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还原《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真实面目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1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此批评是很中肯的。《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它经过了艺术加工,其文有不少虚构之处。

谁是“酸枣会盟”的主盟人?

《三国演义》第五回的前半部分《发矫诏诸镇应曹公》,说的是曹操到陈留郡招募义兵,向各州郡发出矫诏(假托皇帝的名义发出诏书),要求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渤海太守袁绍收到矫诏,前来与曹操会盟。共有十七镇诸侯起兵响应。这十七镇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加上曹操,一共是十八镇诸侯,各带兵马投洛阳而来,在关外安营扎寨。在推举盟主时,曹操说:“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后裔,可为盟主。”袁绍再三推让,大家都说:“非本初不可。”袁绍才答应了。于是筑坛结盟,袁绍上台,读盟词,歃血。至此,这个讨伐董卓的关东军事联盟,算是正式形成了。

但考诸史籍,《三国演义》的这段记载与史实有较大的出入。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各州郡起兵后,驻扎在不同的地方:袁绍、王匡屯兵河内,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县,袁术屯兵南阳,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并没有像《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都在洛阳外围会合。这年春天,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张超等五人在酸枣会盟,广陵功曹臧洪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将要盟誓时,刺史、太守们互相辞让,谁也不敢先登坛主盟,都推荐臧洪,臧洪便整衣升坛,歃血宣读盟词。他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无不激动。《三国志·臧洪传》记载:“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洪乃升操盘歃血而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暞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臧洪所宣读的誓词,与《三国演义》所记的誓词基本相同,字句只有微小的差异,可见《三国演义》取材于史书,而又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主持盟会的人偷换成袁绍了。本来《后汉书·袁绍传》说:在酸枣会盟时,袁绍并不在那里,众人“遥推”袁绍为盟主;而《三国演义》却写道:“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盟词略)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其实这都是臧洪的事,而与袁绍毫不相干。

实际上,这次酸枣会盟是不算太成功的。且不说呼声最高的袁绍没有亲自出席主持,就是那些出席的刺史、太守也都是胆小之辈,他们惧怕董卓,谁也不敢带头登台主持,以免落一个“首犯”的罪名。经过一番你推我让之后,才把一个不够级别的广陵郡功曹推上了台。当然,臧洪是一个深明大义而又非常勇敢的人,他的表现是很出色的。

周瑜真的是量窄之人吗?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三国历史文化的普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三虚七实的描写也迷惑了不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其中对周瑜的描写,就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这是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与历史真实性大相径庭最突出的例子。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他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其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完全属于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艺术创作。

那么,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周瑜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公元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公元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身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公元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程普早年跟随孙坚攻城拔寨,受过伤,立过功,年纪又比周瑜大,也有计谋,因此瞧不起周瑜,甚至经常凌辱他。按理,论资历,周瑜也很早就跟随孙氏,并不比程普差;论功劳,他从孙策破笮融、败刘繇、刘勋,讨江夏、定豫章,也赫赫在册;论职务,他是都督,程普是副都督。不过,他始终不与程普计较,谦让以待,折节相容。后来,连程普也不得不敬服他。程普对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好像饮美酒佳酿,不知不觉即被陶醉。”对此,孙权也有同感。有一次,刘备自京口回荆州,孙权和张昭、鲁肃等人设宴送别,待张昭、鲁肃先走了,孙权留下刘备说话,谈到周瑜,他十分感叹,说:“周瑜这个人,文韬武略,是万人之英,看他器量广大,恐怕不会久为人臣。”他认为周瑜这种大政治家的气量,不是普通人臣能做到的,认为这是一种帝王之量。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作者把周瑜写得那样骄矜忌刻,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过人见识和宽广胸怀。不过,作者这样写也给我们留下了另一种类型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一种才大器窄的典型。

真实的张昭什么样?

在《三国演义》中,张昭是一个颇受贬抑的人物。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他总是给孙权出馊主意,似乎是一个目光短浅、胸襟狭隘的平庸之辈。其实,历史上的张昭乃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杰出人物。罗贯中之所以对他作了带有丑化色彩的描写,主要是因为他在赤壁大战前夕曾劝孙权归顺曹操。对于刚刚败退到夏口、立足未稳的刘备集团来说,如果孙权降曹,则再无退路,根本无力抗拒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很可能就此覆灭。所以,宋元以来“拥刘”的通俗文艺作家、民间艺人,包括罗贯中,都对张昭大为不满。对于孙权集团来说,举兵抗曹并无必胜的把握,奉江南而归降则可受到优待。在此之前,刘琮不战而降,拜青州刺史,封列侯(《三国演义》写刘琮被曹操命人追杀,系出虚构);在此之后,张鲁战败而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都是证明。所以,张昭之议,实在是为了维护孙权集团的利益,正符合“各为其主”的信条;当然,这也会使孙权失去称王称帝的可能。而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如果孙权当时归顺曹操,将大大有利于曹操早日统一全国,实在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平心而论,张昭不仅是东吴的开国元勋,而且其眼力、胆识、威望,都堪称东吴文臣之首。当孙策开创江东基业之初,即以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尽管史书对张昭的具体功绩记载不详,但二十出头、忙于征战的孙策多方仰仗其辅佐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孙策特别尊重张昭,“待以师友之礼。”(《张昭传》注引韦昭《吴书》)建安五年(200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遇刺身危,临终把十八岁的孙权连同孙氏基业一并托付给张昭,慨然叮嘱道:“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张昭传》注引《吴历》)此时,孙氏基业尚属草创,强敌在北,人心未宁,孙权与文官武将们尚无君臣之固,孙权本人既缺乏治军理民的经验,又沉浸在乍失长兄的巨大悲痛之中,而周瑜尚在外地,如果张昭怀有二心,孙氏危矣!然而,张昭不负孙策信赖,当机立断,马上立孙权为主;同时,一面上奏东汉朝廷,一面命令各地将校各奉职守,还亲自扶孙权上马巡军,从而迅速稳定了局势。可以说,张昭几十年不懈的、忠心耿耿的辅佐,对于东吴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昭为人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常常犯颜直谏,使孙权这位雄主也敬惮不已。孙权好田猎,常冒险射虎。张昭谏曰:作为君主应“驾御英雄,驱使群贤”,而不应驰逐于原野,校武于猛兽。

孙权创业之时尚能从谏如流,但即东吴皇帝位后,便对张昭冷眼相看。战前张昭主和,孙权当时只批评他“几误孤大事”,却一直耿耿于怀。孙权称帝后大会群臣,盛赞周瑜、鲁肃力主抗曹之功。张昭不失时机地举笏致贺,未及出言,孙权就说:“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可见,孙权早就对张昭不满。但张昭忠诚未减,刚正如初。他对孙权说:“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志在忠益,俾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君臣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10月,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臣吴,孙权大喜,遣使大加封赏。张昭等认为其降有诈,谏阻孙权。孙权不能忍受,按刀大怒说:“吴国之士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张昭泪流满面,重念太后、孙策遗诏顾命之言,据理力争。孙权当时虽“掷刀致地,与昭对泣”,但仍拒谏不纳。张昭称疾不朝。孙权知其所以,益“恨之,土塞其门”。张昭更为气愤,便从里面也以土封门,表示决不再出。不久,公孙渊杀吴使。事实证明张昭判断准确,孙权后悔不纳张昭之言,故“数慰谢昭”。张昭不出,孙权“过其门呼昭”。张昭辞以疾笃。孙权放大火烧其门逼他出来,张昭仍不出,孙权急忙救火,久候门外。张昭终被儿子扶出,“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

正因为张昭忠心为国,刚直不阿,举国上下对他都心存敬畏,孙权也常说:“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刘备真是“皇叔”吗?

“刘皇叔”之说,并非始于《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平话》中,刘备就被称为“刘皇叔”了。《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为了突出刘备的正统地位,对他的皇族身份更加不遗余力地渲染和强调。但即便是根据《三国演义》所写,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如第二回:“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玄德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督邮大喝曰:‘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淘汰这等滥官污吏!’”又,第四十三回,诸葛亮去柴桑,在“舌战群儒”的场面上,陆绩在座上问诸葛亮说:“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

上面所引的两段话,都不见史书的记载,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所设计的对方的反诘之辞。那么刘备真的是汉献帝的“皇叔”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分别查明刘备和汉献帝的世系。先说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言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出自刘胜之子刘贞一支,但对此后的世系却没有交代,便径直写到刘备的祖父刘雄、父亲刘弘。对于史籍的上述记载,古代的史学家就产生过怀疑,如给《资治通鉴》作注的元人胡三省就说过:刘备“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倒是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刘备家谱,其中开列了从汉景帝、刘胜直到刘弘的十八代祖先。照此说来,刘备就是汉景帝的十八代玄孙了。但是,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提供的这份家谱“真假杂糅,大部分是靠不住的”;“刘贞这个支系很早就没落了,经历过两汉之间的改朝换代和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之后,更是家世衰微,谱牒不明。”所以,刘备究竟是汉景帝的第多少代玄孙,至今还是个未知数。在古书上还有另一条信息,据《典略》记载说:刘备是临邑侯支属。《典略》一书是三国魏人鱼豢所撰,鱼豢和刘备是同时代的人,所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原始性的。按:临邑侯刘让是常山宪王刘舜之后,刘舜和中山靖王刘胜都是景帝的儿子,而其后代则属于不同的支系了。

再看汉献帝。东汉自和帝刘肇以后,皇帝大多短命,而又往往无子,太后及其娘家的外戚们为了长期把持政权,总喜欢用支系的幼儿来继承皇位,因而堂兄弟相承、叔侄相承屡见不鲜。汉献帝的父亲汉灵帝,就是在汉桓帝死后,以支属入继大统的;而他本人又是在其兄汉少帝被废后即位的。这样一来,弄得世系纷纭,一般人很难理清头绪。不过,细加排比梳理,仍然可以推算出汉献帝刘协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八代玄孙,也就是汉景帝的十四代玄孙。 罗贯中与在他之前的许多民间艺人一样,出于“尊刘”的心理,觉得堂堂汉昭烈帝如果谱系不明,未免太不像话,所以想方设法要把刘备中断了的家谱衔接起来。然而,他根本没有认真推算汉献帝的世系,只是信笔写来,随便给刘备加上一个“皇叔”的头衔,大概是因为刘备比汉献帝年长二十岁吧。而按照他拿出的家谱,刘备却要比汉献帝低好几辈!

至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从史实的角度来看,刘备与汉献帝的辈份关系尚难断定。所谓“皇叔”,其实是罗贯中虚构的头衔,而且虚构有误。

关羽和张飞的出身如何?

在民间,说书唱戏,对关羽、张飞的刻画历来不少,史书也多有记载。作为英雄,他们就像天空中两颗璀璨夺目的星斗被人们仰慕和颂扬。可是关羽和张飞的出身如何?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说法,多来源于宋元以来的传说和文艺作品,并无实据。

《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关于关羽的出身,史籍上只有这寥寥数语。按:河东,郡名,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公里。解县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相传关羽的故里,在今运城市西南十公里的常平村,那里有关羽的祖祠,始建于金代,现有建筑为清代重修。据说在清康熙年间,解州有人在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关羽的家世。有一个名叫朱旦的地方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说是关羽的祖父叫关审,父亲叫关毅。但原碑今已不存,我们已无从考证。关羽在家乡的事迹记载不详,本传只说“亡命奔涿郡”。没有说“亡命”是何原因。后来有多种传说:有说关羽为匡扶汉室之业而出走;也有说关羽见盐商欺压百姓,遂杀盐商党族而逃亡;还有说是恶霸吕熊强占关羽同窗李生之妻,李生求关羽帮忙,于是关羽怒杀吕熊;《三国演义》中关羽自称:“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这些传说虽不能考证,但都道出了一个共同的命题:面对当时动荡不堪的社会,关羽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热血青年。

《三国志·张飞传》对于张飞的出身,写得更为简略,只说他“字益德,涿郡人也”,其他则没有什么记载。益德,《三国演义》写作翼德。这种写法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比《三国志》的成书晚200多年,所以当以《三国志》为准。在《三国演义》中,张飞自称:“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其中,“世居涿郡”是真,“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是想当然,“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以及还说什么“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则是于史无证了。

历史上的赵云什么样?

历史上的赵云,在刘备入蜀后也随同入蜀,封为翊军将军。刘禅即位,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继迁镇东将军。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命赵云与邓芝攻曹真军于箕谷,兵败受贬为镇军将军,不久病卒。后主刘禅于景耀三年(250年)下诏封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为侯,也没有赵云的份儿。第二年因姜维等人感到不平,刘禅才被迫封之顾平侯。《三国志》记赵云事总共不到三百字。可见,历史上的赵云在汉末猛将群中算不上杰出人物。论勇武,尽管刘备说他“一身都是胆”,号称虎威将军,但其武艺、威名都不如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等人。论功业,赵云也不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魏延等人。所以,细读《三国志》就会发现,刘备并不重用赵云,虽长期追随,但却很少让他独当一面,功业自然不会显赫。

虽然仕途不尽如人意,但历史上的赵云决非平庸之辈,他有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其一,深明大义。据《云别传》记载:当赵云初从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悬)之噩,鄙州论议,从仁政之所在,不为忽袁公而私明将军也。”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赵云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则是“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是解民于倒悬。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亦是为此,而并非单纯出于私人感情。正是这一点,使赵云大大高于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谏。《云别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以役调,得其欢心。”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其他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刘备要去讨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之仇时,赵云又挺身而出,竭力劝阻,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不应置魏,先与吴战。”由于刘备拒绝了赵云、秦宓等人的诤言,一意孤行,终于遭到夷陵之败,使蜀汉元气大伤。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纵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像赵云这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

其三,公正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敦。在战斗中,赵云俘获了其部下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少小相知”。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此。”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

其四,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实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众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

赵云是不是刘备的“四弟”?

在三国戏和三国评书里,赵云每每被刘备和关羽、张飞称为“四弟”,人称“四将军”。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桃园结义”之事,自然也不存在刘备称关羽、张飞为“二弟”、“三弟”之事了。不过,《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毕竟还有刘备与关、张“恩若兄弟”的记载,表明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在《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中,连类似于“恩若兄弟”的记载也没有,更谈不上与刘备结拜兄弟了。尽管赵云很早就追随刘备,但他却不具备像关羽、张飞与刘备那样的特殊关系,也远不像关、张那样受器重。

《三国志》里赵云传在关、张、马、黄之后,《三国演义》排五虎上将的名次也照《三国志》。一直到毛宗岗父子校订《三国演义》,才“擅自”将赵云挪到了马超、黄忠前面。赵云在蜀汉群臣中地位不高最有力的佐证是:当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以下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就“等”在了这以下“一百二十人”之内。到刘备称帝,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的名字。这些事实都说明,历史上的赵云绝不可能是刘备的“四弟”。

当刘备任平原相时,“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而赵云仅为刘备的“主骑”(卫队长)。以后,关羽、张飞每每委以重任,堪称刘备的得力助手;而赵云则长期跟在刘备、诸葛亮身边,很少独当一面。可以说,在刘备集团中,赵云的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甚至不如魏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早已封为汉寿亭侯);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先已封为新亭侯);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先已封为都亭侯);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而赵云仅为翊军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除关羽、黄忠已卒外,张飞升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升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魏延也进拜镇北将军;而赵云的官爵却未升迁。

罗贯中承袭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元代《三国志平话》的艺术创造,在《三国演义》中让刘备与关羽、张飞结拜成了兄弟,却并没有让赵云也参加结拜。诚然,罗贯中十分喜爱赵云,通过一系列情节(包括“单骑教主”这样夸饰成分甚重的情节和“力斩五将”这样纯粹虚构的情节),充分渲染了他高超的武艺、过人的胆识、高尚的品格,提高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把他排在了马超、黄忠的前面,却没有把他写成刘备的异姓弟兄。通观《三国演义》,只有第七十三回中,关羽说过一句:“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这里的“即”,意思是“相当于”,而非“是”。事实上,书中的刘备从来没有称赵云为“四弟”。由此可见,“四弟”的称呼,并非来自《三国演义》。

赵云形象为什么会超过关羽、张飞?

《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群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之外,就要算赵云了。十分有趣的是,日本广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在评选“你最喜爱的三国人物”时,也把赵云排在第二位。那么,赵云形象为什么会超过关羽、张飞呢?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三国演义》作者对赵云形象的成功塑造。所以,我们先看看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形象,与历史上的赵云判若两人。从第七回到第九十七回,共跨九十回。罗贯中依据史实,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极尽虚构夸张之能事,把赵云塑造成了勇冠三军的虎将。第七回赵云一出场,就和勇猛异常的文丑激战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当时,赵云还只是个少年将军!可见,赵云初亮相,就显得身手不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群雄逐鹿的环境中,赵云先是投靠公孙瓒、袁绍,因均不如愿,故在飘零了好一阵子后才投奔刘备。至此,赵云算是遂了平生之愿,决心肝脑涂地尽忠刘备。他的美德也在刘备帐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勇谋兼备(单骑救主),他名利美色无所动(街亭拒赏、桂阳拒亲),他忠直敢谏(截江夺阿斗、谏刘备赐有名田宅)。难怪,赵云病死的消息传来,诸葛亮、后主刘禅均感到“国家损一栋梁”矣!

但是,具体论及赵云形象为什么会超过关羽、张飞,人们的看法有明显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赵云形象之所以超过关羽、张飞,是因为“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因而他的形象完美感人,令人难忘;再一种观点认为,赵云形象之所以超过关羽、张飞,是因为“赵云是罗贯中最为理想的,刻画得最为着力的英雄人物。”

沈伯俊先生经过深入、仔细的考证,对以上两说提出质疑,指出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所跨章回超过关、张,是因为赵云比关羽多活了十年,比张飞多活了八年。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地位明显不如关羽,仅与张飞大致相似;而且正面描写赵云的笔墨也没有关羽多,与张飞相当。通观《三国演义》,罗贯中对赵云的评价略高于张飞,但又不及关羽,因此,“关羽才是罗贯中在武将形象系列中最为理想的人物”。进而沈伯俊先生认为,赵云形象之所以会超过关羽、张飞,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一个真实性与独创性融为一体的鲜明的艺术形象。二是因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明清时代,大多数读者囿于传统的“忠义”观,因而把关羽看成最高大的艺术形象;现今,随着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巨大变化,赵云的勇谋善战和一系列美德,更容易受到今天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历史上的马超什么样?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马超英勇猛壮、武艺出众的章节,笔墨少而精彩。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说马腾、韩遂起兵讨伐郭汜等,在阵前,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仅数合就枪刺王方,生擒李蒙。“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写马超为报杀父之仇,与韩遂起兵反曹,夺长安、占潼关。与曹操军战于潼关,马超出马,连败曹将曹洪、徐晃和于禁等。曹操只身夺路而逃,割须弃袍,方才保住性命。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写马超与曹将许褚厮杀,扬鞭冲斗,二百多个回合仍不分胜负。许褚杀得性起,卸了盔甲,赤膊上阵,仍斗不过马超。后来曹军大乱,折伤大半,许褚也中箭而逃。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说马超援助刘璋,在葭萌关与张飞大战。第一次交锋便战约百余合,不分胜负。片刻之后,张飞不用头盔,只裹包巾,又斗百余合。接着两人又挑灯夜战,还是没有高下。最后还是李恢充当说客,说动马超归降刘备。这些情节,成功塑造了马超英勇无敌的形象。

《三国演义》里数次描述马超是“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着实是英俊年少,悍猛无敌,又因他极喜穿白,是以得了个“锦马超”的名。他少年时便随父讨逆党,后来又因曹操杀了自己那奉天子诏而去讨国贼的父亲及满门兄弟子侄,便为父弟报仇,屡屡起兵讨曹,正可谓集国仇家恨于一身,俨然一个大义凛然的正面形象。实际上,这是罗贯中在袒护他,或是为了丑化曹操,又或是还有什么其他的意图,因此便给我们来了一招乾坤大挪移。其实在《三国志》里,也就是历史上比较真实的那个马超,应该是个狼子野心、残暴少谋、空负了一个勇名的人,至少是绝对算不上好人的,更别说是大义凛然了。

当时,马超的父亲马腾因为自己的年纪大了,于是就在当地诸多两千石官吏的迎送下,入京师宿卫。曹操当即表其为卫尉,马超的亲弟弟马休和马铁分别封为奉车都尉和骑都尉,随马腾以及家属共徙邺郡居住。又拜马超为偏将军,由他单独留在关西统领马腾的部众。然而在建安十六年,马超竟然置他在邺郡的老父马腾及亲兄弟马休、马铁等一众家属的生死安危于不顾,悍然起兵造反。这一举动的直接后果,当然便是导致他在邺郡的老父和两个亲弟弟以及在那里的所有马氏家族成员,都以谋逆的罪名被下狱斩首,大约有一百多人。正因为他有这种举动,所以说马超是一个为达个人目的全然不顾家人生死,可称之为狼子野心的野心家。

至于说马超之无谋,没有哪本书上说他是个多智的人,无论是演义,还是史书,都没有这样的说法。看他在潼关时源源不断地有援军到来时,曹操则“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态度就知道了。倘若马超多智,曹操没有必胜之把握,焉会对他大量援军到来反而会感到高兴呢?又怎么会有“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的说法?后来在他败退后第二次在西凉起兵时,干脆连雍凉都未能出,就为当地的官兵所败,“进退无据”狼狈不堪,所以马超无谋,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再来说他残暴,一方面是因为他要对他的父亲以及马氏家族的那一百多人的死负直接责任,另一方面是他在第二次起兵的时候,不但先杀了已经很多投降了他的高级官吏,包括太守和刺史等,还杀害了很多抵抗他的汉王朝官吏的家属。其中有一个抚夷将军姜叙的老母被他抓住后,就这样骂他:“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于是“超怒,杀之”(《三国志·魏书·杨阜传》)。仅仅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来看,说马超残暴毫不为过。

最后来说说马超的勇名。马超在潼关时曾和曹操在阵前对话,当时“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盼之,超乃不敢动(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如此看来,当时双方有四人在场:马超、韩遂和曹操、许褚,形势是两个对两个,而仅仅因为许褚瞪了身负勇名的“锦马超”一眼,马超就“乃不敢动”,这个名声只怕便有了疑问,只是被人瞪了一眼就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了的人,如何言“勇”?另外,还有一件事是鲜为人知的,那就是早在建安初年马腾和韩遂的战乱中,他和韩遂的女婿阎行单挑,史书载曰:“建安初,约与马腾相攻击。腾子超亦号为健。行当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杀之”(《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当时如果不是阎行的矛折了,只怕马超立时就一命归西了。而这个阎行是个无名之辈,但堂堂的“锦马超”居然败在他手下,而且还是因为对方的矛折了才拣了一条命的。照这样说来,所谓的“锦马超”勇力也就不过尔尔,那勇将的名声真的可以说是徒有虚名。

庞统是死于落凤坡吗?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写刘备在军师庞统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冷苞之后,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狭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却被埋伏于此地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一代英杰,竟然死于非命,年仅三十六岁。这一情节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致从明清以来,很多人都以为庞统真的死于“落凤坡”。

其实,这一情节基本上是虚构的。据《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可见历史上的庞统并非死于进兵雒城的途中,而是死于攻城之时;不是因为中了埋伏而死,而是因为被流箭射中,死于意外。关于庞统的葬地,史无明文。由于其故乡襄阳距离遥远,且为曹操地盘,还葬原籍显然不可能;而鹿头山(今名白马关)距雒城不过数十公里,而且地势高阜,背景开阔,可能是刘备进攻雒城的大本营所在地,因此,痛失良佐的刘备将庞统葬于此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陆游写有《鹿头山过庞士元墓》的诗,其中有“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苔藓无情报,秋来满断碑”等句,可见陆游经过此地之前,这里早已有了庞统的祠墓。大概是受到这一史实的启发,又因庞统有“凤雏”的美名,罗贯中才虚构了庞统死于“落凤坡”的情节。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如此虚构呢?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有意将庞统之死提前,以便诸葛亮及早入蜀,指挥夺取益州的战斗(历史上诸葛亮是在刘备包围雒城以后才与张飞、赵云等溯江入蜀,分定郡县,然后与刘备共围成都的)。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庞统在刘备夺取益州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庞统而言未免不大公平,为此,罗贯中又虚构了庞统在赤壁大战中巧献连环计、在耒阳半天了断百日积案等情节,有力地表现了他的才干,为塑造其忠烈睿智的形象作了补充。

蜀汉后主刘禅是庸主吗?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创建者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十六岁的刘禅被扶上了皇位。这位蜀汉后主为人懦弱愚笨,不思治国理政,导致蜀国朝政腐败,江河日下,最终兵败国亡,自己也落得寄人篱下、苟且偷生的下场。由此,刘禅在人们的心目中便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这是受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历史上的刘禅并不平庸。

史载: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的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魏略》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爽与司马懿争权被杀后,夏侯霸恐受株连而入蜀,后主刘禅亲自出迎。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为老将黄忠所杀,刘禅向他解释道:“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并指着自己的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原来,刘禅之妻乃张飞女,而张飞之妻又为夏侯渊的从妹,故刘禅有此说。之后,刘禅对夏侯霸“厚加爵宠”。刘禅对夏侯霸这一套怀柔拉拢手段,即使其父刘备在世,大概也不过如此。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四十一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可能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排一排时间表,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二十九年的皇帝,似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诸葛亮在世五出祁山,他死之后姜维又屡伐中原,这样一次又一次劳师动众地伐魏,都是经过刘禅首肯的。这说明刘禅并不满足于偏安巴蜀,而有统一天下之志,并非希求苟安的庸懦之君。

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降魏后,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司马昭与他一起宴饮,为他表演蜀地歌舞,随从们都触景生情,无限伤感,刘禅却依然喜笑自若。后来司马昭又问他:“颇思蜀否?”刘禅竟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对此,绝大多数论者认为,刘禅只图吃喝玩乐,心甘情愿地当“亡国奴”,无耻和昏庸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现在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刘禅的这段精彩表演,正说明他的智慧过人。司马氏之阴险毒辣是路人皆知的。刘禅降魏后,作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身家性命都操纵在别人手中,欲想保全殊非易事。他之所以用“此间乐,不思蜀也”来回答司马昭的“颇思蜀否”的询问,与其说是出于糊涂与昏庸,不如说是故作痴呆的韬略之计,是一种计谋和策略,企图以此来故意麻痹司马氏,让他掉以轻心,从而保全自身,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如此看来,在表面庸懦、麻木的背后,刘禅是潜藏着狡智和机谋的。

综上所述,“扶不起的阿斗”作为民谚而成,无可厚非,但以之来评价刘禅这个历史人物似乎是欠妥的。

诸葛亮出山以前有何经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隆中未现就已是一位名扬四方、学识渊博的智者,所以刘备才会去隆中“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但这位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何来这么大的本事?他在出山以前又有何特殊的经历呢?

其实,诸葛亮故里在东汉徐州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据《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应劭《风俗通》,诸葛家族是秦末跟从陈涉起义的将军葛婴的后代。葛婴有功反被陈涉杀害,到汉文帝时追录他的功绩,封他的孙子为诸县(属琅邪郡)侯。后来,葛家由诸县迁到阳都,阳都先有葛姓,当地人为了把他们和当地葛姓区别开来,便称他们为“诸葛”,后来便成了他们的姓氏。诸葛家族并不显达。诸葛亮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泰山郡郡丞。他的叔父诸葛玄也不过和袁术、刘表有些来往而已。所以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出身“布衣”,在给李严的一封信中也自称是“东方下士”。

诸葛亮从小就历经战乱。先是黄巾农民起义的浪潮冲击着他的家乡。然后是曹操征陶谦,攻徐州,他的家乡又直接受到骚扰和破坏。诸葛亮早年家境比较贫寒。还在他幼小时,生母章氏病故。八岁那年,父亲又去世。这时他有一个比他仅大五岁的哥哥诸葛瑾,下有一个弟弟诸葛均,此外还有两个姐姐。兄弟几个都只靠叔父诸葛玄抚养。当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赴任时,除留下诸葛瑾在家照看家财外,诸葛亮姐弟几个全部被带到了豫章。这时诸葛亮大约十五岁。诸葛玄到豫章上任不久,东汉朝廷又派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上任时,从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来兵马,强行赶走诸葛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投奔荆州刘表。后来,诸葛玄病卒。当诸葛亮到隆中时已是没有亲人照顾,全靠自力维持生活。

这段身世经历,对后来诸葛亮一生的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他随叔父闯南走北,目睹了战乱的局面,少年时也就特别关心天下大事。襄阳是荆州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水陆交通发达之地,加之荆州地区战乱较少,所以不少名人志士都逃到荆州避乱,如不满诸侯割据和战乱的有识之士徐元直、孟公威等。他们都成了诸葛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评论天下大事。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抱负,诸葛亮潜心研究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史料,总结胜败经验。后来又与襄阳颇有名气和学识的司马徽、庞德公及其侄庞统等成了好友,更增加了诸葛亮在治国和军事上的知识。在交往中,诸葛亮富于主见的独特见解常受到好友们的赞赏,如他认为治国治军必须要集思广益、任人唯贤等,庞德公更比喻他是一条还未发威的龙,并与他取了“卧龙”的雅号。后来,诸葛亮还娶了荆州很有影响的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黄承彦也很佩服他治理天下的见解,所以才积极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华并非天生,而是同他丰富的阅历和潜心研究治国之道分不开的。

诸葛亮早年的这段身世,《三国演义》里并没有描写。和其他中国古典小说一样,人物一出场,思想、性格就已定了型。不过,《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后来思想、政治活动的描写,与这段经历都是可以衔接上的。我们了解了诸葛亮的这段经历,不论对历史上的诸葛亮,还是小说中的诸葛亮,都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历史上的诸葛亮什么样?

诸葛亮一向被奉为“智圣”,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人们形容他“才比管乐,精通易理,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胸中包罗万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影响,与其真正的形象是有差别的,正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说:“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一出山,就作为刘备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奇谋妙策,层出不穷,从博望烧屯、火烧新野到巧夺荆州、智取汉中,他简直用兵如神,计无不成。空城计、八阵图,都成了诸葛亮的用兵绝招。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不是这样呢?

历史上的诸葛亮只能算是位出色的政治家,其才能主要表现在治理国家上,晋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他说:“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蜀国在他的治理下,称得上是“路不拾遗,国富民强”,真可谓是治世之良才。陈寿还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按这个说法,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奇谋将略而著称。

从《三国志》本身说,陈寿写《诸葛亮传》,总的来说,对诸葛亮是极为推崇敬佩,因而评价是公正的,从写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三顾草庐出山,到写他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至于“风化肃然”,到写他病死后“黎民追思,以为口实”,都说明这一点。从当时其他人和诸葛亮自己的评价看,也从未见有人从这方面称赞过诸葛亮。司马懿甚至曾对他弟弟司马孚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当中自然带有敌意,但他与诸葛亮多次对垒交锋,这样评价应该包含他的切身体会和了解,并非随意褒贬。诸葛亮曾自比管、乐,对自己的政治才干颇为自信,但在军事上他却常是称许别人。《三国志·法正传》说他“每奇正智术”,赞叹法正用兵的才智谋术。《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记载他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刘巴字子初)远矣”,甚至觉得不如刘巴,诸葛亮这样说,固然过于谦逊,刘巴的才干显然远不能和其相比,但这至少也说明诸葛亮在这方面并不过高自许。现存史籍也没有多少关于诸葛亮指挥打仗巧用奇谋的记载。他出山辅佐刘备之后,到刘备去世之前,甚至没有亲自指挥过什么大战。博望烧屯是刘备打的,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指挥的,刘备平益州的谋士主要是庞统和法正,智取汉中是刘备亲自去的,谋士是法正。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曾亲自指挥过一些大战,但在奇谋方面也不突出。

因此,陈寿的话可能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当然,诸葛亮仍是一位杰出人物。就军事上而言,他也有卓越才能。他以法治戎带兵,统率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戎阵整齐,战斗力强。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奇谋不以为然,但对诸葛亮治戎却极为钦佩,在看了他的营垒部署后,禁不住赞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诸葛亮还有一些可贵的军事思想,流传至今的《心书》、《兵要》两部兵书,据说就出自他之手。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

诸葛亮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智慧忠贤的化身,他辅佐刘备共图大业,最终使蜀汉政权成了三国鼎立的一极。他的一生,奇闻轶事颇多,“孔明择妇”便是其中之一。

诸葛亮不仅有才,而且相貌俊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但他却选了一位“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阿丑为妻,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女呢?传统观点认为,诸葛亮重才不重貌,只注重人的内在美。阿丑自幼才识过人,颇有心计,诸葛亮早在成婚前就有所耳闻。据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子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从封建历史文化来说,贤妻、美妻、正妻要相夫教子,帮助丈夫治理家业,诸葛亮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自己的婚姻上,自然遵循这样的风俗。

这不无道理,但并非全部。其实,诸葛亮娶阿丑,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虑。《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所引《褒阳记》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匹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诸葛亮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自幼丧父,少年时代便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吃尽军阀混战的苦头,深受强宗豪族的压迫。后来跟随在南昌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十四岁时,叔父因官被削而投靠了刘表;十七岁那年,叔父死了,他从此没了依靠,就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定居。他虽然住在乡下,但他不想无声无息地隐居一辈子,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盛衰,有着为国家尽忠的抱负,怀着如此壮志雄心,他立志要登上政治舞台而建功立业。

这种政治上的考虑无疑会影响到诸葛亮的婚姻大事,甚至还牵涉到了家人的婚事。这也是为在地主集团的上层站稳脚跟,以便日后一展鸿图。为此,他在家庭婚姻方面,做了三件事:第一,他把姐姐嫁给了荆州地主集团中在襄阳地区颇有名望的首领人物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其赏识备至,称之为“卧龙”,从此,他就在荆州站稳了脚跟。第二,诸葛亮为弟弟娶了荆州地主集团中在南阳地区数得着的人物林氏之女为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自己择妇结亲,当然要服从既留荆州又能结交望族这一政治目的,这也就是诸葛亮在荆州而不到其他地方去的原因。所以,诸葛亮娶了丑女黄月英为妻。

“怒鞭督邮”者真是张飞吗?

三国时期,督邮就是代表郡太守督察下属县里政教司法事务的属吏。当时文官制度规定,督邮安排权在太守,所以,多数是太守亲信的人担任督邮。督邮到各县,县令县长以及县尉都得像对待太守一样来对待他。《三国演义》第二回里,有个督邮到刘备县城视察,开口便要贿赂,见刘备不给便派人诬陷他,结果被张飞暴打一顿。

其实在《三国志》里,怒鞭督邮的人是刘备,不是张飞。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先主传》注引《典略》说得很清楚。就在刘备当安喜县尉不久,朝廷诏令各州郡,要淘汰县级以军功为长吏的人,刘备担心自己也在淘汰之列。这时,督邮来到安喜县,刘备已有预感要被淘汰了。听说督邮已到了传舍,刘备就前往求见,可是督邮推托有病在身,不肯见刘备,这下就恼怒了求见的刘备,他气冲冲回到治地,带了手下一批吏卒再次赶到传舍。这次可就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刘备等人公然破门而入,口称:“我等受太守府君的密言,命我收缚督邮。”当即就将督邮在床上绑缚起来,推出传舍,来到界县地方,刘备取下自己的绶带官印,将它们挂在督邮的项下,再将督邮绑在树上,抽了他两百鞭,真想杀了他才解恨。那督邮苦苦哀求,要刘备饶命,刘备才放了他,自己弃官而离开安喜县。

后来的小说家(或说书人)觉得玄德是仁厚之人,他怎么会亲自去鞭打督邮?于是就想出了两种处理办法,但又都与张飞有关。在《三国志平话》里说,自平定黄巾以后,刘、关、张三人回到京师,因常侍段珪让向刘备索贿不遂,反为张飞所殴,便半月不给宣见,亏得国舅董承为他奏帝,才得补安喜县尉。不料定州太守有意为难,反将刘备侮辱一番。张飞大怒,乘夜杀了太守,朝廷便命督邮崔廉查究此事。督邮擅作威福,要擒拿刘备,又被张飞缚于桩上,打了一百大棒身死,分尸六段。于是刘、关、张便领了众军往太行山落草为寇去了。此事荒唐无稽,但小说家为了突出张飞的性格,把鞭督邮判在张飞头上,却是有他的艺术考虑的。因为张飞动手比刘备动手,艺术效果要好得多。

后来经过罗贯中的删减增润,才形成了今日所见的章节。而张飞打段珪让,杀死太守,以及分尸六段,到太行山落草等,全删去了,只保留了张飞怒鞭督邮一节。为了艺术的真实,不理会正史的记载,便是他的才华过人之处。《三国演义》卷首有一篇《读法》,似是毛宗岗所作,认为此书“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所以比《水浒》下笔更难。

张飞有艺术才华吗?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张飞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长得就是五大三粗的,加上性如烈火,比较容易冲动,虽然也有粗中有细的时候,但给读者的总体印象是个勇猛有余而头脑不足的莽汉。正史上的张飞和小说中的描述基本上区别不大。《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大败张郃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陈寿的《三国志·张飞传》中也的确记述过。陈寿给张飞的评价是:“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不过,通过其他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被后世公认的一介武夫其实并不像正史和小说中说的那么卤莽,他很有书生气,称得上是个文人,书画方面都很有才华,应该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邓拓《燕山夜话》有一篇《由张飞的书画谈起》,说相传张飞擅长书法,还会画画,北京出版社印行的一本《标准习字帖》的《编后》,就把张飞作为武将中的书法家。邓拓找了很多材料说明这一问题。比如,南北朝时代梁陶宏景的《刀剑录》说张飞初拜新亭侯,命匠人炼赤朱山铁为一刀,刀上铭刻“新亭侯蜀大将也”几个字,有人说,这《新亭侯刀铭》就是张飞自己写的。还有,明代有一部《丹铅总录》,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文字极工,是张飞自撰自写的。可惜这些物证已殁,无可稽考。不过现存光绪年间一个拓本,为《张飞立马铭》,铭曰:“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相传张飞打了胜仗之后,乘着酒兴,用丈八蛇矛在崖壁上穿凿而成,其字为隶书,笔力十分雄健,今川东渠县尚存摩崖,虽千年风雨剥蚀,字迹依稀可辨。对于此事,清纪晓岚有诗赞曰:“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张飞不仅字写得好,而且还善画画,明代卓尔昌编《画髓元诠》说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清代《历代画征录》亦有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如今涿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据说也出自张飞笔下。还可以找到一些材料说明这一点。比如,元代吴镇有一首题为《张益德祠》的诗便写道:“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221年)拜车骑将军。照吴镇的说法,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像恐怕也比不上。

如此看来,历史上的张飞虽然骁勇威猛,却不一定粗率横莽,至少,他应该有一些文士的素养和气质。可为什么会出现最后的这个莽张飞呢?这个问题大概与三国后的民间艺人有关系。陈寿《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张飞在长坂桥前一声怒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吓得曹兵“敌皆无敢近者”,这种举动可能让民间艺人们觉得张飞在长坂桥的那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近乎疯狂,非智者不能为而惟莽汉为之也,加上《三国志·张飞传》中说张飞“暴而无恩”,说明张飞的言行是比较粗暴的,这也让民间艺人们认为张飞更像一位莽汉,于是在他们的民间传说创作中便特意进行塑造和渲染,才会把张飞的形象逐渐过渡到小说中的样子。幸好后来罗贯中的出现才使得张飞的形象得到完美的处理,虽然张飞在《三国演义》中还是莽汉一个,但是粗中有细,性格鲜明而又合情合理。

真实的诸葛瞻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写道,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夜袭江油(今四川平武县南坝),突占涪城(今四川绵阳),直逼绵竹(今四川德阳黄许镇),使蜀汉面临亡国的威胁。在这紧要关头,后主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七万大军,前去拒敌。第一仗,两军初遇,蜀军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方裾。车傍展开一面黄旗,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这不过是诸葛亮的木刻遗像,魏军却慑于诸葛亮的威名,一时惊慌,不战而退。第二仗,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趁魏军立足未稳,匹马单枪,抖擞精神,直突魏军;诸葛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打败魏军。第三仗,邓艾设下两支伏兵,亲自出马诱敌。这本是很平常的计策,诸葛瞻却丝毫不加提防,凭着血气之勇,又一次亲率大军,“径杀入魏阵中”。结果,“忽然两下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结果在敌军包围下中箭落马,自刎而死。诸葛尚也别无良策,于是“策马杀出,死于阵中。”

对于诸葛瞻的英勇殉国,裴松之后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中引用了两个资料。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三国志》又记载,当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督率诸军到涪城拒敌。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建议他迅速占据险要地形,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原地带;他却“犹豫未纳”,坐失良机,让邓艾长驱直入。在涪城吃了败仗后,他退守绵竹,又一次被打得大败,临阵战死。这就是说,《三国演义》所写的他开头两次击败魏军的情节,纯属艺术虚构,历史上的诸葛瞻比小说中败得更惨!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把满腹韬略传授给自己惟一的亲生儿子呢?查一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原来,诸葛瞻是在诸葛亮四十七岁那年,即他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的那年(建兴五年,227年)才出生的。此后几年,诸葛亮一直在紧张的攻魏战争中奔走驱驰,呕心沥血,无暇过问诸葛瞻的学业。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诸葛瞻年仅八岁。虽说他“聪慧可爱”(诸葛亮语),但毕竟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还来不及继承父亲的文韬武略。不久,其母黄夫人也撒手尘寰,给予他的指导也很有限。此后,诸葛瞻一直在功德盖世的父亲的巨大福荫之下,生活在特别优裕的环境之中。后主刘禅因为尊崇诸葛亮,在他十七岁时,把公主许配给他,拜他为骑都尉(《三国演义》误为“驸马都尉”),并不断升迁,屡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护﹑卫将军(《三国演义》误为“行军护卫将军”);蜀中百姓因为怀念诸葛亮,也对他特别抱有好感,把朝廷的每一善政佳事都算上他一份功劳。这就使得他“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而事实上,他本身学识不足,而且既缺乏处理政务的锻炼,又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远远不能望其父之项背。所以,到了关键时刻,他根本无法支撑危局。

刘备何时收刘封?

刘封,本名寇封,被刘备收养后,改姓刘。《三国演义》说建安十二年(207年)春,刘备屯新野,甘夫人生刘禅之夜,有白鹤一只,飞到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孕,故乳名阿斗。随后第三十六回书写刘备用徐庶之计,攻取樊城后,引军入城,县令刘沁出迎。刘沁,长沙人,本汉室宗亲,于是请刘备到家做客,只见一人侍立于侧。刘备因见此人器宇轩昂,故问刘沁:“此何人?”刘沁答:“这是我的外甥寇封,本罗侯寇氏之子,因父母双亡,故依我而过。”刘备很喜欢此人气度不凡,“欲嗣为义子”。刘沁欣然答应,于是叫寇封拜刘备为父,改名刘封。刘备将刘封带回后,拜关羽、张飞为叔。关羽说:“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刘备说:“我待如子,他必事我如父,何乱之有?”关羽闷闷不乐。

刘备立足荆州之前曾收养刘封,这是肯定的。问题是,刘备何时收养刘封?此事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地讲:《三国演义》说刘备收养刘封是在刘禅降生之后是错误的,历史上的刘封早在刘掸降生前就为刘备过嗣了。

据《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记载:“刘封者,本罗侯冠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率兵自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由此可见,刘备到荆州依附刘表,“以未有继嗣,养(寇)封为子”。到刘备举兵入川,自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市)还攻刘璋时,“(刘)封年二十余”。是因为“未有继嗣”才收养刘封,显然此时刘禅尚未出生;否则,陈寿又怎么会说刘备“未有继嗣”呢?从刘备攻刘璋(213年)时刘封“年二十余”推断,刘备收养刘封不会晚于建安十年(205年)。刘禅是两年之后才降生的。又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刘备死于永安宫,刘禅在成都即位,“时年十七”。古人算年龄一般指虚岁,据此上推,刘禅的出生时间当在建安十二年(207年)。由上可见,刘备过继刘封在前,刘禅出生在后。在处理刘封事上,罗贯中倒置时间,是要人们相信刘备收养刘封并不是香火之忧,而是属于英雄豪杰一类的义举;关羽说“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以及他的不高兴,一方面是借关羽之口再次强调刘封过继并非香火之忧,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刘备诛刘封埋下伏笔。

而且在历史上,刘封也是员猛将,并且为西蜀政权的建立立下过不小的战功,特别是在进军益州的时候,他领兵和诸葛亮、张飞溯流西上,史传称他“所在战克”。《三国演义》里,已经看不出他是怎样英勇善战了,当然也看不到有什么战功,只见张飞擒释严颜,攻取巴郡,并不见刘封冲杀,甚至没有提及他的名字。其他事件,刘封也被写得平平。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吗?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则谚语,不难看出,这是受《三国演义》影响的结果。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确爱哭,如:送徐庶时,先是“泪如雨下”,接着又是“凝泪而望”。当阳之败,看到十多万老百姓随之遭难,刘备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关羽、张飞被害,他更是“哭绝于地”、“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号哭终日”。这些都颇令人感动。

在小说中,刘备的主要特点是仁厚,与曹操相比,历史上的刘备确实有待人比较仁厚的一面。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及裴注引《魏书》记载,刘备在做平原令、平原相时,一个叫刘平的素来讨厌、轻视他,一次还派刺客刺杀他。刘备不知情,对刺客热情相待,刺客竟然被感动,不忍下手,还把刘平的阴谋告诉了他。后来刘备到了徐州,陶谦病重,对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将徐州让给了他。他一度依附袁绍,袁绍父子对他倾心敬重。后来又依附刘表。刘表病死,刘琮降曹,诸葛亮劝他攻打刘琮,夺下荆州,他表示:“吾不忍也。”接下来刘备从襄阳南撤,走到当阳时,已有十万荆州人众跟随。有人劝他弃众而走,速保江陵,他回答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对他这一举动,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曾热烈赞颂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刘表)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总评说刘备“弘毅宽厚”,当时人傅干也说他“宽仁有度”,这些也就是刘备后来在《三国演义》里被写成理想仁君的依据。

但三国时代的刘备,虽然有忠厚的一面,但绝不是个一味老实的谦恭君子,而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他被吕布夺去徐州,投靠曹操,曹操对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当时势力最大的袁绍曹操都不放在眼里,却独独推崇刘备。曹操手下几个重要谋士郭嘉、程昱也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民心,终不为下人”,劝曹操早点儿动手杀掉他,但曹操害怕“杀一人而失天下”,没有这样做。(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但刘备并没因此感激涕零,相反,他从曹操那里脱身,一到下邳,就毫不客气地把曹操的心腹——徐州刺史车胄杀了,为自己夺得一块地盘。

再有那场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备也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劝说孙权抗曹,孙权也说:“非刘豫州(刘备)莫可以当(挡)曹操者。”最后“谴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据曹公。”照这种说法,刘备这一方竟是抗曹的主力。后来刘备亲自到京口见孙权,借来了荆州。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正在写字,竟惊得把笔掉在地上。刘备夺下西川,又调动大军,亲自坐镇指挥,与曹操争夺汉中。最后曹操果然退兵,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其实早在赤壁大战之前,鲁肃就告诉孙权,刘备是“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后,刘备来借荆州,周瑜上书孙权,也说刘备“以枭雄之姿”,再加上关、张辅佐,不会久为人下,借荆州给他,他就会如蛟龙得云雨,威胁东吴的存在和发展。

而《三国演义》里,刘备的武功将略就极为一般了,历史上他在这方面的功劳差不多都给别人分光了:杀车胄、斩蔡阳分给关羽;火烧博望坡送给诸葛亮;赤壁之战时他只派出诸葛亮做全权代表,常驻东吴协同指挥作战,自己则带着人马安安静静地等着抢夺胜利果实;取荆州、借荆州全由诸葛亮一手操纵;攻取汉中的前线总指挥也变成诸葛亮……战功没了,他早年痛打督邮的血气方刚的举动,也改由张飞来做。总之,到了最后,《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主要就剩下了仁厚。

刘表真的是“虚名无实”吗?

《三国演义》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曾对当时的各路诸侯进行了一番点评。当谈及荆州牧刘表时,曹操不屑一顾:“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一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个占据荆州长达十八年、号称“八俊”之一的刘表的评价好像已经是盖棺定论了。每当提及刘表,多以“虚有其表”、“有名无实”、“毫无作为”之类词汇来概括。但当阅读过《后汉书》、《三国志》等历史资料以后,不难发现:刘表不但不是虚有其表,反倒是很有作为的一代能臣。那么,历史上的刘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刘表字景升,是汉室的宗亲。他少年时代投在当时天下名流王畅门下学习。后来他与七位名士被别人相提并论,合称为八俊或者八顾。“俊”是指才能出众,“顾”是指能急人苦难。刘表勤勉好学,善于独立思考。十七岁时,刘表就曾向当时的南阳太守王畅提出:“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这段话是针对王畅过于简朴的生活作风而提出的疑问,并且充分表明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青年时期的刘表积极地投身仕途,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属,很受何进的赏识,后来被升为北军中候,掌管禁军。初平元年(190年),原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杀死,何进向朝廷推荐了刘表担任荆州刺史。

当时的荆州形势相当复杂。“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见《三国志·刘表传》裴注引司马彪《战略》),而刘表却是“单骑入宜城”。面对荆州混乱的局面,刘表显得从容镇定,沉着冷静,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稳定了局势。

首先,他争取了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并征求他们的建议。当时蒯良、蒯越两兄弟都颇具才识名望,蒯良对局势提出的见解是“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认为“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见《三国志·刘表传》裴注)而蒯越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说“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又认为“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还建议刘表“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总体上,蒯良说得比较虚一些,而蒯越的建议则是极富实干精神的,刘表也用很高明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子柔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先把两个人都夸了一番,然后采纳蒯越的谋略,“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众多,或既授部曲”,一举歼灭了宗贼势力,后来他又平定了零陵、长沙等郡,扭转了荆州的混乱局面,刘表也晋升为荆州牧、镇南将军。经过几年努力,刘表成为一个仅次于两袁兄弟的一股强大势力,“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于属地的管理也是励精图治,有条不紊,贡献良多,体现出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东汉后期最后一片乐土。在对外问题上,刘表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政策,尽量避免发生大的冲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经济上,刘表有效利用了当地各大家族的势力,推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荆州地区的百姓“大小咸悦而服之”。对刘表的这种评价,莫说是在后汉军阀混战时期,就是在局面相对平静的三国鼎立时期,也是独一无二,是一般人所无法得到的。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政局稳定,各方人士纷纷从各地迁往荆州,人数数以千计,其中既有像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样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广元等青年才俊,甚至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等。可以说,刘表的确是一代能臣,他的有效管理让各路诸侯羡慕不已,对于其治理下的荆州都是垂涎欲滴。鲁肃就曾经对孙权这样评价荆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这也算是对刘表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刘表也不例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刘表显得优柔寡断,造成了内部的不团结,影响了政局的稳定。不过,这是历史上很多英明的君主都会犯的错误,不能成为指责刘表的理由,所以,这也无损于刘表一代能臣的地位。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有道理吗?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常用来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这样一来,三国时期廖化的名字也就被后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难道历史上廖化的个人能力真的很是一般吗?其实,翻阅史料和小说后会发现:这个廖化其实并不简单。

廖化,襄阳人,字元俭,本名淳,早年投靠刘备,曾经在关羽的手下作过主簿,一直跟随关羽镇守荆州。关羽被杀后,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廖化不得已投降了东吴。据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记载,廖化也曾经千里走单骑:廖化忠于刘备,一心想重回刘备身边,后来他想出了诈死的计策,居然计谋得逞,并骗过了所有的人,于是他带上自己的母亲躲开吴兵的追捕,日夜兼程,赶往益州,终于在秭归遇上了东征伐吴的先主刘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立刻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

廖化在蜀汉政权建立后的表现,散见于陈寿的《三国志》中。公元221年,廖化回到刘备身边以后,正值刘备东征,刘备从巫峡、建平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同时任命将军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先锋,辅匡、赵融、廖化、傅彤等各为别督,并先遣吴班率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向以陆逊为首的东吴军队挑战,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惨遭失败。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不见廖化表现的记载,但从刘备任命廖化别督这一武官职务来看,廖化在军事方面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潜质和能力的(见《三国志·陆逊传》)。公元223年,诸葛亮开建府署任命蒋琬为东曹掾,举荐茂才的时候,蒋琬一再谦让,并向诸葛亮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化等人(见《三国志·蒋琬传》)。这时候廖化的职务是参军(见《三国志·廖化传》),同诸葛亮的心腹爱将马谡等同。参军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参谋,为幕僚性质,参与军事行动的组织和策划。从这两段记载来看,诸葛亮对廖化还是比较重视的,当时的朝野上下对廖化的评价也是不错的。

《三国志·廖化传》中说廖化“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公元249年,魏将郭淮率兵攻打驻扎在成重山的廖化,结果大败姜维、廖化的部队。此时的廖化官居阴平太守。但在这之前,廖化还是打了个胜仗的。魏将王赟、游奕就被廖化杀得大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廖化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才能的。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等分兵进攻蜀国,当时蜀汉的主力部队及大部分将领都远在沓中,后主刘禅派张翼、廖化等抵御。结果防御失败,蜀国同年灭亡。这时候的廖化已经是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之类的职务也应该在这段时间。从廖化的官职升迁和史料记载的事件看,廖化在蜀汉后期也是得到后主刘禅的赏识的,官职比诸葛亮时代还要高。公元264年,蜀国亡国后,廖化在被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以上就是史料中对廖化的记载,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对廖化的评价是:果断刚烈。廖化称得上是一位儒将,也是蜀汉政权从崛起、兴盛到最后灭亡的见证人。他有一定的能力,既有地方管理经验,又有率兵抗敌的武将生涯,加上能得到蜀汉两代帝王及诸葛亮的重用,也算得上是个人才。

谯周是否卖国求荣?

谯周字允南,西充国县人。幼年丧父,孤苦伶仃,随舅父生活,他发愤读书,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熟读五经,深研书札,知晓天文。蜀建兴二年(223年),丞相诸葛亮推举他为劝学从事后又擢升典学从事,负责学校、生徒、训导、考核、升免等事。蜀延熙元年(238年),谯周被调任刘璇太子家令。后历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等。谯周对后主刘禅外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甚为不满,故作《上后主疏》,以王莽、刘玄、公孙述丧失民心的结局与刘秀成帝业之艰为鉴进行劝谏,后主对此置若罔闻,仍听任宦官黄浩弄权,致使国力日衰,更兼姜维数度率军伐魏,百姓劳苦,怨声载道。谯周又撰《仇国论》,论及战争危害,劝后主少用兵,与民休息,这些建议不仅同样未被采纳,反而愈被疏远。

蜀景耀六年(263年)冬,魏将邓艾率军伐蜀,逼近成都。刘禅仓惶失措,群臣多劝南逃或投吴,谯周则谋求统一,立主降魏,被后主采纳。蜀国政权就此结束。对于这件事,人们互有褒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褒之者,如《三国志》的作者晋人陈寿说:“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这是说谯周的建议,给刘氏皇室带来了平安,给蜀地带来了和平。《华阳国志》说:“谯(周)侯修文于前,陈君(寿)焕炳于后”,认为谯周乃蜀中才俊,当代硕儒。如果我们把谯周前后多次向后主所上的疏奏表章联系起来予以审视的话,他其实是希望后主修身崇德,任贤重才,亲君子远小人,从物欲享受中挣脱出来,成为有为之君的,可惜却未能如愿。而贬之者,如晋代史学家孙盛认为:当时的蜀国,并没有必然要灭亡的形势,如果坚持下去,最终还是能够“建功立事,康复社稷”的,却稀里糊涂地投降了。因此孙盛得出的结论是:刘禅既是“暗主”(愚昧的君主),谯周实为“驽臣”(低劣的臣子)。平心而论,三分天下倘若持久,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是顺应民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魏、蜀、吴三国中,蜀和吴显然没有统一全国的实力,蜀吴被魏吞灭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谯周的劝降不仅避免了蜀中的战乱与生民涂炭,也是审时度势之举。

蜀国灭亡以后,谯周的下落如何呢?《三国演义》一百十九回说:钟会、姜维败亡之后,后主被迁到洛阳,只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郎郤正等数人跟随。到了洛阳,后主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子刘瑶及群臣樊建、谯周、郤正等,都封了侯爵。但这是与史实有出入的。据《三国志》记载:后主东迁洛阳,在混乱匆忙之中,蜀之大臣侍从前往者甚少,只有郤正(时任秘书令)及殿中督张通,舍弃了妻子,单身随从侍卫。可见在东迁时随从后主的,只有郤正和张通二人,并没有谯周在内。至于谯周的下落,《三国志》本传记载:当时晋文王司马昭为魏相国,因为谯周有保全蜀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又发出书信征聘谯周作僚属。谯周从蜀地出发走到汉中,因病重不再前进。及至晋公司马炎即天子位,屡次下诏,命谯周所在之地遣送他入朝。谯周便带病乘车向洛阳进发,泰始三年(267年)到洛阳,因病卧床不起,在家中就地拜官骑都尉。谯周认为这是无功而受封,要求退还封爵和土地,朝廷都没有听从。泰始六年(270年)秋,谯国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因为病重而没有拜官,到冬天便逝世了。

纵观以上所引的资料,谯周是因为有病始终没有在晋朝做官,给他加了一些头衔,也没有去就任。在故国沦丧之后,当初“一言丧邦”的谯周,对新朝的功名利禄抱着如此淡漠的态度,一定有其难言的苦衷。

三国时的人如何评价曹操?

曹操出生于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曹操是曹嵩的长子,他“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曹操也有过人的武艺。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未被时人所重。而且据《世说新语·容止篇》和注引《魏氏春秋》记载,曹操“姿貌短小”,据说后来有一次他要见匈奴的使者,“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竟让别人装扮他,他自己则侍立旁边。因为曹操是“阉竖之后”,在士人清流、名门贵族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

据《后汉书·许劭传》、《世说新语·方正篇》及刘孝标注引《楚国先贤传》记载,当时许劭以人伦鉴识著名于世,很多士人都希望得到他的品鉴。有一次曹操也去了,带了很多礼物,说了很多好话,但许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曹操瞅空子软磨硬泡,许劭没办法才给了他一个品题。还有一个叫宗世林的,南阳人,也是“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曹操“弱冠”即二十岁时,几次登门想见见他,都因宾客太多,说不上话。有一次趁宗世林稍有点空,曹操赶忙上前去拉住宗世林的手,要和他交往,但宗世林仍“拒而不纳”。后来,曹操做了司空,问宗世林:“过去你不理我,现在总可以交个朋友了吧?”宗世林回答:“松柏之志犹存。”意思是我仍瞧不起你。

但是,也有人看出了他的才能。赏识他的有何颙、乔玄。何颙是被禁锢的党人,他见到曹操,惊叹说:“汉家天下将灭亡了,安定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乔玄官为太尉,他称曹操有“命世之才”,说他见过天下很多名士,没有一个比得上曹操。他要曹操好好干,说自己老了,见不到曹操富贵的一天,但希望曹操关照他的子孙。曹操很感激乔玄,把他视为平生知己,建安七年(202年),曹操作战经过乔玄的墓,还专设太牢进行祭奠,写了一篇很动情的祭文。许劭瞧不起他,但也给了他一个品语。这个品语,据《后汉书·许劭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世说新语·识鉴篇》注引孙盛《杂语》,则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曹操的才干仍持肯定态度。

他们根据什么看出曹操治理安定天下的才能,不得而知。表现他这方面才能的事情,像造五色棒,以峻法治京师,不避豪强,连皇帝宠幸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犯禁也敢杀掉,都是在他为洛阳北部尉之后,受许劭等人品鉴之后。在这之前,我们知道的几件事,一是曹操在谯水洗澡击退水蛟的事,见于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引刘昭《幼童传》;二是假装中风诬告叔父骗过父亲,这事见于《曹瞒传》;三是和袁绍一起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劫人新妇,这事见于《世说新语·假谲》。这几件事,第一件不一定可信,后二件不那么光彩,乔玄、何颙赏识他,不太像是根据这几件事。可能曹操少年时的有些事充分表现出他出众的才干,但这些事今人已不得而知了。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瞧不起他,即使看到了他的杰出才干,也是把这才干与奸诈联系在一起的。

反对他的人对他有评价,在评价中描绘出这个人的特点。刘备就对庞统说过:“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急”、“暴”、“谲”就是对曹操特点的概括。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实际上也是对他的品行的评价。至于不少敌手骂他是“汉贼”,更反映了曹操在他们心目中的恶劣形象。拥护他的人对他也有评价。除去那些一味恭维奉迎之辞不算,郭嘉等人在分析敌我形势时提出的四胜之议、十胜之议,包含有比较客观的看法,反映出拥曹一派人心目中的曹操形象。反曹、拥曹的人评价截然相反,把他们的看法结合起来,就可以完整地看出时人心目中的曹操形象。

花脸奸臣的曹操是如何形成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的确,曹操在历史上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戎马一生统一了北方。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腾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谥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用人惟才,拉拢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曹操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曹操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在曹操死后的几百年间,他的总体形象是不错的。西晋陈寿在修《三国志》时,无一处直呼其姓名,皆用“太祖”或“曹公”称之。且在《三国志》中多处赞扬曹操,最后用下面一段话赞美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在这几百年里,虽然也出现了贬低曹操的种种评价,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评价。可以说直至唐代末年,曹操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属于一个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转变出现在宋代。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生动地记载了民间听闻三国故事的感受:“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广大百姓的心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到了南宋时,朱熹大倡理学,最恨曹操。南宋朝廷不顾曹操是汉人的简单事实,指称曹操是“当今女真、蒙古

胡虏也”,故写胡虏也”,故写文骂曹操。元杂剧中也痛骂曹操谋反,意在指责汉人不该反蒙古。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加说明曹操的形象在广大民众心目中已经大大降低。罗贯中最后来了个集大成,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由民族矛盾引起的。从宋代到元末的几百年间,汉族屡遭外族的残酷压迫和统治,使得汉族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有了“还我河山”的愿望。后来的统治者从建立他们的统治政权考虑,把“蜀汉”视为汉族政权的象征,而刘备恰恰是“蜀汉”的代表人物,因而刘备就被尊为圣贤,大加颂扬。而与刘备三足鼎立相对抗的曹操则备受抵毁,“尊汉抑曹”之风甚行于世,曹操自然就成为一代奸雄了。

其实,这对曹操是不公平的。曹操曾经写出诸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来表达他对乱世的忧心和对民众苦难的悲悯,这正说明他对于太平生活的一种渴望。当时的历史背景,正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而在这样一个改朝换代已经毫无悬念的局面之下,曹操终其一生,虽三分天下有其二,却始终保留了他汉臣的名分。在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三国时代,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刘备、孙权都做过不太光彩的事。被后世尊为正统的刘备曾经“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见《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孙氏父子三人,为了达到其逐鹿天下的目标,四处征讨,杀人无数;袁术、袁绍、刘焉之流,也没有让人民过上什么好日子,但惟独曹操为千夫所指,岂不怪哉?

曹植的后半生过得如何?

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曹操一生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一个早夭。嫡出的有卞夫人所生的丕、彰、植、熊四人,而曹丕最嫉忌的,正是这几个嫡亲兄弟。曹丕刚即位,三十出头的曹彰就不明不白地在自己私衙里死去。《世说新语》中说,曹丕邀曹彰下围棋,并啖枣,“以毒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结果曹彰不知情,乱吃一通中了毒。当时卞太后也在场,赶紧索水救之,曹丕却预敕左右毁瓶罐,让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曹彰暴毙。接下来,曹丕又族诛了曹植的亲信丁仪兄弟。曹植看形势不妙,慌忙去见姊姊清河公主,央求她代为求情,想亲自进宫向曹丕请罪,然而宫门紧闭,官吏不准他入内。幸亏卞太后以自杀相威胁,曹植才得“科头负鈇鍎,徒跣诣阙下”;而“帝(曹丕)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诏乃听复王服”(见《魏略》)。就这样,曹植总算逃过一劫,然而曹丕仍指使人奏称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将他贬为安乡侯。

今人多知曹植是位文学家,他七步成诗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那首七步诗也是大家熟悉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不见于《三国志》史传,却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而且不只四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当时文坛还未形成五言绝句诗体,所以“七步诗”实乃后人所托。曹植除了文才,也颇具武略和卓识。曹操伐孙权,曾留他守邺都,曹仁被关羽所困时,曹操开始即想派他率兵去救,后来是因他被曹丕借送行为名用酒灌醉了,曹操见他如此贪杯怕他误事,才收回了成命。曹植还是最早对司马氏集团专权提出警告的人。他对魏明帝大权旁落的做法极为敏感,上表告诫说:“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然而,曹子建纵然才高八斗,后半生想要有所建树已不可能。据清人钱仪吉的《三国会要》记载:曹植曾想去祭先王于河上,朝廷中的博士以庶子不得祭宗庙为由,不让他去。就连他想单独求见曹丕论及时政都不能得。后来文帝曹丕大丧,朝廷也不让他奔临(祭文、悼词倒是要他来写)。

曹丕死后,魏明帝曹叡即位。他虽不像其父那样压制曹植,但对曹植仍有所防范。十一年中朝廷三次迁徙曹植的封地,意在防范他势力根深蒂固,且派给他的藩属皆“贾竖下才”。本来,封建之侯王皆空名而无实,“兵士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朝廷还规定他游猎不得超出自己领地三十里外,不准与邻近的家族成员会面,又设置防辅监国的官员左右伺察。他几次上表要求讨吴伐蜀,效命国家,朝廷一概不理。《三国志》引《袁子》,说他是“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曹植自己在《黄初六年令》中写道:“身比鸿毛轻,谤较泰山重。”这就是他的境遇。年仅四十一岁,这位才子便忧郁地死去了。

黄忠是老将吗?

“人老不服老,赛过老黄忠。”这是中国民间流传颇广的一句俗语,是说一个人老当益壮,和《三国演义》中的老黄忠一样。历史中确实有黄忠这个人,他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勇将,但史书中并没有说他是一员老将。从《三国志·蜀书·黄忠传》的记载来看,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刘表坐镇荆州时,任他为中郎将,让他和其侄一同守长沙攸县。曹操攻下荆州后,并没有注意到黄忠的勇猛,只是让他仍做原来的中郎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赤壁之战后,刘备南征,长沙太守韩玄投降,黄忠在这时加入刘备一方。此后,他开始大显身手,随刘备攻打刘璋时,身先士卒,攻坚陷阵,勇冠三军,立下不少战功。后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一战斩夏侯渊,声威大振。也正是在这一年,刘备做了汉中王,封他为后将军,一下子就与关羽、张飞、马超等平起平坐了。但是到了第二年,黄忠就故去了。这样看来,《三国志·蜀书·黄忠传》中,主要突出的是黄忠的勇,并没有片言只语说到他的“老”。陈寿在传后中说他和赵云“强挚壮猛”,这也不像是在说一位老将。

到了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仍然是在黄忠的“勇”上做文章。比如刘备南征时,黄忠降刘前与刘军交战,居然能先战魏延再战张飞又战关羽,后来关、张、魏合斗黄忠,黄忠马失前蹄后,还抡刀步战三将,写得神乎其神。到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独具匠心,开始突出黄忠老当益壮的特点,黄忠几乎在每一次战前,都因年老而被人轻视。如长沙大战之前,关羽听孔明介绍说黄忠已年六旬,就说“量一老卒,何足道哉”;雒城之役前,黄忠想领兵攻打邓贤、冷苞二寨,魏延又说他年老,激得黄忠大怒,当场便命人抬刀要和魏延比试;葭萌关战前,黄忠请求出战张邰,孔明说他年老,黄忠“白发倒竖”,趋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轮动如飞,壁上硬弓,连拽折两张;与张郃对阵,郃又笑他偌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战……但是黄忠尽管屡屡在战前因年老而受人轻视,却屡屡有过人表现。经《三国演义》这样大力渲染,黄忠的老当益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老黄忠在读者心中扎下了根。

那么《三国演义》如此描写有何依据呢?据《三国志》卷三十六《黄忠传》记载,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斩杀夏侯渊,“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当时孔明曾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却认为无妨。后来刘备派遣费诗去荆州宣读封关羽为前将军的命令时,关羽得知刘备任命黄忠为后将军,果然大怒:“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直到费诗以理相劝,关羽才拜受前将军一职。这里的“老兵”两字,似乎是史传中黄忠为老将的惟一依据了。问题是“老兵”却又不一定是年老的意思,最明显的证据是关羽说这句话的时候年纪也已经在六十岁上下了。在《三国志平话》中有几处提到了黄忠是一员老将,如黄忠战魏延、张飞、关羽时,诸葛亮称他为“老贼”;又如定军山战前,夏侯渊道“一万川军中一老将敢言夺定军山”;再有刘备讨伐东吴前,命“老将黄忠、赵云把定军山”。从几处说法可以推断,在元代讲说三国故事的民间艺人那里,黄忠可能就以一个老将的面目出现,只是《三国志平话》还没有想到在黄忠的“老”上大做文章。

黄忠是如何死的呢?根据《三国志·蜀书·黄忠传》的记载,黄忠在刘备称汉中王的第二年,也就是刘备发兵讨伐东吴的前一年就已死去。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也许不甘心让这位壮心不已的老将这样平淡地离开人世,于是又延长了他一年的寿命,让他以七十五岁的高龄随刘备征讨东吴,并且还斩杀吴将史迹,奋力杀败潘璋,后来孤军深入,中了埋伏,身上中箭,伤重而死。这样,小说中这位屡立战功勇壮过人的老将,就以奋勇杀敌、沙场捐躯的悲壮的死,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壮烈而又圆满的句号。

鲁肃是个平庸之辈吗?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群英荟萃。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无不知东吴的鲁肃。鲁肃(172~217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在三国众多人物中,鲁肃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甚至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和历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完全被描述成一个忠厚而又平庸、没什么大用处的“老好人”。比如写诸葛亮“草船借箭”一节,诸葛亮偕鲁肃同往,一个成竹在胸,一个被蒙在鼓里;一个谈笑自若,一个惊慌失措。最后是孔明借箭成功,志得意满,而鲁肃钦敬拜服。再如关云长“单刀赴会”一节,鲁肃在被孙权多番埋怨的情况下,为讨回荆州,设下刀斧手,请关羽赴宴。结果不仅未达到目的,反被关羽识破计谋,佯醉退席。小说这样写道:关羽强拉着鲁肃的手直到船边,鲁肃吓得“魂不附体”,“如痴似呆”,眼睁睁“看着关公的船乘风而去”。在各种影视戏剧中,这样的场面被更加夸张地加以渲染,鲁肃似乎愚蠢到几近无能。但是,如果鲁肃真是这样的人,周瑜临终怎么会举荐鲁肃代替他做大都督呢?史学家认为,《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是正史。文学作品中演义出了太多的虚构成分。《三国演义》是以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为主人公,以蜀汉为正统写作目的的小说,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所以片面丑化、贬低了其他方面的人物形象。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显然不全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

据《三国志》、《泗虹合志》记载,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鲁肃出生时其父就去世了,他和祖母共同生活。鲁肃家中异常富有,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其家虽然资财丰足,但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那种在地方上有些势力的豪族。据考,鲁肃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好施舍与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偕众往南山(今江苏盱眙诸山的古称)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扩大,进而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出卖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时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中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结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弟孙权继位。在周瑜的引荐下,鲁肃与孙权“合榻对饮”,议论时事,鲁肃劝孙权成王霸之业。据《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载,鲁肃向孙权献策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就是后世称为“榻上策”的著名战略构想,此构想堪与诸葛亮“隆中对”媲美。诸葛亮提出“孙刘联合”,这点鲁肃也想到了。公元208年,赤壁大战,鲁肃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促成孙刘联盟。此战略对赤壁之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鲁肃又从大局出发劝孙权把南郡暂时“借”给刘备。后刘备到京口来见孙权,吕范劝孙权扣留刘备,遭到鲁肃的反对。他建议放刘备回荆州,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因为他看得很清楚,虽然曹操北退,实力未损,江东水军厉害,却缺乏骑兵,这时候即使并吞荆扬两州,也只能采取守势,情况将会变得非常危险。而且,荆州与东吴素来有仇,孙权势必无法很快安定荆州的人心。历史上的“单刀赴会”确有其事,但与小说描写相反,“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按照《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和《吴书》的记载,“单刀赴会”将对手震慑住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会”上,鲁肃一番大义凛然的分析,说得关羽唯唯而退。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鲁肃以他的大智大勇,促进了一次重大危机的化解,孙刘联盟暂时得以维持。

公元217年,鲁肃在军中病逝,年仅四十六岁。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他发丧。鲁肃死后,孙刘联盟随即崩溃。 qkUF7qynReVvev8drcMxfdKO543x2nE5h34g15VHji8JaIAGnO8jYmo4SaTO0V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