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茶之具2

《陆龟蒙集和茶具十咏》

茶坞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

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

茶人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

惟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茶笋

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

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

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

秀色自难逢,倾筐不曾满。

茶籝

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

制作自野老,携持伴山娃。

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

争歌调笑曲,日暮方还家。

茶舍

旋取山上材,架为山下屋。

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

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

茶灶

[经云:“灶无突”。]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

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

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茶焙

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

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

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紫花,焙人以花为脯]。

茶鼎

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

那堪风雨夜,更值烟霞友。

曾过石下,又住清溪口[石、清溪,皆江南出茶处]。

且共荐皋庐[皋庐,茶名],何劳倾斗酒。

茶瓯

昔人谢埞,徒为妍词饰[《刘孝威集》有《谢埞启》]。

岂如圭壁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煮茶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

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略)

《皮日休集·茶中杂咏·茶具》

茶籝

篣筤晓携去,摹过山桑坞。

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

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

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茶灶

高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燃杉脂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茶焙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皆焙名],相望在山侧。

茶鼎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

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月明。

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茶瓯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前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苹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江西志》:余干县冠山有陆羽茶灶。羽尝凿石为灶,取越溪水煎茶于此。

陶榖《清异录》: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之为水豹囊。

《曲洧旧闻》:范蜀公与司马温公同游嵩山,各携茶以行。温公取纸为帖,蜀公用小木合子盛之,温公见而惊曰:“景仁乃有茶具也。”蜀公闻其言,留合与寺僧而去。后来士大夫茶具,精丽极世间之工巧,而心犹未厌。晁以道尝以此语客,客曰:“使温公见今日之茶具,又不知云如何也。”

《北苑贡茶别录》:茶具有银模、银圈、竹圈、铜圈等。

梅尧臣《宛陵集·茶灶》诗:“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夜火竹声干,春瓯茗花乱。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又《茶磨》诗云:“楚匠斫山骨,折檀为转脐。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又有《谢晏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诗。

《武夷志》:五曲朱文公书院前,溪中有茶灶。文公诗云:“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群芳谱》:黄山谷云:“相茶瓢与相筇竹同法,不欲肥而欲瘦,但须饱风霜耳。”

乐纯《雪庵清史》:陆叟溺于茗事,尝为《茶论》,并煎炙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时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若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漆雕秘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帅、司职方辈,皆入吾籝中矣。

许次杼《茶疏》:“凡士人登山临水,必命壶觞,若茗碗薰炉,置而不问,是徒豪举耳。余特置游装,精茗名香,同行异室。茶罂、铫、注、瓯、洗、盆、巾诸具毕备,而附香奁、小炉、香囊、匙、箸。……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瀹时壶盖必仰置,磁盂勿覆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

朱存理《茶具图赞序》:饮之用必先茶,而制茶必有其具。赐具姓而系名,宠以爵,加以号,季宋之弥文;然精逸高远,上通王公,下逮林野,亦雅道也。愿与十二先生周旋,尝山泉极品以终身,此间富贵也,天岂靳乎哉!

审安老人茶具十二先生姓名:

韦鸿胪丈鼎:景旸,四窗闲叟;

木待制利济:忘机,隔竹主人;

金法曹研古:元锴,雍之旧民;

铄古:仲鉴,和琴先生;

石转运凿齿:遄行,香屋隐君;

胡员外惟一:宗许,贮月仙翁;

罗枢密若药:传师,思隐寮长;

宗从事子弗:不遗,扫云溪友;

漆雕秘阁承之:易持,古台老人;

陶宝文去越:自厚,兔园上客;

汤提点发新:一鸣,温谷遗老;

竺副帅善调:希默,雪涛公子;

司职方成式:如素,洁斋居士。

高濂《遵生八笺》:茶具十六事,收贮于器局内,供役于苦节君者,故立名管之。盖欲归统于一,以其素有贞心雅操,而自能守之也。商像,古石鼎也,用以煎茶。降红,铜火箸也,用以簇火,不用联索为便。递火,铜火斗也,用以搬火。团风,素竹扇也,用以发火。分盈,挹水勺也,用以量水斤两,即《茶经》水则也。执权,准茶秤也,用以衡茶,每勺水二斤,用茶一两。注春,磁瓦壶也,用以注茶。啜香,磁瓦瓯也,用以啜茗。撩云,竹茶匙也,用以取果。纳敬,竹茶橐也,用以放盏。漉尘,洗茶篮也,用以浣茶。归洁,竹筅帚也,用以涤壶。受污,拭抹布也,用以洁瓯。静沸,竹架,即《茶经》支也。运锋,刺果刀也,用以切果。甘钝,木砧墩也。

《王友石谱》:竹炉并分封茶具六事:苦节君,湘竹风炉也,用以煎茶,更有行省收藏之。建城,以箬为笼,封茶以贮庋阁。云屯,磁瓦瓶,用以勺泉以供煮水。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贮泉以供火鼎。乌府,以竹为篮,用以盛炭,为煎茶之资。器局,编竹为方箱,用以总收以上诸茶具者。品司,编竹为圆撞提盒,用以收贮各品茶叶,以待烹品者也。

屠赤水《茶笺》:茶具:湘筠焙,焙茶箱也。鸣泉,煮茶瓷罐。沉垢,古茶洗。合香,藏日支茶瓶,以贮司品者。易持,用以纳茶,即漆雕秘阁。

屠隆《考槃余事》: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此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灌园史》:庐廷璧嗜茶成癖,号茶庵。尝蓄元僧讵可庭茶具十事,具衣冠拜之。

王象晋《群芳谱》:闽人以粗瓷胆瓶贮茶。近鼓山支提新茗出,一时尽学新安,制为方圆赐具,遂觉神采奕奕不同。

冯可宾《岕茶笺·论茶具》:茶壶,以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为佳耳。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昌化茶大叶如桃枝柳梗,乃极香。余过逆旅偶得,手摩其焙甑三日,龙麝气不断。

臞仙云:古之所有茶灶,但闻其名,未尝见其物,想必无如此清气也。予乃陶土粉以为瓦器,不用泥土为之,大能耐火。虽猛焰不裂。径不过尺五,高不过二尺余,上下皆镂铭、颂、箴、戒。又置汤壶于上,其座皆空,下有阳谷之穴,可以藏瓢瓯之具,清气倍常。

《重庆府志》:涪江青石为茶磨极佳。

《南安府志》:崇义县出茶磨,以上犹县石门山石为之尤佳。苍缜密,镌琢堪施。

闻龙《茶笺》:茶具涤毕,覆于竹架,俟其自干为佳。其拭巾只宜拭外,切忌拭内。盖布帨虽洁,一经人手极易作气。纵器不干,亦无大害。

《江西志》:余干县冠山有陆羽的茶灶。陆羽曾在这里凿石造灶,他取来越溪的水在这里煎茶。

陶榖《清异录》:用豹革做成囊,这是传说中风神用来盛风的工具。用来煮茶,喝后可以消除疲劳,使人神清气爽。根据此义引申,称它为水豹囊。

《曲洧旧闻》:范蜀同司马温一起到嵩山游玩,每个人都带着茶叶。司马温用纸当帖子包茶,范蜀用小木盒装茶,司马温看见后惊叹道:“景仁真有茶具啊!”范蜀听他这么说,把盒子留给寺庙里的和尚就走了。后来仕宦家的茶具,精美程度可以穷尽世间一切的精巧,但仍觉不够。晁以道曾经跟客人谈起此事,客人说:“如果司马温见到今天的茶具,不知道又会说些什么。”

《北苑贡茶别录》:茶具中有银制的模子、银制的圈、竹子做的圈、铜制的圈等。

梅尧臣在《宛陵集·茶灶》里有诗说:“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夜火竹声干,春瓯茗花乱。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描写了在深山古寺前的溪水岩畔,凿石为灶,燃竹煮花的情景,形象十分生动。又在《茶磨》诗中说:“楚匠斫山骨,折檀为转脐。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又有《谢晏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诗,都很有意境。

《武夷志》中记载:五曲朱文公书院前,在溪水中建起了茶灶。文公诗云:“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诗意清新恬淡,野趣盎然。”

《群芳谱》中记载:黄山谷说:“选茶瓢和选筇竹的方法相同,不应该过粗而应该选细小的,但必须是饱经风霜的老竹。”

乐纯在《雪庵清史》中说:陆羽沉溺在茶事里,曾写过茶论、煮茶的方法和制造茶器的24种说明,都是比较系统的论述。有好事的人家里藏有一副,于是像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漆雕秘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帅、司职方等,都在我的收藏范围内。

许次杼所著《茶疏》说:“只要是文人雅士游山玩水,一定会带茶壶和酒杯,如果准备了茶碗薰炉却放在一旁不加理睬,这是徒劳之举。我特意准备了出行的服装,精选茶叶,一起出行。茶罂、铫子、注、茶瓯、洗、盆、毛巾等物一应俱全,再加上香匣子、小炉、香囊、匙、筷子。……打水之前,先把茶具准备好,必须是清洁、干燥的。冲茶时必须把壶盖仰放在桌上,磁杯不要扣在案台上。否则油漆的气味、食物的气味,都会破坏茶的本味。”

朱存理《茶具图赞序》中讲:饮用的物品中茶叶是首选,而制作茶叶必须要有工具。这些用具都被赐了姓名,加爵冠号,都是宋代流行的文字,清逸高远。上自王公贵族,下到山野村夫,都把它奉为高雅之道。我曾经用过12种茶具,尝到了山泉中的极品,认为这就是平生最值得纪念的事情了,天上也不过是这样吧。

审安老人这12种茶具的名称:韦鸿胪丈鼎:名景旸,号四窗闲叟;木待制利济:名忘机,号隔竹主人;金法曹研古:名元锴,号雍之旧民;铄古:名仲鉴,号和琴先生;石转运凿齿:名遄行,号香屋隐君;胡员外惟一:名宗许,号贮月仙翁;罗枢密若药:名传师,号思隐寮长;宗从事子弗:名不遗,号扫云溪友;漆雕秘阁承之:名易持,号古台老人;陶宝文去越:名自厚,号兔园上客;汤提点发新:名一鸣,号温谷遗老;竺副帅善调:名希默,号雪涛公子;司职方成式:名如素,号洁斋居士。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16种茶具,全部贮藏到箱子里面,以供烹茶时使用,将每种茶具命上名字方便管理。应该将它们放到一起,因为它们一向有很好的品质能够保持操守。商像,古代石制的鼎,可以煎茶。降红,铜筷子,可以拢火,不连起来用方便。递火,就是铜火斗,可以搬火。团风,就是竹扇,可以扇风。分盈,就是水勺,用来度量水的多少,就是《茶经》中水的标准。执权,就是称茶的秤,用来称量茶的重量,每勺水有2斤,可以用茶叶1两。注春,就是瓷瓦壶,可以倒茶。啜香,瓷瓦瓯,可以喝茶。撩云,竹子做的匙,可以取果子。纳敬,竹子做的茶盘,可以放茶杯。漉尘,就是洗茶的器具,可以洗茶。归洁,竹制的扫帚,可以清洗茶壶。受污,擦拭的抹布,可以清洁茶瓯。静沸,竹架,就是《茶经》里面的支。运锋,就是果刀,可以切果子。甘钝,就是砧墩。

《王友石谱》中记载:竹炉和茶具共6种:苦节君,就是湘竹做的风炉,可以煎茶,也有人喜欢收藏它。建城,用竹子做的笼子,可以将茶叶放在中间的阁子里。云屯,瓷瓦瓯,用于舀泉水来烧水的。水曹,就是瓷瓦锅,用来储存泉水以供煮茶时用。乌府,用竹子做的篮子,可以装煎茶时烧火的木炭,是煎茶必备的材料。器局,用竹子编成的方形箱子,将上面所有的茶具收到里面。品司,用竹子编成的圆形的可以提的盒子,可以装各种茶叶,以便用来煮茶。

屠赤水在《茶笺》中说:茶具,湘筠焙,烘焙茶叶的箱子。鸣泉,煮茶的瓷罐。沉垢,古代洗茶的用具。合香,收藏日常用的茶瓶时,用它来装茶具。易持,用来装茶叶的,就是漆雕秘阁。

屠隆在《考槃余事》中说:在靠近书房的小屋里,置办一套茶具,让一个童子专门负责煮茶,以便长日清谈,寒宵夜读。这是文人雅士不能缺少的。

《灌园史》记载:庐廷璧好茶成瘾,号为茶庵。曾经为了向元僧讨教茶具的10件事,特意整理好衣冠去拜访。

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记载:福建人用粗瓷胆瓶装茶。最近鼓山支提有了新茶叶,顿时全都学习新安,制成方形和圆形的茶具,就觉得神采奕奕与众不同。

冯可宾的《岕茶笺·论茶具》中记载:茶壶,用窑里烧出来的器具最好,锡制的就要差一点。茶杯汝、官、哥、定这些地方出品的瓷器都是不可多得的上品,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了。

李日华的《紫桃轩杂缀》中记载:昌化的茶叶像桃树的叶子和柳树的梗那么大,非常香。我曾在旅途中偶然得到,手在制茶的焙甑上摩挲3天,香气不断。

臞仙说:古代的茶灶,只能听到它的名字,看不到这种东西,估计没有这样的清气。我用陶土粉烧成瓦器,不用泥土烧制,陶土粉更耐火,即使是很猛烈的火焰也不会被烧裂。它的直径不到1.5尺,高大约2尺多一点,通身都镂刻铭、颂、箴,用来警示后人。又把汤壶放在它的上面,其他的位置都是空的,下面还有打开的空地方,可以装瓢瓯等物品,气味十分清香。

据《重庆府志》记载:涪江的青石做茶磨最好。

《南安府志》记载:崇义县出产茶磨,石门山的石头最好。那里的石头质地纹理缜密,很适合雕琢。

闻龙在《茶笺》中说:茶具洗完后,要把它倒放在竹架上,让它自行变干最好。只能用抹布擦它的外面,绝对不要擦拭它的里面。虽然布很干净,但是只要经过人手就容易产生异味。即使喝茶时器具不太干,也没有关系。 nXPoUnTaP170lMUgJmeZMXMyVZBwSZ+DyeReLd8MTmneD8Uem1EeEEv0PIRV00/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