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解行次第

清凉圭峰撰述中,皆详明。今依圭峰圆觉疏,略录如下。

总有三重

△初了圆觉性。四大非我,五蕴皆空。空病亦空,了然自觉。圣凡相异,异则不真。生佛礼同,同岂增减。依此悟解,终始无殊。然堪发心,学菩萨行。

△二发菩提心。既悟圆觉,则堪发大心,为万行本。然有心体,心相,心德。

心体者,大悲大智大愿三种心是。大愿是总,悲智是别。愿者乐欲。乐欲何事,唯发心愿乐。通达诸法,救度众生,故成悲智。

心相者,所发之心,要无分齐。谓约悲愿,则大悲尽度众生,大愿尽修诸行。约大智念真如,则上无菩提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万行可修。

心德者,若依上发心,一念之德,遇于虚空。诸佛同赞,多劫不尽。

△三修菩萨行。既已发心,当修诸行。然对上了悟,即是依理而修。对上发心,即是以行酬愿。难思佛法,即之于心。非向外求,非数他宝。

上三重因,兼果成四。故我清凉大师答顺宗所问,诸经了义纶贯始终,亦如次全同此四。谓一明识不思议境,使信解居怀。二真正发菩提心,令栖志高尚。三巧安止观,万行助修。四回向菩提,因果圆满。是知显示从凡至圣始终炳著者,莫尚斯焉。 fXtnsdeQGt+ifUEFGfOjSiGwObtZW7LfEJIJ5wnQgXU63cbbwlVNOxV7yhaWWN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