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节 法则 7因为美好,才有爱

爱、希望和耐心是幸福之源。爱换来爱,爱让希望添上翅膀,使内心永远充满活力。爱即仁慈、宽厚;爱即坦率、真诚。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引路人。爱是“照耀在茫茫草原上的一轮红日,是百花丛中的绚丽阳光”。无数欢快的念头都从爱的呼唤中潮涌而来。暖意融融的欢快幸福之中总有爱的精魂。爱是无价的,但她并不花费任何东西。爱为自己的拥有者祈神赐福,一个心中拥有爱的人,幸福总会伴随他,爱与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爱,痛苦会化为幸福,伤心的泪水也会化作甘泉。

边沁认为,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如果他待人友善,别人必定会以友善相回报。一个仁慈的人总是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和欢乐。“良言一句三冬暖,”边沁说,“善言必然导致善行,不仅听到你说这句话的人会做好事,而且那些受雇于你的人们都会择善而从,积善行德。这并非偶然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因为人与人之间这种友谊伙伴关系总在起作用。当然,仁慈、善良的行为有时并不能使对方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但只要方式、方法适当,你的仁慈善良之举一定会使对方深受感动。友好的行为也许会换来不好的回报,一腔热血可能换来一盆冷水,但别人的冷水无法使我的热心稍减,乐善行德并不在于求一时一地的回报。我心向善当以至诚,我该尽力把友谊和文明的种子撒播人间,这些种子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沃土,并在他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结果,看到幸福之花在人们的胸中开放,看到仁爱之心像星星一样遍布人间,我才知道人们对我的回报何其丰厚,才更加明白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春播秋收,春华秋实,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都来选择这些美好的品德吧,我们将得到双倍的收获。”

牛津大学的大诗人罗杰斯过去常常谈起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凡是认识这位小女孩的人都很喜欢她,有人问她:“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喜爱你?”

“我想是因为我爱每一个人的缘故。”

这个小故事很有启发意义。一般而言,我们人类到底拥有多少幸福和快乐,这要取决于我们人类到底付出了多少爱,又有多少东西在爱我们。确实,不论我们人类取得了多么巨大的物质成就,如果这些成就不能有助于人类的仁慈、善良与和平,那么,这些巨大的成就最终就不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善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拉尔·亨特曾深刻指出:“任何力量都不如善良的力量大。”人总是受情感的支配。有一条法国谚语是这样说的:“人类总是贪图安逸享乐。”也有一句很粗俗的英国谚语,大意是“恶狗服蛮棍!”

“每一个善良的举动,”边沁说,“都是运用人们身上的力量,每一个善行都会积累一份友谊;我们人类为什么不把用来造孽的力量用来行善呢?”

体现在善意之中的温良同愚昧和懦怯完全是两码事。谦恭并不等于胆怯,心气平和决不是怯懦的代名词。真正的善良和仁慈并不表示消极、被动,而是表示积极和主动。一个善良、仁爱的人必定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那种心冷如铁,麻木不仁的人绝不可能与人为善,友爱他人。

那些心地善良、仁慈的人都是积极工作、吃苦耐劳的人,那些只知道爱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徒和怀疑论者,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懒汉;自私自利是人生最可耻的伙伴;自私自利对于年轻人来说尤为可耻;自私自利者往往就是那些狂热分子。一门心思只想到自己,从来不想一想他人,自私自利者只关心自己,而无视他人的利益,个人的小我吞没了大我,上帝也只能是他自己,这种私欲恶性膨胀的人,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讲的就是那种极端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最终必然被自己恶性膨胀的贪婪所吞噬。 531ymrF2/RcVGBMXAnKNn43zCU701KZmDNilYpXvBQwRJRnOaMs3/saKXLvJ1k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