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
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
《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
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
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
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
严于斧钺,乃《春秋》一字之贬。
缣缃黄卷,总谓经书;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
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雕虫小技,自谦文章之卑;
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
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羡人学业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
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
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誉才高,曰今之班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
高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
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
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
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
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亮。
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咿唔佔毕,皆读书之声。
连篇累牍,总说多文;寸楮尺素,通称简札。
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
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绣梓,谓之杀青。
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
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
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唐太宗好文,开科取士。
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
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读书曰肄业,又曰藏修。
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
称人书架曰邺架,称人嗜学曰书淫。
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
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
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
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
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
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穀出诏。
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
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
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
茹古含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
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李白才高,咳唾随风生珠玉;
孙绰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
【增】萤辉竹素,蠹走芸编。
东观蓬莱,尽藏简编之所;
石渠天禄,悉贮史籍之场。
鲁为鱼,参明不谬;帝作虎,考正无讹。
长蛇生马之文,最难措手;
硬弩枯藤之字,未易挥毫。
借还书籍用双瓻,收贮文章分四库。
豪吟如郑綮,还从驴背成诗;
富学如薛收,偏向马头草檄。
八行书言言委曲,三尺法字字森严。
咳唾成篇,阵马风樯敏捷;
精神满腹,雪车冰柱清高。
擅美誉于词场,禹锡诗豪,山谷诗伯;
称耆英于艺圃,伯英草圣,子玉草贤。
谢安石之碎金,悉为异物;
陆士衡之积玉,总属奇珍。
少室山集句最佳,片笺片玉;
福先寺碑文可诵,一字一缣。
陈琳作檄愈头风,定当神针法灸;
子美吟诗除疟鬼,何须妙剂金丹。
真老艺林英,朱夫子且退避三舍;
苏仙文苑隽,欧阳公尚放出一头。
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
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
鹿鸣宴,款文榜之贤;鹰扬宴,待武科之士。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
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
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
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
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谓之座主。
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
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
贺登科,曰荣膺鹗荐;入贡院,曰鏖战棘围。
金殿唱名曰传胪,乡会放榜曰撤棘。
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
孙山外,红勒帛,总是无名。
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
桃李属春官,刘禹锡贺得门生。
薪,采也,槱,积也,美文王作人之诗,故考士谓之薪槱之典;
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赚了英雄,慰人下第;傍人门户,怜士无依。
虽然有志者事竟成,伫看荣华之日;
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炼之功。
【增】班名玉笋;饼是红绫。
贡树分香,预卜他年卿相;
天街软绣,争看此日郎君。
江东之罗隐何多,淮右之温歧不少。
狗从窦出,莫非登第休征;
鼠以经衔,却是命题吉兆。
不欺之语,直可书绅;忠孝之求,真难副上。
孙宋则弟兄俱贵,梁张则桥梓皆荣。
得云雨而扬 ,岂是池中之物;
挟风雷而烧尾,终非海底之鱼。
遍历名园,孰作探花之使;
同观竞渡,谁为夺锦之人。
此日羽毛,伫看振翮;昔年辛苦,莫负初心。
莫存温饱之志,还辞贵戚之婚。
邹子为书,明月空遭按剑;
高公未第,秋江自怨芙蓉。
青衫则岁岁堪怜,金线则年年自笑。
上古结绳记事,苍颉制字代绳。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
洛龟呈瑞,大禹因列九畴。
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
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
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始;
权量衡度,亦轩辕之立规。
伏羲氏造网罟,教佃渔以赡民用;
唐太宗造册籍,编里甲以税田粮。
兴贸易,制耒耜,皆由炎帝;
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
冠冕衣裳,至黄帝而始备;
桑麻蚕绩,自元妃而始兴。
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
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
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
夏禹欲通神祇,因铸镛钟于郊庙;
汉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观于中朝。
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
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
育王得疾,因造无量宝塔;
秦政防胡,特筑万里长城。
叔孙通制立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
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立律条。
尧帝作围棋,以教丹朱;武王作象棋,以像战斗。
文章取士,兴于赵宋;应制以诗,起于李唐。
梨园子弟,乃唐明皇作始;
《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编。
笔乃蒙恬所造,纸乃蔡伦所为。
凡今人之利用,皆古圣之前民。
【增】钥同鱼样,取鱼目常醒;
杖以鸠名,重鸠喉不噎。
飞舲是轻车别号,纨箑乃素扇佳名。
翠华旗光摇汉苑,白玉管响彻唐宫。
米家书画船,足怡素志;齐子斑兰物,可壮生平。
毡氍毹,美人旧赠;金屈戌,良匠新成。
乌金热炭厚贻,翠羽编帘异制。
笭箵收于渔父,卷去夕阳;袯襫荷于农人,披来朝雨。
医士业岐轩之术,称曰国手;
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
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
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
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麟。
善卜者,是君平詹尹之流;
善相者,即唐举子卿之亚。
推命之人即星士,绘画之士曰丹青。
大风鉴,相士之称;大工师,木匠之誉。
若王良、若造父,皆善御之人;
东方朔、淳于髡,系滑稽之辈。
称善卜卦者,曰今之鬼谷;
称善记怪者,曰古之董狐。
称诹日之人曰太史,称书算之人曰掌文。
掷骰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
樗蒲之戏,乃云双陆;橘中之乐,是说围棋。
陈平作傀儡,解汉高白登之围;
孔明造木牛,辅刘备运粮之计。
公输子削木鸢,飞天至三日而不下;
张僧繇画壁龙,点睛则雷电而飞腾。
然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
【增】青囊春暖,丹灶烟浮。
膝里痒生,华佗有出蛇之妙术;
背间痈溃,伯宗具徙柳之神功。
陆宣公既活国又活人,范文正等为医于为相。
一枝铁笔分休咎,三个金钱定吉凶。
折棕获奴,应让杜生术善;
破墙得妇,当推管辂神通。
新雨行来,言从季主;
藑茅索得,且问灵氛。
燕颔虎头,识是封侯之相;
龙行凤颈,知为王者之征。
识英布之封侯,果然不谬;
知亚夫之当饿,真个无讹。
道士能知吉壤,竹策丛生;
闽僧善觅佳城,湖灯呵护。
孙仲孝而致三仙,龙图酷而梦二使。
动静方圆,还符四象;纵横阖辟,止争一先。
飞两奁之黑白,争一纸之雌雄。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
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
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狴犴猛大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
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赎,上当原情定罪。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
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
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
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
为人解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
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简;
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
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粱肉,德教为先。
【增】乌台定律,象魏悬书。
惟忠信慈惠之师,有折狱致刑之实。
失入宁失出,须当念切于无辜;
过义宁过仁,务必心存其不忍。
察五声而审克,应尔精详;
讯三刺以简孚,宜乎谨慎。
蒿满圜扉之宅,人怀天保初年;
鹊巢大理之庭,世誉玄宗即位。
赭衣满道,何其酷烈难堪;
玄钺罗门,未免摧戕太甚。
门有沸汤之势,抚念不安;
巢无完卵之存,扪心何忍。
虽辟以止辟,还刑期无刑。
周礼有三宥之词,千秋可法;
虞廷有肆赦之典,万古常称。
蝇集笔端,识赦书之已就;
乌啼宵夜,知恩诏之将颁。
无赦而刑必平,文中之论,夫岂全诬;
多赦则民不敬,管子之言,亦非尽谬。
孔明治蜀,所以不行;吴汉临终,于焉致嘱。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
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篯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
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
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
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
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
伊蒲馔可以斋僧,青精饭亦堪供佛。
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餐。
佛图澄显神通,咒莲生钵;
葛仙翁作戏术,吐饭成蜂。
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
吴猛画江成路,麻姑掷米成珠。
飞锡挂锡,谓僧人之行止;
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
和尚拜礼曰和南,道士拜礼曰稽首。
曰圆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
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
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
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
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
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
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祗,故有菩萨之誉;
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
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
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
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
王乔朝君,舄化双凫下降。
辟谷绝粒,神仙能服气炼形;
不生不灭,释氏惟明心见性。
梁高僧谈经入妙,可使顽石点头,天花坠地;
张虚靖炼丹既成,能令龙虎并伏,鸡犬俱升。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
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
妄诞之言,载鬼一车;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无鬼论》,作于晋之阮瞻;《搜神记》,撰于晋之干宝。颜子渊、卜子夏,死为地下修文郎;
韩擒虎、寇莱公,死作阴司阎罗王。
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干旱之鬼曰旱魃。
魑魅魍魉,山川之崇;神荼郁垒,啖鬼之神。
仕途偃蹇,鬼神亦为之揶揄;
心地光明,吉神自为之呵护。
【增】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光明拳,打破痴迷膜;爱欲海,济渡大愿船。
白足清癯,谁个未知禅味;
赤髭碧眼,何人不是梵宗。
法善为妻,智度为母,无烦询骨肉是谁;
慈悲作室,通慧作门,不须问宅居何在。
孙居士大啸一声,山鸣谷应;
陈先生长眠数觉,物换星移。
岩下清风,黑虎卖董仙丹杏;
山间明月,彩鸾栖张臾绿筠。
赵惠宗火中化鹤,岂避烽烟;
左真人盘里引鲈,不须烟浪。
萧静曾餐芝似肉,安期更食枣如瓜。
夏郊有异神,祀处却转凶为吉;
黎丘多奇鬼,惑时必以伪害真。
唐时花月妖,畏见狄梁公之面;
晋代枌榆社,愁逢阮宣子之柯。
仍思大手入窗,贞夫举笔;
翻忆舌长吐地,壮士吹灯。
邹德润迁项王祠,莫须有也;
牛僧孺宿薄后庙,岂其然乎。
麟为毛虫之长,虎乃兽中之王。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犬豕与鸡,谓之三物。
耳骅骝,良马之号;太牢大武,乃牛之称。
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
豕名刚鬣,又曰乌喙将军。
鹅名舒雁,鸭号家凫。
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
雁性随阳,因名之曰阳鸟。
家狸乌圆,乃猫之誉;韩卢楚犷,皆犬之名。
麒麟驺虞,皆好仁之兽;螟螣蟊贼,皆害苗之虫。
无肠公子,螃蟹之名;绿衣使者,鹦鹉之号。
狐假虎威,谓借势而为恶;
养虎贻患,谓留祸之在身。
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胜负未分,不知鹿死谁手;
基业易主,正如燕入他家。
雁到南方,先至为主,后至为宾;
雉名陈宝,得雄则王,得雌则霸。
刻鹄类鹜,为学初成;画虎类犬,弄巧反拙。
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
贪图不足,谓之蛇欲吞象。
祸去祸又至,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鄙众趋利,曰群蚁附膻;谦己爱儿,曰老牛舐犊。
无中生有,曰画蛇添足;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
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
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号曰人彘;
胡人腌契丹王尸骸,谓之帝彘。
人之狠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于穷奇。
王猛见桓温,扪虱而谈当世之务;
宁戚遇齐桓,扣角而取卿相之荣。
越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
丙吉问牛喘,恐阴阳之失时。
以十人而制千虎,比言事之难胜;
走韩卢而搏蹇兔,喻言敌之易摧。
兄弟似鹡鸰之相亲,夫妇如鸾凤之配偶。
有势莫能为,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制小不用大,曰割鸡之小,焉用牛刀。
鸟食母者曰枭,兽食父者曰獍。
苛政猛于虎,壮士气如虹。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谓仙人而兼富贵;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险语之逼人闻。
黔驴之技,技止此耳;鼯鼠之技,技亦穷乎。
强兼并者曰鲸吞,为小贼者曰狗盗。
养恶人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噬;
养恶人如养鹰,饥之则附,饱之则飏。
隋珠弹雀,谓得少而失多;
投鼠忌器,恐因甲而害乙。
事多曰猬集,利小曰蝇头。
心惑似狐疑,人喜如雀跃。
爱屋及乌,谓因此而惜彼;
轻鸡爱鹜,谓舍此而图他。
唆恶为非,曰教猱升木;受恩不报,曰得鱼忘筌。
倚势害人,真似城狐社鼠;
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
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小难制大,如越鸡难伏鹄卵;
贱反轻贵,似鸴鸠反笑大鹏。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安知鸿鹄志;
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岂受犬羊欺。
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
缘木求鱼,极言难得;按图索骥,甚言失真。
恶人借势,曰如虎负嵎;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
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
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
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卞庄勇能擒两虎,高骈一矢贯双雕。
司马懿畏蜀如虎,诸葛亮辅汉如龙。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弃人甚易,曰孤雏腐鼠;文名共仰,曰起凤腾蛟。
为公乎,为私乎,惠帝问虾蟆;
欲左左,欲右右,汤德及禽兽。
鱼游于釜中,虽生不久;燕巢于幕上,栖身不安。
妄自称奇,谓之辽东豕;其见甚小,譬如井底蛙。
父恶子贤,谓之犁牛之子;
父谦子拙,谓是豚犬之儿。
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
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
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
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义;
沐猴而冠,笑人见不恢宏。
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
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恶人如虎生翼,势必择人而食;
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
鲋鱼困涸辙,难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比人有大为。
执牛耳,为人主盟;附骥尾,望人引带。
鸿雁哀鸣,比小民之失所;
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风马牛,势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众;
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因其卜之则灵。
大丈夫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士君子岂甘雌伏,定要雄飞。
毋局促如辕下驹,毋委靡如牛马走。
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
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增】百鸟鹞称悍,众禽鹤独胎。
提壶提壶,定是村中有酒;
脱袴脱袴,必然身上无寒。
百舌五更头,学尽众禽之语;
鹓雏九霄外,顿空诸鸟之群。
瓮中鸲鹆巧于人,江上白鸥闲似我。
莺呼金衣公子,鹝号锦带功曹。
鹘入鸦群,雄威岂敌;鸭去鸡队,气类不侔。
彪著羊,彪雄而羊败;罴敌犬,罴寡而犬强。
猿献玉环,孙恪自峡山失妇;
鹿随丹毂,郑弘从汉室封公。
蛩蛩之皮,有可辟除疠瘴;
之尾,殊堪却退烟岚。
李愬设谋平蔡,藉声于鸭队鹅群;
卢公觅句迁官,得力于猫儿狗子。
长乐宫中有鹿,衔残妃子榻前花;
午桥庄外多羊,点缀小儿坡上草。
羊舌氏虽为佳话,马头娘未是美谈。
辕门传号令,李将军椎飨士之牛;
邑士起讴歌,时令尹留去官之犊。
植物非一,固有万卉之名;
谷种甚多,故有百谷之号。
如茨如梁,谓禾稼之蕃;惟夭惟乔,谓草木之茂。
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
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
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兰为王者之香,菊同隐逸之士。
竹称君子,松号大夫。
萱草可忘忧,屈轶能指佞。
筼筜,竹之别号;木樨,桂之别名。
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
樗栎乃无用之散材,楩楠胜大用之良木。
玉版,笋之异号;蹲鸱,芋之别名。
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迟早。
南枝先,北枝后,庚岭之梅;
朔而生,望而落,尧阶蓂荚。
苾刍背阴向阳,比僧人之有德;
木槿朝开暮落,比荣华之不长。
芒刺在背,言恐惧不安;薰莸异气,犹贤否有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老人娶少妇,曰枯杨生稊;
国家进多贤,曰拔茅连茹。
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王者之兵,势如破竹;七雄之国,地若瓜分。
苻坚望阵,疑草木皆是晋兵;
索靖知亡,叹铜驼会在荆棘。
王祐知子必贵,手植三槐;
窦钧五子齐荣,人称五桂。
鉏麑触槐,不忍贼民之主;
越王尝蓼,必欲复吴之仇。
修母画荻以教子,谁不称贤;
廉颇负荆以请罪,善能悔过。
弥子瑕常恃宠,将余桃以啖君;
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
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
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齐景公以二桃杀三士,杨再思谓莲花似六郎。
倒啖蔗,渐入佳境;蒸哀梨,大失本真。
煮豆燃萁,比兄残弟;砍竹遮笋,弃旧怜新。
元素致江陵之柑,吴刚伐月中之桂。
捐资济贫,当效尧夫之助麦;
以物申敬,聊效野人之献芹。
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
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
商太戊能修德,祥桑自死;
寇莱公有深仁,枯竹复生。
王母蟠桃,三千年开花,
三千年结子,故人借以祝寿诞;
上古大椿,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故人托以比严君。
去稂莠正以植嘉禾,沃枝叶不如培根本。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增】姚黄魏紫,牡丹颜色得人怜;
雪魄冰姿,茉莉芬芳随我爱。
雪梅乍放,月明魂梦美人来;
玉蕊齐开,风动佩环仙子至。
尼父试弹琴,发泗水坛前之杏;
渔郎频鼓枻,寻武陵源里之桃。
九烈君原为异柳,支离叟必属乔松。
丈夫进学骎骎,勿效黄杨厄闰;
男子为人卓卓,必如老桧参天。
龙刍茂时,周穆王备供马料;
水萍聚处,樊千里用作鸭茵。
灵运诗成,已入西堂之梦;
江淹赋就,更闻南浦之歌。
生成钩弋之拳,西山嫩蕨;
剖出庄姜之齿,北苑佳瓠。
曾言水藻绿于蓝,始信山菰红似血。
元修蚕豆,自古称佳;诸葛蔓菁,迄今犹赖。
生姜盗母荽留子,尽付园丁;
芦菔生儿芥有孙,频充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