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创刊词

无论办什么定期刊物,或是周刊,或是日报,都有创刊号,在创刊号里都有创刊词,几乎成了惯例,毫无足奇的了。但是我们叙述这篇创刊词的时候,却感觉到非常严重的情绪,和非常重大的责任;这是因为本报的产生正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最迫切的非常时期。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凡是中华民族里面不愿做奴隶的每一分子,都有他的对于民族应负的特殊任务,在舆论界服务的报人们同样地也有着他们的特殊任务。

普通社会一般人给与报人的头衔,叫做“民众喉舌”。我们不必讳言世上尽有报人做豢养他的主子的“喉舌”,和民众恰恰立于敌视的地位;但是就原则上讲,报人应该是“民众喉舌”,那却是无可疑的。平时这样,在非常时期更应该这样。同人愿以自勉的第一义,便是以全国民众的利益为一切记述评判和建议的中心标准。

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这也是从民众的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的要求。

全中国民众在当前所焦思苦虑,梦寐不忘的,是争取中华民族的平等自由,是要避免亡国奴的惨祸。我们做中国老百姓的人们,不管张三李四,不问何党何派,在行动上抗敌救国的便是全国民众的好友,在行动上降敌卖国的便是全国民众的仇敌;今日在事实上表现抗敌救国的是友,明日在事实上降敌卖国,就即时是敌。“敌乎友乎”,全以是否在行动上,或事实上抗敌救国为转移。我们认为须用这样的态度,从各方面扩大民族解放的阵线。

其次我们要郑重指明的是民族解放的斗争是大众的事情,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和某一国内的少数特权阶层对别一国内的少数特权阶层争夺少数人利益的斗争是不同的,和某一军阀对另一军阀的争夺个人利益的斗争是不同的。民族解放运动所争取的是民族大众的利益,所以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揭破汉奸理论的麻醉,制裁汉奸疯狂的行为,灌输抗敌救亡的知识,指示抗敌救亡的实践。我们要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大巩固的基础,必须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使大众集中力量对民族的内外敌人作无情的坚决的猛攻与扫除。

我们要就纯粹民众的立场,力求这两大目的的实现。

关于《生活日报》问题的总答复

《生活日报》创刊还不到半个月,各地读者的来信,已经像雪片飞来,在我们编辑部的案头总是堆得有一尺多高。这些来信对《生活日报》不是提出许多意见,便是表示一些希望。我们对于这些热情的读者们,除了表示十分感谢以外,认为有在这里作一个总答复的必要。

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日报》

把大部分的读者来信归纳起来,不出两种态度,有的鼓励我们,有的抱怨我们(自然鼓励我们的更多于抱怨我们的)。鼓励我们的希望我们把《生活日报》办成真正理想的报纸。抱怨我们的认为现在的《生活日报》还不够称作理想的报纸。

对于这两种意见,我们都乐意接受。因为现在中国出版的日报,虽然不算多,也有六百多种,假如我们不是存心要办成一个理想的报纸,那么,《生活日报》根本就没有出版的必要。但是,目前的《生活日报》是不是就算理想的报纸呢?在我们,认为这中间的距离,正和地球和火星的距离一样远。可是科学的发明,必然有一天建立了地球和火星的交通;同样地,我们相信靠了我们大家的努力,也必然有一天会有一种理想的《生活日报》的出现。

《生活日报》是出世不满半个月的襁褓儿。不管它怎样孱弱,怎样幼稚,我们却希望,相信它将变成一个体力智力都十分强健的伟大人物,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日报》。所以我们正不必因为这初生的婴孩,生得太渺小,而失望悲哀。反之,我们却不妨开一次汤饼会,预祝它的伟大的将来。

现在无妨先从目的地说起。什么是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日报》呢?换句话说,我们希望这襁褓儿,将来长成怎样的一个伟大人物呢?

理想的《生活日报》:

必须是反应全国大众的实际生活的报纸;

必须是大众文化的最灵敏的触角;

必须是五万万中国人(连国内国外的中国人合计)一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因为是反应全国大众的实际生活的报纸,所以必须成为一切生产大众的集体作品,必须由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职员,学生直接供给言论和新闻资料,而不是仅由少数的职业投稿家和新闻记者包办一切。因为是大众文化的最灵敏触角,所以报纸的内容,应该是记载一日中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大众的生活活动和希望要求。因为是人民一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所以这报纸所登载的消息,决不是要人往来,标金涨落等等,而是和人民大众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一切东西。

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出未来的《生活日报》的一个轮廓,一百二十层楼上面的《生活日报》编辑部,每天由飞机送来各地工厂通信员,学校通信员,农场通信员的专访通信。屋顶的短波无线电台每天收得几千万封的国际特约电信。这些通信和电讯,报告了一日中全世界各地的生活活动。比方阿尔泰山的国营金矿,昨天生产多少纯金,扬子江上游的大水力电厂,生产二万华特的电力,都可以从每天的报纸上看到。国际新闻绝对不是由外国通讯社包办,而是由报馆直接组织了全世界的通信网。在南美或非洲无论那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十五分钟以后,就可以在《生活日报》上找到详细的正确的报告。

那时的社评,当然不会是主张抗日救亡之类(因为这问题早已不存在了),而是讨论由空气中吸收淡气应该如何增加生产,或者香港冬令工人休养地应该如何改良设备等等。

我们不希望销路十分大,每天大约是印五百万份,换句话说,平均每一百个中国人,有份《生活日报》。

报纸上面所用的文字,当然不会是目前那种方块字,把排字工友们忙得头昏眼花,而是另一种大众化的文字,并且是用机器排字的。

那时的《生活日报》,也不会只在一个地方出版,至少同时在十个地方出版,就是南京,北平,沈阳,库伦,迪化,拉萨,广州,新嘉坡,汉城和盘谷。有儿个地方出版的报纸,也许是用蒙古文,西藏文,朝鲜文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

只有在新中国才能有理想的《生活日报》

说了这许多,读者们一定要以为我是在说梦话。其实不然。我这些理想固然是一张远期支票,但并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到了一个时期,是可以十足兑现的。什么时期兑现呢?那一定要在新中国出现的时候。

诸位都明白,一切生物都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在沙漠上面不能长出美丽的花,没有滋养的食品和温暖的衣服,也不能把孩子养育成健全的人。报纸一刻不能和社会环境脱离。所以理想的《生活日报》,一定是产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就是新中国。

要使报纸成为真正大众的集体作品,那首先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中国人百分之百都能写作,但是现在中国人识字的还不到百分之二十,换句话说,能够用文字投稿的,只是小众,而不是大众。要使《生活日报》成为大众文化的最灵敏的触角,更必须使报上不有至“××”“□□”才好,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在现在就办不到。要使《生活日报》,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食粮,目前也只能做到极小的一部分。因为大部分的人民,不但不能看报,而且也没钱买报,没有工夫看报。

假如真有一天,每个中国人都能看读写作,而且都有钱定一份《生活日报》,甚至报纸上没有“××”“□□”之类,那时的中国就变成新中国了。

新中国的轮廓也不难想像出来:大家都有饭吃,大家都有工做。十岁以上的中国人个个都有目前大学生的知识程度。中国只有国庆,却没有什么国耻。中国地图上更不会缺着一只角。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独立自由繁荣的中国!

虽然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在风雨飘摇中,虽然我们中国的人民大众,目前都生活在饥饿线上,但假如你是一个爱中国的中国人,你决不会相信中国没有广大的前途。独立自由繁荣的新中国,必然有一天出现,这不仅是我们的希望,而且也是我们的信念。

新中国既然会有出现的可能,那么理想的《生活日报》必然有一天产生,自然更没有疑问了。但是新中国并不是等着就会到来的。这要倚靠我们全国大众共同努力创造。而在这创造工作中,《生活日报》更有它自身的重要任务。所以《生活日报》断不能等待着,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才出版。只有在目前创办了《生活日报》,和大家共同努力创造新中国,等到新中国建立以后,才会有理想的《生活日报》的出现。

何况目前我们还谈不到创造新中国。我们要先救亡。救亡是火烧眉头的急事,自然更不能等待,因此在国难严重中,我们赶忙创办了《生活日报》,想要尽我们的一点力量,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唤起民众来共同奋斗,把危殆万分的国家抢救过来。因为在这样危迫的时候,急急忙忙地把《生活日报》办起来,我们在事实上来不及有什么充分的准备,所以在种种方面都有着很多的缺憾。第一件是印刷的困难。排的格式往往不能照我们的意思做。错字改了,第二天翻开报纸一看,它仍然站在那里不动!有一次发现“社论”在报上翻了一个大筋斗,在看大样的时候明明看见它规规矩矩的,不知它究在什么时候发了昏!这都是我们在印刷方面没有充分准备的毛病,对读者只有表示深深的歉意。此外在内容方面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离开我们所注重的系统化研究化的理想很远很远。我们已经说过,理想的《生活日报》只有在理想的环境中才办得到,现在只是救急的时候,能早一日出版,便得早一日对于救亡的运动多尽一些推动的力量,所以我们也就顾不得许多,把这个报办起来再说,虽则开始就知道有不少客观的困难。

怎样培养卫护这艰苦的孩子?

但是无论如何,这艰苦中产生的孩子已在襁褓中了。我们怎样培养卫护这艰苦的孩子呢?这孩子不是什么军阀官僚豪绅的后嗣,他的爸爸妈妈是中国的大众,所以他的长大健全,全靠大众的赞助指导。同时我们做保姆的人要不负这孩子的爸爸妈妈的委托,想法克服种种的困难,使他能得到好好的滋养,好好地长成起来。他有什么缺点,我们要尽可能的范围去改善他。

当然,这个孩子能长成什么样的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现实的环境。所以他的生命的欣欣向荣,是要随着新中国生命逐渐实现而俱来的。这里面诚然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这孩子的努力可在创造新中国的历史过程中尽他所应尽的任务,同时历史巨轮的前进也影响到他的生长欣荣。

新中国的创造过程,必然地要经过很艰苦的努力奋斗,不仅是少数人所参加的努力奋斗,需要大多数的民众共同团结起来的努力奋斗。《生活日报》既是大众的孩子,他的生命前途又是和新中国的创造相依为命的,他所要经过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我们准备着与困难相见,我们当排除困难向前迈进,同时希望读者诸君多多给我们以改善的南针,我们当以极诚恳的态度考虑诸君的赐教。

我们希望理想中的新中国早日实现!

我们希望理想中的《生活日报》早日实现!

《生活日报》的创办经过和发展计划

我和许多新闻界的朋友们所久经梦想的《生活日报》,居然于本年六月七日在香港呱呱堕地了。本报出世到今天,还不满两个月。现在我们因为要把日报迁移上海,扩大范围,增加股额,登记出版,所以不得不暂时和读者小别。本报发起创办,已有四五年的历史,虽然一切计划,都完全公开,但是还有许多读者和各界人士,不明瞭本报创办的动机,发行的经过,资金的来源,经营的现况。因此趁着在香港发行本报的最后一天,特地把我和朋友们办报的经过和历年所经过的困难波折,今后发展的计划,从头叙述一番。此外并把《生活日报》社股份两合公司章程,附载于后,以供一切爱护本报的朋友们的阅览。

我是《生活日报》的最初发起人。我的职业是一个新闻记者。我在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在上海编辑《生活》周刊,颇得国内外读者的嘉许,在七年中间,销数从二三千份增加到十五万份。我生平并无任何野心,我不想做资本家,不想做大官,更不想做报界大王。我只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创办一种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作喉舌的刊物。单是办好一种周刊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创办一种真正代表大众利益的日报。到了九一八以后,国难日益深重,我们做新闻记者的,不在这时候,发表正确言论和新闻以唤醒国人,共起救亡御侮,还更待何时?因此我在那时对于创办日报的期望,非常迫切。当时有几位新闻界的朋友,也都赞成我的提议,而且都表示愿意抛弃一切,用全力共同创办日报。于是经详细讨论后,于民国二十一年春间,正在一二八战争的炮火中,我们就在上海发表了创办《生活日报》的计划,登报公开招募股款。我是一个穷小子,当时由生活周刊社出资三千元,担任无限责任股东,而以我为无限责任股东的代表。招股的广告发出以后,承全国读者热心赞助,踊跃投资。不到半年工夫,居然收足十五万元的股款。依照当时招股章程,本来可以立即开办。但是不幸得很,我们一方面正在定购机器,计划办报,另一方面,《生活》周刊却因文字不妥,经政府命令禁止邮递,虽经再三向当局解释,仍不能达到解禁的目的。生活周刊社是生活日报社的无限责任股东,对于日报一切事务,负完全责任。周刊既遭邮禁,日报呈请登记,自然更不易得到当局的准许。因此《生活日报》虽然已经收足股款,定就机器,却不得不宣布停止创办,已收的股款一概照数发还,并附加应得的利息。已定的印刷机器,也只好退货,一切损失,都由无限责任股东担任。这是我和朋友们创办《生活日报》所经过的第一个阶段。

第一次创办《生活日报》失败以后,不久,我就向友人借款出洋求学。在欧美各国,考察政治经济及新闻事业,历时两年。民国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回国到了上海,登岸后立即到漕河泾江苏第二监狱,去探望好友杜重远先生,杜先生是因为发行《新生》周刊,经上海日本总领事要求惩办,被法庭判决监禁的。我因为杜先生入狱,《新生》周刊停刊,国内却不能不有替大众说话的刊物,因此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企图对于促进民族解放,提高大众文化,尽一臂之力。谁知这《大众生活》又是一个短命的刊物。于出满第十六期后,就遇到和《生活》周刊、《新生》周刊一样的结局。当时我在《大众生活》最后一期登载启事,中间曾说;“我个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共同努力救此垂危的民族,是每个分子所应负起的责任。我决不消极,决不抛弃责任,虽千磨万折,历尽艰辛,还是要尽我的心力,和全国大众,向着抗敌救亡的大目标,继续迈进。”

因此《大众生活》虽然停刊了,我和朋友们仍旧想从新闻事业上面,努力奋斗,以期贯彻抗敌救亡的大目标。又经友人相告,在香港创办日报,可以得到香港政府的准许,此外又有其他种种便利。于是我的数年前的希望复活,想在华南试办《生活日报》。我于本年四月间一面登报招股,一面亲自跑到香港筹备一切。承蒙华南许多朋友们的帮忙,国内外同情本报人士的爱护,到了六月七日,《生活日报》居然在南国的一个海岛上出世了。本报出版以后,各方面纷纷来函加以指导和赞助,销数虽然不算十分多,但创办不到两个月,也已经可以和华南第一流的大报比拟。尤其是本报站在救亡阵线的立场,鼓吹抗敌救国,为全国人民大众所一致嘉许。这证明我们几月来的埋头苦干,并不算是白费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在香港办报,却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香港地理位置偏于南部,新闻采访,和报纸推广发行,有种种不便。由香港到中国北部中部,寄递报纸,不但时间迟缓,而且船期并无一定。在香港出版的报纸,有时要相隔七八天,方寄到上海。在内地读者不易看到本报,更不必说了。因此本报在香港创刊以后,屡次接到各地读者来信,都要求本报迁移上海出版。因为上海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非在上海出版,不能和全国相呼应。此外,根据这两月的办报经验,觉得要办好一个理想的报纸,非有大规模的物质设备不可。因此就不得不招募巨额资本。我们以前预算的资本总额十万元是断然不够的。根据这些经验和读者的要求,我们重新加以考虑,方才决定将本报迁移上海,扩充范围,增加资本总额为二百万元,一面进行募股,一面呈请登记,筹备出版。但本报创办不久,内部工作人员不够。要在上海筹备大规模的日报,则在香港编辑发行,必难以兼顾。因此我们乃决定从八月一日起停止在香港发行,等在上海筹备好了以后,继续出版。在筹备时期内,原有的《星期增刊》,改为《生活日报周刊》,仍暂在香港发行。这是我和朋友们创办《生活日报》的第二个阶段。

今天以后,我们要从第二个阶段走入第三个阶段。在这第三个阶段内,我们相信我们原定的计划,也许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具体实现。至少在上海创办《生活日报》,编辑内容一定可以大加改善。新闻采访,印刷技术,以及发行推销上许多困难,可以完全克服。不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要达到这最后近于理想的阶段,这中间自然还必须经过无数难关。例如呈请内政部及中央党部登记,是否能够得到准许,我们现在不知道。不过我已经说过:“虽千磨万折,历尽艰辛,还是要尽我心力,和全国大众,向着抗敌救亡的大目标,继续迈进。”我们本着这样的精神,是不会不得到最后胜利的。就是关于本报在上海出版登记这件事,只要当局明瞭,我们是完全站在人民大众立场说话的,我想最后我们也一定得到政府的出版准许。

至于本报移到上海以后,如何改良内容,如何推广销数,以及一切发展计划,现正在研究中,将来当在《生活日报周刊》上随时发表。现在不妨摘要奉告一切同情本报的读者。

第一,我们希望《生活日报》成为真正“人民的报纸”。所谓“人民的报纸”当然不是倚靠大老板出钱的报纸,也不是有党派背景的报纸。我们要做到真正的民治民有民享。什么叫民治?言论要完全作人民的喉舌,新闻要完全作人民的耳目。乃至我们日报的资金来源,会计收支,内部组织,推广方式,也必须做到绝对的民治。我们日报的股东姓名和认股数目要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股东自己不愿披露真姓名的,作为例外)。我们日报每天的印数销数,也要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什么叫民有?我们要设法使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做《生活日报》的股东。我们希望四万五千万同胞都把《生活日报》看作大家的公物。希望投资本报的人要非常广泛,甚至只出得起一个铜子,或一角钱的,也可以投资。关于大众的投资,我们已想好一个适当的办法,等我们详细的计划好后,再行披露。什么叫民享?就是《生活日报》要使大多数的人民,都能够享用。因此本报的售价,要定得非常低廉,尽可能使一切识字的同胞都可以定阅一份。本报的内容要完全适合大众的需要,而不是专供少数人的鉴赏。

第二,本报的言论,必须反应全国各界人士的要求和意见,而不是站在一党一派的立场来说话。本报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主张,但是不能一步离开抗敌救亡的大目标。至于本报的新闻,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当力求迅速而正确。此外本报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大众文化。所以本报以后要竭力注意学术版(就是一般所谓“附刊”或“报屁股”),尽量设法介绍各种新思想新知识,以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

第三,本报的文字要力求大众化,要尽可能用口语文来写论文和新闻。现在完全用口头文的报纸还没有,我们要来首先作一个榜样。我们要注意最落后的大众。使一切初识字半通文的妇女们,孩子们,工友们,农夫们,都能看懂《生活日报》,才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第四,本报的形式,即不主张摹仿大报纸,而主张用中型纸或小型纸,这样不仅携带,装订,保存,检阅,都非常便利,而且可以撙节纸张的耗费(我们应该知道现在我国还不能供给我们所需要的报纸,一切印报的纸,都是舶来品啊!)减低报纸的售价,节省读报的时间。此外编制方面,打算力求统一化,系统化,以避免凌乱芜杂的毛病。

第五,在广告的登载及选择上,《生活日报》也要显出它的特色。报纸上面登载广告,不应该专为了报纸的营业收入,而应该同时顾到多数读者的利益。有些广告是含有欺骗性质的,有些广告提倡迷信,或伤风败俗,报纸为了广告费的收入,加以登载,在法律和道德上,都要负重大责任。本报既然是代表民众利益的报纸,所以对于广告的刊登,要有他严格限制。凡是骗人害人的广告,一概拒绝不登。换句话说,本报对于所登载的广告,也和言论新闻一样,是要向读者负责的。

第六,我们要使《生活日报》,成为全国销行的报纸,使中国人所到的地方,不论穷乡僻壤,天边海角,都看得到《生活日报》。中国是有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大国。但是中国出版的日报,销数最多的,也还不过十余万,还比不上欧美日本的地方报纸。这也是中国的国耻。我们只希望有一百个中国人,看一份《生活日报》,那也就得有四五百万份的销数,诚然,因为中国人民大众,教育不普及,购买力极低的缘故,许多人不能看报纸,许多人能看报纸,而买不起报纸。但是《生活日报》却要竭力冲破这些难关,而深入到最广大的群众。

最后本报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促进民族解放,推广大众文化,而在现阶段内,尤当以全力促成全国团结抗敌救亡的实现。无论遇何种困难,受何种压迫,本报此种的目的和任务,决不有所变更。现在特在这里重行申明。

不过我和朋友们断不妄想在极短时期内,做到上面这些办报的计划。因为在目前的中国,办一个好日报,有许多客观上不易克服的困难,我们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做去,做到一分算一分,不消极,不灰心,最后总有一天会达到我们的大目标。而且说到最后,一个大报纸,断不是少数人所能办得成。一个真正“人民的报纸”,尤其需要人民大众合力来帮助。只要人民大众,都赞成本报的主张,同情本报的态度,以集体的力量扶持本报,任何客观上的困难,没有不能克服的。因此对于一切本报的爱读者,对于一切同情本报的人士,对于一切希望中国有一个理想报纸的人士,以及对于一切爱国的同胞们,我提出下面的请求:

(一)把《生活日报》当作大家的公物看待,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扶持它。

(二)有钱的踊跃投资,没有钱的出一块钱,一角钱,一个铜子,或者不出钱都可以。关于入股的详细办法,我们以后再发表。

(三)联络各地的读者和同情者,传播本报的目的任务和言论主张。

(四)识字的同胞们,尽经济可能购阅本报,并且把本报的内容,讲解给不识字的同胞们听。

(五)随时赐给本报以批评指导。

此外关于本报的一切消息和发展计划,随时在《生活日报周刊》上发表,请大家注意。

敬祝本报的读者和朋友们为民族解放前途共同奋斗! gjDi1+1rBOkv4zQuTBPGW3y9Ehh3u6IrNRppGi03BcGjf1mwUcKE4SKtWtCvC1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