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下编 记过

一、准百过(记作100过的,依此类推):

1.致一人死

〔释〕导致一人死亡。无论有意无意,造成他人失去生命,如酒后驾驶、医疗事故等等使人死亡。

2.赞人溺一子女

〔释〕古时候有些生活困苦的人,孩子生太多了,或者是认为孩子命不吉祥,会忍痛溺死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十分残忍愚昧的行为,赞叹这种行为,罪等同於犯过者。

3.失一妇女节

〔释〕使一个妇女失去贞操。

4.绝一人嗣

〔释〕断人后代,使之后继无人。

二、准50过(记作50过的,依此类推):

1.堕一胎

〔释〕堕胎等於杀害了一条小生命。

2.致一人流离

〔释〕造成一人流离失所。

3.破一人婚

〔释〕婚姻大事,要成人之美,不可破坏。否则让人抱恨终生,影响的是几个家庭的幸福。

4.致一人军徒重罪

〔释〕致使一个人获充军流放重罪。

5.抛一人骸

〔释〕抛弃一人之遗骸。

6.谋人妻女

〔释〕用手段谋夺别人的妻女。

7.教人不忠不孝大恶之等事

〔释〕若人人能做到,内孝养父母,外尽忠职守,则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反之则是天下大乱。

8.发一言害及百姓

〔释〕发表一个有损害人民百姓的言论,或促成一个劳命伤财,无利於百姓的政策。

三、准30过(记作30过的,依此类推):

1.造谤诬陷一人

〔释〕存心害人,无中生有,制造冤枉诽谤诬告陷害一人。

2.违背师长

〔释〕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对老师的教诲要信受奉行,不能阳奉阴违,背师叛道。

3.揭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

〔释〕揭发他人的阴私。《弟子规》云:“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4.抵触父兄

〔释〕父子有亲,兄弟有情,不应顶撞冲动。

5.唆一人讼

〔释〕教唆一人兴讼(打官司)。

6.离间人骨肉

〔释〕离间别人至亲关系。

7.毁一人戒行

〔释〕破坏一修行人的清净戒行。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见戒行清净的人,应随喜赞叹,不可恶意毁谤、伤害,甚至破坏戒行。

8.荒年积囤五谷不粜坐索

〔释〕饥荒之年,囤积五谷,不肯慷慨救济灾民,还趁机坐索厚利。

四、准10过(记作10过的,依此类推):

1.排挤一有德人

〔释〕有道德的人,必能扬善惩恶,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而排挤压制道德之人,其过大也。

(元)赵孟頫手书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人士,楷书四大家之一。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入元朝,赠集贤侍读学士,并封吴兴郡公。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是一代书画大家。

赵孟頫夫妇皆是中峰大师的皈依弟子,赵写给中峰大师的书札,有近二十纸留存於世,都是晚年之作,内容为恳求师父超度妻女亡魂,以及述说自己在尘世中的迷茫和痛苦,请求开导。辞义恳切恭敬。赵孟頫实长中峰和尚九岁,可见中峰大师在当时士人中的德望。

《了凡四训》中,中峰大师的开示义理精深,发人深省。

2.修合害人毒药

〔释〕酿造配制害人毒药。明知是对人有害的毒药,为了钱财昧了良心,如研制白粉海洛因等有害身心健康者,有很大的罪过。

3.荐用一匪人

〔释〕推荐起用一心术不正的坏人。荐用孝廉贤才,方能造福於人民,服务於社会。若荐用心术不正、唯利是图的坏人担当重要职位,将是祸国殃民的灾难。

4.非法用刑

〔释〕用不正当手段对人施加刑罚(滥用私刑)。

5.平一人冢

〔释〕挖掘一人的坟墓。《弟子规》云:“事死者,如事生”,即使有再深再大的怨恨,亦不应掘其坟墓,令遗骨暴露荒野。

6.毁坏一切正法经典

〔释〕毁损破坏一切正法经典。正法经典教人断恶习修善,离苦得乐,如果毁损破坏,使人失去接受圣教的机会,这样是断人慧命,罪过很大。

7.凌孤逼寡

〔释〕侵犯欺压孤儿寡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孤儿寡母最令人同情,要随缘随份帮助,不可侵犯欺压。

8.诵经时,心里杂想恶事

〔释〕读诵经典时,心打妄念,甚或杂想贪嗔痴等恶行恶事。

9.受蓄一失节妇

〔释〕接受藏匿一失去贞节的妇女。如今之包二奶、养情人,导致了多少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亦是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不可不慎!

10.以外道邪法授人

〔释〕以外道邪法,传授於人,害自害他。末法世间,邪师邪法如恒河沙,千万要慎重。

11.蓄一杀众生具

〔释〕收藏或购置一杀生用的工具。(如鱼杆、渔网、老鼠夹、灭蚊器等)

12.发损德之言

〔释〕发表与道德相违背的言论。发表损害道德的言论,邪知邪见,混淆视听,使人失去对圣贤道德的恭敬,其罪不小。

13.恶语向尊亲师长良儒

〔释〕恶言恶语对父母、师长、善知识。《弟子规》云:“尊长前,声要低”,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恭敬善知识是做人的根本,应以真诚心善侍,怎可以恶语相向?

14.杀一有力报人之畜命

〔释〕杀一有能力为人类服务的牲畜。

五、准5过(记作5过的,依此类推):

1.讪谤一切正法经典

〔释〕毁谤一切正法经典。正法经典教人断恶习修善,离苦得乐。毁谤经典,使人对经典失去信心,这是断人慧命,罪过很大。

2.造一浑名歌谣

〔释〕创作一有污秽言词的歌谣。如今流行的艳歌艳曲,甚至淫秽的电影,或是导人邪思邪行、迷人心志的言词、影片、剧情,皆属此。

3.见一冤可白不白

〔释〕见到一冤枉之事可以澄清而没有澄清的,或者有能力平反冤案而没有为之平反。

4.恶口犯平交

〔释〕恶口冒犯平素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话到舌边留半寸,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与人相处应互相尊重,不能恶言相向。

5.遇一病求救不救

〔释〕遇一病人求救而不施以援手。尤其医护人员,其目的在于救死扶伤,若遇疾病者,应及时地给予治疗帮助,若因病人无钱而不治疗,甚至视而不见,即有失医护的天职。

(明)赵秉忠状元卷

赵秉忠状元卷系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殿试卷真迹,系国家一级文物。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

《了凡四训》中“谦德之效”讲述谦虚之人科考必中,心平气和文章才好。状元卷是在金殿上当场作文的笔迹,足见作者文思、书法、心性的深厚修养。

6.杀一无力报人之畜命

〔释〕杀害一已无能力为人类服务的牲畜。如老残疾病的牛马羊狗等,它们为人类耕田、驰骋、供奶、看门等等,当它们生病了或者老了岂能忍心杀死呢?应知恩图报,供养终老,生病了要帮它医治。

7.阻绝一道路桥梁

〔释〕阻止隔断一道路或一桥梁的通道。若有急重症病,因道路之隔绝,而延后医治,或是死亡,等於间接杀生。故不应无故损坏道路桥梁。

8.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

〔释〕礼曰:“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圣人好生,不暴殄物命。今之人类,为一己口腹之欲,不仅杀害生灵,且以残忍的手段,烹调烘烤生猛海鲜,使它们遭受剧痛惨死,殊不知“今朝痛饮动物血,来生且作兽中餐”。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可不慎乎。

9.编纂一伤化词传

〔释〕编纂淫秽、有伤风化的书籍、漫画。如著作、编辑、出版黄色书籍、黄色光碟、漫画书等,蔽人聪明、坏人心志者,有碍身心健康者,皆属此。

六、准3过(记作3过的,依此类推):

1.嗔一逆耳言

〔释〕听一句逆耳忠言,即生嗔恚恼怒心,不能虚心接受,不能落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训诲。

2.毁人成功

〔释〕千方百计毁坏他人的成功之事。

3.乖一尊卑次

〔释〕不讲礼节,不作礼让,不遵长者先、幼者后之道义。乖:违背。

4.见人有忧伤生畅快

〔释〕看见他人忧虑重重,反而心情舒畅,快乐无比。

5.责一不应责人

〔释〕责备不应该受责备的人。正所谓恶人也有可怜悯的地方,世上没有一个全是恶毫无善的人,也没有一个全是善毫无恶的人。所以,应当隐恶扬善,人人向善,国泰民安也。

6.见人失名失利心生欢喜

〔释〕见到别人失去财富、丧失名誉之时,心生欢喜,幸灾乐祸。

7.两舌离间一人

〔释〕挑拨离间一人,令其失去可信赖的朋友。

8.见人富贵愿他贫贱

〔释〕看见富贵者,不怀善意,愿他贫穷困苦。

9.欺诳一无识

〔释〕欺负诈骗一无知无识或不明事情真相之人。

10.失意则怨天尤人

〔释〕在失意时,动辄怨天地、怨命运、怨社会、怨他人,不能反省自己。

11.分外营求

〔释〕于分外之事,作非分之想,苦心经营,希求得到。谚语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中有的,推也推不掉;命中无的,求也求不来。故心安理得,不作非分之求。然,命自我立。佛教我们要如理如法地求,所谓“佛门中,有求必应”。以纯净的心,纯善的行,遵弟子规,修十善业,改造命运,服务众生。

七、准一过(记作1过的,依此类推):

1.没一人善

〔释〕埋没一人的善行善事。

2.役人畜不怜疲顿

〔释〕对待家中的保姆、佣人,或是服役於人的家畜,不生怜悯之心,随意苛责,不加体恤,令其劳累过度。现今社会,出门则以车代步,无论公车或私车,皆应注意保养,爱护一切公共设施。

福的理念,贯穿《了凡四训》始终,书中有不少关于“福”的名言: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不受享乎?

过于厚者常近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一心清静,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

何谓舍财作福?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

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什么是福呢?《尚书·洪范》认为“五福”是:长寿、富有、安康、美德、善终,于是有“五福临门”的祝愿。知福、惜福、培福是华夏的传统美德,并且尤忌“倚福造业”——倚仗从前福报而来的权势行恶事。不仅世间法要“福慧双修”;出世法也同样离不开福德与智慧的左右羽翼。

在此敬祝有缘读者及一切众生,福慧双修、福德无边。

3.唆人一斗

〔释〕教唆一人发生斗殴争端事件。

4.不告人取人一针一草

〔释〕不告财物的主人,随意取得一针一草。一针一草,虽是细物,不足挂齿。但於细微处见精神,这是不尊重别人的具体表现,也是德行涵养的证验。

5.见人忧惊不慰

〔释〕看到别人忧虑或惊恐不安时,不能给予慰藉安抚。

6.心中暗举恶意害人

〔释〕怀恨於心,暗中起恶意加害于人。

7.遗弃字纸

〔释〕对於具有保存价值或有利于人类的善书善句字纸,故意遗失或抛弃。

8.助人为非一事

〔释〕助长他人为非作歹,作一非法不合理之事。

9.暴弃五谷天物

〔释〕对於滋养人类的五谷杂粮,天地万物,不珍惜,不保养,任意废弃暴露。民以食为天,若是轻贱浪费、暴殄天物,果报很重。

10.见人盗细物不阻

〔释〕看到别人盗用细小的物品,不能善意劝阻,令其向善。

11.负一约

〔释〕不讲信用,负于一约定。

12.醉犯一人

〔释〕饮酒喝醉,失去礼节冒犯一人。

丰子恺绘《护生画集》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名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书法家,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其风格独特的漫画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五十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至100幅,共有六册。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四十六年。提倡爱护动物,滋养人类的良知和慈悲之心。

《护生画集》与《了凡四训》都录了苏东坡诗:“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两书参看,别有妙趣。

《护生画集》书影

13.见一人饥寒不救济

〔释〕遇见饥饿交迫处於困苦者,不生恻隐之心,不伸救援之手及时给予救济帮助。

14.诵经差漏一字句

〔释〕诵经文时差错或遗漏一字一句。

15.僧人乞食不与

〔释〕僧人来化缘时,拒绝施与。

16.拒一乞人

〔释〕拒绝一名乞讨的乞丐。

17.食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

〔释〕吃肉及韭菜、小葱、洋葱、藠头、蒜后前往佛殿僧舍。

18.食一报人之畜等肉及杀一细微湿化属命

〔释〕煮食有能力报答人的牲畜,如马、牛等,以及杀害蚊子等微小生命。

19.覆巢破卵

〔释〕颠覆鹊巢,打破禽蛋。

20.背众受利伤用他钱(以下俱以百钱为一过。百钱约值人民币60-70元)

〔释〕违背众人的利益挪用公款。

21.负贷

〔释〕借贷不还。

22.负寄托财物

〔释〕辜负别人委托保管的财物。

23.因公恃势乞索巧索取人一切财物

〔释〕依仗公家势力巧取强夺私人财物。

24.废坏三宝尊像及殿宇器用等物

〔释〕毁坏庙宇、佛像、经书、法器。

25.小出大入

〔释〕以小斗放粮,大斗收粮,在秤、尺上做假,以获私利。

26.贩卖屠刀渔网等物

〔释〕贩卖杀生器物。

齐白石·莲蓬蜻蜓 3h/+LQpmvaEb4zFuMaQZNWwsN+wAPAO5SjY5K52IcCuTfLk3y+h+m0fVCp28eS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