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 CHAPTER 10
预则立,不预则废

子墨子言曰: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语出《墨子·七患》)仓库里没有储备兵器,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征伐不义之兵;内城外城不修防完备,不可能防守自己的国土;心中没有考虑周到,不可能应付突发事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们在做事为人时只有精心规划,预于先,备于前,而后才能披荆斩棘,顺利前进。

预则立,不预则废。

子墨子言曰:“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

——语出《墨子·七患》

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则立,不预则废

忧患意识强调的是预防、防备的重要性。兵法讲究出奇制胜,对“不预”的人来说,灾患就是一支可怕的奇兵,它的突然降临往往能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导致一个人的猝然失败。

在不利环境下,预防、准备是理所当然,在有利环境下,预防、防备更是不可或缺。墨子在《七患》中的“备”,主要指储备、准备。

墨子认为,充分的储备和准备是保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防止外来侵略、成功实施“防御军事”的基本条件,尤应引起重视,故称“备”为“国之重也”。

做事为人也是这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在灾患突然出现时从容应对。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野狼卧在草地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的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自己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安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使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赶,到那时,我想磨牙都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寓言中的道理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机会来临时,再感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和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预则立,不预则废。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预”呢?

人生之旅从选定方向开始,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仅仅有了方向还是不够的,还要沿着这个方向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目标,以防止计划外的或不利于自己的“患”突然出现,使未来完全按照自己预定的轨迹发展。

1953年,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的书面计划时,结果只有3%的学生选择了肯定回答。20年后,通过跟踪调查发现,那3%有达成目标书面计划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

人生的路很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在年轻的时候。许多人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等到发现搭错了方向为时已晚。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真正的目标,澄明思想,凝聚继续前进的力量。

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向左走?向右走?有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停下来,好好预计、谋划一下,做好了准备再前进,明确目标,消除隐患,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吃古通今

孙正义是软件银行集团公司的创始人,现在是该公司的总裁兼董事长。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创立了一个无人相媲美的网络产业帝国。孙正义的过人之处,是他的思维理念。他能从眼前的生意中,看到未来的生意方向和发展前景。他看未来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一看就是上百年。

孙正义在23岁时,曾花了1年多的时间来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他把自己想做的40多种事情都列出来,而后逐一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并做出了10年的预期损益表、资金周转表和组织结构图,40个项目的资料合起来足有10多米高。然后他列出了25项选择事业的标准,包括该工作是否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50年不变、10年内是否至少能成为全日本第一等等。依照这些标准,他给自己的40个项目打分排队,计算机软件批发业务脱颖而出。用十几米厚的资料做事业选择,目光放在几十年之后,这样的深思熟虑,这样的周密规划,注定了他日后的成功。

不久,他便创立了软件银行公司。其公司的软件推销业绩,居全日本第一。并且孙正义利用他的公司出了几本杂志,旨在提醒客户购买软件银行的产品。1994年,他的软件银行公司上市,筹集到一亿四千万美元。从此,软银集团开始腾飞。

老夫子点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孙正义周密谋划、预设未来,用一年的时间赢得了一生的成功。成功人士常说,把80%的时间留给未来。即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而用80%的时间去做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以后会有的重要事情。的确,走一步,看三步,预先防备和采取措施,笑得最长,笑到最后,这才是大智慧,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链接共享

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

——《墨子·七患》

夏桀没有预防商汤的准备,所以被商汤放逐;商纣王没有防御周武王进攻的准备,所以为周武王所杀。夏桀、商纣王贵为天子,富甲天下,可是却被只拥有方圆百里之地的君主所灭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然富贵,却不做好防备。 JeSmFnMJ1OJuzd3ph9us+GV+leUTVKeC9KjT1TOWLvER7yw68VBievg3xMzP2ApK



第11章 CHAPTER 11
生活要有节制

子墨子言曰:“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语出《墨子·辞过》)夫妻之事有节制,天地和顺;风雨适度,五谷丰收;穿衣服有节制,身体舒适。

节制,指有分寸,能适可而止,不至于逾越或过分。适度为美,过度为丑;适度为福,过度为祸,物极必有反。

夫妇节而天地和

——《墨子·辞过》

子墨子言曰:“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

——语出《墨子·辞过》

生活要有节制 生活要有节制 生活要有节制 生活要有节制

节制,有管辖、统领之意,现多指限制、控制。节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当继续,则继续;当暂停,则暂停,为人处世必须有所节制。

墨子认为,君主在房屋宫殿、穿戴服饰、五谷饮食、车马舟楫、妻妾妃嫔这五个方面尤其要注意节制,并以上古时的具体情况来与当今对比进行论证。然后,墨子又说,夫妇之事有一定的节制,天地阴阳之气自然就和顺;风雨有一定的节制,五谷自然就成熟丰收;衣服有一定的节制,身体肌肤自然就安适。

墨子的论述告诉我们,不仅君主在享乐方面要有所节制,普通人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节制。

墨子的话是很有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妾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菜根谭》中也说:“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的成就达到顶峰的时候,如水满到将溢未溢的程度,这时千万不能再加一滴,否则就会立刻流出;当一个人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时,如树枝将折未折的程度,千万不能再用力,否则就会折断。

以上对身体使用,应有所节制的论述,只是节制的一个极小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应注意度,都要有所节制。

从人的角度说,如过度享乐是不知节制、过度劳累是不知节制、过度要求是不知节制、过度使用是不知节制等;从社会的角度说,如对森林的砍伐要有节制、对矿藏的开采要有节制、对淡水资源的使用要有节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要有节制等。

古希腊的雅典有一座神殿,神殿的墙壁上刻了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墨子的节制思想与它不谋而合。节制是东西方圣贤们共同强调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吃古通今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了80多个年头。他一生致力于哲学问题的研究和思考,终生未娶,也绝少旅行,更没有所谓的社交,他的生活就像苦行僧一样。

他每天走出朴实无华的书房,徒步到大学,几十年如一日,生活规律毫不变化。而他对时间的控制,分秒不差,人们甚至以他为定时器。

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他晚上大约10点睡觉。

这样严格的规律,他始终严守不渝,确实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每天早晨,5时将到,他的仆人出现在床头,说:“先生,起床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听仆人这样叫他,即使他前一天晚上因急事睡得很晚,也总是一跃而起。有一次,康德对他的仆人说:“我最自豪的是:每天早晨起床时,从未让你叫过第二遍。”

可在他规律得似乎有些刻板的生活表面下,他的内心却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思想和理论。

老夫子点评:

一个生活不规律的人,不是一个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所谓生活规律,无非是指一个人应有计划,有时间观念而且有节制地生活。只有行为得当,有所节制,精力才会旺盛,生命力才会强劲;反之,生活不规律,工作时彻夜不眠,休息时连日不起,生活无节制,精力就会日渐衰弱,生命力就会受到影响,身心健康便也无从谈起了。

链接共享

凡此五者(君欲实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服不可不节;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

——《墨子·辞过》

凡是这五种情况(君主若真希望天下得到治理,不愿意国家混乱,那么,营造宫室时就不可不节俭;君主若真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混乱,做衣服时就不可不节俭;君主若真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饮食就不可不节省;君主若真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混乱,制造舟车就不可不节省;君主若真想人民增多而厌恶减少,就不能不节制蓄养私人婢妾),都是圣人能节制而小人骄奢淫逸的。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这五者不可不节制。 euP4nf5EUC1v4KwY/Fu8ScJSylGJYlUTjjtofCaJagAnpbzqbxd8UEVTVbKGqI7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