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热点议题

2004北京译制片研讨会上的热点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译制片所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议题关系到译制艺术的各种要素以及目前译制界对译制艺术的一般认识。其中,有些涉及艺术创作的原理和方法,有些则涉及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协调和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译制三要素:翻译、配音和录制

廖菁(配音演员、译制导演):要想完成一部优秀的译制片,有三个因素必不可少。

第一是剧本翻译。译制片是语言转换的艺术,第一道工序就是翻译。剧本为一剧之本,是全部译制过程的基础。剧本翻译得好坏为整部译作奠定了决定性的因素。这也是译制行业里多年以来特别要呼吁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好的剧本,我们需要好的翻译。翻译太重要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翻译的后续步骤是给译本进行语言润色,就是赋予人物以个性化的语言。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除了人物本身的角色不同,还要表现职业、性格、时代背景等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润色阶段对翻译者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它要调动自己全部的艺术积累和修养,要尽量生动地去表现原片人物的风采和个性,要通过活生生的文字赋予每个角色活生生的形象。总之,在翻译过程中确实要做很多工作,包括转译、变通,也就是按中国人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单凭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说译制片是一个再度创作的工作。演员要创作,翻译更要创作。

译制片还要做的一个很大的工作就是对口型。这句话、这段意思必须要在这个时间内说完。片中演员只有七个口型,严格说你不能翻译成八个字。演员讲话结束是开口音,你就要找开口音的中文相对应。这些都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说译制片的翻译不能仅看外语水平,还要看个人的修养、阅历,以及个人的爱好和艺术感觉,尤其是对影视这种艺术形式及译制工作的热爱。有时侯,即便外语水平稍微差点,但是,如果你懂影视、懂故事,而且本人的语言非常生动又善于在生活中观察不同人物的语言,你照样可以做个很好的翻译。

第二个因素是译制导演要在理解、忠实于原片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配音演员。选择好配音演员之后,还要善于把这些演员合理地组合搭配起来。译制界的前辈常说,演员选对了,戏就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演员选错了,其结果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译制导演还应该做的是协调演员的表演。演员在配音过程中更多地是考虑自己的角色,但是作为导演更多地是进行宏观把握,掌握影片基调,让它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让每个人自己说自己的——既不考虑别人,也没有整体把控。只有把握好全片的语言基调,才能还原原片的本来面目,还给它原有的风采,以不断向还魂的方向靠近。这里为什么说是还魂而不是还原?这是因为我们抽掉了原作最重要的语言因素,换上了本民族的语言,其结果必然带来损失。有人计算过:一部好的译制片,一部非常优秀的译制片,最多只能反映原片的80%,而一部字幕片最好只能达到20%左右。那我们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们知道有损失,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第三个环节是技术保障。无论是导演的设想也好,还是演员的能力也好,最终的创造实现要靠录音师来完成。我们注意到,现在的一些新片、大片特别注重听觉上对人的感官刺激,这其中有很多特殊音效的处理,比如《指环王》中用的就非常多。简单地说,录音师通过个人娴熟的技术、对译制片的审美品味和艺术功底,为整个译制创作提供特别好的技术保障。

总之,以上这三个环节是制作一部译制片的三个重要因素。我今天特别想说的是我们需要特别好的翻译,因为翻译是关键。我们还需要年轻的配音演员,因为市场在扩大,演员队伍需要扩大,而现在观众都反映说“你们的演员没特点,好几个人配得怎么像是一个人配的?”这说明我们需要有特色的演员。

(二)译制诀窍:转译与变通

学生:老师说我们在翻译剧本的时候,不光是翻译,还要注意理解,富有幽默感,给演员留下发挥的空间。我们要考虑这么多客观因素,会不会影响翻译(信度)?还有,我们翻译的东西和原片会有一些偏差,那么导演是如何协调这种偏差的?

廖菁:我讲的那种转译指的是,当你没有办法找到特别对应的语言的时候,就需要转译(变通)。转译的过程,有两种结果。有时候转来转去可能差之千里,但有时候你转译后,就像刚才我讲过的笑话,虽然和原片的笑话不是一回事,但是,观众在最后欣赏配音版影片的时候,不会因为这个情节而影响原片,反而会增添原片的色彩的时候,我想这种偏差应该是恰到好处的。优秀的翻译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张伟(配音演员、译制导演):像英国电视连续剧《Yes大臣》这样的作品,完全是利用他们本国语言的谐音做出了很多很多的笑话。这个片子翻起来非常难,难就难在里面有很多造成误会的谐音,而喜剧片的效果恰恰就在这个地方,如果照原片翻的话,这片子就什么都不是了。上译厂厂长,老翻译家陈老师的翻译是非常成功的,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在他译制的一些典型的片子里,比如《加里森敢死队》里的“队长”,谁也想不到他会翻成“头儿”,但效果很好。还有像“悠着点儿”等等。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深有感触。再比如《虎口脱险》里,那个油漆匠说,咱们在哪里集合呀?回答说,“在土耳其浴室”。然后暗号是“鸳鸯茶”。油漆匠说,“你们英国人可真艮儿呀”。我当时就想,谁能翻出这种词呀。大家也可以想一下,这个“艮儿”特别符合油漆匠的身份——他是劳动人民,不是教授。如果是教授说出“艮儿”,实在和职业有点远,但是油漆匠说,结果就那么生动、那么符合人物,而且看片子的时候大家都那么释然,都在笑,忍俊不禁,这功夫就在我们的翻译。翻译出这么有色彩的语言,作为演员来讲也就特别好表达,一看就笑,别说你说出来了。我不知道这么讲能不能回答同学的问题。

(三)“译”和“制”的统一

学生: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译”和“制”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廖菁:“译”和“制”肯定是相辅相成的。你说的“译”指的就是翻译的过程,对吧?“译”是很重要的基础,是语言转换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奠定了整个片子的基础和语言基调,因为如果语言文字本身没有赋予角色个性化或者说全剧的风格,那让演员如何去创作?我觉得那就谈不上创作了。如果前期就赋予了演员这种语言先决条件,那么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有一种如虎添翼的感觉。比如《办公室的故事》,如果你现在问张一民老师当时翻译提供给他的台词,他肯定觉得特别过瘾。在那里面普罗考菲纳的台词和他配的那个小职员的那种风格有着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颐指气使的局长,居高临下;一个是他这个小职员,永远唯唯诺诺。你想,如果他们的语言调换的话,会是什么样?那就真的是不堪入耳,演员也没办法去表现;你想去表现唯唯诺诺,可是台词是那种居高临下,你怎么去说?所以演员一拿到台词,不看片子自己去说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感觉。如果演员在没有看片子和看了片子之后说出来的完全是两回事,那影片就很难说是怎样的结果了。所以“译”是个很重要的基础,它为演员提供一个最先决的条件。

(四)艺术、技术和管理三结合

杨和平(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制中心主任):一部好的译制片是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结合。去年我们中影中心成立一周年,一共组织译制了六部分帐大片,一部买断片。我们现在译制的片子署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中影集团下属电影制片厂厂名的所有权都属于中影集团,所以说我们对外的拷贝译制都写着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实际上是中国电影集团译制中心组织的。这个单位大家可能很陌生,大家对我也可能比较陌生。我现在的职务是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洗印分厂的厂长,兼做译制中心的主任。搞技术的怎么跟译制挂钩了呢?

关于电影艺术,前面专家、老师已经说了好多了,你们都是学这个专业的。电影技术我要强调一下。再好的翻译、再好的导演、再好的配音演员都是通过技术手段反映出来的,比如录音技术,尤其是后期的加工、拷贝还原,都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过程。译配是搞前面艺术这一块儿,我们是搞后头,包括做声底、做大量拷贝、送审拷贝以及影院拷贝的加工完成,这都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

还有一个问题我强调一下,就是关于制编运作的过程。上译厂是计划经济。在成立中国电影译制中心时我曾建议,我们北京搞出一种新的机制,一种市场运作的机制,包括用人制度。我们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果译制厂只有一种班子,这对艺术来说就很难去发展、繁荣。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说不好也不要紧。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所以我们跟广院(中国传媒大学)和电影学院的同学交流,目的就是希望培养人才,吸收人才。我们还要发展北京的电影译制事业,这个前景很广阔。我们不仅仅局限于电影,还有电视剧。所以我觉得前景还是很广阔的。我们北京虽然比上海起步晚,运作机制大家还不太了解,所以通过开会我们也是在宣传、探索,我们也请专家、教授提出宝贵意见,为北京电影译制市场走出一条合理的路子出谋献策。

(五)译制片由谁来审查

学生:我们引进的大片最后的审查标准是什么?仅仅是口型对上,感情充沛么?有没有其他的人,比如译制导演,或是懂行的人或者热心观众,来一起参与审查?怎么保证译制片的翻译、配音是符合广大观众的需求的?

杨和平:我估计有些同学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电影管理制度不太熟悉。第一,我们引进大片是政府职能操作的,然后委托给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属于中影集团。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操作是属于委托关系,代替政府来分配任务,比如上海多少部,北京多少部,八一多少部,是按照原来计划经济模式来运作的,这一块是国家没放开的。关于审查的问题,我国国产片和译制片,有两种审查,一种是艺术内容的审查,一种是质量的审查。艺术内容的审查,包括剧本、内容,同学们可能都知道。进口什么则由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来把关、筛选。筛选完了再报到电影局这个政府部门进行审批。认为合适的片子再分配下去。我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是技术把关部门。还有其他质量问题是属于很专业的问题。

(六)艺术创作:还原自己,还原观众

徐淘(配音演员):很多年了,大家一直在讨论译制片还原的问题,我也在考虑什么叫还原。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我觉得作为配音演员、译制片导演,甚至包括翻译,包括录音,还原最重要的一点是还自己心中的原。如果配音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在创作当中首先就要有艺术体验和艺术准备,才有可能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去。那在这个创作当中有了艺术体验和准备之后,心中对要创造的角色或者处理的作品一定是有一个“原”在里面的,说得自私一点,作为演员,首先是还自己心目中的原。看完一个片子之后,我对分配给我的人物的属性——艺术属性、情感属性等等,通过我的体验和准备之后所积累的这么一个点,就是我要努力到达的目标。实际上,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角色完成得不好,我觉得不是技巧和声音的问题,恐怕是体验和准备不足。这就好像你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冲你大喊一声,你会吓一跳一样。如果你觉得那个地方会有人喊你,你就会觉得很从容。

再一个,就是还观者心中的原。我想人在审美,在对生活、生命的认知和体验上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在你塑造出一个角色后,也就是通过你的体验和积累,通过你的创作之后,在这个共性的点上,达到一个原。不过我觉得译制片不论怎么去做,实际上我挺欣赏姜文说的,艺术作品和观众建立了一种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大家相互宣泄感觉,如果大家都能走到这个桥梁上去,都能达到宣泄的目的,我觉得这个艺术作品就成功了。

(七)体制与行当化

学生:上海体制可能计划性更强,北京体制更灵活。译制片的市场化能走到什么程度?

杨和平: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部分正在进行改革。制片已经进行了改革,以前都是电影制片厂进行制片,现在则是影音公司或是其他公司。电影审查改革了,发行也改革了,过去发行公司是几个省市地方工作,现在都受限制了。电影译制这一块是一个由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将来,所有的电影都要走向市场,这势在必行。观众的口味要求也很高,配音演员不能就那么几个。我们也寻求与配音演员合作。我们就像来料加工似的。活做完了,合作也就结束了。

徐淘:虽然上影厂是我们的偶像,但确实有问题,过于行当化了。我来参加这个会之前还在想,译制片是否也应该像戏曲一样,黑头就是黑头,青衣就是青衣,也甭管什么人物,大概就按照这个类型来,大青衣,小青衣,一分就完了。对导演来说,行当已经有了——白涛肯定就属于铜锤花脸那一类的,像我就属于老生了,那么导演就考虑演员在心理准备上在体验上是不是充分,我觉得这就可以了。

(八)艺术和技术的统一

教师:我想问周厂长一个问题。大学老师和同学对电影的技术方面了解得很少,请您简单谈一下拷贝洗印过程包含哪些技术因素。

周德群(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厂长):我想首先就译制片的魅力和发展做点补充。我觉得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我们国家对电影的开放,我国的电影会有更快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译制片还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我做三点解释:第一,“电影是各项艺术之极至”。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它用短小的时间、精美的画面和声音形成一个很完美的故事,让人难忘。所以在这一点上,电影是很有艺术魅力的。第二,电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顶峰。电影和世界的科学技术是同步的。美国的波音公司现在已经建立了数字电影的卫星传播部,专门研究数字电影卫星传播技术。另外,我们洗印厂已经与美国柯达公司联合成立了华柯冲洗公司,用来加工比较好的电影拷贝和电影的原底的冲洗。第三,译制片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手段。我们可以从译制片中得到大量的国外信息,可以学习外国的文化。所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世界范围的交流将会越来越广泛,所以译制片的发展空间很大。

我们洗印厂建于1950年,当时是手工冲洗底片和加工拷贝的一个企业。我们加工了全国50%以上的底样拷贝。现在的设备已经比较老化,所以准备进口世界上一流的设备。希望那时能冲洗比较好的电影拷贝和底片加工。欢迎同学来厂参观。

(九)录音技术与译制创作

学生:我想问一下张磊老师,作为录音师,您认为录音师对配音演员声音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帮助?

张磊(录音师):艺术创作主要靠人本身的创作,这就是为什么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的原因。录音师只是从技术保障上来进行艺术创作。人无法达到的,才用技术手段来帮助一下。还有,我也借这个机会希望配音演员能稍微懂一点技术,比如话筒的临近效应,离得越近,声音越粗。尤其女生,离话筒太近,声音就不美了。而需要浑厚的声音时,反倒要离话筒近一点。

徐涛:从演员这个角度来看,录音师在配音工作中非常重要,也有艺术准备。比如,某一场戏演员的感情有很大的波动,甚至上一个字和下一个字都有很大的跳动,如果录音师没有充分的准备,他就会让演员一遍一遍地重来。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面有一段戏,在枪战以后,他们在一个废墟上休息,交谈声音非常小,在录音棚里录不了,贴得很近声音就不对,这种情况很难完成,有人觉得这种时候配音演员的声音很假,但是没办法,录音师总让你再高一点,因为话筒收不进声音来,反过来讲,一个好的录音师可以把话筒调好,在片子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十)译制片的走向会怎样

学生:王进喜老师,在当前英文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您认为译制片会受到多大冲击?如何做个好的译制翻译?

王进喜(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调度室):我们发行过字幕片,每次都赔钱。而配音版呢?每次都赚钱。至于外文原版的就不用说了。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真正能听懂英语的又有多少?所以译制片的市场非常大。就像《指环王》和《黑客3》,全听英语肯定很累,好多老百姓还是喜欢译制片。现在观众群是很大的,有各个年龄段的,所以译制片还有再创辉煌的时候。

我想就译制片的翻译来说,不光英文要好,中文也要好。另外,要有艺术感觉。应该到棚里看看导演是怎样指导演员的,看看剧本适合不适合这部片子。 yBQkhDSNKv7yo9QLqhPYkogohrcWR7Ba7JefDJXas/4ue0Z5g/fiJ8Ubx669Ug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