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像个时钟那样复杂地操作,而且每个人的运转速度也像时钟那样彼此略有不同。
温杰特睁开了眼睛。才不过清晨五点钟,他便已精神饱满,充满干劲。另一方面,他的太太却把被盖拉高,将面孔埋在枕头底下。
“过去15年来,”温杰特说,“我们俩简直几乎没有同时起床过。”
像温杰特夫妇这样的情况,并非少见,温杰特是个上午型的人,而他的太太则要到入夜后才精神最好。
很久以来,行为学家一直认为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个人的怪癖或早年养成的习惯。直到1950年,医生兼生物学家霍尔堡提出了一项称为“时间生物学”的理论,此一见解才受到挑战。霍尔堡医生在实验室中发现某些血细胞的数目并非整天一样,似乎它们从体内抽出的时间不同而定,但这些变化是可以预测的。细胞的数目会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比较高,而在12小时之后则比较低。他还发现心脏、新陈代谢率和体温等也有同样的规律。
霍尔堡的解释是,我们体内的各个系统并非永远稳定而无变化地操作,而是有大约一个周期。有时我们会加速,有时会减慢。我们每天只有一段有限的时间是处于效率达到巅峰状态。
霍尔堡把这些身体节奏称为“生理节奏”。
时间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工作,现在全部由美国太空总署主持。温杰特就是该署的一位研究生理学家,亦是一位生理节奏学权威,据他说,在大多数太空穿梭飞行中,制定太空人的工作程序表时都应用了生理节奏的原理。
这项太空时代的研究工作有许多成果可以在地球上采用。例如,时间生物学家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进食可以使体重不增反减,一天中哪段时间你最有能力应对最艰苦的挑战,什么时候你抵受疼痛的能力最强而适宜去看牙医,什么时候做运动可以收到最大效果。温杰特说:“人体效率的一项生物学法则是:要想事半功倍,则必须将你的活动要求和你的生物能力配合。”
你可以利用生理节奏规律来帮助你。但是,你首先必须知道如何去辨认它们。温杰特和他的同事们已研究出以下这套方法,可以帮助你测定自己的身体规律:
早上起床之后一小时,量一量你的体温,然后每隔4小时再量一次。把最后一次量度时间尽量安排在靠近上床时间一天结束时,你应该得到5个度数。
每个人的变化不同而结果亦异。你的体温在什么时候开始升高?在什么时候到达最高点?
什么时候降至最低点?你一旦熟悉了自己的规律之后,便可以利用时间生物学的技术来增进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的生理节奏到达最高峰的时候,做体力工作便会得到最佳的成绩。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最高峰期大约持续4小时。因此,你应该把最花费气力的活动安排在体温最高的时候进行。
至于从事脑力活动的人,时间表则比较复杂。要求准确性的任务,例如教学工作,最好是在体温正向上升的时候去做。大多数人体温上升时间是在早上8时或9时,对比之下,阅读和思考则在下午2时—4时进行比较适宜,一般人的体温在这段时间会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