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八

广动植之三
木 篇

松,今言两粒、五粒,粒当言鬣。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两株,大财如碗。甲子年结实,味与新罗、南诏者不别。五鬣松,皮不鳞。中使仇士良水硙亭子在城东,有两鬣皮不鳞者。又有七鬣者,不知自何而得。俗谓孔雀松,三鬣松也。松命根下遇石则偃,盖不必千年也。

竹,竹花曰蕧一曰覆,死曰䈙,六十年一易根,则结实枯死。

䈄堕竹,大如脚指,腹中白幕拦一曰兰隔,状如湿面。将成竹而筒皮未落,辄有细虫啮之,陨箨后,虫啮处成赤迹,似绣画可爱。

棘竹,一名笆竹,节皆有刺,数十茎为丛,南夷种以为城,卒不可攻。或自崩根出,大如酒瓮,纵横相承,状如缲车,食之落人齿。

筋竹,南方以为矛,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

百叶竹,一枝百叶,有毒。

《竹谱》,竹类有三十九。

慈竹,夏月经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白,食之已痢也。

异木,大历中,成都百姓郭远,因樵获瑞木一茎,理成字曰“天下太平”,诏藏于秘阁。

京西持国寺,寺前有槐树数株,金监买一株,令所使巧工解之。及入内回,工言木无他异,金大嗟惋,令胶之。曰:“此不堪矣!但使尔知予工也。”乃别理解之,每片一天王塔戟成就。都官陈修古员外言:西川一县,不记名,吏因换狱卒木薪之,天尊形像存焉。

异树,娄约居常山,据禅座。有一野妪手持一树,植之于庭,言此是蜻蜒树。岁久,芬芳郁茂,有一鸟,身赤尾长,常止息其上。

异果,赡披国有人牧羊千百余头,有一羊离群,忽失所在,至暮方归,形色鸣吼异常,群羊异(一曰长)之。明日遂独行,主因随之。入一穴,行五六里,豁然明朗,花木皆非人间所有。羊于一处食草,草不可识。有果作黄金色,牧羊人窃一将还,为鬼所夺。又一日,复往取此果,至穴,鬼复欲夺,其人急吞之,身遂暴长,头才出,身塞于穴,数日化为石矣。

甘子,天宝十年,上谓宰臣曰:“近日于宫内种甘子数株,今秋结实一百五十颗,与江南、蜀道所进不异。”宰臣贺表曰:“雨露所均,混天区而齐被。草木有性,凭地气而潜通。故得资江外之珍果,为禁中之华实。”相传玄宗幸蜀年,罗浮甘子不实。岭南有蚁,大于秦中蚂蚁,结窠于甘树,甘实时,常循其上,故甘皮薄而滑,往往甘实在其窠中,冬深取之,味数倍于常者。

樟木,江东人多取为船,船有与蛟龙斗者。

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已乳石毒。

柿,俗谓柿树有七德: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

汉帝杏,济南郡之东南有分流山,山上多杏,大如梨,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

脂衣柰,汉时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研之有汁,可漆。或著衣,不可浣也。

仙人枣,晋时太仓南有翟泉,泉西有华林园,园有仙人枣,长五寸,核细如针。

楷,孔子墓上,特多楷木。

栀子,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陶真白言,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薝卜花也。

仙桃,出郴州苏耽仙坛,有人至心祈之,辄落坛上,或至五六颗,形似石块,赤黄色,破之,如有核三重,研饮之,愈众疾,尤治邪气。

娑罗,巴陵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伐随长,外国僧见曰:“此娑罗也。”元嘉初,出一花如莲。天宝初,安西道进娑罗枝,状言:“臣所管四镇,有拔汗那,最为密近,木有娑罗树,特为奇绝。不庇凡草,不止恶禽,耸干无惭于松栝,成阴不愧于桃李。近差官拔汗那使令采得前件树枝二百茎,如得托根长乐,擢颖建章,布叶垂阴,邻月中之丹桂,连枝接影,对天上之白榆。”

赤白柽,出凉州,大者为炭,复(一曰伤)入灰汁,可以煮铜为银。

仙树,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得之止饥渴,一名四味木。其实如枣,以竹刀剖则甘,铁刀剖则苦,木刀剖则酸,芦刀剖则辛。木五香,根旃檀,节沉香,花鸡舌,叶藿,胶薰陆。

椒,可以来水银。茱萸气好上,椒气好下。

构,谷田久废必生构。叶有瓣曰楮,无曰构。

黄杨木,性难长,世重黄杨以无火。或曰以水试之,沉则无火。取此木必以阴晦,夜无一星,则代之,为枕不裂。

蒲萄,俗言蒲萄蔓好引于西南。庾信谓魏使尉瑾曰:“我在邺,遂大得蒲萄,奇有滋味。”陈昭曰:“作何形状?”徐君房曰:“有类软枣。”信曰:“君殊不体物,可得不言似生荔枝?”魏肇师曰:“魏武有言,末夏涉秋,尚有余暑,酒醉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酢。道之固以流沬称奇,况亲食之者。”瑾曰:“此物实出于大宛,张骞所致。有黄白黑三种,成熟之时,子实逼侧,星编珠聚,西域多酿以为酒,每来岁贡。在汉西京,似亦不少。杜陵田五十亩,中有蒲萄百树。今在京兆,非直止禁林也。”信曰:“乃园种户植,接荫连架。”昭曰:“其味何如橘柚?”信曰:“津液奇胜,芬芳减之。”瑾曰:“金衣素裹,见苞作贡。向齿自消,良应不及。”

贝丘之南有蒲萄谷,谷中蒲萄,可就其所食之。或有取归者,即失道,世言王母蒲萄也。天宝中,沙门昙霄因游诸岳,至此谷,得蒲萄食之。又见枯蔓堪为杖,大如指,五尺余,持还本寺植之,遂活。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丈,仰观若帷盖焉。其房实磊落,紫莹如坠,时人号为草龙珠帐。

凌霄花中露水,损人目。

松桢,即钟藤也。叶大者,晋安人以为盘。

侯骚,蔓生,子如鸡卵,既甘且冷,轻身消酒。《广志》言,因王太仆所献。

蠡荠,子如弹丸,魏武帝常啖之。

酒杯藤,大如臂,花坚可酌酒,实大如指,食之消酒。

白柰,出凉州野猪泽,大如兔头。

比闾,出白州,其华若羽,伐其木为车,终日行不败。

菩提树,出摩伽陀国,在摩诃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经冬不凋。至佛入灭日,变色凋落,过巳还生。至此日,国王、人民大作佛事,收叶而归,以为瑞也。树高四百尺,以下有银塔周回绕之。彼国人四时常焚香散花,绕树作礼。唐贞观中,频遣使往,于寺设供,并施袈裟。至高宗显庆五年,于寺立碑,以纪圣德。此树梵名有二:一曰宾拨梨婆(一曰梨娑)力叉,二曰阿湿曷咃婆(一曰婆)力叉。《西域记》谓之卑钵罗,以佛于其下成道,即以道为称,故号菩提婆(一曰娑)力叉,汉翻为道树。昔中天无忧王剪伐之,令事大婆罗门,积薪焚焉。炽焰中忽生两树,无忧王因忏悔,号灰菩提树,遂周以石垣。至设赏迦王复掘之,至泉,其根不绝,坑火焚之,溉以甘蔗汁,欲其焦烂。后摩揭陀国满胄王,无忧之曾孙也,乃以千牛乳浇之,信宿,树生如旧。更增石垣,高二丈四尺。玄奘至西域,见树出垣上二丈余。

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一曰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一曰娑)力叉贝多,三者部婆(一曰娑)力叉多罗多梨(一曰多梨贝多)。并书其叶,部闍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一曰娑)力叉者,汉言叶树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嵩山记》称嵩高寺中有思惟树,即贝多也。

释氏有贝多树下《思惟经》,顾徽《广州记》称贝多叶似枇杷,并谬。

交趾近出贝多枝,弹材中第一。

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固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

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通神明,辟众恶。

无石子,出波斯国,波斯呼为摩贼。树长六七丈,围八九尺,叶似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其树一年生无石子,一年生跋屡子,大如指,长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黄,可啖。

紫䤵树,出真腊国,真腊国呼为勒佉。亦出波斯国。树长一丈,枝条郁茂,叶似橘,经冬而凋,三月开花白色,不结子。天大雾露及雨沾濡,其树枝条即出紫䤵。波斯国使乌海及沙利深所说并同。真腊国使折冲都尉沙门陀沙尼拔陀言,蚁运土于树端作窠,蚁壤得雨露凝结而成紫䤵。昆仑国者善,波斯国者次之。

阿魏,出伽闍那国,即北天竺也。伽闍那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阿虞截。树长八九丈,皮色青黄,三月生叶,叶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乃坚凝,名阿魏。拂林国僧鸾所说同。摩伽陀国僧提婆言,取其汁和米豆屑,合成阿魏。

婆那娑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呼为阿蔀亸。树长五六丈,皮色青绿,叶极光净,冬夏不凋,无花结实。其实从树茎出,大如冬瓜,有壳裹之,壳上有刺,瓤至甘甜可食。核大如枣,一实有数百枚,核中仁如栗黄,炒食之甚美。

波斯枣,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窟莽。树长三四丈,围五六尺,叶似土藤,不凋。二月生花,状如蕉花,有两甲,渐渐开罅,中有十余房。子长二寸,黄白色,有核,熟则子黑,状类干枣,味甘如饧,可食。

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围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其肉苦涩不可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槃砮穑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呼为群汉。树长三丈,围四五尺,叶似细榕,经寒不凋。花似橘,白色。子绿,大如酸枣,其味甜腻可食。西域人压为油以涂身,可去风痒。

齐暾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呼为齐虚(音阳兮反)。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如中国之用巨胜也。

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形似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蒲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

荜拨,出摩伽陀国,呼为荜拨梨,拂林国呼为呵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䭱齐,出波斯国,拂林呼为顼勃梨咃。长一丈余,围一尺许。皮色青薄而极光净,叶似阿魏,每三叶生于条端,无花实。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至腊月,更抽新条,极滋茂。若不剪除,反枯死。七月断其枝,有黄汁,其状如蜜,微有香气,入药疗病。

波斯皂筴,出波斯国,呼为忽野檐默,拂林呼为阿梨去伐。树长三四丈,围四五尺,叶似枸橼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其荚长二尺,中有隔,隔内各有一子,大如指头,赤色至坚硬,中黑如墨,甜如饴,可啖,亦入药用。

没树,出波斯国,拂林呼为阿縒。长一丈许,皮青白色,叶似槐叶而长,花似橘花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其味酸甜可食。

阿勃参,出拂林国,长一丈余,皮青白色,叶细,两两相对,花似蔓菁,正黄,子似胡椒,赤色。斫其枝,汁如油,以涂疥癣,无不瘥者。其油极贵,价重于金。

捺祗,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似蒜叶,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与荠麦相类,取其花,压以为油,涂身,除风气,拂林国王及国内贵人皆用之。

野悉蜜,出拂林国,亦出波斯国。苗长七八尺,叶似梅叶,四时敷荣。其花五出,白色,不结子。花若开时,遍野皆香,与岭南詹糖相类。西域人常采其花,压以为油,甚香滑。

阿驿,波斯国呼为阿驲,拂林呼为底檷。树长丈四五,枝叶繁茂。叶有五出,似椑麻,无花而实。实赤色,类椑子,味似甘柿,而一月一熟。yjuy6mmll61UI/84Dyj9zV5gf4/bLw0QxFxof3UjS5//a/XtrHKpQaOfZbPQm3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