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双语教学节目《英语讲座》算起,汉英双语播音主持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关于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的比较研究虽然很多,但仅限于比较语言学研究范畴,不曾涉及具有广播电视特点的有声语言——双语播音主持方面的研究。
作为汇集国内外传媒研究成果最多的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屹立于大众传播研究前沿50载,专门研究关于双语播音主持艺术的理论文章和著作至今还难以找到。双语播音主持艺术处于尚无专人研究,接近空白的阶段,理论研究滞后,是一个遗憾。
汉语播音创作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实践阵容和研究梯队,以齐越为旗帜的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中国气派的播音创作实践、以张颂为舵手开创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播音学理论,其巨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让后人望尘莫及。
可喜的是,汉语播音主持艺术实践和理论的丰硕成果是其理论根基和借鉴之源。
可忧的是,我国双语播音主持的水准和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实践误区较多,播出效果差强人意。
从人才培养看,双语播音主持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既能分别运用双语又能共同运用双语进行播音主持创作的人。不少培养传媒人才的大学非常看好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重视这股正在崛起的新势力。就作者所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为例, 2001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双语节目鉴赏课”,2002年设立“双语通道班”;从2001年起,国际传播学院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相继开始招收双语播音主持方向的本科生。最近几年,浙江传媒学院等众多高校也开设了此类课程。虽然教学实践上很具前瞻性,却一直没有走出这样一个误区:似乎“1+1=2”,汉语播音主持专业培训加上英语播音主持专业培训就一定能培养出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双语播音主持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简单相加吗?热闹的双语播音主持教学一直缺乏冷静的理论支撑。
中国加入WTO后,境外媒体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我们只要一打开电视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竞争气息:凤凰卫视、星空卫视、Star TV、 Channel [V]等节目,热闹非凡,境外媒体的竞争势必引发内地新一轮综合传媒人才的竞争。双语播音主持是广播电视双语节目竞争的主体,在媒体全球化激烈竞争之下,一方面,媒体对双语播音员主持人求贤若渴,中国的媒体急需培养自己的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另一方面,在全球传播的西方话语体系中,我们必须借助双语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自己的传媒形象。双语播音主持现状和发展迫切需要理性思考,理论研究必须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