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受传统束缚的成长

5

孩子的成长往往是从“莽撞”开始的

卢梭的天性至善和“归于自然”的理论,体现在教育上,便是教育应脱出社会文化的樊笼而使人率性发展。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从天性善这一人性论因素着眼的。他强烈反对中世纪的宿罪论,把儿童当作生性顽劣、难以教育的一代,对儿童的个性和自由进行摧残,使儿童丧失了儿童应有的生机。对此,卢梭提出人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他要人“成为天性所造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人享受自由,才能使儿童保持天性,使心灵不生罪恶或错误。因而,卢梭强烈反对传统的、违背儿童天性的古典形式教育,主张教育应“返归自然”和“顺应自然”。卢梭以性善论为根据的和以“率性发展”为原则,认为教育要顺应天性的自然发展,他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强使此地出产外地的物品,甲树结出乙树的果实,混淆了时间、地点和自然条件”,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卢梭的性善论的思想,同时也指出教育要顺应天性的发展,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生活中,有的孩子经常爬上墙头往下跳,不是把东西损坏了,就是脚扭了,有的孩子把玩具乱拆,好好的玩具一不小心就弄坏了……这是由于他们心智、技能发育不完全造成的。莽撞是孩子成长过中的一种品质,是勇于行动的开始。对孩子出现莽撞行为不能轻率地、粗暴地责骂孩子,而是要及时针对实际施教。

陈中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骨科、显微外科专家,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陈中伟1929年10月1日在宁波他父亲创办的保真医院诞生。陈中伟的父母一连生了七个女儿之后,终于来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十分疼爱。七个姐姐也很喜爱他,陈中伟成了陈家最宝贝也最顽皮的孩子。

陈中伟小时候闹出来的事,小打小闹不算,称得上“事件”的就不少。比如,当时全宁波城没几辆自行车,可陈中伟在小学五年级时父母就给买了一辆。骑自行车是既好玩又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事。陈中伟没学几天,就走街串巷满世界“飞”车了,他经过的地方是一路的鸡飞狗跳。他妈妈不仅要赔人钱,还要赔上不少好话。

陈中伟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生,父亲开办了保真医院,他的几个姐姐、姐夫和妹妹也都是学医的。

对于陈中伟的顽皮,家里人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加以科学的引导。如陈中伟喜欢在医院里到处玩,在病人中转来转去。姐姐看见了,就和他说:“你要是传染上细菌,就会像他们那样生病的。”陈中伟不相信,他说:“有什么关系,看到细菌来了,我逃走就是了。”姐姐就带他到父亲的显微镜前,又挑了些病人的呕吐物放在显微镜下。陈中伟爬上凳子,从显微镜里看到:许多黑灰色的小虫挤在一起,扭动身子转来转去。那么丑恶,那么可怕,原来这就是细菌啊。这就是陈中伟第一堂医学知识的启蒙课。

陈中伟还曾经玩弹弓打下麻雀。他听大人说,麻雀是好东西,他打了麻雀之后就拔毛剖肚弄来吃。父亲看到了,跟他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给你讲讲,这是肝,附在肝上的这个小黑点就是胆……”父亲详细地给他讲了麻雀各个内脏的位置和作用。这就是他生平第一堂生理解剖课。

就这样,在长辈的引导下,陈中伟由“撒野”渐渐回归到正路上了,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学到了一些医学卫生方面的基础知识。到上中学时,他这些基础知识使他受到生物老师的特别青睐,促使他走上了医学之路,并取得杰出成就。

1980年,在荷兰召开的第一届显微重建外科联合大会上,大会主席在报告中正式称他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1985年,陈中伟当选为第八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主席;1994年,获首届奖励全国十位杰出科学家的“求是奖”;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在美国颁发的奖励全世界最杰出的三位医生的“世纪奖”。

有记者问陈中伟,当他回首辉煌的医学之路、成功的人生之路,哪段经历影响最大。陈中伟谈到其中一段就是他童年的经历。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里人能正确对待他小时候的“莽撞”,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促使他最终走上了医学之路。

可以说,莽撞是有勇气的表现,是行为的动力,而正确的引导是给行为增加智慧,行为有了“勇气”和“智慧”的双翼,就会做出正确的事情来。

在火车上坐着一对南方的母子。小男孩只有四岁,看起来非常活跃,一刻也不肯停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他就安静下来,扑在他妈妈的怀里,有些羞怯地说着耳语。他妈妈听了儿子的耳语,有些乐不可吱的样子。她推开儿子,响亮地对儿子说:“你去跟那个阿姨说:‘你真漂亮。’”小男孩听了母亲的话,更加羞怯了,又钻到母亲的怀里。他的母亲就再次把他推开:“来,拿个香口胶,过去给阿姨。你跟阿姨说:‘阿姨你好漂亮啊!送你一个香口胶。’”过一会儿,小男孩终于鼓起勇气,走到红衣少女跟前:“阿姨,给你吃香口胶。”红衣少女接过来之后,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阿姨,你好漂亮哦!”说完,飞快地跑回到妈妈身边。车厢里不由响起了一片愉快的笑声。

孩子的母亲说,孩子跟她说的耳语就是“那个阿姨好漂亮”。他妈妈让他亲口对阿姨说,是为了鼓励他勇敢地同别人交往,鼓励他大胆地表达。她说:“我们那儿的人都是这样教育小孩子的。要让他勇敢、胆大、不要怕事。”

这小小的一件事,却会给小男孩取之不尽的勇气和信心。以后当他想做什么事而不敢的时候,或许就会听到他母亲的声音:“过去啊!说出来!”他母亲在这件小事上鲜明的态度,也许已在无形中奠定下他的优良品质。

有时,一万句说教比不上一次实践。我们想让孩子具备什么品格,就要在平时的日常小事中及时地去锻炼和养成。

一位老先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手捉住一只大公鸡硬逼着它吃米,它怎么也不吃,把手放开它倒吃起来了。公鸡吃米尚且不能硬灌,人的认识、行为的养成就更不可能只凭几句说教、几堂课就能完成,只有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受震撼、受感动,去重新认识生活,才能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顽皮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听到“你怎么这么讨厌呀?”“你看你,怎么老是做坏事,新买的汽车又弄坏了?”……批评、责骂,那一定是成人在训斥比较顽皮的孩子。而结果呢,成人是满脸的无奈与愤怒,而孩子则满脸恐惧,不知所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教授。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因在遗传学领域有独特发现以及为锻造我国自己的遗传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杰出科学家奖”。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生命科学的领头羊”。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组织则将一颗编号为“3542”的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成年后的谈家桢院士,戴着眼镜,带着慈祥的笑容,处处透着一种大学者、大科学家成熟的风范。然而他幼年时却是一个顽童。在家时他有个小名叫“阿祥”,因为宁波话里“祥”、“强”的发音一样,再加幼年谈家桢生性活跃顽强,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强”。人们说:“阿强阿强,你又跑到外头野去啦?”——这意思就是说他犟头犟脑的,屋里关不住,总在外边乱跑、撒野。

幼年谈家桢好动,机灵。他会上树捉知了,看它究竟是怎么唱歌的,也会长时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由于他对周遭的事物样样都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个明白,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弄一弄。他外公家是开木匠铺的,几个舅舅都会木匠活。谈家桢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他们的砍削、刨过之后会变成美观光滑的木制品,心生羡慕,于是也想拿起斧子劈劈试试,不料一下劈到了左手大拇指甲盖,血流满手。但他不怕,大哭过后仍旧缠着大人要学木匠手艺,后来居然也能自己“设计”着做出像样的木工活来。

谈家桢的母亲对幼年的他影响是最大,不论谈家桢怎么野,她总会将他搂在怀里,不让严厉的父亲对他施以拳脚。渐渐地,他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爱好,就不怎么过分限制他出外撒野了。就这样,由于父母的宽容,幼年的谈家桢广泛接触了大自然,他与土地、生物逐渐亲近起来--这一点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幼年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等种种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和感知,才让他逐渐萌生起进一步探索生命密码的念头。

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乖巧听话,聪明伶俐”,喜欢用成人的计划去“塑造”孩子。其实,顽皮的孩子之所以顽皮,淘气,破坏纪律,与成人逆向而行,是因为他们活泼,不爱生搬硬套,不爱机械重复,不爱长时间进行某一活动,喜欢别出心裁,这其中常常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而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需求和选择,“援助幼小心灵的发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有的家长爱孩子的方式是孩子要求什么,只要能做到,就一定满足他;但当做错事时一味的责骂。这不可取。作为家长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去分析他们“顽劣”行为的原因。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将孩子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平时也注意多为他们提供一些有难度,有变化的活动,让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做到。

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替代孩子的主观需求,而孩子则通过自己的“顽劣”行为来表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独立自主、渴望自由创造的需要。家长应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自由地进行探索。探索时会伴有“破坏性”,如当孩子把家中的闹钟拆掉时,这并非“破坏”,而是他想看看其中的构造,这时,家长就应正确引导,讲解“闹钟”的奥秘。说不定,他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爱迪生”。

我们应正确看待“顽皮”的孩子,利用得当的教育方法,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忌在强调“乖巧听话”的时候扼杀他们的个性特长,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允许孩子“出格”

20世纪40年代初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在加拿大最大城市蒙特利尔的一户普通人家的院子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从家中的地下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不知名的粉末。男孩把纸盒放在草地上,又从兜里掏出一盒火柴,小心翼翼地划着了一根火柴,投到纸盒里。还没等他的手远离纸盒,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纸盒里的粉末爆炸了。烟雾散去,只见被惊呆了的男孩坐在地上,手和脸都被熏黑了。

当他缓过神来,首先看了看自己的手:还好,手没有受伤。这时,男孩的父母从家中跑出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惊魂未定的男孩知道自己闯了祸,结结巴巴地向父母解释所发生的一切。

这个男孩名就是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休伯尔。他刚刚在家中的地下室里用砂糖和其他化学药品造了一个“炸弹”。虽然他估计这个“炸弹”威力不大,但为了不把地下室里的瓶瓶罐罐崩飞,特意来到了院子里进行试验。然而,爆炸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结果发生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父母还没来得及对孩子进行指责,只听得一阵刺耳的警笛声,一辆警车开到了门前。原来是被巨大的爆炸声惊动的邻居以为有坏人扔了炸弹,打电话报了警。休伯尔的父母急忙向警察和邻居又是解释又是道歉。

当警察和邻居走了以后,休伯尔以为父母这下该狠狠地责骂自己了。他耷拉着头,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在等着自己,或许再也不让自己做心爱的化学实验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比挨一顿打还要糟糕。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父母并没有处罚和责骂自己,更没有因此而禁止他作化学实验,只是告诉他:既然是做科学实验,就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鲁莽,更不能想当然。

这次“爆炸”事件给休伯尔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他们观点值得深思。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家长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理想,那就是把孩子教育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家长们不断地“设计”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思维,不许他们有任何“出轨”的举动。这样做的结果时,孩子们丧失了天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

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少年时代都不是“安分守己之辈”,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思怪想,有时还会闯祸,特别是那些喜爱做科技小实验的孩子。比如,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里克、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库珀、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休伯尔、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恩斯特等人,都曾是爆炸事件的“肇事者”。

这些科学家的大多数家长采用了一种宽容和明智的态度,既使孩子从中接受了教训,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科学爱好与创新意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们唠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可专家们告诫父母,太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因为他们很可能失去在精神世界探险的勇气。事实证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安分”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淘气”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据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让人讨厌的特点:

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讲,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是儿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起点和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即使是出点小毛病、捅点小娄子、制造点小麻烦,也不必看得那样严重,在批评和处罚时不可过于严厉,不可将他们身上闪耀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欲,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砍伐殆尽。

有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另一位外国教育家也指出:调皮淘气的孩子有许多优点,他们乐观有朝气;能与人交往,乐于助人;富于幻想,勇于开拓……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他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父母要真心支持孩子的创新,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允许孩子偶尔“出格”,犯点错误。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刚出生时,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孩子大了应给一点“淘气”,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今天,全社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格中“敢”字很重要,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让他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有些事情,孩子因“异想天开”而出了差错,不要急于去责备孩子,更不能因此而给孩子做出种种限制,剥夺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最好帮助孩子分析一下,找到更妥当的方法,并告诉孩子什么是可行的,给他适当的提示,让他换个方法再试试。做对了就要给予表扬。这样,孩子便会从成功中获得喜悦、获得自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也就习惯去用脑筋思考了。

案例:家就是给孩子“鼓捣”的

邱虹云

邱虹云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为创新能力强而被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赞誉他为“清华爱迪生”。邱虹云小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家里“乱搞”。

邱虹云的家住在城乡结合部,小时候的他在外玩耍常会见到农民种地的情形。有一天,他在家里模仿着农民伯伯耕种的样子,先在阳台的花盆里挖个小坑,然后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糖果“种”下去,掩上土,最后还不忘煞有介事地撒了泡尿施肥——在他心目中,这里最终将长出一棵“糖果树”来,上面将会结满他最喜欢吃的糖果,五颜六色,一摘一大把,绝对不要钱……跟爱迪生在鸡窝里孵小鸡的想法相近。

父亲邱名丹发现后,没有半点指责儿子瞎胡闹,因为他意识到这其实就是孩子发明意识的最宝贵的萌芽。从那以后,每当小虹云拿着一个个玩具又拆又装、大搞“破坏”的时候,邱名丹总是饶有兴趣地坐在一边看,并时刻准备着在儿子“搞不掂”时亲自出马。有父亲作后盾,小虹云的胆子越来越大,家中的闹钟、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全成了他的拆卸对象。外人惊讶:“好好的东西弄坏了不可惜吗?”邱名丹却只是笑:“有失必有得嘛!”

到了识字的年龄,邱名丹开始着意培养小虹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他在家中墙壁上贴出了五颜六色的元素周期表来吸引孩子的视线。果然,小虹云踮起小脚、仰着脑袋左看右瞧,觉得很有意思:“那上面画的到底是什么呀?”邱名丹抱起儿子:“这个叫‘氧’,那个叫‘氢’。还有一个叫‘铜’,一个叫‘铁’……”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当时听得懵懵懂懂,但小虹云的确已经开始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线路、千奇百怪的名称产生好感,到后来真正开始学习理化知识时,很多别的孩子颇感陌生的概念,都让他感觉到无比亲切、熟悉。

邱虹云读小学时,从父亲那儿得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礼物—一小本PH试纸。一遇石灰,它马上变成蓝紫色;放置在橘子皮上,它又变成浅红色了……小虹云兴奋得大叫,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邱名丹抓住机会,不仅解答了孩子的迷惑,还教会了他自制试纸、自行试验—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来、自己试了!

为了配合儿子的“科学试验”,邱名丹在家中不大的转角阳台上见缝插针、动手装置了一个简易试验桌,这张桌子很快成了儿子的乐园。为了激发儿子的成就感,邱名丹还常年锁定一些少儿科普杂志上的“小制作”栏目,让儿子依葫芦画瓢,先后制成了变色闪烁灯、无线电发射器、双卡收录机等等。

邱虹云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把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创意变为手下实物的时候,发明的欲望也一发而不可收拾。也正是这种由父亲及时发现、恰当鼓励、有效引导的发明欲,成就了今天的邱虹云。今天,当他的高科技发明竟然引致各界商家争相投入数千万资金时,世人不禁啧啧称奇。但是他的父亲却并不感到意外,从儿子两三岁时就雄心勃勃要种出满树“糖果”开始,父亲就已经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

亨利·福特

美国著名企业家福特·福特于1903年创立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掀起了世界汽车工业革命。福特先生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福特出生于密歇根州的迪尔本。福特从小精力旺盛,父母亲也较早地对他进行启蒙教育。

一天,特跟父亲搭火车到8英里外的底特律去。在火车站里,他第一次看到火车头。这个庞然怪物使他感到惊奇,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位好心的列车长,看他那样着迷,就让他进入火车头,并为他开动了车头,满足了福特的好奇心。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驾驶台上,把汽笛按得“哇哇”响。他回到家里,兴奋得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一早,他瞒着母亲,从厨房里偷来两个水壶,一个壶里放满烧得火红的煤炭,一个壶里装上烧开的水,然后从贮藏室里取来雪橇,把两个水壶放到雪橇上。他一边在地上滑动着雪橇,一边叫着:“喂,火车头来了,火车头来了!”他沉浸在欢乐之中,为自己的创作而自豪。

福特对一切机械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不但研究火车头,还研究手表,想把全天下所有的手表都打开看看。福特在自己的房间里藏有7种“秘密武器”:钻孔机、锉刀、铁锤、铆钉、锯、螺栓和螺丝帽。只要一回家,便成为“疯狂的破坏者”,他常常把那些装饰华丽昂贵的怀表分开看个究竟。

福特家中饲养了牛、马、鸡、猪、羊、火鸡等各种动物,父亲经常要他照看这些家禽家畜,而他的全部兴趣都在钟表上。父亲虽然曾责备他,但父亲也看到儿子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孜孜不倦的探求奥秘的精神,还有一份天赋的悟性。这才是一般儿童所难以具有的。他为了支持儿子,还特意把一块珍贵的“凯撒表”送给儿子。

李普斯科姆

李普斯科姆小时候很喜爱做化学实验,并把自己的卧室变成了一间实验室,到处摆放着酒精灯、烧杯、试管化学实验器皿,还有一大堆化学和物理、数学、天文学、医学、生理学、无线电等方面的书。一次,他想从尿液中提取尿素,结果使家里到处都弥漫着刺鼻的尿臊味,挨了母亲的一顿训斥。晚上父亲回家后得知了这一情况,非但没有责怪小李普斯科姆,反而劝说妻子:“孩子嘛,作科学实验闹出点小乱子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不闯出大祸就没关系。以后小心点就是了。”

其实李普斯科姆的母亲平时也十分支持儿子对于科学的爱好,对孩子喜爱干的事一般从不横加干涉,就连儿子所使用的这套化学实验器材,也是母亲特意买来的。这次发脾气可以说是一个例外。而李普斯科姆的父亲不仅仅在“道义”上支持儿子作科学实验,并且利用自己作内科医生的便利条件,为儿子买来许多一般人不易得到的化学试剂。在父母的支持下,小李普斯科姆不仅完成了多种有趣的化学实验,而且在美国独立纪念日那天施放了自己制作的焰火。他后来成长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化学家。

韦勒

美国病原微生物学家韦勒小时候居住在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镇。他的父亲是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母亲出身于一个学者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

安阿伯镇紧邻着密执安大学,居住着许多从事生物学、医学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有爬虫类的专家,有昆虫类专家,有鱼类专家……,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学者村”。韦勒由于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医学和生物学非常感兴趣。树上呜叫的小鸟,草丛里翩翩起舞的蝴蝶,小河里欢快游动着的鱼……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新奇有趣。韦勒在大自然广阔的胸怀中肆意挥洒着他对大自然的爱,并享受着大自然慷慨的恩赐。他捕捉蝴蝶,制成美丽的标本珍藏起来;将乌龟、小鱼“请”回家,放在水缸里养着,时不时给他们喂点面包渣。韦勒经常翻看自己的标本集,或站在水缸边看龟、鱼们欢快地游来游去。

有一年夏天,韦勒和小伙伴们一起,竟然将他们在路边、水里看到的所有乌龟全部抓获,带回家里养了起来。一时间,韦勒家的水池里爬满了大大小小的乌龟。加上大大小小的鱼缸里游弋着的鱼类,俨然一个水族馆。一天,父亲的朋友、一位动物学家来家里作客,看到这里的乌龟种类之多感到十分诧异,当他了解到这都是韦勒的“杰作”之后,不禁大为惊叹。后来他曾对同事们说:“如果你想了解密执安州南部的龟类,只需到韦勒家转转就可以了。”

孩子抓一两只或几只乌龟和小鱼玩玩也就可以了,但把一个家变成“水族馆”,就有点令人难以容忍了。可能会有许多家长对孩子这种近似疯狂的举动加以干涉。但韦勒的父亲甚至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小韦勒忙忙碌碌,并且为提供条件,鼓励他从事自己的爱好。作为一名出色的病理学家和教书育人的教授,父亲清楚地知道儿子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兴趣的表现,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科学萌芽,不加以简单和粗暴的抑制。正是父亲对儿子举动的支持和鼓励,使韦勒日后逐步走上了探索科学奥秘的道路。后来,韦勒选择了病原微生物学作为毕生的事业,并因研究小儿麻痹症疫苗的成果荣获了诺贝尔奖。

戴尔

在戴尔15岁生日的时候,戴尔要爸妈给自己买部电脑,他们终于答应了。当他得到这个珍贵的礼物时,却迅速把它解体。当时一台苹果电脑的价格昂贵,父母急坏了,以为戴尔把电脑毁了。但戴尔不过是想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罢了。

1981年,戴尔把注意力转向个人电脑。虽然他当时的商业经验并不算太丰富,但已知道个人电脑将是未来商业的最佳选择。

戴尔为了尽量吸收有关个人电脑的知识,他购买了所有可以加强个人电脑功能的配备,像容量更大的存储器、磁盘驱动器、更大的显示屏和更快的调制解调器等。他改装个人电脑的方式,其实就像别人改装车子以加强马力一样。改装之后,戴尔把电脑卖掉,获取利润,接着再改装另一台电脑。很快,他开始向批发商购买大量零件,以减低成本。

好运降临了。1982年的全美的电脑大展于6月份在戴尔的家乡休斯顿举行,此时,戴尔已拿到驾照4个月了。那个礼拜戴尔逃了许多堂课去参加电脑展,让他眼界大开。

戴尔买进了又一批零部件,把他的电脑升级之后再卖给认识的人。戴尔知道如果自己的销量再多一些,就可以和那些大电脑公司竞争,而且不只是在价格上竞争。况且可以赚点小钱,以买高中生想拥有的东西。

戴尔心想:这里头有一大堆机会。他既兴奋又紧张,脑海里充满了问题:我所知道的事物有哪些可以运用?我需要学些什么?该如何学到这些事情?

在父母的主张下,戴尔进了大学。在离家上大学的那天,他开着用自己赚来的钱买的白色小轿车去学校,车的后座载着三部电脑…… aJqa2FtqEIRaq0xZERSg/tBwWXOZ2Qc4aCuenuLfGoikCiqT47UxM+b78zNb9h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