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

4

孩子不是用来弥补父母心愿的

卢梭注意到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他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他要求教育者必须在了解自己的学生之后才对他说第一句话。这个理论在当今教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位高中生说,妈妈常常对我说,她年轻时的梦想就是考上北大,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高考的机会。她们那个年代家境不好,没有条件复读。她对我说,现在条件好了,你一定要考上北大,不管复读几次也要考上……有时,看着妈妈泪流满面,我真感到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的人生总会有一些失落。有的家长在年轻时有美好的愿望,因此总希望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于是出现了孩子喜欢文科家长硬要他选理科,孩子爱好物理化学家长却要他写诗作文……其实,孩子有自身的特点,如果教育是强行按照家长的意志来进行,不考虑孩子的特点和感受,就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并因此导致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更有可能由此耽误了孩子的发展。父母的心愿未了可以理解,但是孩子不是用来填补父母心愿的。

西晋时,左思的父亲左熹一心想让儿子学书法,不惜重金聘请名家指导。可左思不感兴趣,学无所成。左熹又让儿子学琴,结果学了很长时间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这时左熹从失败中懂得了尊重孩子特点的重要性,根据儿子性格内向、记忆力好,对文学的特殊偏好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儿子学赋诗。左思如鱼得水,进步神速,不出几年,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最终成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虽然父母与孩子之间有血缘关系,但是,孩子有不同于父母的特点,性格、志趣、爱好等等绝不是一回事,有的两代人之间甚至炯然不同,相差很远。

央视《挑战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中担任主持的马东,是马季的儿子。有记者问马季:“为什么不让儿子马东说相声?”马季乐了:“马东就不是说相声的料!”马季说,他一直不愿马东说相声!马季说:“我干了一辈子相声,相声这门艺术有它独特的地方,不是谁有说相声的愿望或者经过努力就能说好的,父亲说得好,儿子也不见得能够说好……我希望他能培养出自己的爱好,不要受我的影响太多。”

马季对马东的评价和态度是对的。马东并没有对相声产生多少兴趣,18岁赴澳大利亚留学主修计算机专业,但一次看到了台湾主持人胡瓜主持的脱口秀节目,意识到这种工作是如此迷人。马季说:“当时马东跟我透露了这个想法,但是我没当真,年轻人嘛,想法总会变的。没想到他坚持下来了,还做得有模有样。”马季尊重马东的选择和发展,使之才尽其用。

父母做得好的事,不等于孩子也能做得好。马季凭着对儿子的了解,认为他“不是说相声的料”而不让其滥竽充数,这既是对儿子负责。马季作为一个相声泰斗不硬求儿子继承父业,希望他能培养出自己的爱好,这种“民主”作风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有不少家长总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培养出自己的爱好。由于他们的大包大揽和高期望值,致使孩子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很不快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有的父母在孩子还没有长大就开始为孩子设计美的未来了,而不大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强按牛头喝水”,结果不是扼杀了孩子的天分就是使原本可以优秀的他们变得平庸!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鲁迅所说的“完全的解放”,实际上就是不要束缚孩子的“手脚”,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放飞他们的理想和智能。给孩子指定适当的目标,施加一定的压力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

湖北某年高考的文科状元康静的母亲说: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对孩子的教育也就不一样。像我这个孩子,实际上也没有用一个特定的模式去教育她。她从小就比较积极,比较活泼,做什么事情都比较专注,所以我在这方面就对她积极引导。我们疼爱孩子,但是方式方法要对……

有专家认为:应该把未成年人看作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是现代社会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基点。只有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才能使对他们的保护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最终达到其独立于社会的目的。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漠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也成为家庭教育失误最根本的原因。

对孩子的特点报以期待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是否因材施教,是否用了适合孩子心理与生理特点的方法。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华裔神童陈耀宾,年仅17岁已经开始在墨尔本大学攻读数学和统计力学博士学位。据星岛日报澳洲版报道,陈耀宾2岁起开始阅读简单书本,12岁时已经通过相等于维多利亚省高考程度的考试。比起同龄人提早两年攻读第一个大学学位。与弟弟相比,现年19岁的姐姐陈仪舜亦当仁不让。她13岁开始攻读第一个学位,专攻数学。

令人惊叹的是,陈耀宾和他的姐姐自小是在家中由母亲及父亲亲自教育成才。陈母认为,两姐弟并非天资过人,关键是因材施教,令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她认为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扬长避短,令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充满信心。她表示当初让一对子女离开学校,只是暂时的打算,希望让他们轻松一下。但是几年之后发觉两姐弟已经无需重返校园。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各有特点,教育不能过早地给孩子做出结论,过早地贴上“标签”,要对孩子的特点报以期待。下面是一位把女儿送进交大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女儿的对话:

女儿念初中时,有一次我俩散步,她问:“妈妈,你希望我将来学什么专业?”

“你喜欢的就是我期望的。”

“为什么呀?人家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对孩子有要求的。”

“只有你喜欢的你才会用心学,有追求。”

进中学后,女儿的成绩一度总是80多分,在班里居中。实话说,看到她的成绩单我又气又急,真想狠狠教训她。但又想到,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己已经觉得失落了,打骂又怎能解决问题。我强忍不满,尽量和颜悦色对她说,成绩不够好没关系,要找出原因。

她说:“我也搞不明白,每次复习我都很认真,怎么还是这样的成绩。”

“是不是你有点怕考试啊?”

“嗯。”

我说:“我曾看到书上写着,天才的要素中,记忆力占很大比重。虽然你的天资不是最优秀,但我觉得你的记忆特别好,知道吗,你具备成为天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必要条件。”

“真的啊!”女儿欣喜地看着我。

那以后,女儿对考试的恐惧感渐渐消除了,自信心渐渐增强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为了使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特点,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施教。不论哪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扬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关键,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

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事实证明,“因材施教”在教育中是行之有效的。

宋嘉树夫妇共养育了六个子女。他们的三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宋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方面的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在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宋嘉树和大女儿的男女生二重唱。静听着父亲那纯美洪亮的嗓音随着琴声哼出的美国南方民歌。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宋嘉树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小庆龄于天性之外受到补益。在假期里,三姐妹和小兄弟们在院子里玩耍,爬过院墙到别人的田地里嬉戏;他们到田野里奔跑,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有一次,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宋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宋嘉树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宋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笑着对宋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长大以后,庆龄真的成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又面对邪恶势力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能力,理想的教育应能引导这种特和能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真正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及能力的差异,准确地为孩子量身定做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孩子从一个完全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起点开始,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学习,成长。

宽容孩子的缺陷,不与别人比“优劣”

国人爱面子,面子上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常常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不可取。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说,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爱因斯坦日后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与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生长在无忧无虑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是十分宽容的。他的父母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所扮演的就是保护他的气质与性格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6岁时,爱因斯坦迷上音乐,开始学习小提琴,小提琴奏出的优美音乐将他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音乐曾一度使他着迷。然而,练习小提琴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又令心生厌倦。此时的爱因斯坦与同龄人相比,不仅没有超长之处,反而多几分笨拙。

一次,爱因斯坦的父亲问学校里的教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老师竟直言说道:“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这位老师对爱因斯坦的成见非常深,认为他是一块朽木,已再无雕刻的价值,竟勒令他退学。就这样,爱因斯坦15岁那年就失学了,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当爱因斯坦的“天才”还没有发挥出来,还显得很笨拙的时候,他的母亲很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一无所成,而他的父亲则说道:“不用把此放在心上,孩子只是不能适应学校的规则,及学校机械的教学罢了。等他长大了,了解了周围的一切后,就可以顺利适应了。”父母没有将他视“弱智儿”,没有因为功课不好、被学校开除而责打他,而是给他一个很宽松的环境,循循善诱地帮助他成长与发展。1895年的秋天,16岁的爱因斯坦离开了亲人,独自登上开往苏黎世的列车,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一般来说,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但由于环境、生活条件与养育的方法诸因素的差异超前或延缓的情况是常有的。存在这种差异不应怪孩子、批评孩子,而应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孩子的生活习惯或其他行为习惯的形成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的教养所造成的。错怪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父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同龄孩子的父母交流经验,这是关心、疼爱孩子的表现,但“比”就不对了。孩子超过别人,父母就高兴,反之就着急,这种心态会使父母对养育孩子缺乏信心,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的差异是存在的。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要强迫孩子沿着大人预定或设想的路线迈步。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直接抱怨自己的孩子这样那样都不如别人,这会使孩子很伤心,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当他长大一点,更懂事的时候,他会丧失信心,形成自卑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另一方面,这对被夸的孩子也不利。

父母不要因孩子某方面的欠缺而否定他的一切,更不能照搬别的孩子的成功个案来培养自己孩子。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并正视孩子间的差异,要怀着沉稳的心态耐心引导孩子,以他们自己的速度成长。父母要牢记,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品。

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很多时候,由于父母过于主观而不能对孩子产生同理心,无法深入了解孩子,甚至误导孩子。做家长的要严格而通情达理。能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

茅盾刚工作时,每有译文或文章发表,就像当年让母亲看作文一样,照例寄给母亲过目;茅盾与弟弟的通信都送给母亲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茅盾母亲在儿子成年后也没放松对他们的关心、教育。茅盾母亲自己也是每日读书看报,善于接受新事物。她对子女的教育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并善于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其中有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茅盾祖父虽然很早为其订了亲,但待茅盾成年之后,父亲早已去世了。这件事使茅盾母亲大伤脑筋,考虑到不识字的媳妇与儿子太不相称,担心给儿子带来苦恼;退婚吧,又怕女方不肯。1917年春节期间,母亲问茅盾:“你有女朋友吗?”茅盾腼腆地说:“没有。”“真没有?”母亲又追问了一句。儿子点点头。这时,母亲本来是想:如果儿子有了女朋友,执意要退婚的话,她就出面与女方交涉。得知儿子没有女朋友,她便接着说:“我从前料想你出了校门后,不过当个小学教员,至多是中学教员,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也还相配;现在你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过半年,就受重视,今后大概一帆风顺,还要做许多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就不相称了。所以我要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因茅盾全神贯注在事业上,老婆识字不识字觉得无所谓,他不愿让母亲作难,况且娶过来后,或进学校,或由母亲教她识字,都无不可。为此,第二年,母亲就为儿子办了婚事。

1917年,泽民考取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母亲很高兴,特地从家乡赶来上海,并与茅盾一起将泽民送到南京。在上海期间,她买了四大编的《西洋通史》和二卷本的《西史纪要》以及《东洋史要》《清史讲义》各两套,并将这些历中书籍分给泽民一套,嘱咐说:“你将来要做工程师,但也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说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后来事情的发展起了变化。1920年,茅盾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茅盾介绍泽民加入了共产党。由于思想的变化和革命的需要,泽民想中止学业,专门研究政治,与张闻天等一同去日本。那时离毕业还不到半年,茅盾做了许多说服工作,希望他先完成学业,但无济于事。母亲看儿子主意已定,就同意了泽民的选择,并反过来做茅盾的工作:“老二纠缠不休,况且我想,他既然对河海工程没有兴趣了,勉强读下去,也没有意思,我已经允许他退学,还让他过几天便到日本去半工半读。”母亲还担心儿子到日本半工半读分心,又将感慨道:“你们父亲遗嘱要你们学工程。如今倒好,老二学工程四年,文凭快要到手,又不肯学了。世界变化太大,你们父亲何曾料到。我如今这样干,你们父亲若死而有知,大概不会怪我的。”听母亲这样说,兄弟二人都安慰她。母亲却道:“不用你们安慰,我想得开。你们走的路是对的。如果你们父亲不死,说不定他也是会走这条路的。”

茅盾兄弟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茅盾能够成为一代文化伟人,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她不但是茅盾兄弟的严师慈母,也是我们家长的榜样。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在同理心的互动中来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对他的同理心的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其中,如果父母要让孩子同理父母,首先父母要同理孩子,同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就与错误、优点与缺点。父母给予孩子的同理心几乎就是孩子同理心产生的土壤。

有些父母习惯于从主观看孩子的行为,往往以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来作判断,习惯以自身预设或假设的既定标准来要求孩子,很少接纳孩子的立场和看法,这样与孩子的沟通必然受阻,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父母对孩子的同理心是开导孩子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前提。父母要尝试着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孩子,与孩子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种教育能力。在两代人的沟通中,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越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Wk208Hxm/H5JbbTYHnD4iJy3jq0xEobrbJ1M9HKAitG6yJkRO3/shXyRxdAtGS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