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著。

陆羽(733-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他的品格:“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上的功绩,祀他为“茶神”和“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其中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翔实,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业的发展演变,极具史料价值。《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钟爱,盛赞它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作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朝北方的回纥国曾以千头良马换取《茶经》。从那以后,《茶经》传到国外,目前已被译成日、英、俄等国文字,传布于世界各地。

陆羽的《茶经》,是对整个中唐以前唐代茶文化发展的总结。《茶经》问世,对中国的茶叶学、茶文化学,乃至整个中国饮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陆廷灿,字秩昭,自号幔亭,清代江苏嘉定人。陆廷灿生于一个乐善好施的书香门第,其父陆培远,“性慷慨,好施不倦。岁饥,出粟麦,散给贫民。”康熙年间水旱灾荒,设粥厂赈之,家乡人对其歌功颂德。受家庭的熏陶,廷灿年轻时,就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好古博雅。廷灿曾官崇安知县、候补主事。“尝于槎溪之上,卜筑读书,名花异卉,琳琅满目,而尤喜艺菊,遍觅奇种,罗植阶砌,真可谓继渊明高躅而不逐时趋者矣。”“夫初隐槎圃也,事亲弦诵,山林经济,偶寓于菊。及其司铎松滋也,诗拟郑虔,教侔安定,如菊之清幽华丽。”时人评曰:“衣冠举止,望而知非俗吏也!”陆廷灿一生撰有《续茶经》三卷、《艺菊志》八卷、《南村随笔》六卷,并重新修订了《嘉定四先生集》《陶庵集》。

《续茶经》,草创于年崇安任上,编定于归田之后。《四库全书著录》有寿椿堂刊本。全书分正文三卷、附录一卷,约七万字。书前有雍正乙卯黄叔琳序及廷灿作凡例。陆羽《茶经》另列卷首。其目录完全与《茶经》相同,即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等十个门类。但自唐至清,历时数百年,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此书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进行了考辨,虽名为“续”,实是一部完全独立的著述。《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当为公允之论。陆廷灿也因编定了此书,而被世人称为“茶仙”。

总之,不论是《茶经》也好,《续茶经》也罢,它们都是中华茶文化的典范之作,都凝结了作者对茶道的心血和热爱之情。编者将《茶经》《续茶经》合编在一起,除了因为两者都是茶艺专著而且书名有传承关系之外,更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更深层的文化内蕴,基本上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对茶文化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是值得大家一读的国学经典! MJJgYhUzZQRdxYbrAdSJ9xpSvQy8jUO6kvgfnNJO5wXDXJWc6hKqUfc/HRH6Gc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