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波澜壮阔的三国战争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其中赤壁之战、“六出祁山”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让人读来惊心动魄。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真的吗?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道:曹操逃离洛阳,到达陈留以后,立即发矫诏给各地,号召各路英雄共同讨伐篡夺朝廷大权、胡作非为的董卓。很快便有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会集到洛阳附近,“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真是声势浩大,威风凛凛。尽管这次讨伐虎头蛇尾,最后草草收场,但它却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是书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其中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情节,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应该说,“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这一情节单元是于史有据的,但其中又有许多虚构成分。

首先,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三国演义》中作“乔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十分清楚:“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其次,历史上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无“十八路”之多。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除了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的有十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另据《后汉书·袁绍传》,参与讨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纪》所记多出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此外,《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明确记载了长沙太守孙坚参与讨董之役的经历。综合以上资料可知,历史上联合讨伐董卓的诸侯,共有十三家。《三国演义》在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按:当作“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按:当作“凉州刺史”)马腾、北平太守(按:当作“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其实,历史上的孔融此时虽任北海相,但因忙于征讨黄巾军,并未参与讨董之役(见《后汉书·孔融传》);历史上的陶谦此时虽任徐州刺史,但当“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时,陶谦却“遣使间行致贡献”,并因此得到犒赏——“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见《三国志·魏书·陶谦传》),自然也与讨董无关;历史上的马腾早在汉灵帝末年便与边章、韩遂等起兵于凉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征西将军,根本不可能参与讨董(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历史上的公孙瓒此时以奋武将军身份领兵屯驻右北平郡,对付乌桓、鲜卑武装,也不可能参与讨董(见《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至于历史上的张杨,此时仅率一支数千人的兵力,流动不定,尚未成为一方诸侯,后来才被董卓任命为河内太守(见《三国志·魏书·张杨传》),当然更不算讨董联军中的一家。

再次,历史上的刘备与讨董之役的关系,仅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有这样一句:“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而《先主传》正文及《关羽传》、《张飞传》均无一字提及此事,可见刘备等人当时地位卑微,仅仅是追随他人参与讨董,在整个战役中并未建立什么值得称道的功绩。

不过,在宋元以来的通俗文艺中,早已出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说法。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均写到“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而且把刘关张写成战功最为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罗贯中吸纳了这一思路,并结合史实,剔除了通俗文艺作品中过分随意甚至荒诞的成分,进行新的艺术加工,描写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战役,在讨董联军中着重突出曹、刘、孙三家,不仅使曹操的雄才大略、慧眼识人,孙坚的豪迈敢战、勇于任事迥然高出众人;而且以曹操、孙坚为陪衬,通过“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虚构情节,使刘关张三人从此成为天下闻名的英雄。这样,就为后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作了有力的铺垫,而刘蜀集团的英雄们则始终处于读者视野的中心。因此,这一情节单元成功地体现了罗贯中的总体艺术构思,成为全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指挥的吗?

赤壁之战乃是三国时期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了八回的篇幅,把这场战争描写得千变万化,险象丛生,璀璨多彩,气势宏大。在整个过程中,诸葛亮风彩倍出:是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坚定了以孙权为代表的主战派的抗曹信心;又是他草船借箭,以他的才智和大仁大量,排除了心胸狭窄的周瑜的阴谋陷害,由被动变为主动,令周郎自叹不如;又是他定计火攻曹操水军,并为周瑜借来东南大风,最终取胜。这一切描写,造成了这样一个印象:诸葛亮是赤壁大战事实上的指挥者,周瑜只不过是一个配角而已。但是,这个印象是完全不符合历史史实的。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惟一的战事。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对赤壁大战的描写十分简略,《资治通鉴》写赤壁之战也不过几千宇,但有一点史实是十分清楚的,即赤壁大战的一方是曹操,另一方的主角是孙权的大都督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当曹军东下时,他就曾对孙权分析了曹操远来,必然存在“舍鞍马,仗舟楫”、“不习水土,必生疾病”等不利因素,并主张“宜在今日”速取操兵。因而总战争爆发前,他即主动请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以破曹军。由此可知周瑜不仅是主战派,而且是指挥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决策者。而诸葛亮是在刘备大败的情况下,奉命向孙权“求救”而出使东吴的。他在东吴的说辞和活动,最多只起了坚定孙权抗曹决心的作用。从史料记载可见,诸葛亮在东吴根本没有参与抗战筹议之事,既然如此,诸葛亮指挥“赤壁大战”之说,又怎么能成立呢?而且赤壁大战虽然称为孙刘联合抗曹,实际上刘备的参战力量只占少部分,并非主导力量。

《三国志》及有关史籍记载十分清楚,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首先,曹军南征,孙吴内部和战分歧严重,孙权也有些举棋不定。孙权抗曹信心的坚定,诚然与诸葛亮的分析陈词分不开,但与周瑜理直气壮的陈词更是密不可分。惟其如此,孙权才以周瑜为大都督(总指挥),领兵三万溯江西上,联刘抗曹。其次,赤壁大战是以火攻取胜的,火烧赤壁虽计出黄盖,但它是经周瑜批准执行的。史籍记载表明,周瑜还具体制定了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而且在黄盖行计、诈降火攻曹操的过程中,周瑜具体指导了整个军事行动,并亲率人马,密切配合。

总之,赤壁之战主要是由周瑜指挥的,史籍中未见到诸葛亮具体指挥战斗的记载,更没有诸葛亮“披发仗剑,登坛借风”的史实。当然,诸葛亮在紧急时刻,较为准确地分析形势,坚定东吴抗曹信心,促成孙刘联合,这对扭转战局,打败曹操,进而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也起了重要作用。

诸葛亮对“夷陵之战”是何态度?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曹丕篡汉称帝以后,刘备也于第二年,即魏黄初二年(221年)在成都西北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蜀或蜀汉,定都成都,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刘备对孙权杀关羽、夺荆州非常愤恨,便在这年七月,亲率大军东下伐吴,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夷陵之战,俗称“火烧连营七百里”。战争初期,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导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刘备退回了白帝城,忧愤成疾,不久便一病不起。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局。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叙述了在刘备出兵以前,赵云和秦宓进谏的情节,都是符合史实的。查阅史籍,赵云进谏的事见于《赵云别传》的记载,说是“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而且只要先灭了魏,吴自然便会归附。不应该把魏放在一边而先与吴交战,只要兵势一交,就不能轻易地和解了。”但是刘备在盛怒之下,并没有采纳赵云的意见。又据《三国志·秦宓传》记载:刘备既已称了尊号,将要东征吴国,秦宓向刘备陈述天时,认为出兵必然不利。秦宓因此获罪,被下狱幽闭,后来又把他释放出来。

那么身为丞相、作为刘备智囊的诸葛亮,对伐吴的态度如何呢?据《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所写,诸葛亮是反对伐吴的,曾屡次向刘备进谏,而刘备没有听从。及至秦宓进谏被下狱囚禁,诸葛亮急忙上表营救,表文中说:“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主力,别作良图,则社覆幸甚!天下幸甚!”而刘备看毕,却掷表于地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连诸葛亮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又记载:刘备伐吴惨败,退回白帝城,叹息说:“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

但《三国演义》上有关诸葛亮对刘备伐吴进行谏阻的情节,以及后来刘备的悔恨之言,却是没有史实依据的。史书中除记载了赵云和秦宓的进谏以外,还有“群臣多谏”的话,而这“群臣”之中都有哪些人,史书上并没有标出姓名,我们现在便不清楚了。至于诸葛亮对这件事的态度怎样,史书上却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使后人产生了许多猜测。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把“外结好孙权”作为刘备立国的策略基础,所以他从维护吴蜀联盟的立场出发,一定不同意出兵伐吴,是会站出来进行劝阻的。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把“跨有荆、益”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所以他对失去荆州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支持刘备伐吴,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而且,他事先也没有估计到伐吴会落得个如此惨败的下场,从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蜀军比吴军强大,明显占有优势。但以上的两点意见,毕竟都是猜测,或者说推论,并没有什么史料上的根据。

在《三国志·法正传》中倒有这样的记载: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城)。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即使还要东征),必不倾危矣。大概诸葛亮和赵云等人一样,本来是反对出兵伐吴的,但当时刘备正在盛怒之下,任何反对的意见都听不进去,诸葛亮料到:就是自己出来劝阻,也是白费唇舌,而且还会造成君臣之间的不愉快,所以也就保持沉默。但他在事后想起了法正,在法正活着的时候,刘备对法正的信任超过诸葛亮,只有法正才能在最紧要的关头制止刘备。同时诸葛亮也深知法正谋略,如果法正不死,能够跟随刘备伐吴,必然不会让刘备在战术上犯那样的失误,伐吴也就不会失败了。

刘备在夷陵的惨败,大大削弱了蜀汉的国力,影响甚为深远。

司马懿曾经“五路伐蜀”吗?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闻他有狼顾(身不动而回头看)之相,把他召来,先让他朝前走,然后让他回头看。司马懿居然能脸正朝后而身仍不动。曹操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醒后很不高兴,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晋书·宣帝纪》)。于是便想予以处置,亏得曹丕跟司马懿关系好,常常保护他,才得以幸免。

司马懿也是《三国演义》塑造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从表现诸葛亮的“多智”创作倾向出发,写司马懿与诸葛亮斗智斗勇,从一开始便处于下风。《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司马懿献五路伐蜀之计,乃是他第一次出场。故事说曹丕得知刘备已死,刘禅刚嗣位消息后,大喜。文武百官纷纷建言献计,司马懿主张乘此机会用兵蜀国,他认为仅用曹魏军队伐蜀,极难取胜,遂献五路伐蜀之计:第一路,请鲜卑国王轲比能发兵十万攻取西平关(今青海西宁附近);第二路,请蛮王孟获起兵十万攻益州、永昌等郡(今川南及云贵川交界一带);第三路,请东吴孙权起兵十万攻西川峡口(今四川乐山以东地区);第四路,命降将孟达起兵十万,自上庸进攻汉中(今陕西汉中);第五路,遣大将曹真领兵十万,从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进取西川。司马懿认为:如此四面夹击,诸葛亮纵有吕望之才,也势必首尾不能相顾,如此计成,灭蜀指日可待。后主刘禅闻此消息,大惊失色,而诸葛亮却称病不朝。刘禅亲往相府探望,方知诸葛亮已暗中调兵遣将:命马超守西平关拒轲比能;命魏延设疑兵以拒孟获;诈作李严亲笔信以慢孟达之心;命赵云守阳平关以拒曹真;遣邓芝出使东吴,修缮两国关系。一切按计而行,司马懿的五路伐蜀之计被诸葛亮从容而破。

那么,司马懿是否真有过五路伐蜀之计呢?事实上,罗贯中写司马懿献计五路伐蜀,纯粹是杜撰,因为此事在《三国志》及《晋书》中并无记载。但是,该故事所涉及内容真假相掺。首先,建兴元年(223年),魏、吴尚处于对峙状态,是根本不可能联合对蜀的。而且,建兴元年,孟获只是益州郡大姓雍闿部属,魏国怎么可能绕开雍闿而请孟获出兵呢?再者,《三国志》记马超死于章武二年(222年),怎么可能在公元223年领兵镇守西平关呢?惟有邓芝使吴修好,史有其事。邓芝是重建吴蜀联盟的主要功臣。吴、蜀修好后,孙权断绝了同曹魏的关系。

总之,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刘禅又刚即位,内外交困。对此,魏国用兵蜀国是可能的,但也仅仅是可能而已,司马懿根本没有过五路伐蜀之计和行动。

取汉中是诸葛亮之功吗?

《三国演义》从第七十回到第七十二回,先是写刘备各处守军抵御曹军的进攻,而后写刘备乘时亲征,一举攻取汉中。这次战役,处处可见诸葛亮运谋设计,指挥调度。

张飞在宕渠山大战张郃,五十多天,相拒不下,便每日饮酒饮至大醉,旁若无人,坐于山前乱骂。消息传来,刘备大惊,担心张飞贪杯误事,孔明却算定这是张飞之计,反而派人送去三车美酒助阵。果然,张郃被诱下山来,被张飞击败。后来张郃又领兵攻打葭萌关,守将孟达大败,葭萌关告急。孔明又不慌不忙,用激将法请出老将黄忠、严颜。黄忠不负军师所托,用骄兵之计,夺了天荡山曹操的粮草,又一次打败了张郃。孔明又和刘备亲自引兵十万,出葭萌关下营。他先激黄忠出阵,并派法正相助,斩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当曹操自领二十万大军杀来时,孔明又派黄忠、赵云各领一支军马,夺了米仓山,烧了曹操的粮草。曹操统大军来夺汉水寨栅时,孔明先令赵云引五百人,带鼓角伏于土山之下,一连三夜,擂鼓鸣炮,惊扰敌人,教曹兵彻夜不安。后又用疑兵之计击溃曹兵,连夜追赶,夺了南郑。曹操不得不退守阳平关,孔明又早已算定,一面差张飞、魏延分兵两路,去截曹操粮道,一面令黄忠、赵云分兵两路,去放火烧山。这又把曹操赶到斜谷界口,待曹操只好弃汉中而走时,孔明又令马超诸将分兵十几路,不时攻劫,让曹兵人人丧胆。刘备军靠孔明的运筹指挥,节节胜利,终于攻取了汉中。

在罗贯中的笔下,这次攻取汉中的战役,孔明用兵如神及其过人的智慧又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人赞叹,也觉得真实可信,好像这次战役就是这样靠孔明一个个计谋打过来的。那么,历史是如此的吗?

先依据《三国志》及有关史书,看看历史上的汉中之争是怎么回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取关中之后,便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张鲁投降。刘备对曹操势力进入汉中、深入“三巴”很担心,遂派黄权击败曹操任命的“三巴”首领,控制了“三巴”地区。曹操令大将张郃出兵,又被张飞打败。曹操在汉中,丞相主簿司马懿、谋士刘晔等都曾建议取西川。曹操说:人不能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拒绝了这个建议。随后调大将夏侯渊守汉中,自己回到了中原。当时法正对刘备说:曹操不是不想得到西蜀,而是后方不稳定,内部有问题的缘故。他建议刘备趁机攻取汉中,进可作为用兵中原的据点,退可蚕食雍、凉二州,扩大地盘。希望刘备不要错过机会。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率大军进逼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夏侯渊全力迎战。法正建议刘备速取,于是刘备命黄忠出战夏侯渊,大败曹军,并取了夏侯渊首级。曹军在张郃统领下,退守阳平关,曹操从长安出斜谷,速赴阳平关前线。因蜀军据险而守不出战,曹军日久难支,反被赵云巧设“空城计”,疑兵退曹。五月,曹操以汉中为“鸡肋”,决定放弃而退兵,刘备占据汉中。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

以上据史论述可见,历史上虽有过汉中之役,但那是在刘备、法正具体指挥下进行的,与诸葛亮无关,自然也不是诸葛亮“智取”之功了。那么,诸葛亮此时在做什么呢?他并没有随刘备出征汉中。《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攻下成都,占领西川以后,“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他是留在成都,任务有两个,一是镇守、治理后方,二是为前方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和军需给养。他没有出征前线,《三国演义》这几回关于他的描写,当然都是虚构的。作者这样虚构,自然有他的考虑。要突出诸葛亮多智的形象,只有让他“出征”出谋划策。

诸葛亮真的“六出祁山”吗?

“六出祁山”是《三国演义》后半部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个情节单元。从第九十一回《伐中原武侯上表》到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这个情节单元首尾共计十四回,其篇幅超过了《赤壁大战》这个单元,堪称全书之最。

据《三国演义》记载,魏太和元年(227年)春,诸葛亮统军十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内),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三千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经过三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十万,与魏军二十万对峙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四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七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及《诸葛亮传》,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与魏国进行了六次战争。第一次: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命赵云、邓芝率偏师出兵箕谷,以为疑兵,而亲率大军进至祁山。魏国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顺,关中震动。魏明帝急忙亲自坐镇长安,命左将军张郃抵御诸葛亮。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兵败街亭,诸葛亮只得退兵汉中,三郡得而复失。第二次,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兵出散关,进围陈仓。魏将郝昭防守严密,诸葛亮攻城二十余日,未能得手,因粮尽而退兵。魏将王双率兵追赶,诸葛亮击败其军,斩王双,回到汉中。第三次,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命部将陈式攻打武都(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魏将郭淮欲击陈式,诸葛亮亲自出兵建威(今甘肃西和县北),郭淮退走,遂得二郡。第四次,建兴八年(230年)秋,魏国派大将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谷,曹真由斜谷,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严阵以待。由于连降大雨,道路断绝,魏军劳而无功,只得退去。第五次,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魏明帝命司马懿督兵抵御。诸葛亮连战皆胜,因粮尽而退兵。魏将张郃领兵追赶,诸葛亮在木门设下埋伏,将其射死。第六次,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大军由斜谷而出,占据武功县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南岸。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分兵屯田,以为久计。是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溘然长逝五丈原。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诸葛亮总共五次北伐,其中只有两次兵出祁山,另外还有一次则是防守。

罗贯中在“六出祁山”这个情节单元中,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忠贞品格和奇谋妙计,突出了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在艺术上总的说来是成功的,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罗贯中历史地理知识不足,而又过分拘泥于“六出祁山”这样的进军路线,导致这一单元出现许多地理错误。

诸葛亮北伐因何失败?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已演化为成语,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后人对诸葛亮表示景仰崇敬之际,常常为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感到遗憾和惋惜。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军中,随着蜀军的撤退,诸葛亮奋斗了终生的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目标也随之宣告失败。

长期以来,人们就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诸葛亮该不该进行这场战争以及诸葛亮的才干等方面的问题,争论不休,至今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关于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取得成功这一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短于用兵,不善于打仗。陈寿《三国志》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评价是这种观点的代表。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本传中还具体地指出诸葛亮北伐“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并有以下事实证明:第一,不敢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第二,战略上寄希望于兴师动众以取胜,考虑其他制胜途径和条件不足;第三,战术上执著于与敌军正面作战,应变能力差。陈寿历来以“良史”著称,所以他对诸葛亮的评说,是真话,是公允正确的。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是陈寿的心里话,一者陈寿以蜀人仕晋,不能不有所避讳;二者陈寿之父因马谡失街亭受牵连治罪,陈寿的评说意在贬诸葛亮,是完全可能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蜀国弱小,不具备北伐成功、统一中国的条件。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根据诸葛亮《(后)出师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唯坐待亡,孰与伐之”的议论,认为诸葛亮明知我弱敌强,北伐已不可能成功,却又连年劳师动众,是不得不采取的以攻为守的策略,“醉翁之意不在酒”。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文史工作者,如周一良、陈克华等在论著中也特别强调弱小的蜀国要想取得北伐成功,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没有联合东吴。此种观点认为,诸葛亮虽多次北伐,但基本上是单方面进行的,没有事先和东吴取得联系以及密切配合作战。而在《隆中对策》中和后来三国鼎立的实际情况下,国力弱小的蜀国欲战胜强大的魏国,不联合吴国出兵是不可能成功的。

还有一种观点强调是形势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认为,实际上诸葛亮是始终按照“隆中战略”在努力,但这个方针战略实现的客观形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一是荆州之失,使《隆中对策》的战略受挫;二是夷陵之败,使蜀国元气大伤,力量削弱。这一切都不是诸葛亮所能料及、所能改变挽回的。

以上四说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研究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应强调:一是系统分析,二是分清主次。如此,我们又认为,以上诸说虽不无道理,但似乎又有偏颇!

姜维到底几伐中原?

诸葛亮临终前,把军事大权亲手交给了姜维。作为肩负“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大业重任的姜维,九次兴师伐魏,最终以身殉国。《三国演义》用了第一百零七回至一百一十六回,共九回记载此事。

那么,历史上姜维到底几伐中原呢?据史书记载,第一次北伐,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出师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第二次北伐,延熙七年(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遣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第三次北伐,延熙十年(247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第四次北伐,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第五次北伐,延禧十三年(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第六次北伐,延禧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第七次北伐,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八次北伐,延禧十八年(255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第九次北伐,公元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第十次北伐,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次年永安元年(258年)诸葛诞兵败后退兵。第十一次北伐,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景耀六年(263年)蜀亡。

但是,这几次交锋,姜维却得利不多,失利不少。如果完全按史实写,当然不行。《三国演义》作者因此又一次使出了巧妙剪裁、虚实间用的拿手本领。

先删去了几次战事。魏嘉平元年(249年)之前的战事都删去了。这之后的两次也只字未提。一次是蜀延熙十三年(250年),姜维攻打西平(今青海西宁),不克而还。还有一次是蜀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率张嶷等部从狄道进军攻占魏河间、临洮等边县,遭到魏将徐质的反击,张嶷阵亡,姜维退走。《三国演义》不仅删去这次战役,而且还在前一年(253年),就先让姜维一枪把徐质刺于马下,再让众军用乱刀把他砍死。

又改造润饰了几次战事。蜀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兵出雍州,筑城曲山,要与羌人会合伐魏。《三国演义》如实写了这次姜维的败退,但却又写当姜维奋力杀出重围时,遇上并未参加这次战役的司马师,并且让姜维只三回合便把司马师杀败,待司马师再来时,又让蜀军用诸葛亮所传连弩法,连人带马射死魏军无数,教司马师在乱军中逃命而回。蜀延熙十六年(253年),姜维出石营,经董亭,围狄道,被郭淮、陈泰解了狄道之围,姜维粮尽而还。《三国演义》写来,又添枝加叶。前面说过,魏将徐质本来第二年还在反击蜀军时杀了蜀将张嶷,但《三国演义》却让他在这一战中中了姜维的诱兵之计,魏兵大败,徐质被杀。这次战役,司马昭以征西将军的身份到了前线,住在长安,作者当然也不放过,让姜维神机妙算,像当年诸葛亮在上方谷困住司马懿一样,这次则把司马昭困在铁笼山,几乎枯渴而死,全军覆没。还有魏将郭淮,本来是两年后的255年才死,作者也让姜维在这次战役中,接住郭淮射来的一枝箭,反射过去教郭淮应弦落马而死。延熙二十年(257年),姜维乘魏军多赴淮南,乘虚出骆谷,进军秦川。作者也先让蜀将傅佥活捉魏将王镇,又用铁锏打死魏将李鹏,尔后蜀兵奋勇攻城,直杀得魏兵在城内嚎啕痛哭,声闻四野。

最后又完全虚构了两次战役。一次说在蜀景耀元年(258年)冬,姜维兵出祁山。刚分三寨扎下,其中一寨却因邓艾预先挖下地道通至寨中,半夜魏军从地道中杀出,成内外夹攻之势。姜维临变不乱、指挥蜀军沉着应战,杀退魏兵。接着,姜维又效孔明斗阵辱仲达之法,布下八卦阵,诱邓艾中计,困在阵中。邓艾虽然遇救出阵,祁山九寨却都被蜀兵夺了。最后,姜维又识破邓艾的诡计,一边和魏兵斗阵,一边布下伏兵,把魏兵杀得大败,连主将邓艾也中了四箭。再一次说在景耀三年(260年),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便令廖化取子午谷,张翼取骆谷,姜维自取斜谷。杀奔祁山前来。这一次,姜维识破邓艾参军的诈降之计,又将计就计,把魏兵诱入埋伏杀得大败,邓艾丢盔弃甲,撇了坐下马,爬山越岭而逃。

删、改、造,这就写成了《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八伐中原。虽然真真假假,杂采并用,但作者写来却一气呵成,了无痕迹。魏军虽然最后胜了,却常常很狼狈,丑态百出,姜维这个诸葛亮的接班人虽然失败了,却不失其光彩,特别是完全虚构的两次战事,真是赢得痛快淋漓。 mKM41bAloHyDFo9wZ6ehjMpxyOLbO28Rfi636Ifb4mdDX6iFCBLTj1Zl0CTeWj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