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神农作瓦器。
《物原》:神农作瓮。
《绀珠》:瓶、缶并同,神农制。
〔按〕《礼运》:后圣有作,然后治火之利,范金合土,不详何代。《左传》云:炎帝以火纪官。然则治火之利者,必炎帝也。故瓦器托始于神农,必举一以实之,凿矣。《说文》:瓶或从瓦,二字通用。如《绀珠》言:雍瓦雍缶、瓿缶咅,甖罂,皆二器耶?《路史》又云:燧人为釜。
《吕氏春秋》: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亦见《尸子》。
《说文》:古者,昆吾作匋。
《古史考》:神农时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食之。黄帝时有釜甑。
《物原》:轩辕作碗碟。
〔按〕黄帝陶正,设官之始。《古史考》,食谷烧石之上,当是燧人时事,神农时当有釜甑也。碗碟之名后起,《物原》亦附会之言。
《春秋正义》:少皞有五工正,抟埴之工曰鶅雉,职东方。注:服虔曰,雉,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
〔按〕此依旁《考工记》而新其名恐属附会。《考工记》:有虞氏上陶。注:舜至质,贵陶器,无瓦大,瓦棺是也。
《礼记·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韩非子》:虞舜作食器。
《史记·五帝本纪》: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作什器于寿邱。
〔按〕陶,始于炊器,大抵如今黄沙之质。至虞而泰尊,无瓦大,详及礼器,其制略备,当有精粗之别,故曰上陶。其后,虞阏父入周为陶正,陈敬仲奔齐为工正,亦或以上陶之裔故也。《礼记·曲礼》:天子之六工,典制六材。陶鎔之工曰土工。
〔按〕《曲礼》,天子建官先六大。以下数条,郑注皆谓殷时制。
《考工记》:抟埴之工,陶、鎔。〔鎔,郑司农读若甫,郑康成读若放。〕
又陶人为甗、盆、甑、鬲、庾,鎔人为、簋豆。〔甗、鱼辇反,一音彦。鬲音历〕。
又凡陶鎔之事,髺、垦、薛、暴不入市。〔郑司农髺读刮,薛读药,暴读剥,郑康成髺读刖。〕又器中,豆中县。〔,市专反〕
〔按〕周制:陶瓬、分职。陶人所掌皆炊器,惟庾是量名;瓬人所掌皆礼器。其制度必有精粗不同,后世分窑,分作因之。《注》云,抟之,言拍埴黏土,又与采石、炼泥、造坏相似。《注》又云,垦,顿伤。薛,破裂。暴,偾起,不坚致。髺,先郑读刮,后郑读刖,亦伤意;是忌骨、忌蔑、忌茅之说也。《注》又云,壴寸其侧,以儗度端,其器县绳,正豆之柄,是模子拉车旋车之事也。椎轮之始,规模已具。愚谓陶之由来,详于虞而备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