有意思,“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子骨不好;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心眼少……”
的确,如果你不走出去,不主动争取更高的发展空间,提高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明白自己还缺什么,更谈不上进步了。一味的处在狭小空间里面的人,时间久了,也只会看得见自己的狭小空间,其见识会很局限,思维不能开放,胸襟也无法宽阔,甚至变得孤芳自赏,而那些大舞台的多机遇更是不会青睐于此。
清朝时期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是一个不懂得“处境”的重要性,最终成为悲剧的例子。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当朝以为已不需要国外之人。其实,封建经济的封闭性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可清朝却还以此骄人,夜郎自大。如此,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
据历史的记载,清代的一些官员还不知中国的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甚至闹了笑话:“说的是一位官员对于英国来访的使者,不愿下跪,解释为外国人的膝盖是不会弯曲的”还有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等等,甚至扭曲了后来者对中国与外国的看法。这就是见识短、位置低、处境窄的结局。可见,人的处境不同,对人的格局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想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富人,有财富,有成功。然而,只有少数人实现了这个愿望,穷人比比皆是。富人之所以是富人正是因为他的格局比穷人大,重视见识与处境。
不清楚是日本哪位名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有一种人,就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穷人要成功富人,最要学习的是富人的智慧与思想。而这些,必须从接触到富人做起。所以,著名激励大师陈安之也说,“要成功就要与成功者在一起”。就是如此的道理。
何况,只有一个站得高的人才能看得远,生存空间越广阔可以看到的东西越多,你所学到的知识,遇到的人也随之增加,于此,成功的几率才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