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 南 洋

五印度图志

叙曰:西南洋为印度海,惟西、北二印度尚各自为国,其中、南、东三印度,并据于西洋。东印度为英夷驻防重镇,凡用兵各国,皆调诸孟加腊,每卒月饷银约二十元,又与我属国缅甸、廓尔喀邻近世仇,故英夷之逼中国,与中国之筹制英夷,其枢纽皆在东印度。南印度斗出南海,有佛兰西、弥利坚、葡萄亚、荷兰、吕宋各国市埠环列,而英夷之市埠,曰曼达萨喇,曰孟迈,皆产鸦片烟,与孟加腊埒,各国不得分其利,恒外睦内猜,故我之联络佛兰西、弥利坚,及购买船炮,其枢纽皆在澳门与南印度。中印度为英夷与俄罗斯相拒之所,中惟隔一兴都哥士大山,俄罗斯踰山则可攻取温都斯坦,英夷设重兵扼守之,故我之联络俄罗斯,其枢纽在中印度。不悉东印度之形势,则不知用廓夷,虽有犄角捣批之策,而不敢信也。不知南印度之形势,则不知用佛兰西、弥利坚,欲行购造兵船之策,而末由决也。不知中印度、北印度之情形,则不知联俄罗斯,方询俄罗斯国都与英夷国都远近,不知其相近者在印度边境,而不在国都也。昔唐太宗贞观中,王元策用吐番之兵,以捣印度,即廓尔喀攻孟加腊之路。元太祖兵至北、中二印度而返,及宪宗命诸王旭烈先攻取西印度,而后回取五印度,即今俄罗斯侵逼温都斯坦之路。明三宝太监郑和,以舟师破锡兰山,俘其国王归献诸朝,即今粤夷兵船赴南印度之路。具载往牒,近征商舶,事异凿空,形同肘腋,指示发踪,谁端衔策。志西南洋,实所以志西洋也。故以东、南、中三印度冠其前,而以西印度之天方教、天主教附其后,《五印度沿革》又附其后。

五印度国

(东南中三印度,今皆属英吉利,惟西、北二印度,各自为国。)

印度国,即兴都斯顿也。(一作痕都斯坦,一作温都,亦有作轩都斯丹者。)地隶阿细亚洲西南,地广,壤沃,产丰,甲于诸国。其国如何创治,诸记未详。查探险宝记,仅云为数小国。而《西流古土记》又云大国,以巴利摩剌腊为国都,仍未载及主国者为谁。(竟不知印度为古佛国,盖由西洋人奉天主教,不览佛书,而近日印度又为回教久据,力泯佛教踪迹也。然志中东、南、中三印度诸部落,尚奉佛教,又似未尽改回教者,未详其故。)大西洋有公记始云,壮麻墨合印度可腊山、达达里共为一国,后被俄利所灭,俄利传至巴旦王。耶稣纪岁千三百九十八年,(明建文二年)又为底摩阿所灭,底摩阿传百余年后悉归蒙古。(此蒙古,谓赛马尔罕之王)嗣各部落隔大山之险,不服蒙古统辖,各自立主。各部中又以马拉他为最强,(此南印度主国,非东印度之孟加腊也。)至西北温大压山、麻腊耦、特尔希、阿俄腊等部,均归马拉他所辖。南隅麻疏一部,为哈达阿里所据。加补尔部,为阿密沙所据。阿密沙与马拉他交战时,各部互相攻击,英吉利乘隙征服。东隅遣贺威廉驻防,孟阿腊遣贺族乞驻防,遂于曼达拉萨、孟买两处开埠贸易,货物充牣,各国商舟云集。是时惟哈达阿里尚强,不服英吉利,于是印度之稣拉札道腊,统兵与英人争斗,收贺威廉部众,置之黑狱。英吉利遂遣律记利付,夺复其地,别置头目。后至千七百六十五年,(乾隆三十年)复又背叛,全灭英吉利之人。英吉利王复遣萨依姑底,夺复疆域。自此印度地属于英国者十三部,曰孟阿腊,曰曼达腊萨,曰孟买,曰弥那,曰欧尼,曰沥部,曰麻疏,曰萨达腊,曰稔哇,曰特那弯戈,曰果真,曰那治勃,曰西伦岛。其各自为主者,曰新低,曰阿鲁斯,曰尼保尔,曰新尼,曰即茅尔旦数部而已。(此数部乃中印度、南印度之边境,未尽属英吉利,至若西、北二印度,又不在此数部之内。观英夷所绘《印度图》,印度河东岸尚系青色,不尽在所保黄色各国之内,可证即此数部也。)

孟阿腊以加尔格达为首部,计幅员二十二万零三百十二万方里,户口六千九百七十一万名。外有八万五千七百方里,未计户口。英吉利派加稔那一人(加稔那,官名也。)驻扎孟阿腊,理粮饷、盐法、贸易、鸦片、兵丁、医馆等事,随员四人,分理各事。曼达那萨,幅员十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三方里,户口千三百五十万八千五百三十五名。英吉利派加稔那一人驻扎曼达那萨,理粮饷、盐法、贸易、鸦片、兵丁、医馆等事。孟买,幅员五万九千四百三十八方里,户口六百二十五万一千五百四十六名。外有五千五百五十方里,未计户口。英吉利派加稔那一人驻扎孟买,理粮饷、盐法、贸易、鸦片、兵丁、医馆等事。定例曼达那萨、孟买两处加稔那,仍归孟阿腊统辖。此外别设靡宿各一人,执连共七十六人,统设叙跛兵十八万一千五百一十七名,英吉利兵八百名,兰顿王家兵二万名。曰王家兵者,双分口粮也。

弥那,幅员九万六千方里,户口一千万名。欧尼,幅员二万方里,户口三百万名。萨达腊,幅员一万四千方里,户口百五十名。特腊弯戈、果真,幅员八千方里,户口一百万名。那治勃,幅员二十八万三千方里,户口千六百五十万名。西伦岛,幅员二万四千六百六十方里,户口百万名。俱英吉利统辖,而各部头目则由部民公举。尚有新低阿,幅员四万方里,户口四百万名。阿鲁斯,幅员五万方里,户口三百万名。所属加斯弥野,幅员一万方里,户口百万名。尼保尔,幅员五万三千方里,户口二百万名。新尼、即茅尔旦,幅员二万二千方里,户口百万名。此皆自主之部落,不属英国所辖。河道三,安治士河,(即恒河。)发源谦麻那压山;希腊特河,发源阿山,俱至孟阿腊出海;新地河,又名兴都士河,发源西藏,经历数千里,至达岱入海。

产棉花、胡椒、槟榔、檀香、稣木、糖、洋靛、牙硝、绢纱、羊毛、钻石、金沙、猫儿眼石、碧玉、水晶、宝石、银、铁、硫黄、砒霜、洋参、铅、椰子、象、虎、地毡、袜、缎、布、姜黄、豆蔻、肉桂、鸦片。鸦片为最巨之贸易,英吉利独擅其利。初时尚稀,近则遍地皆种,以麻尼哇所产为最,每年出港共六千五百满,(六百斤为一满)每满价约百二十五元。(以上原本。案:此所述鸦片专指麻尼哇一处,非全数。麻尼哇,一作麻尔洼,乃自主部落,非英夷所辖。)

重 辑(原无今补)

《贸易通志》曰:印度之地,距大西洋数万里,自古不相通,其通商自荷兰始。万历二十二年,荷兰商船驶至南海五印度,市胡椒,返棹大获利,于是设公班衙。仅洋银三万元,积久增至三百万元,主其事者六十五商。及明泰昌间,仅二十年,公班衙所赢银已千有四百万元。每岁大舶四十,旋据南海葛留巴洲建总埠。顺治四年,遂与佛兰西国分擅其利。于是荷兰公班衙大兴,东通暹罗、日本,又据台湾,雄长南洋诸岛间,每年文武使费银百五十万元。其后虽失台湾,仍据暹罗东南方地,与各国互市。康熙三十八年,再禀求其国王,赐敕书,定岁贡额银九十万元,每岁别献赆赙仪银十五万元。公班衙,即公司之异名也。

方荷兰之立公班衙于南洋,英吉利商慕之,于万历二十七年,纠国人合资本,且禀求国王设立公司,严禁本国散商之赴南洋者。其始国人尚惮险远,仅合资十五万元。次年增至二十六万元,获利皆三倍,且途劫荷兰国、葡萄牙国之商舶以归。于是英吉利公司渐兴,与荷兰公班衙据地争权。英吉利乘机于印度海滨开新地,立商埠,其印度国民尚外视而轻忽之。时商船仅三十五只,资本仅三十五万元。国人屡禀求散公司之局,于是国王令他商,于印度西方孟买屿立新公司,两公司相倾轧。康熙四十年,始合两公司为一,并借国王公帑银一千万元,岁息八十万元,其后复贷五百万元,免其利息,于是英吉利南洋公司大盛。

乾隆四年,东印度兵为北印度侵逼,且臣下自相割据,结荷兰、佛兰西公班衙之兵为助,于是英吉利公司兵船乘机取印度海南地。印度国王求援于荷兰、佛兰西,并力拒败英吉利之兵。乾隆二十四年后,英吉利复兴兵与战。荷兰及佛兰西连年军旅,供亿浩繁,虽岁税四百余万,入不赡出,非惟尽逋本国之贡献,反借其国帑数百万,生计日耗,至乾隆五十年,逐败于英吉利。嘉庆十六年,英吉利遂据公班衙之地,佛兰西公班衙散局,惟与各国分市南印度,其东、中两印度大半归英吉利。道光十三年,国中会计,公司贸易无利,且亏空公项以巨万计,始散公司局,听散商自运,人人皆悦。

《每月统纪传》曰:明宏治年间,葡萄亚人精神涌发,营大图艰,始寻水路到五印度国。欧罗巴沿海各邦闻知之,皆乘船踵至其地。葡萄亚官禁之,令师舰纵横洋面,截劫商船。各国商船,不敢孤行,故各人出钱,或千元,或万元,或三万元,积藏公帑,备船炮,募弁兵,遇葡舰海贼,则决战保货,返国则以所载之货发卖,各捐户公分其利。由此立商会,曰公班衙。公班衙者,为群商捐措资本钱共作贸易也。

荷兰公班衙为首,始出公银二百五十万元,赴牙瓦洲摩鹿群岛买丁香、胡椒等货归国,获益一倍。年年续驶南海,利路大开,始则向土酋买地,开新埠,后则开衅战斗,而夺其旁地。兵盛势强,两攻澳门,败退。因据台湾之港口,与福建沿海居民贸易。开垦愈广,钱货益增,船舶满海,筑城建邑,商变为君。后有为福建郑成功所攻,时荷兰公班衙通事何斌,知港路深浅,说成功联樯并进。荷兰严守安平大港,成功从鹿耳门进,水涨三丈余,入据台湾,与荷兰相持甚久。围其堡台,鏖战不息,镇守官乞盟,返棹回国。康熙二年,公班衙虽失此地,别夺他岛,建城立埠,复兴贸易,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每年奉本国王银十五万元,别纳一百万元,以答国恩。嘉庆年间,与英吉利国构兵攻伐,忽然公班衙不幸,其船或沉沦或被夺,英总兵乘机取其新地,荷兰公司散局,将所据之地奉归本国。

英吉利公班衙始与荷兰相合,但每开衅隙,屡次交锋,于是公班衙密合防御,其本钱八百万元,争斗良久。后再立公班衙于五印度国,建两城,东边曰马大剌,西边曰梦买。其时,彼国土官贪贿慕势,私取陋规,其土君复侧目公司之利,誓逐英军而夺其业。乾隆十七年,奋力攻战,交锋未及十余合,土君皆败散。自后英吉利特命总理官,兼摄五印度国大半之权。佛兰西人恨之,费力费帑,图胜英军。英兵冒火突锋鏖战,佛兰西兵终败。于是土君割地求和,不敢强逼。自三印度国属英公班衙之后,所据地广,不尽贸易,惟务治国而已。向来所赴广东商船,致载茶叶,自道光十四年不利于市。公司虽散,掌握尚存,每年所收国帑之银,共计一千五百万元,但使费亦繁,所余者无几。(以上原本无,皆今补)

《海岛逸志》曰:明绞劳,(即孟加腊译音之殊。)在葛留巴之西,土地亦甚宽大。荷兰、色仔年、红毛,杂处其地。四夷云集,交商之所,百物俱备,货贿流通。土产大呢、羽缎、哗支。

《每月统纪传》曰:孟买部,在痕都斯坦西南方。其酋部城建于屿。其屿初为葡萄亚所属地,后让与英国。至顺治二年间,英国王以此屿赐公班衙治理。当时屿甚荒杳,潮涨水溢,俱浸地也。英人驻三年,水土不服,染病多死。英人勉筑堤防,火烈山泽,建砖屋,开衢同,招徕流寓,户口繁滋。其屿虽硗瘦,终年之产,不足一月之用,却烟户十六万余,皆恃贸易为业。洋艘七百余只,皆往印度西北,及法耳西、阿拉比,及中国各处。所载出药材、棉花、玛瑙石等货。除英国商贾外,有白头回及法耳西商贾。白头人本法耳西国之土民,当回教始兴,尽力征服四方,不顺奉者,必遭刑戮,致令多人往印度避害。其人皆俭约勤作,善贸易,惟崇拜阴阳,每当日出日入之际,叩首敬奉,然其俗好善施济,扶困持危,惜无人告以福音之真道也。英国在孟买建造战船,其匠皆白头人,手艺甚巧。

塔喇瓦府,每年纳饷七十万元。昔属玛哈喇塔国。其国本有大权势,因与回回战斗不息,而后衰败。民遂任意作乱,诸侯操权,战斗为务。自王达于庶民,俱劫夺为业。婆罗门僧狡狯巧捷,煽惑民人,恐吓取财。既贮藏银,王即革顶,夺其不义之利。嘉庆二十年间,玛哈喇塔王攻孟买,肆焚掠,与英军交锋。玛哈喇塔兵败走,诸侯皆服,百姓甘顺。自从英人操权,匪徒安分,其王除位而安享空禄。

乾底土府,属省治不久,其郡系盗薮,农废田荒,独守堡台。土人只捕野兽,故甚孟烈,捐躯而战。风俗甚蛮,且不守婆罗门教,乃供奉污鬼塑偶,近于禽兽。

君乾,分作南北两府,皆丰腴地,出米、糖等货。亚美塔拔府,先为回回之国征敛朘削,百姓尽穷,后已复兴。惟嘉庆二十四年,遭地震败废。该喇府之土人,崇婆罗门邪教,常杀怨敌以献神赎罪。英国律例严禁,然作乱不已,当用军防范。

稣喇府,在大南洋北方。昔海贼之薮,故公班衙立一帮师船,巡海剿贼,今始安静。地产棉花,织布精工。府城即印度国。当回教兴旺时,户口有八十万人,现在减少十五万口。建放生院,养各禽兽,不论犬、马、鸟、虫诸类,皆养之不杀。布罗者府陆海地方,久归英国掌管。

北方各府,其名吉斯喇地方,居民皆印度国之土人。俗尚火葬,妇与夫尸同烧,嬖妾争先蹈焰。贵家恐养女辱门,辄杀之,无恻隐之心。而婆罗门僧亦无警醒之言,反砺磨愚民,行溺女之罪,近日英国严禁此弊。(以上原本无,皆今补。)

五印度,东界西藏、缅甸,西、南界海,北界鞑鞑界。近日东、南、中三印度皆属英吉利。其自主之国,惟西、北二印度耳。孟阿腊、孟买、曼达那萨,均滨海大市埠。

《海国闻见录》:小西洋,居于丙午丁未方。(按:此沿俗称,西南洋为小西洋,与今志例不合。)从麻剌甲、暹罗绕西,沿山而至于白头番国。人即西域之状,卷须环耳,衣西洋布,大领小袖、缠腰,头裹白布,故以白头呼之。国有二,东为小白头,(国名莫卧尔,即痕都斯坦。)西为包社大白头,(即伯尔西亚)二国北接噶尔丹国,而噶尔丹为之北。(案:噶尔丹乃准部,在葱岭东,与小西洋包社等国不相接。当作赛马尔罕,在葱岭西。此误混为一国)邻细密里亚国,细密里亚国之西,为俄罗斯国。(案:细密里亚,即悉毕厘阿。乃俄罗斯东藩,与中国新疆、喀部、黑龙江连界者,皆是也,原图误析俄罗斯与细密里亚为二国,故滋阅者之疑,今仍原文,而附订于此。)小白头东邻民呀国。(即孟呀腊)小白头北与大白头皆联赛马尔丹,西北枕里海,西邻东多尔其,西南邻阿黎米亚,(即天方阿丹回国)南临大海。

多尔其分东西二国,皆回回。东多尔其(机洼回国)国不通海,东邻大白头,东北傍里海,北接惹鹿惹亚,(即南都鲁机)西邻西多尔其,(即如德亚,今并人天方回国。)南接阿黎米亚。(回教祖国)

里海者,诸国环而绕之。东北细密里亚,(即哈萨克)西北俄罗斯,东赛马尔丹,(赛马尔丹者,明代国名也。今则为敖罕、布哈尔、爱乌罕等国。)西惹鹿惹亚,(南都鲁机)西南东多尔其,(即机洼回国)南包社大白头。内潴大泊,不通海棹,其水惟从包社出,海故为里海。

惹鹿惹亚一国,亦不通海。东傍裹海,西傍死海,北联俄罗斯,南接东西多尔其。女子姿色美,而毛发红,气味臭。(即古之西女国故地)衣着同白头,贡于包社。

死海者,即黑海,源从地中。北俄罗斯,南西多尔其,东惹鹿惹亚,西珉年呻。(即北都鲁机)四面环绕,不通大海,故为死海。而西多尔其、珉年呻二国,不通小西洋之海,而滨于中海之东北。中海从大西洋之海,而人语附大西洋记。

阿黎米亚,(即阿丹天方回回祖国)东邻包社大白头,北接东、西多尔其,西北滨于大西洋之中海,西联乌鬼国。陆地一隅,自西至西南,与乌鬼之地隔对一海,南临大洋。国为多尔其所属,贡男女于多尔其为奴婢。(今天方之默德那阿丹国,亦臣服于包社也。)

《万国地理全图集》曰:五印度国,亦称忻都士坦。北极出地自六度三十分至三十五度,偏东自六十五度至九十五度。东、西、南三方环海,北至西藏,东北连亚三,西北接加布。此邦自古有名,产玉、金、香、珠,万国会聚赴市。广袤方圆三百八十四万方里,居民万三千四百万丁。北方各地,高山插天,四面积雪,与西藏交界。其国中间,山峰相接,自北至南半之二分,北至高之山二千五百丈,西方惟有三百丈而已。安额为圣河,自北山流出其雪穴,闯入印度地方,东南流入旁葛剌海隅,即东恒河也。印度河由西藏出,至五印度西北疆人印度海,即西恒河也。又东北方有巴马埔他江,自云南流入亚三境,入旁葛刺海隅,即大金沙江也。西尚有逆埔、他答地等河,南有峨他、惟利吉那、加惟利等江。山内及沿河出钢钻、红宝石、石榴珠、嫩黄玉、金色玉、珊瑚、青碧玛瑞。其国丰盛,惟西北沙漠乃游牧之地。印度所出棉花最盛,每年运出十八万九千七百石,青黛一十万石,檀香、苏木、胡椒、水果各项。其五爵君王皆骑象,造金鞍,美丽光彩。其鹰甚怪,鹫则高飞,吞臭尸骸飞及高山。山内金银不多,但有铁如石。其北方出硝甚多,而最恶之鸦片,亦此国所出。

又曰:自古以来,五印度国大有声名。因离中国不远,数次梵僧,流布其教,令中华固执奉事菩萨。周烈显等王年间,西国有希腊王,率其军士,所向无敌,攻取印度各国,旋即退败。嗣后与大秦各国总无交通。惟其商贾,负物西往,但不进内地,又不探风俗,故述怪诞以招人耳目。宋朝年间,回回旋自北侵国,自崇独一真主上帝,不奉事菩萨,并力攻击,拆其庙,坏其像,扫荡全地,强其土民服其权辖。及元朝始衰之年,有蒙古兵犯界,剿灭地方,开基创业,四方强服,其居民算各户共计八千万丁。忽于明宏治八年,葡萄牙船只不远数万里,来到印度西边,即时开港垦地,贸易丰盛,强据沿海多口,筑城建邑,并立总帅,代王理藩。荷兰妒之,亦来兵船,与葡接战,百攻百胜。是时英商来国,请土君建馆,亦筑炮台,又有公班衙总官操权。乾隆二十年,旁葛剌总帅肇衅,执英人付囚狱,暴虐之甚。英官力击土人,厚施贿赂,教其将帅奸计投降,土军即时四散,而英官操权。于是其土君皆怨结,约合军南北两边力战,而究败走。惟英官施政行义,故其土民仰之不敢背乱。英国现今所据之地,北有旁葛剌省,方圆九十八万四千方里,居民五千七百万丁,其广大云南省三倍半。马塔剌省方圆四十六万二千方里,居民一千五百万丁。孟买方圆二十一万一千方里,居民一千万丁,所属权辖居民,共计八千三百万丁。别有列国归英辖,方圆八十四万九千方里,居民一千五百万丁。所有自主之国不服英者,方圆五十六万一千方里,居民一千一百万丁。

又曰:印度人身体懦弱,四肢百体相称,面黑容温。其女不美,穿鼻挂环。天气甚热,男惟着围,凉时将花帕包肩胸,女则浑身加衣,所食淡薄。庶民各分品等,上品者称日巴闵,为国之儒;又有战品,乃兵弁之类,自幼读兵书,习武艺;各匠自为一品,子接父业,否则父母弃之,亲友疏之,馁毙沟洫。固执已见,不向教化,仍蹈前辙,陷习恶。所拜之菩萨、神像千万,节期相接无已。其僧大有权势,教其愚民将婴儿投河或饲鳄鱼,如有僧将死,寡妇于其墓堆薪自焚,英官禁其弊,而罚之。印度之行,外屈节后权,内巧狯诡谋,说谎骗人。现开通商之路,每年所运之货共计银二千四百万两,所运出之物银三千五百万两。

又曰:印度各国,贡于英吉利者,一曰尼散国,在印度内地。广袤方圆二十八万八千方里,居民一千丁。其地出峰不高,天暑物阜。国王好战,募兵与邻国结衅,兄弟离散,四方仇敌并起,英人助之,始免亡失。王交接匪类,近习嬖幸,英国始派大臣驻都理国,所有军士,皆归英国将弁督率弹压。都城最大,居民二十万丁。国众淫邪无度,王常避宫不出。

一曰纳不邦者,广袤方圆二十一万方里,居民三百四十七万丁。国王以剽掠邻邦为生,往往犯英藩属。是以伐其王,别遣大臣代办国事。

一曰澳地,广袤方圆六万方里,居民三百万丁。田地甚丰,江河灌溉,土民健强好斗,恒结衅隙。近招英官办事,其王甚富,府库充满,赖英大臣代理国政,故百姓乐业。

一曰巴罗他,乃贼魁之国。本地暨破报两国,因邻敌逼迫,并无攻战之法,故招英官,而服其权。

一曰买素,在印度南方。广袤方圆八万一千方里。古时农务甚兴,但王好战连年,英官效死力战,全取其地。而此外别有列国小邦,如中国之诸侯。皆以英为其地主,随时进贡,而拜其大臣,如办政之宰相。

印度自主各国,一曰廓尔喀国,南、东、西三方,皆连印度,北连西藏。遍地高山穿谷,产大麦、玉麦、棉花、甘蔗、豆、丹参、肉豆蔻。土地广袤,方圆一十五万九千方里,居民二百万丁。如西藏土人,崇佛教,信喇嘛。山内民人,身矮力大。乾隆年间侵西藏,劫庙宇,被天军追剿。嗣嘉庆二十一年,与英结衅隙,战败议和。其都称为甲曼土。

一曰悉国,在西藏西南。形势广袤,方圆一十五万方里,民人三百万丁。田地沙多,农夫力耕。居民独拜上帝一位,不崇菩萨。力战回回教门,自创立新国。道光年间,明君操权,百攻百胜,请西洋国将军率兵,构求武艺,精熟韬略,故此邻国畏之。道光十九年没,宗孙摄政,谗佞在朝,权奸营私,国不如旧。其都称为剌合。

一曰新地亚地,广袤方圆一十二万方里,居民四百万丁。国虽广大,然诸侯甚多,各系自主,好掳掠攻击,为英军力战击退。只待机会,再可征伐。土产鸦片,每年运出二万余箱,销卖四方。其都称曰乌忽,多有古迹。

一曰甲布国,南连英藩属国,北至新疆,东接后卫,西及白西国。其地广大,但居民不多,部落土酋,各据其邦。大半为回回教门,勇猛好战,以骑射为业。地内沙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故敌难攻击。况山洞路窄,隘口难通。道光十九年,俄罗斯国私差奸人,兜揽事情,遍滋事端。英国兴师,望甲而进,跋涉劳顿不胜,卒击其敌,逐其王,而防范其国,其王今贡于英。(案:甲布,一名阿付干,即爱乌罕国。)

英吉利在印度国权力势重,始系商贾结伙为公班衙。其贸易人等,到印度沿海各口,建立商馆买卖。因土君力索磨难,必须防范,是以操演军法,逐一过人,百击百胜。虽本国距印度几万里,能遥制之也。所养骑、步、炮手各等兵,共计三十万,其中仅十分之一为英人。恒布真教,劝人弃菩萨而崇拜真主上帝,又引导各民悦服救世主耶稣,故上帝增广其土地,而坚其国家矣。

中印度各国

中印度各国《西域闻见录》:温都斯坦,亦西域回国之大者也。叶尔羌西南马行六十余日,至克食米尔,克食米尔复西南行,四十余日至温都斯坦。水亦可通,两地贸易之人,多资舟楫,往来不绝。称其王曰汗。其都城雄壮,周围六十余里,辖大小回城三百七十余。

其人深目高鼻多须,目睛黑白,光如琉璃、面黑唇青。言语类鸟鸣,回子亦不能辨。衣敞前襟,头缠花布。厥土黑坟,地极溽暑,瘴疡为害。人有头面生赘疣,引之而长,放之而缩者。地以象耕,服车致远,皆取给于象。有牛、马,无驼、羊、骡、驴,不解游牧之事。粳糯秔稻,及瓜果蔬菜,靡不繁植。槟榔、桄榔、梭榈、橘、柚,在在成林,冬不凋叶。人习技巧,金漆雕镂,制作精奇。所制玉器,薄如蝉翼,文成如发。抽金银为丝,织绸缎毡布,遍货于西域各国及各回城。所居穴地深数丈,旁掘土洞为室。室亦绝精,饰以金玉,从无地上起屋并园亭之事,其城村似旷邈无人烟处也。郭外大泽一,山水秀丽,花木蔚然,居人多携眷乘舟,累月经旬,游于其内。多美酿,尚宴会,必费数百金,亦多载酒泛舟于泽中者。凡其地之公私事务,及一切农工商旅操作交易,皆于夜间为之,日出则伏,国既富庶,风俗奢靡。

其地亦有玉山,独少白金,价过黄金也。最贵中国磁器,或有携至其国者,争以白玉盘碗交易而去,惟恐失之。而大黄尤为至宝,以黄金数十倍兑换,盖其地之一切疾病疮疡,得大黄即愈,百不失一。贵客来及大筵宴,皆以大黄代茶。人若经年不服大黄,则必死。故虽贫苦小回,亦必有一半两大黄囊胸前,舌舐而鼻嗅之。

其地之江河,皆通海洋。时有闽东海航,到彼停泊,多有以大黄渔利者。两广、福建之物,往往有之。或重贩至叶尔羌,转人中国矣。哈什噶尔回子,买得漳绒一端,上有天顺字号,固闽货也。

其国西隅有巨泽,围数千里。泽中有山,围逾千里。万峰耸峙,高人云天,或曰人间第一高山也,名曰牵各里麻胆达喇斯。山中产狮子,于秋月皎洁,辄负雏于山中往来。头大而毛虬,尾形如帚,黄质黑章如虎皮,长六七丈。时登山绝顶,望月垂涎,咆哮跳掷,猛飞吞月。有飞去八九里、十余里,而坠死山谷中者。其国人以豢养狮子为上户,每当秋月,其汗使人取狮,以金铁作柱,大如甕,密布层遮,围畜之于其中,饲以牛,时而吼如雷霆,满城震动,人畜不宁。

椿园氏曰:乾隆四十年,有温都斯坦之海门达尔,游至回疆。予晤其人,面黑唇青,睛如琉璃。据云彼乃其地之白皙者耳。又云其国之西南数万里,有黑白之人,白者如雪,黑者如漆,国在大海之中。得毋即东粤之所谓黑鬼、白鬼者?欤因细谈其地之事甚详,与予向所闻无异。而牵各里麻胆搭拉斯之山,高耸至极,灵迹最著,其即古人所谓日绕之峰欤?顾山虽至高,无出没日月之理,四围皆水,舟楫可通,亦无所谓弱水焉。(案:温都,一作痕都,一作兴都,即印度、身毒之转音也。《坤舆图》、《职方图》,皆作莫卧尔国,盖中印度也。其西北大泽,即所谓里海也。里海中高山,而疑为须弥,陋不足辨。)其地暑,而多瘴多雨,类闽广,水土恶劣之乡。而山有宝,地生毛,故人繁而殷富。惜乎象胥通言,不能尽解其说,所得考核存据者,亦仅参半焉尔。

《万国地理全国集》曰:亚加者,古时中印度之省会,系蒙古印度王之都,殿宇官衙,光曜璨辉。形势在北极出地二十七度十一分,偏东七十七度五十三分。有塔,建在平坦,周视九十里,所有居民,大半崇回回教,并不崇拜菩萨,其庙内无偶像,并无烧香,惟念经叩头而已。回回教门之人数百万,在五印度各处居住。昔蒙古军侵国,强令土人弃绝佛像,否则诛死,故此印度多奉其教,至今不绝。其近城有古王之墓,高如叠塔,一周几十丈,焕然齐整。其炮台四面险固,此际邻国咸宁,毫宁战衅,故生意复兴,道光十三年,以此地为都会。又亚北得希者,古回回王之京。明嘉靖五年,蒙古汗乘机侵夺,创立大国。历二百三十五年,令五印度列国进贡。乃佞臣结党,变诈蜂出。乾隆二十五年,王懦无能,投降英人。蒙其俸禄。安居本都。但战斗不息,为敌国侵掳,于是英官征逆,靖国宣威。回回王现时驻官无权,惟享虚劳,受英俸禄,足以养宗室而已。其都广大,其殿辽阔,其民各服英权,历年泰平。

东印度各国

《海录》:乌土国,在暹罗蓬牙西北,疆域较暹罗更大。由蓬牙陆路行四五日,水路顺风约二日,到佗歪,为乌土属邑,广州人有客于此者。又北行百余里,到媚丽居,又西北行二百余里,到营工,又西行二百余里,到备姑,俱乌土属邑。王都在盎画,由备姑入内河,(内河即恒河,会大金沙江海口。)水行约四十日,方至国都,有城郭宫室。备姑乡中有孔明城,周围皆女墙,参伍错综,莫知其数。相传为武侯南征时所筑,入者往往迷路,不知所出云。北境与云南、缅甸接壤,云南人多在此贸易。衣服、饮食,大约与暹罗同。而朴实仁厚,独有太古风。民居多板屋,夜不闭户,无盗贼争斗。国法极宽,有过犯者,罚之而已,重则圈禁旬日而释,无杀戮扑楚之刑,实南洋中乐国也。男女俱椎髻,婚姻略同中国。死葬于山,不封不树。土产玉、宝石、银、燕窝、鱼翅、犀角、泥油、紫景、儿茶。宝石蓝者为贵,以其难得也。泥油出土中,可以燃灯,紫景亦土中所出,可代印色。自安南至此,及南洋诸国,沿海俱有鳄鱼,形如壁虎,嗜食人。土番有被鳄吞者,延番僧咒之,垂钓于海,食人者即吞钩而出,其余则不可得也。由备姑西北行,沿海数千里,重山复岭,并无居人,奇禽怪兽,出没号叫。崇岩峭壁间,多古木奇花,所未经睹,舟行约半月方尽,亦海外奇观也。彻第冈,在乌土国大山之北。数十年来英吉利新辟之地,未有商贾。其风俗土产未详。(案:此皆印度之东境,即古柯枝国也。)

又曰:明呀喇,(即孟加腊。)英吉利所辖地,周围数千里,西南诸番一大都会也。在彻第冈海西岸,由彻第冈渡海,顺东南风,约二日夜可到。陆路则初沿海北行,至海角,转西又南行,然后可至,为日较迟,故来往都由海道。其港口名葛支里港,外沿海千余里,海水浑浊,浅深叵测。外国船至此不能遽进,必先鸣炮,使土番闻之,请于英吉利,命熟水道者,操小舟到船,为之指示,然后可。土番亦必预度其深浅,以泡志之。泡者,截大木数尺,制为榄形,空其中,系之以绳,坠之以铁,随水道曲折,浮之水面,以为之志,土番谓之泡。每一望远,及转折处,则置一泡,然外人终不能测,是殆天险也。港口有炮台,进入内港,行二日许,到交牙炮台,又三四日,到古里噶达。英吉利官军镇明呀喇者治此。有小城,城内唯住官军,商民环处城外。英吉利官吏及富商家属俱住涨浪居。涨浪居者,城外地名也。楼阁连云,园亭绮布,甲于一国,英吉利居此者万余人。又有叙跛兵五六万,即明呀里土番也。

酋长有三,其大者曰即攸士第,其次曰尼里,又次曰集景,皆命于其王,数年则代。国有大政、大讼、大狱,必三人会议,小事则听属吏处分。其统属文武、总理粮饷一人,谓之辣,亦数年而代。其出入仪仗,较三酋长特甚。前有骑士六人,后有四人,左右各一人,俱穿大红衣,左右二人,装束俱同辣,唯辣所穿衣,当胸绣八卦文为异耳。凡鞫讼,上下俱青衣,唯三酋长两肩有白绒缘头,戴白帽。酋长上坐,客长十人旁坐。客长,客商之长也,每会鞫必延客长十人旁坐,欲与众共之也。其狱必金曰是,然后定谳,有一不合,则复鞫,虽再三不以为烦。然怙奢尚利,贿赂公行,徒事文饰,无财不可以为说也。

其土番有数种,一明呀里,一夏里,一巴蓝美。明呀里种较多,而巴蓝美种特富厚。明呀里食牛不食豕,夏里食豕不食牛,巴蓝美则俱不食。富者衣食居处,颇似英吉利,以华丽相尚。贫者家居俱裸体,以小幅布围其腰脐,以掩下体,男女皆然,谓之水幔。无来由番,亦多如此。有吉庆,则穿长衣窄袖,其长曳地,用白布二丈缠其头,以油遍涂其身。所居屋尽涂以牛粪,交易以文螺壳为货贝。娶妻皆童养,夫死鬄发而居,各种不相为婚。男子胸盖数小印,额刺纹,女皆穿鼻带环。巴蓝美死则葬于土,余俱弃诸水,明呀里间有以火化者,更有伉俪敦笃,夫死跃人火中以殉者。自此以西,地气渐寒,中国人居此者,可穿夹衣,非若东南洋诸国四时俱单衣也。

土产鸦片、烟、硝、牛黄、白糖、棉花、海参、玳瑁、诃子、檀香。鸦片有二种,一为公班,皮色黑,最上,一名巴第古喇,皮色赤,稍次之,皆中华人所谓乌土也。出于明呀喇属邑,地名巴旦拿。其出曼达喇萨者,亦有二种,一名金花红,为上,一名油红,次之。出马喇他及盎几里者,为红皮,出孟买及即杜者,则为白皮。近时入中华最多。其木似罂粟,叶如靛青,子如茄,每根仅结子二三颗。熟时,夜以刀微划其皮,膏液流出,凌晨收之,而浸诸水数刻,然后取出,以物盛之,再取其叶曝乾末之,杂揉其中,视叶末多少以定其成色。叶末半,则得膏半,然后捏为团,以叶裹之。子出膏尽,则拔其根,次年再种。(案:明呀喇,《海国闻见录》作珉呀,或人又作孟阿拉,或作孟加腊,实皆一地。)

《海国闻见录》:小白头国,东邻珉呀国。(一作明呀喇,即今孟加腊也。)珉呀人黑,穿着皆白,类似白头。英机黎、荷兰、佛兰西,聚此贸易。珉呀,天竺佛国也。珉呀之东南远及暹罗,珉呀之南临海,珉呀之北接剌麻西藏,及赛马尔丹国属。

粤商回述,孟阿拉地宜种植,百物丛生。终岁南风,并无冬夏。每洋银一元,值彼处铜钱一百文,白米一升,值彼处铜钱一文。其鸦片烟四季种收,周流不息,各国夷人,均向彼处收买。每公土一件,价银一元,白土一包,价银六钱。国王所抽税,每上一件约银二元。运至中国,每码土,计成本银四元有奇。从前可卖至八九元,闻去年中国禁令森严,彼处亦发售甚艰,价亦太贱,每船烟土所售银两,仅敷来往盘费,所获既无大利,各夷均不愿作此鸦片生理。本年夏间,由彼处起程,闻英吉利国王以中国严禁,有传令停止制造之说。

《万国地理全图集》曰:榜葛剌国,东印度也。海口河流疏派,田亩丰盛,物产如山,如糖、硝、棉花、鸦片、靛饼、胡丝、五谷等货。其省会曰甲谷他,在安额河之滨,于北极二十二度二十三分,偏东八十八度二十八分,天下互市之处。康熙七年,英商始建市馆,筑小炮台,屋宇仅七十间。乾隆十七年,土君擅坏其房,囚其人。当时英官报仇,用兵驱逐虐主,总归其管辖焉。都邑广大,居屋如殿,其街直而广,两面高楼粉白如雪,内有学校、文院各等文艺之馆。男女读书务学,勉为良善。全印度之总帅扎驻甲谷他,管下英国军士三万丁,土军二十三万丁。文官俱幼时来自英国,学习土话,自下升擢,俸禄甚厚,以理地方。各事所建炮台,四围广大,敌军断难取据,深沟高垒,金城汤池,四面险固。水路可通内地各大邑,若水浅流急,用火轮船牵其河舟,不待风潮,上下不绝。城内财帛不胜数,凡他省及内地富商,皆云赴甲城,以包兑包送。

甲部东势他加城,居民二万丁。百姓立机房,造织细幼布帛。昔总帅扎驻之省会,此时惟见颓墙坏壁。甲部之西八拿邑,居民稠密。造硝,种罂粟、青黛,田种玫瑰、酴醾,摘花叶造花露。居民好香扑鼻,常用以调饭洗身。甲部西南北拿力邑,印度教门中著名之区,谓是地之中心。街衢甚窄,房屋瓦造,高五六层,众生奔驰,如影不绝,居民计六十万丁。据印度人说,菩萨造成其城,以为圣处。信其教者诣邑烧香,奉拜偶像,以免地狱之罪。又言沐浴其河内者,诸罪一概洗涤,直上天堂。此印度佛教中之恒河也。东印度之东为缅甸,北印度之东为廓尔喀及西刻等国,此数国皆近西藏,贡于中国。近日西刻及廓尔喀,亦为英吉利驻印度之兵所攻服,故东印度孟加腊已与西藏通互市。惟北印度与俄罗斯国游牧部相接壤,至今争战未息,盖俄罗斯亦贪印度鸦片之利尔。

又《乾隆征廓尔喀记》:四川、云南之西,为乌斯藏。乌斯藏之西南,为廓尔喀。郭尔喀之西南为五印度。印度古佛国,在葱岭西南,濒大海,去乌斯藏尚远。或以乌斯藏即古佛国者,非也。自四川打箭炉西行二十余驿,至前藏;四十二驿至中藏,又十二驿至后藏,又十二驿至济陇,又三十驿至石宿堡,为后藏极边地,逾桥而西,则廓尔喀矣。

廓尔喀,本巴勒布国,旧分叶楞部、布颜部,库木部。于雍正九年,各奉金叶表文,贡方物,后三部并吞为一,遂与后藏邻。自古不通中国,其与中国构兵,则自乾隆五十五年内犯西藏始。

初后藏班禅剌麻以四十六年来朝,祝高宗七旬嘏。中外施舍,海溢山积,及班禅卒于京师,资送归藏。其财皆为兄仲巴呼图克图所有,既不布施各寺庙与唐古特之兵,又摈其弟舍玛尔巴为红教,不使分惠。于是舍玛尔巴愤诉廓尔喀,藉商税增额,食盐糅土为词,兴兵闯边。唐古特兵不能御,而朝廷所遣援剿之侍卫巴忠、将军鄂辉、成德等,复调兵贿和。阴令西藏堪布等私许岁币万五千金,按兵不战,遽以贼蹙乞降饰奏,而讽廓尔喀酋入贡,受封国王。

廓尔喀既侮藐内地,次年藏中岁币复爽约,于是廓尔喀以责负为名,再举深入后藏。札什伦布西南左有曲多江巩,右有彭错岭,峭壁连冈,咽喉天险,贼步卒数千,自聂拉木人。其时蕃汉官兵若分两路,一扼曲多江巩,遏其前,一绕赴彭错岭,截其后,则廓尔喀深入无援,可不战溃也。驻藏大臣保泰一闻贼至,则移班禅于前藏,并请移达赖、班禅于西宁,欲以藏地委贼。且札什伦布地负山面江,形势巩峻,剌麻数千,乘墉可守以待援。而仲巴呼图克图挈资先逸,刺麻济仲札苍等复托言卜诸吉祥天母,不宜战,众遂溃,贼大掠札什伦布。全藏大震,尔大喇麻飞章告急。侍卫巴忠扈驾热河,闻变,畏罪自沉水死。时鄂辉为四川总督,成德为四川将军,因尽以罪委之,谓巴忠解唐古特语,故私议皆其一人所为已,二人不知也,及奉命赴藏剿御,又按程缓进。

上知二人不足恃,乃命嘉勇公福康安为将军,超勇公海兰察参赞,调索伦满兵及屯练士兵进讨。其军饷,则藏以东川督孙士毅主之,藏以西驻藏大臣和琳主之,济陇边外则前川督惠龄主之。贼扭于上年贿和之役,半运所掠归国,半屯界不去。鄂辉、成德等遂奏贼退,欲即以蒇事。上切责不许。明年二月,将军、参赞由青海至后藏。四月,连败其屯界之贼,尽复藏地。六月,遂大举深入,恐贼绕袭后路,遣领队大臣成德、岱森保,及总兵诸神保各出左右一路,以分贼势,而大军出中路,海兰察将三队为前军,福康安将二队继之。贼据木古拉山,阻水拒险。将军仪令护军统领台斐英阿与贼相持,而大军别趋间道,海兰察绕山后,出贼营之上,福康安由间道合冲贼营,克其木栅、石卡数十,追奔至雍野雅。而成德、诸神保亦克铁索桥,进会利底。廓夷举国震慑,遣使诣军前乞降。将军、参赞严檄斥之。七月再进,六战六捷,杀贼四千,涉贼境七百余里,将近其国都阳布之地。隔河大山,贼以十营踞山严守,水深山斗绝,山后即其国都也。福康安欲逾桥攻之,海兰察力持不可。福康安自引兵渡桥仰攻,果不利,赖海兰察接应退贼。方是时,其国境南邻印度之地,久为英吉利属国,与廓夷积衅,闻廓夷受兵于中国,则亦出兵攻其边鄙。廓夷两支强大敌,汹惧无计,且恐我军闻而气奋也,再遣人诣军,卑词哀乞。将军、参赞议,以贼境益险,而逾八月,即大雪封山,不可老师,乃允其降。尽献还所掠藏中财宝,及塔顶金册印,归前被执之丹津班珠尔等,并献沙玛尔巴之尸,贡驯象、番马、工乐,请永遵约束,班师。

上本欲俟事平,裂其土授诸土司,而酬福康安以郡王爵。及闻已受降,乃允其请。留番兵三千,汉、蒙古兵一千戍藏,是为官兵驻藏之始。后藏至廓尔喀,故有孔道,贼严守之,故我师觅间道入。其峭绝处,左壁右湍,不容一骑,将军、参赞亦时步进。故所贡象,竟不能达。而乌拉岭上下百二十里,必穷一日之力逾之,稍昏黑,即不能觅路。且有雪城若门洞,深数十丈,人往来者,不敢语,否辄有雪,大如屋压而殛之。廓尔喀寇藏时,运资归国者二千人,过岭冻死殆尽。盖葱岭之南脊,天所以限中西也。险倍金川,远逾回部,为汉唐兵力所未至。幸其士卒皆跌足,每战仿古法,先约期而后交锋,我军不顾,辄先发拼袭,往往猝为我乘。自大创以后,至今贡献不绝。

其国西南与五印度相邻,其南海号印度海。近日印度之孟加腊及孟买等国,为西洋英吉利所据。乾隆六十年,英吉利使臣人贡,自言前岁大将军率兵至西藏西南之的密部落,时彼国兵船亦曾相助,倘嗣后有需用西洋兵者,情愿效力。朝廷始知前此廓尔喀之役,其南界亦有边警外患也。道光二十年,英吉利夷人入寇粤浙,廓尔喀亦遣人禀驻藏大臣,言:“小国与里底所属披楞相邻,每受其侮,今闻里底与京属构兵,京属屡胜,臣愿率所部往攻底里属地,以助天讨。”时驻藏大臣未知所称里底即英吉利,所称京属即谓中国之广东省,所称披楞属地即印度,答以蛮触相攻,天朝向不过问,却之。盖英吉利国都虽远在大西洋,而其属国印度则与廓尔喀接壤,世仇构衅。故我攻廓,则英夷乘之,我攻英,则廓夷亦愿助之云。

臣源曰:廓尔喀,界西藏及东印度,摄两强敌之间,然内贡中国,而不贡印度夷。近日英夷西与鄂罗斯构兵,东与中国结衅,故廓尔喀欲乘两大国之势,以攻印度云。印度地产鸦片烟,英吉利关税岁入千万计,其兵船入犯中国者,十九皆孟加腊之人。诚能听廓夷出兵之请,奖其忠顺,扰彼腴疆,捣其空虚,牵其内顾,使西夷失富强之业,成狼狈之势,亦海内奇烈也。鄂罗斯地袤二万里,与中国首尾相接,地大兵强,西洋所畏。其与我互市之地,则有陆而无海。英夷之与我互市,则又有海而无陆。近日鄂罗斯屡与英夷争鞑鞑里之地,其地横互南洋,鄂罗斯得之,则可以图并印度,故与英夷连年血战。(雍正五年,鄂罗斯攻取西藏西南五千里之务鲁木,以地尚佛教,遣人至中国学剌麻。当即与廓尔喀相近之地。)若能许鄂罗斯海舶赴粤贸易,联络弥利坚、佛兰西等国,皆英夷仇敌,则英夷之兵舶不敢舍其境,而远犯中国。(英夷在印度大兵船止百艘,以其半人寇中国,其余皆分守各境,不敢远离,恐他国乘其虚也。)夫以夷攻夷之效,咫见者视为迂图。乾隆、嘉庆间,一封暹罗,遂足以西制缅甸,东制安南。善奕者,或一闭著,而全局皆生。况以宅中驭外之势,驭仇衅四结之夷哉。

阿 丹 国(一作阿兰)

阿丹国,一作阿兰,一名阿腊比阿,又曰曷剌比亚,在阿细亚洲极西南。东、西、南皆界海,北界都鲁机。东西距千一百里,南北距千五百里,幅员百十六万六千方里,户口约千万名。形势亦居要害,惟地多沙石,缺源泉,惟资山涧灌溉,遇沙即渗,通国仅有东隅一小港耳。西那山、伊阿列山、郎里山,皆最高,滨临西海。在墨加、默德那各族中,不产草木,故古咸谓之石阿丹。然墨加之地,较他处尚称沃壤,产上品乳香。

其史书经典,皆依回教。无官无王,类以族分,每族教头即部长也。内地事牧畜,海岸多商贾,惟边界土蛮事劫掠。耶稣纪年七百以前,(唐武后时)邻国皆乱,独阿丹无恙。有马哈墨者被谪多年,收纳勇敢,教以战阵,值罗汶之衰,东征西讨。西取摩罗果,又渡海取吕宋等边地,东取阿沙斯河各地。遂创立法制,与各教为仇,为古今文字之一变。传及其兄子阿厘嗣位,为大教师,初尚朴实,迨商旅辐辏,渐即乐逸。自后复有哈伦阿兰土、支阿尔门二人佐理,大兴文学。因本国硗确,遂迁于巴社,即古时巴比罗尼阿之首区也。嗣被鞑鞑里侵扰一空,(谓元代蒙古也,曾灭回回祖国。)退保本国,还其朴俗,不与他国往来。其滨海西岸,复被都鲁机夺去。越二百年,(明英宗正统初,距元太宗末,计二百年。)值都鲁机衰弱,始复夺回。

千七百二十年,(康熙五十九年)本国忽有微贱之洼都阿哈,聚集徒党,欲兴复麻哈密之教,删去其附会,自谓能知未来。有少年头目依沙乌信之,以兵力迫众遵从,联合各族,立为通国教主,以墨加、默德那两处为首区,威震邻国,一时称盛。遂率其子阿巴尔腊、图据伊揖、磨加等国,广行教化。伊揖之巴札,领兵拒敌,竟擒阿巴尔腊,归国戮之。然其教内之人,滋蔓难图,地方辽远,兼多旷野,可以乘机出扰,而外地不能进攻。

政事以一族为一部,每族立一教首,各理各族,不相统属。故阿丹之族谱,推究极详,自古迄今,未有改易。其族中操权父老谓之小师,而于众小师中,议立一师,谓之大师,各小师均属之。有大小,无尊卑,大者不能以王自居,而小者亦不以臣仆称也。各族均有炮台,牧畜游牧旷野,毋虞攘掠。人皆悍鸷好胜,各族亦互相械斗,若能联族,合心齐力,实为劲旅,阿细亚洲内强国,恐非其敌。历来各国均有更乱,而阿丹依然如故。此外又有一人,曰耶米,在僻地独立一族,以贵人执政。后有伊满相继为政,于千六百三十年,(明崇祯三年)将都鲁机人驱逐,即擅权为教主,立加底士官以判事焉。

阿丹之人,瘦小面黄,多力足智,善骑射鸟枪。俗尚俭节,富者始食稻米,皆产他国,贫者仅食本地大麦。以加非豆、柳豆之壳,浸水饮之。凡菜饭皆调以骆驼乳,罕肉食,富家宴宾,惟洁蔬菜。口腹之人,众皆不齿。衣则腰膊各缠白布,以便插刀。惟布帽无论寒暑,厚十余层,金线绣字,再垂金银穗于两肩。其教师均出世家,如欧罗巴之俗,故师之名,虽南面不易。国中麻哈密之后裔,生齿蕃多,杂处民间,无处不有。其尊贵世家,谓之煎里靡,其帽贵绿。又有哥厘士十二家,专司教事,亦得冠绿,部人望之若神明。

俗尚劫夺,务慷慨。行人过境,必先求其保护,但有一饭之缘,即慨诺出力。设无保护,即谓是应劫之物,虽同处款洽,而一至旷野,无不劫夺,如未谋面者。然惟被劫之人,但尾至其帐,尚可动其矜怜,不至全受灾害也。家居饮食时,见有行人,必招同餐,恐人疑其贫穷。喜结交,多礼节,乍见即摇手为礼,曲尽殷勤。尊长见卑幼亦然。童稚即习礼仪,然皆虚文鲜实。器量狭小,与人有隙,不报不休,误行触犯,亦必报之。非特报其本人,且必诛及其族中尊贵而后已。故出门必携利器,坐以达旦,终宵不寐,积习牢不可破。人多妻妾,别内外。民妇或可游行,若部落之女,不蒙头即不外行,较之都鲁机、巴社,防范尤严。

回教原出于阿丹,而阿丹又以马哈墨为最著,迨后又分两种,一曰色底特士教,一曰比阿厘教,各立门户。常见都鲁机、巴社与阿丹人争辩教理成仇,反以马哈墨所传之教为邪教,是何谓耶?惟阿丹人不甚拒绝外教,故欧罗巴客商往彼贸易,或导人以克力士顿教,亦复客留善待,不至轻忽拒绝。若哇都阿哈之教,自为伊揖败死后,教亦不甚流传。

阿丹音语,与由斯及巴社等相似。其书籍近多散轶,因先日夺得外地建造部落时,尽将著名书籍,先运往贮,及至地失而书亦随沦。本国人复又著辑,论族类,论仇敌,论攻击,论游览,论女人,以至小说等书。近有小说,谓之《一千零一夜》,词虽粗俚,亦不能谓之无诗才。土产加非豆、柳豆、巴尔色马香、乳香、没药、树胶、沉香、马、骆驼。阿兰为香料聚集之埠头,名驰异域。其实本国仅产乳香、没药、巴尔色马香耳,余俱购自阿未里加洲。

《万国地里全图集》曰:亚剌伯,即天方阿丹回教祖国也。此乃半土,南及南海,北至土尔其藩属国,东接白西及其海隅,西及海峡,名曰死门,又至江海,以苏叶微地连与亚非利加大地。北极出自十一度至三十一度,偏东自三十度至六十度五十分,长四千五百里,阔三千六百里。大半沙漠,惟出枣。南方产珈琲,香味价贵,土出香料药材。其马大有名,上山如平地,落水如浮桥,一日能走二百里。其驼系国之舟,忍耐辛苦。

陈宣帝大建元年,回教始祖摩哈麦者,生于麦加邑。少年商游西国,虽不识字,性好默思道理,贸易通利。一观本地人民独拜偶像,心内不悦,新造教门,令妻受之,其亲戚朋友进教后,合为一会。著圣书,称曰可兰。独一真主上帝,而摩哈麦乃其所差之圣人。欲奉事上,必每日定期祈祷念经,赒济贫乏。每年一次,连月守斋,日间不食。必须终年一次,往摩哈麦生死之两邑附近其墓,烧香礼拜。禁豕饮酒,固守,死后即升上界,享天女之乐。但佛教之徒不肯悦服,令摩避危,藏身穴内。唐高祖武德四年,逃麦地拿之邑,居民悦接,并其从徒,以此年为元纪。信徒云集,结群攻击。次年其敌复来,固围国邑,摩哈麦募兵报仇,征取其炮台,乘机掩杀,糜烂其民,威权愈重。是以使人遍往四方,令诸国承其教,稍敢忤违,率兵剿灭。年及五十,督兵侵本邑,拆坏菩萨,酷戮异已。土人畏其兵力,不敢不信服进贡,如是其教广布西域。

西奈山,在亚剌西北方。商朝年间,上帝于此处雷电,颁立十条诫谕,人类敬守。麦加在西方,离红海不远。回回民于此集会,拜摩哈麦所生之屋。于四角一里之殿有黑石,古人所敬,亲嗅七次,周行后洗身水源,以表涤罪,巡行瞻礼,上山事竣,其罪一概赦免。其城之居民三万丁,每因大会,生意丰盛。麦地拿,系摩哈麦葬处,卧于铁棺,回回亦往彼烧香。但城褊小,房屋不过五百间。年年南海、西域、西国、与亚、非虔信士,不止数万,起程赴城,泛江涉 而至,大众繁杂稠挤。

《地球图说》:亚拉比亚国,又名亚拉伯国。东界白耳西亚海,南界南海,西界红海,北界土耳基亚国。其百姓约有千万之数。都城名麦加,城内民六百万,其麦加之城即昔回回教主摩哈麦所生之城。又一城名麦地拿,即回回教主葬地。故凡西域等国,不嫌千里之远,每年必数至,烧香礼拜。盖昔年回回教主摩哈麦,自云奉天神亲谕,令著圣书一册,名曰《可兰》,以示庶人,若能信从,即享天福,如遇不信之徒,即行诛戮。以致亚细亚之西方各国,不敢不信。至礼拜日期,亦以七日为例,但与耶稣教不同,回教礼拜日在耶稣教礼拜后之第五日也。

《地里备考》曰:天方国,又名亚拉亚,在亚细亚州之西。北极出地十二度起至三十四度止,经线自东三十度起至五十七度止。东至科漫、白尔西亚二海湾,西枕红海,南连科曼海湾暨印度海,北界稣挨斯径暨土耳基亚国。长约六千里,宽约五千里,地面积方约八十万里,烟户一京二兆口。沙漠居多,邱陵甚少,一望平原旷野。河之大者有二,曰美丹,曰北波,其余小川不注于海。田土硗瘠,荒野寥绝,东南滨海,颇为膴腴。土产铜、铁、铅、靛、谷、果、烟、蔗、香料、胡椒、棉花、熟皮、珍珠、白玉、珊瑚、玛瑙、卤砂、硫磺、花石等物。禽兽蕃衍,马匹极良。地气互异,近日稍和,各处甚热。泉少水缺,人物难堪。至于朝纲,诸酋统辖。所奉之教乃回教也。技艺庸陋,贸易兴隆。本国自古开基,以至唐高祖武德五年,历代相传,并无分踞。其后有本国美加城回人马何美者,布传新教,煽惑民心,绅矜家皆拂其言,且图杜绝其教,乃去美加城,入美的纳邑。居无何,名溢遐迩,受徒甚众。因率之以攻美加城,既陷其地,复强其民,遂即位为君。敷布新教,通国皆从风而靡,奉为圣人。及薨,嗣君复以新教流布于亚细亚、亚非里加、欧罗巴三州,取地甚多。其后国势凌替,互相分析,丧地于土耳基亚国者甚多。通国分为六域,一名黑德倭斯,建于山谷之中,屋宇宏峻,街衢阔直。一名耶门,一名亚达拉毛,一名科曼,一名剌沙,一名内的惹。

《外国史略》曰:亚拉国半地,南及印度海,北连土耳其藩属地,东连白尔西亚海隅,西及红海,为稣益之微地,与麦西国隔海峡,即回教之天方国也。广袤方圆五万里,民居千二百万。地多沙,恒酷暑,无土产。惟海岛中产枣并各树,人赖以活。耶闵部,广袤方圆三千二百四十里,居民三百万口。产香馥树胶、没药等货。其都曰未加城,出珈琲。东南及沙漠,西及红海,有土酋管理,与麦西定贡物,其城曰撒那。阿曼系东南之地,东及白西亚海隅,东南有沙漠。其君有权势,亦在邻地,或亚非利加两海边开埠。其城曰母士甲,居民万二千口,是最广之埠。哈查,系白尔白亚海隅,多海贼。黑查,乃红海滨之圣地,有两邑,曰黑加,曰米地那,回回所集。西北系硗地。内地有尼耶地,居民皆背回教。南海边曰哈答毛,居民无几。

此地天气殊异,平地尤热,夜则反冷,有数处无雨,独降露,地干水咸。亦产麦,及甘露枣、棉花、药材、烟、各种树胶,运卖他国。马尤骏,善走。多驼,民食其肉,用其毛,资其载负,来往皆以驼为业。多狮、驼、野羊、野兽。

土民贫而野,好游牧抢劫,以帐房为居,牲乳为食,各立长领。虽统属于土耳其之君,而不尊其命,随意恣行。有犯之者,必杀乃已。各族类亦恒相肇衅。其民自古不服他国,虽异国犯其界,俱未能胜。后亦为希腊击服,希腊君殁,亚拉百姓侵据河中间地。东汉安帝永初间,又为罗马国强服。其边地百姓,或敬星宿太阳,或奉耶稣教。亦有犹太国人为王,禁遏耶稣门徒,于是各族类屡斗。

有穆哈默者,本为商贾,远贸易,与道士往来,习印度、犹太之经典,隐居崖穴。忽若神授,因自立一教。邑之居士不信,而驱逐之。唐高祖武德二年,穆哈默遂往异乡,聚众起兵,立年号,自称天使。屡战获胜,四方云从,势日益大,迫令邻国之君,弃其教而进回教,风俗不变。穆既殁,其兄子嗣王位。益兴其教,越罗马之界,攻取其大城,有不肯奉其教者诛焉。后侵麦两国,疆土日广,于是,北据是班牙,东服白西亚,尽占五印度国,如是回回之教四布。数百年有麦西贤士著书,辟其说为异端,由是麦西国领大军以驱除之,其教始渐废。

亚拉国分三大分,一曰石地,一曰沙地,一曰丰地。石地在西北方,犹太人初出麦西国,即至此地,所谓摩西圣人,受上帝命于西奈山,即此处也。穆哈默所自出之邑,曰墨加者,四方云集,无不敬为圣域,贸易辐辏。米地那者,穆所葬墓,在庙内辉煌焜耀,多不远千里来礼拜之焉。音破者,红海边之港,居民六千,墨加之港,居民万五千,商船极多,为亚拉最丰之市埠。又摩加者,居民五千,出珈琲。东边莫甲邑,最旺相,在白尔西海隅,有海贼巢穴,英人两次殄灭之。英人在死门海陕开埠,曰亚箸,堆积石炭,以便火轮船往来,地甚硗,居民亦少。吉曼为西南之地,大半沙野,其都会同名。近日,白尔西国王与土耳其之君分据亚拉之地。居民皆在山内,不顺外国之主,祗贡微物而已。

《瀛环志略》曰:阿剌伯,(亚拉彼亚,亚拉鼻亚,阿尔拉蜜阿,阿辣波亚,阿黎米也;阿丹,阿兰,天方,天堂。)回教初兴国也。北界东土耳其,东界波斯及阿勒富海,南距印度海,西抵勒尔西海。(俗称红海)长四千余里,广三十余里。地西南滨海,有腴壤。中央皆戈壁,(沙碛也)商旅必结队以行,否则虞盗劫,且虑风沙埋没。物产唯枣最多,人与畜皆食之。产名马,牧者爱养如儿子,能一日行五六百里。驼尤良,负重行远皆赖之,又产加非、香料、没药之类。其地古为土夷散部,恒役属于波斯。

陈宣帝大建元年,有摩哈麦者,(或作摩哈默,又作玛哈穆特。)生于麦加。(一作默伽,又作美加。)少年为商,往来西国,娶富商之寡,遂至大富。不识字而性聪敏,以佛教拜偶像为非,而泰西诸国耶稣教已盛行,思别创教门,以自高异。入山读书数年,著书曰《可兰》,宣言于众。谓独一真主上帝,命圣者教化世人。初命摩西,次命耶稣,两人之教虽行,然不能遍及也。复命摩哈麦立教,以补其缺。入其教者焚香礼拜,念经,禁食猪肉。唐高祖武德四年,逃难于麦地拿,(一作默德那,又作美的纳。)土人靡然从教,即以四年为元纪。(今回教称一千二百几十年,即本于此,欧罗巴则以耶稣生年为元年,故称一千八百几十年。)其后徒党日众,不入教者,率众攻之,兵败徒散,收合复起,遂灭大敌,据阿剌伯全土,布其教于四邻。邻部皆畏而从之,回教遂蔓延西土。当其盛时,尝剪灭波斯,荐食罗马,(犹太买诺诸部)据阿非之北境,(红海、地中海南岸诸部)裂欧罗之西垂,(西班牙、葡萄牙)纵横三土,(亚细亚、阿非利加、欧罗巴)几于无敌。后为土耳其所攻,属藩尽失,日就衰微,卒乃纳贡于土耳其,称藩国焉。

西域称摩哈麦为派罕巴尔,华言天使也,其苗裔称和卓木,华言圣裔也,巴达克山、塔什干,皆其支派,而霍集占兄弟称大宗,回部以为贵种,所至辄拥戴之。黠虏藉其名,以号召回众,数数犯边,遂为西鄙长患云。麦加、麦地拿,皆在红海之滨。摩哈麦生于麦加,其地有黑石,上作大殿,周一里许。麦地拿为摩哈麦葬处,敛以铁棺。每岁,请回回来两地礼拜。南洋、西域、泰西、阿非利加,近者数千里,远者数万里,接踵膜拜,以数万计。

阿剌伯地分六部,首部曰黑德倭斯。都城曰麦加,建于山谷之中,厦屋云连,街衢阔直。海口甚大,出运之货,以加非为主,贩行欧罗巴各国。其海口在西方者曰热地,富商所萃。在东方者曰木甲,与英吉利、米利坚定约通商,以兵船巡海护之。亚丁,小岛也,在红海口门之外。现为英人所据。

(按:阿剌伯,古条支国也。回教既兴,乃有天方、天堂等名,皆花门夸耀之称,比其国于天上,其实本无此名。其国在波斯之西南,前明时累次朝贡,多由西域陆路来。明初郑和等,由海道使西洋,至天方而止,称为西洋尽处。彼盖由印度海驶入红海,遂以为海尽于此,而不知小西洋之外,尚有所谓大西洋也。)

佛教兴于印度,以慈悲寂灭为归,中土士大夫推阐其说,遂开禅悦一派。《摩西十诫》虽浅近,而尚无怪说,耶稣著神异之迹,而其劝人为善,亦不外摩西大旨。周孔之化,无由宣之重译,彼土聪明特达之人,起而训俗劝善,其用意亦无恶于天下,特欲行其教于中华,未免不知分量。摩哈麦本一市侩,忽起而创立教门,其礼拜与天主教同。所别异者,仅不食猪肉一端,而其兽处无论,则又为泰西诸国之所唾弃。乃自李唐以后,其教渐行于西域,今则玉门以西,尽亚细亚之西土,周回数万里,竟无一非回教者?鸱枭嗜鼠,蜈蚣甘带,孰为正味乎?正难为昧任侏 者深求也。惟腥膻之俗,蔓延中土,刚狠毒鸷,自为一类,非我族类,实逼处此,终贻江统忧尔。 V0gVn4bLmFtoBjL5gtS8DWqcIWatBw9BL9oUdhmu079CJQVW+lpTMPWCxnZSPc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