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栀子豉汤证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脉证与阳明中风同。彼以恶寒,故名中风;此反恶热,故名阳明病。阳明主肌肉,热甚无津液以和之,则肉不和,故身重,此阳明半表里证也。邪已入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不可为在表而发汗;脉虽紧,不可以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满恶热而攻下。若妄汗之,则肾液虚,故躁;心液亡,故昏昧而愦愦;胃无津液,故大便燥硬而谵语也。若谬加温针,是以火济火,故心恐惧而怵惕;土水皆因火侮,故烦躁而不得眠也。阳明中风,病在气分,不可妄下。此既见胃实之证,下之亦不为过。但胃中以下而空虚,喘满,汗出,恶热,身重等证或罢,而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除,故动于膈而心中懊憹不安也。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舌上胎句,顶上四段来。不恶、反恶,皆由心主,愦愦、怵惕、懊憹之象,皆心病所致,故当以舌验之。舌为心之外候,心热之微甚,与胎之厚薄、色之浅深,为可征也。栀子豉汤主之,是总结上四段症。要知本汤是胃家初受双解表里之方,不只为误下后立法。盖阳明初病,不全在表,不全在里,诸证皆在里之半表间,汗下温针,皆在所禁。将何以治之,惟有吐之一法,为阳明表邪之出路耳。然病在胸中,宜瓜蒂散。此已在腹中,则瓜蒂散不中与也,栀子豉汤主之。外而自汗恶热身重可除,内而喘满咽干口苦自解矣。

阳明之有栀豉汤,犹太阳之有桂枝汤,既可以驱邪,亦可以救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耳。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上文是阳邪自表入里,此条则自浅入深之证也。咽燥,口苦,恶热,热虽在里,尚未犯心;愦愦,怵惕,懊憹,虽入心尚不及胃;燥渴欲饮,是热已入胃。尚未燥硬,用白虎加人参汤,泻胃火而扶元气,全不涉汗吐下三法矣。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上条根首条诸证,此条又根上文饮水来。连用五若字,见仲景说法御病之祥。栀豉汤所不及者,白虎汤继之;白虎汤不及者,猪苓汤继之。此阳明起手之三法。所以然者,总为胃家惜津液,既不肯令胃燥,亦不肯令水渍入胃耳。余义见猪苓汤证。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虚烦是阳明之坏病,便从栀子汤随证治之,犹太阳坏病,多用桂枝汤加减也。以吐易温针,以懊憹概愦愦、怵惕,可互文见意。栀豉汤本为治烦躁设,又可以治虚烦,以此知阳明之虚与太阳之虚不同,阳明之烦与太阳之烦有别矣。首句虽兼汗吐下,而大意单指下后言,以阳明病多误在早下故也。反覆颠倒四字,切肖不得眠之状,为虚烦二字传神。此火性摇动,心无依著故也。心居胃上,即阳明之表。凡心病皆阳明表邪,故制栀豉汤因而越之。盖太阳之表,当汗而不当吐;阳明之表,当吐而不当汗;太阳之里,当利小便而不当下;阳明之里,当下而不当利小便。今人但知汗为解表,不知吐亦为解表,故于仲景大法中,但知汗下而遗其吐法耳。若少气若呕,又从虚烦中分出。烦必伤气,加甘草以益气;虚热相抟,必欲呕,加生姜以散邪。

发汗,若下之,而发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窒者,痞塞之谓。烦为虚烦,则热亦虚热,窒亦虚窒矣。此热伤君主,心气不足而然。栀豉治之,是“益心之阳,寒亦通行”之谓欤?误下后,痞不在心下而在胸中,故仍用栀豉,与太阳下后外不解者仍用桂枝同法。盖病不变,则方不可易耳。

下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更烦是既解而复烦也。心下软,对胸中窒而言,与心下反硬者悬殊矣。要知阳明虚烦,对胃家实热而言,是空虚之虚,不是虚弱之虚。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外有热,是身热未除。手足温,尚未濈然汗出,此犹未下前证,见不当早下也。不结胸,是心下无水气,知是阳明之燥化。心中懊憹,是上焦之热不除。饥不能食,是邪热不杀谷。但头汗出而不发黄者,心火上炎,而皮肤无水气也。此指下后变证。夫病属阳明,本有可下之理。然外证未除,下之太早,胃虽不伤,而上焦火郁不达,仍与栀子豉汤吐之,心清而内外自和矣。

伤寒五六日,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外热未除,心中结痛,虽轻于结胸,而甚于懊憹矣。结胸是水结胸胁,用陷胸汤,水郁则折之也。此乃热结心中,用栀豉汤,火郁则发之也。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本方加甘草二两。余同前法。

栀子生姜豉汤

本方加生姜五两。余同前法。

此阳明半表半里涌泄之剂也。少阳之半表是寒,半里是热。而阳明之热,自内达外,有热无寒。其外证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或自疼鼻干不得卧。其内证咽燥口苦,舌胎,烦躁,渴欲饮水,心中懊憹,腹满而喘。此热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浮紧,不得为太阳病,非汗剂所宜;又病在胸腹,而未入胃府,则不当下。法当涌吐以发散其邪。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除心烦、愦愦、懊憹、结痛等症。豆形象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除矣。所以然者,二阳之病发心脾,已上诸证,是心脾热,而不是胃家热,即本论所云“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之谓也。若夫热伤气者,少气,加甘草以益气;虚热相搏者多呕,加生姜以散邪。栀豉汤以栀配豉,瓜蒂散以赤豆配豉,皆心肾交合之义。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攻里不远寒,用丸药大下之,寒气留中可知。心微烦而不懊憹,则非吐剂所宜也。用栀子以解烦,倍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二味成方,而三法备矣。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心烦则难卧,腹满则难起。起卧不安,是心移热于胃,与反覆颠倒之虚烦不同。栀子以治烦,枳、朴以泄满,此两解心腹之妙剂也。热已入胃则不当吐,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着。

栀子干姜汤

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栀子厚朴汤

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

余同前法。

夫栀子之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涌之剂。惟豉之腐气,上熏心肺,能令人吐耳。观瓜蒂散必用豉汁和剂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栀也。此栀子干姜汤去豉用姜,是取其横散;栀子厚朴汤以枳、朴易豉,是取其下泄,皆不欲上越之义。旧本两方后概云得吐止后服,岂不谬哉?观栀子柏皮汤与茵陈汤中俱有栀子,俱不言吐;又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则栀子之性自明。

伤寒身热发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身热汗出为阳明病。若寒邪太重,阳气怫郁在表,亦有汗不得出、热不得越而发黄者矣。黄为土色,胃火内炽,津液枯涸,故黄见于肌肉之间。与太阳误下、寒水留在皮肤者迥别,非汗吐下三法所宜也。必须苦甘之剂以调之。栀、柏、甘草,皆色黄而质润。栀子以治内烦,柏皮以治外热,甘草以和中气。形色之病,仍假形色以通之也。

栀子柏皮汤

栀子十五枚甘草二两黄柏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热不得降;心液不支,故虽未经汗下,而心中懊憹也。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之原;心中懊憹,是发黄之兆。然口不渴,腹不满,非茵陈汤所宜,与栀子柏皮汤,黄自解矣。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无表证,不当发汗,况以火劫乎?额为心部,额上微汗,心液竭矣。心虚肾亦虚,故小便不利而发黄。非栀子柏皮汤,何以挽津液于涸竭之余耶?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下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面色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以汗解。而反下之,热不得越,故复发热,而赤转为黄也。上条因于火逆,此条因于妄下。前以小便不利而发黄,此条先黄而小便不利。总因津液枯涸,不能通调水道而然。须栀子、柏皮滋化源而致津液,非渗泄之剂所宜矣。黄未发,宜栀子豉汤;已黄,宜栀子柏皮汤。

仲景治太阳发黄有二法: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者,麻黄连翘汤汗之;少腹硬,小便自利者,抵当汤下之。治阳明发黄二法:但头汗,小便不利,腹满者,茵陈大黄以下之;身热,发黄与误治而致者,栀子柏皮以清之。总不用渗泄之剂。要知仲景治阳明,重在存津液,不欲利小便,惟恐胃中燥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向来胃气不实,即栀子亦禁用。用承气者,可不慎之欤? XeuX0UgZSr0YG4aTROTkwG+N9ChC2zk9WD7fmqwC5NxAw9xJH5aMiSf+EDXen7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