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杆大烟枪》
——一场后现代的黑色喜剧
潘俊文

盖·里奇

我认为经典的电影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看完以后引发深思,一种是看的过程激动无比。前者拨开社会和人生的层层伪装,直抵内心柔软之处,没用过多的技巧,仅凭真实和思辨性就足以让我无法释怀。后者戏谑社会和人生的种种规则,激发内心疯狂之面,仅靠技巧和绚丽度就足以让我震撼不已。

《两杆大烟枪》显然属于后者,这部整个过程都让我激动不已的电影也将是我影评生涯的新阶段。以前的影评和推荐多集中于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的剖析,一直秉承影评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积极人生态度的观念。后来我发现,总是写这样的影评有点狭隘、有点业余,最可怕的是我将与电影史上过半的经典电影擦肩而过。所以我及时迷途知返、多管齐下,让我的影评更有意思更多元。

1998年英国出品的《两杆大烟枪》可以看作是后现代主义和黑色喜剧的完美结合:戏谑解构又幽默讽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兴起的包括文学、建筑、艺术、戏剧和电影等方面的一种思想流派。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运用以往的历史样式创造新的组合形式,通过戏谑的态度,复制拼贴、消解意义等。黑色喜剧是50年代晚期到60年代初期所流行的一种喜剧电影,与传统喜剧片相比,黑色喜剧专门拿令人恐怖或不快的题材来开玩笑,用悲观、恐怖、失望和痛苦的世界观来显现幽默趣味,可以归属于为cult片。

影片中近乎荒谬的人际关系与奇异的组合情境、看似随意实则复杂的结构、涂鸦式的故事、浮世绘意味的人物,无不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原本残酷压抑的故事,通过导演在结构、类型、内容等方面的设置变换,立马就变成了充满解构主义的黑色幽默。导演盖·里奇也因为这部处女作惊艳世界,从此开创了让人津津乐道的盖·里奇手法,即影片充斥了无厘头的英式对白,匪夷所思的巧合、酷炫镜头。快速剪接和英式摇滚。下面我将从导演的这些特点出发分析影片。

此片和以结构设置著名的《低俗小说》、《撞车》、《爱情是狗娘》一样,都采用了多线结构,刚开始有点不知所云,但越看越惊喜,人物轮番登场,剧情环环相扣,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片中众多的人物可以分为6个团体,他们分别进行独立的活动,同时这些团体的行动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并在最后有了交集。整体看来,影片叙事结构呈顺叙及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但其结构内部的各条线索却仿佛毫无条理,随意拼贴而成,给人如同初看《低俗小说》时的感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这种混乱是非理性的外在社会决定的,就像电影中那个灰暗、黑吃黑、鱼龙混杂的伦敦底层社会决定了片中人物的非常态生活。影片正是要表现这些与普通人不同的生活,因此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凸显后现代语境。然而影片却又随着叙事的进程陡见清晰,最终使各个方向的人物都以各自的方式汇聚到一个共同点,即在枪和钱上发生了最后的冲突。

从影片中的具体叙事来说,虽然剧情充斥着欺骗、反抗、黑社会的残暴手段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等,但却并没有传统影片中的正邪双方的阵营。艾德和伙伴们是赌场老板计划的牺牲品,本值得同情,但他们这几个街头小混混本来也只是因为投机心理才自投罗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还实施犯罪,抢劫了隔壁的毒贩;赌场老板哈里出老千让艾德走投无路,逼得艾德的父亲杰迪拿酒吧抵债,看似十分可恶,实则因为十几年前哈里曾被杰迪在赌桌上赢走了所有家产,他一直心怀不满;至于毒贩和制毒者更是本来在大众观念中罪大恶极的人物,但在片中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有各种困扰:毒贩们资金紧缺,生活所迫不得已抢劫制毒者;制毒者则整日生活在恐惧当中,连大门都不敢出,更在被抢劫后损失了大笔金钱……这些角色形象原本都属于生活边缘人物,社会对他们的认识是不务正业、投机取巧、生活糜烂、牟取暴利。但影片中的这些角色却很难界定为好人或坏人,他们身上既有可恨之处也有可怜之处,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现实决定了他们的“灰色”身份。所以说,影片只是叙述、展示,而没有做出价值判断,颠覆了传统影片的是非黑即白的价值观。

为了配合独特的结构,影片的视听语言也十分新颖,充满了后现代的跳跃风格。以影片片头为例,音乐富有跳动式的节奏, 字幕与画面的隐现交替对切以及叫卖声的持续等元素,为后面影片的嬉皮士意味和不稳定叙事奠定了基调。当影片进行到画外音“艾德可以到处跑,但他可是擅长于玩扑克”时,画面是高速摄影,人物动作缓慢,拉长了时间差,确定了其喜剧式叙事者的支配性情感。一个片头已经蕴涵如此丰富的视听元素,那么整部片子的视听盛宴就可见一斑了。

总结起来说,影片在剪辑、镜头、配乐等视听语言方面基本无可挑剔。在剪辑上将各种场景、剧情进行来回穿插,看似频繁切换眼花缭乱,实际恰如其分,有条不紊地将各个支线故事表现出来,同时给予观众紧张、快节奏的观感。其中一些后现代的剪辑手段也可以在此片中看到,快闪、定格,甚至两个画面同时进行。这种感觉和《罗拉快跑》类似,都增强了影片的趣味和节奏。

在镜头运用上导演也是匠心独运,快镜头、慢镜头、近镜头,逆光镜头等在片中接连、交替甚至同时出现,以强烈直接的视觉效果烘托表现出角色的内心和整个场景的气氛。影片中艾迪输掉赌局离开桌子时,用长达两分多钟的低机位特写仰拍人物面部,这一主观镜头和慢镜头结合,将艾迪输钱后的失魂落魄和恐惧无助表现的出神入化。这组镜头和同为后现代经典之作的《猜火车》中表现吸毒者吸毒后恍惚、陶醉和天旋地转的感觉如出一辙,基本上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配乐巧妙运用了摇滚、重金属、爵士等音乐元素。开场的英式摇滚Hundred MileHigh City,汤姆一伙和邻居一伙踩着音乐各自出场,强烈的节奏衬托他们生活的混乱。随后表现白雪公主和三个小科学家的Police & Thieves、打手的儿子蹲点四顾时的音乐The Boss、艾迪惨败之后的精神恍惚的Wanna Be Your Dog等等,无不精妙传神地烘托出了气氛或完成了人物塑造。影片高潮之时,先是长时间的无配乐,用场景衬托角色在等待过程中的紧张和窒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然后配乐Zorba the Greek和人物一起进入,逐渐加快的音乐节奏酣畅淋漓的表现了枪战的激烈,影片和观影者一起在音乐中进入高潮。我认为配乐天衣无缝地完成了导演起承转合的种种要求,为影片增色不少。

综上所述,一场后现代的黑色喜剧是由巧妙的结构叙事和奇妙的视听盛宴构成的。我想说即使影片看起来没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深远的社会意义,也不影响它永远经典下去。

潘俊文

影评人。 NbQqNAVFQogR78K0fmUIM3AYUXDW9v+xV+Q+E+846v692PIUDVs9/rl34QpN4N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