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晋文公伐郑,郑人以名宝行成。公弗许,曰:予我詹而师还。詹请往,郑伯弗许。詹固请,曰:一臣可以赦百姓而定社稷,君何爱于臣也?郑人以詹予晋人,晋人将烹之,詹曰:臣愿获尽辞而死,固所愿也。公听其辞,詹曰:天降郑祸,使淫观状,弃礼违亲。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知也;杀身赎国,忠也。乃就烹,据鼎耳而疾号,曰: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与詹同。乃命弗杀,厚为之礼而归之。郑人以詹伯为将军。
(《国语·晋语》)
【大意】 晋文公攻打郑国,郑国人拿重宝前来议和,文公不答应,说:“把詹伯交给我就退兵。”詹伯请前往,郑伯不同意。詹伯坚决请求,说:“舍弃一个大臣,可以免去百姓的灾难,使国家得到安宁,国君又有什么可爱惜我呢?”郑国将詹伯给了晋国,晋国的人将要煮了詹伯,詹伯说:“我希望可以把话讲完再赴死。”文公就听他说。詹伯说:“上天降给郑国灾难,使我们放肆地观看您肋骨连成一片的样子,失掉了礼仪,违背了亲戚的情谊。我曾说:不可以这样做。晋国公子贤明,左右都是辅弼之材,如果他复国称霸于诸侯,郑国就祸到临头了。现在祸患既来,尊重贤明,免去灾难,是明智;杀身为国家赎罪,这是忠。”于是走向水锅,抓着锅的耳朵,厉声叫喊:“从今以后,明白忠诚侍奉国君的人,都是我这样的结果。”文公传令不杀,赐他厚重的礼物,将他放回。郑国让詹伯做了将军。
【新史氏曰】 《史记·郑世家》云:“詹言于郑君曰: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与《国语》异。要之,詹之办一死以救国,则事实也。其得放免,则其智也。藉曰死焉,则其仁也。皆我辈所当崇拜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