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日益繁荣。译制片作为中外跨文化流通的产品表现,不仅活跃了影视文化市场,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且以独特的艺术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异域风情,审美品味,展示了一片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外部世界。
从学理上说,译制片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从社会进步、文化建设乃至美学追求的视角看,译制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认识我国译制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寻找我国译制片发展的道路,学界和译制界对译制片的关注日渐增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专门成立下属译制片研究委员会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于2004年4月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承办)2004北京译制片研讨会 ;忠于译制片的“译制迷”们通过“中国配音网”发表各自关于译制片的看法、沟通译制信息、探讨译制的问题;网易娱乐频道开设了“顾铁军译制片随笔专栏”;中国传媒大学开办影视剧译制本科课程(2002年正式招生) ;有关译制的各种文章、著作不断增多……这些都说明我国译制片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大学教育的新阶段。而2004北京译制片研讨会的召开更是我国译制片发展史上值得一书的事件,它标志着国人对译制片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学术思考的层面,尤其体现出对培养译制人才的高度重视。期间,会上有关领导的讲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强调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译制片的繁荣实际上为我们国家和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译制片不仅是一个事业、一个专业,或电影过程中的一个外延的东西,它更多的是体现了文化、历史、专业、技术。电影学院过去并没设置配音专业,在近几年,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市场的需求,开办了这个专业。现在看来,这个专业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近二十年来,我国译制片的水平发展很快,译制片的水平也非常高,但目前正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中,这使得我们在座的专家、学者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此次研讨会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制作技巧、创作技巧还是在专业理论发展上——对我们电影界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该专业在理论发展上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使得从事这个专业的人能够站在一个清晰、宏观的视角上,在跨文化、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上认识到译制片的重要性。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明振江认为译制片的未来在青年学生身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引进的译制片越来越多了。因此,译制片担任着跨文化交流这样一个重大的任务。特别是在译制片繁荣的今天,我们在高等院校举办这样的研讨会,请从事译制片的工作人员、专家走进校园和大学生、老师们交流,这本身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首先,译制片走进了大学校园;其次,大学教师们的教学、科研成果对译制片的发展繁荣更是起到了促进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关的,互动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近几年在制作译制片方面,尤其是在以军事题材为主的译制片制作方面做了些工作,例如,《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指环王Ⅲ》等,应当说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正是由于译制片的加盟,使得八一厂这个品牌效应正在不断扩大。电影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声画结合;时空结合。译制片正是声音的再创造,是声音形象的塑造,它是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的。我国译制片的未来就在青年朋友身上,我们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阐述了译制专业教育的意义并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译制专业教育的办学经验:译制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视片的译制事业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发展,从保守到革新的巨大变化。回顾我国译制片的发展历程,从单声道录音到数字杜比环绕,从黑白电影到数字高清晰电影,从集体录音到分轨录音,译制技术不断进步。以往制约人们感官享受的是技术限制,而现在制约影片艺术效果的更多是人的因素。影视片译制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语言功底,还要有先进的思想道德修养、厚实的文化知识学养和高超的审美鉴赏素养;要有扎实的影视艺术创作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跨文化传播水平,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广播影视技术。这样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艰苦的实践磨练。
中国传媒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影视译制方面的人才培养。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影视片译制课程。近五十年来,该校的播音专业培养了一批配音人员,外语专业有不少毕业生从事影视片译制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传媒大学开始招收影视片译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国际传播学院开始招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片译制方向的本科生。同时,长期以来该校与译制界合作,出品影视译制片,取得了不少成果。学校还从译制界聘请了专业人士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系统授课、举办讲座和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