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C·波拉尼是加拿大著名化学家,因发现用于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红外线化学发光技术,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因此荣获了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波拉尼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性情开朗,富有开拓精神。大概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小波拉尼也是一个极富开拓精神的人,甚至比父亲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小波拉尼是一个绘画爱好者,因为在绘画中,他的“开拓精神”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可以尽情驰骋自己的想象。父亲对于他的这一爱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只要波拉尼喜欢,他画什么都行,怎么画都行。父亲的态度无疑使波拉尼深受鼓舞,于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便不断地在小波拉尼的画笔之下被勾勒出来。
说起波拉尼的绘画,他小时候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故事:
一天,当波拉尼坐在画架前准备画画时,眼光无意中落在了墙角的一把大毛刷上,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用大毛刷画画呢?他扔掉了画笔,拿起大毛刷蘸了些颜料,就在画布上画起来。可是毛刷实在太大了,小波拉尼还来不及运“笔”,“笔尖”就已经到了画布的边缘。“要是有一张特大号的画布就好。”自言自语中,雪白的墙壁――一张特大号的画布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于是,波拉尼拿着大毛刷,来到了雪白的墙壁前,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就尽情地在墙上画了起来。
“你疯啦!把墙弄成什么样了,爸爸妈妈不打你才怪呢!”哥哥的惊叫使小波拉尼挥舞大毛刷的手猝然停了下来。看到弟弟这一怪事,哥哥跑过来警告道。是啊,把好端端的墙弄得一塌糊涂,爸爸妈妈一定会生气的。但“大画布”对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波拉尼好像被什么驱使着,还没来得及想清楚就又身不由己地又在墙上画了起来。哥哥见阻止不了弟弟,无奈地摇摇头,走出了屋子。
波拉尼丝毫没有感觉到哥哥的无奈,仍旧认真地、用心地画着,小波拉尼的“杰作”终于完成了。平生第一次拿着如此巨大的“画笔”在如此巨大的“画布”上画画,波拉尼觉得简直是爽极了。正当他背着小手开始欣赏自己的“杰作”,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忘乎所以时,背后却突然传来了父亲惊讶的叫声:“约翰,你在干什么?”波拉尼听到父亲的叫声,兴奋地回头问父亲:“爸爸,你看我画得怎么样?”随即他突然想起了哥哥的警告,不由得低下了头,仿佛知道做错了事。没想到父亲却在此时却开心地笑了。波拉尼奇怪地看着父亲,父亲笑着把他拉到了一面镜子前,镜中出现了一张五颜六色的脸——沾满了各色颜料,活脱脱一副小丑的模样,波拉尼不好意思地笑了。回头看父亲,父亲却已经在认真地打量儿子的“杰作”。父亲幽默地对儿子说:“看来咱家以后不用再请人来装饰墙壁了。”波拉尼的父亲没有像绝大多数父母那样因孩子搞污一面墙面斥责孩子。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希望没完没了的进行下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心理需求现象,只有在达到它的阀值时,我们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事实证明,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一种持续的兴奋中完成的。
我们经常听孩子们说,爸爸妈妈总是逼着我学这学那,一点儿自由都没有,真没意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备受宠爱,却反而感受不到快乐?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替代孩子的主观需求,忽视了孩子还渴望自由地思考和创造。这些需要的满足,才能使孩子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爱因斯坦小时候,他的父亲喜欢郊游,经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野外去游玩。爱因斯坦十分喜欢这种活动,那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那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那颂歌般的松涛,那金色的阳光,都使他沉醉。他的小妹妹象一只百灵鸟,一路上欢快地唱着、叫着。他却沉默不语地沉醉其中。
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玩搭积木,一玩就是老半天,然后默默地坐着欣赏自己的杰作;他还喜欢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脑袋认真地倾听从母亲的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邻居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小家伙们在一起尽情地唱呀、跳呀、叫呀,可这里面却没有爱因斯坦的身影。
爱因斯坦的小脑瓜里,充满了对这个陌生世界的百思不解,几乎没有安宁的时候……
一天,爱因斯坦的爸爸送给他一件小玩具——罗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爱因斯坦为此心花怒放,立刻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
罗盘中间有一根指北针,尖端一头涂着红色,颤巍巍地抖动着,总是顽固而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转动盘子,想偷偷改变指针的方向,但无论他怎样转来转去那根针就是不听指挥,红色的那端依然牢牢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急了,猛的一转身子,从朝北转向朝南,心想:“这个指北针总该跟着我走了吧?”但是定睛一瞧,他不由大吃一惊:红色的一端依旧指着北方!“太奇怪了……”爱因斯坦不知所措地喃喃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想去向父亲询问,可灵机一动,他马上自己做出了解答:“对,这根针的旁边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所以它能永远保持一个方向。”于是他翻来覆去地研究罗盘,想在指针周围找出那神秘的东西。爱因斯坦的童年有了罗盘这个有趣的伙伴,他整天精神恍惚,越发沉默不语。
这件有关罗盘的童年往事,给爱因斯坦留下深深的印象,甚至在许多年后,他还常津津有味地回忆。也许,爱因斯坦日后对电磁场的深入研究,还有相对论,其灵感就是源于童年时代那谜一样的小玩具——罗盘。
孩子的快乐不一定表现为表面上的欢喜。生活中,当孩子有了“沉醉”倾向时,父母无疑应该高兴才是。因为沉浸于某一件事情时,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活动。孩子会因此如此不断地思考下去,思维将会达到相当的深度。像这样培养出来的思考力,即使以后孩子把兴趣转向了别的事物,也依然能够发挥其作用。在孩子的注意力和思考力还没有到达一定的深度时,就有意去分散他的兴趣,这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没有好处。
孩子在最初是在欢快中感觉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而不少家长却剥夺了孩子的这种自由思考的权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安排把孩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占据了,这对孩子的发展十分有害。研究表明,受家长支配太多、指责太多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和想像力的发展受到压制,好奇心受到打击,他们很难发现自我价值。同时孩子们由于过早地承受太多的学习压力,从而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没有正常孩子那样的欢乐,这将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及心理发育。
可见,有时作为家长过于“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恰恰剥夺了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机会。给孩子安静思考的时间,为他们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才能保证他们心灵和思想的自由。
郭沫若在1978年发表的《科学的春天》一文,就把“异想天开”作为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异想天开”实际上是人探索科学真理,创造人间奇迹的前提。
其实,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异想天开”的过程。美国莱特兄弟小时候“异想天开”要上天,1903年,他们制成飞机实现了人类的首次机械飞行,真的上了天。人在几千年前就幼想过“顺风耳”和千里眼”,1895年俄国波波夫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1925年美国贝尔德明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人真的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形象。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异想天开”的想法,正说明了他们对客观世界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说明了他们的想象力在蓬勃发展,说明了他们将来可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的征兆已经出现。我们应该为孩子们能有“异想天开”的想法而感到高兴。一经发现,就要肯定,鼓励,对他们施加有目的影响。
国外有一个孩子,父母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太阳。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父母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
当孩子天真地向父母发问或用自己的想像来解释某些客观事物时,父母不能一笑置之或随意地加以嘲笑,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地想!
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以发展其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其实,敢于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一个人成材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碍孩子开阔视野。
亚洲某地区在训练大象时,为了防止大象跑散,有时会用绳围出一个圈。按说,这个“障碍”对于大象是毫无阻拦作用的,但奇怪的是,大象却将之视为不可逾越的阻隔,从来不设想去跨出樊篱。
由大象而联想到我们人类,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这种实际上并不具有障碍作用的障碍使我们望而却步?所以,我们不仅自己要设法突破思想的牢笼,就是对孩子,也是少设障碍为好。当我们看到孩子思想的火花闪光之际,一定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能带着偏见去压制。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张白纸上用黑墨水滴了一个黑点,问成年人这是什么?答案几乎是一样的:一个黑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说这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蝌蚪,有的说是一只压扁的臭虫,有的说是一顶帽子,有的说是一粒黑芝麻,回答的花样很多。
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的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驰骋,他们常常会想出出乎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要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认为合理的思想和看法。
诺贝尔奖得主巴巴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她的母亲是纯粹的美国血统,父亲的双亲则是凯尔特族移民。
麦克林托克小时候,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一天,麦克林托克见母亲正在碾草莓松饼时,她盯着草莓流出的红汁,拍着手说:“妈妈,现在我知道血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草莓里来的。”母亲没有批评女儿的解释,笑着对巴·麦克林托克说:“好孩子,血不是从草莓里来的,是从人体里来的。”巴·麦克林托克眨巴眨巴双眼,“噢、噢”地点着头。
因为学校有太多的限制,巴·麦克林托克不愿去上学,因为在巴·麦克林托克父母的眼里,学校仅仅是培养孩子“成长的一小部分”,他们居然允许孩子就可以暂时不去。
由于遗传因素的关系,她继承了父母性格中“桀骜不驯”的一面。麦克林托克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她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去打垒球、踢足球、爬树等,而不像女孩子玩布娃娃、过家家。她更不愿意在服饰和化妆上花功夫。在麦克林托克的少年时代,女孩子是不能像男孩子那样遍地“撒野”的,她们普遍穿着束腰的裙子。但喜欢运动的麦克林托克却不喜欢穿裙子,因为裙子妨碍她的运动。为了活动方便,她请求母亲允许她让裁缝给她做几条适于运动的肥大灯笼裤。20世纪初的美国,穿裤子还只是男性的“专利”,女性时兴穿裤子是十几年后的事。但勇敢的母亲同意了女儿的请求,这样麦克林托克就拥有了好几条灯笼裤。
一次,麦克林托克穿着灯笼裤去打球,邻居的一位妇女看不惯麦克林托克的穿着打扮和举止,把她拉进屋内说:“你应该学习如何做一个女人。”母亲知道此事后马上拿起电话,警告那位多管闲事的妇女:“别再干那样的傻事了!”在父母的纵容之下,麦克林托克自然而然地与那些爱穿漂亮花裙子、玩布娃娃的女孩子不那么合群。对此,邻居家的女孩子经常叽叽喳喳地议论她:“芭芭拉不喜欢同我们在一起,她不是女孩,她肯定是个男孩子。”麦克林托克对此从不解释,因为她确实只爱玩男孩玩的游戏。
麦克林托克从小“特立独行”,既不愿与女孩子一起玩,又不能与男孩为伴。她不在乎这些,也不在意别人怎样议论,只管我行我素地干自己喜欢的事。
麦克林托克长大后从事遗传学的研究工作,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跳跃基因”学说。但当时的遗传学界难以接受她的新观点,对她采取了排斥的态度。没有人邀请她参加学术讨论会,撰写的论文也难以在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甚至无法和别人谈论她的理论。尽管麦克林托克显得是那么独立无援,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继续实验和研究,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跳跃基因”的理论是正确的。麦克林托克在坐了近30年的“冷板凳”之后,终于获得了承认,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说:
中美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而中国学生则相反。如果对一个美国小孩说,你应当做功课,他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做功课?而让中国的小孩做功课,他就乖乖地听着。美国小孩头脑中没有“乖乖的”这个观念。
美国小孩与中国小孩相比,从小就喜欢这样搞一下,那样搞一下,结果是耐心不够。美国小孩可以知道很多东西,但每样东西都不深入。中国的小孩则很听话,让做三角习题就乖乖去做,如果天天做,做了一个星期以后,美国小孩的水平就没法与之相比了。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从小就让孩子做种种决定,这当然有它的坏处,可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清华学生为例,现在的清华学生考进来很不容易,念书都念得很好。但是将来要想取得成就,仅靠念书念得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向新的方向发展。小孩从来“乖乖的”,所得出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小孩比较胆怯,不肯向新的方向走。比较相信所有重要的东西书上都写了,这不是有形的,几乎是下意识的,觉得已经有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多东西了,我怎么能跟这些人比呢?这一点是所有跟中国学生有过接触的西方人都认同的现象。
我当初在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根基打得非常好,到美国去读书时,跟美国的同学比,他感到自己比他们知道的东西多多了。更为幸运的是,我到了一所研究空气极浓的芝加哥大学,当时芝加哥大学有全世界最好的物理系,在那我接触到了最重要的教授费米和泰勒,我也知道他们是怎样在新的领域发展创新的。这两者结合起来,对我后来的影响非常之大。
他希望学生们都能够吸取这一经验,一方面对于他们过去扎扎实实打下的根基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不因为这样子就变得太小心,而要肯超越、肯跳跃。我认为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将来就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
在思维方面,肯超越的人强调“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比较注重独特的东西,约束规矩较少。例如,遇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会先肯定自己有了一个想法,再来一步步论证这个想法是好是坏,好在哪里,又坏在哪里,怎么去克服困难。总之就是勇于去尝试解决。
在生存竞争激烈的现实中,只有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和才能,才能处于有利的位置。我们在强调自己个性的同时,让自己真切体味到有个性的思想带来的欢愉。有时,即使有错误,也不可怕,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扼杀自己的个性,自己要尽量发展自身的长处。
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孩子虽然不是成人,但他有着自己的意识、情感。作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孩子,按孩子的意愿去做,根据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来施教,让孩子的天性真正释放,而不要强迫孩子。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福井谦一是198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福井谦一小时候,他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采取了一种不干涉的态度。他们为孩子们购买大量文学和科普类少儿读物,但从不强迫孩子读书,不使读书成为一种任务和负担,而是让孩子凭着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自觉地读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在福井谦一的记忆中,父母从未对子女们说过“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也几乎没有问过“学校教了些什么?”“成绩怎么样?”他倒是清晰地记得经常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父亲特意拉着正在紧张复习的谦一下一盘围棋。福井谦一很喜欢下围棋,考试前夜的一盘棋不仅使他紧张的神经得到了调节,而且体会到了父亲无言的关怀。父亲从不在琐碎小事上对孩子们指手划脚。
福井谦一的父母认为:亲近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特权,所以他们鼓励孩子们去郊外游玩。父亲还经常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们去郊外钓鱼,并给他们讲述鱼类和钓鱼的知识。福井谦一上中学后,一家人每年夏天都会在海边租房子度假,在那里钓鱼和游泳。
福井谦一在中学四年级时,和弟弟以集中复习、准备考试的冠冕堂皇理由,向父亲的朋友借了一座海滨的房子住了进去。但小哥俩怎么也抵挡不住大海的诱惑,天天泛舟于海上,或是钓鱼,或是游泳,功课几乎没碰过。回家后,父亲只是瞥了一眼小哥俩晒得黝黑的脸庞和胳膊,什么也没说。福井谦一对父母的这种做法非常推崇,当他有了自己的子女后,也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
成年人常常认为孩子小时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向他们灌输成人决定的时期。但是事实往往与此相反,孩子们对于强加给他们的任何决定都是排斥的。孩子们同样需要自己去选择、体验,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产生真正的愉快。
全国高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理科状元江鹏以656分的总分考取了清华大学。他说:高考前父母对我说,考试也不用太紧张,考场上只要发挥自己的状态就可以了。他们高考时这样对我讲,平时也是这样对我说的,这对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很有助益,不紧张反而考得好。
很多高考状元的家长都能让孩子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很少有严厉惩罚、过分保护、过分干涉的,他们相信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他们既不对孩子的学习包办代替,也不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干涉,而是让孩子自己学。这使得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孩子有个性,独立思考能力强,有见解。
1986年10月16日,在台湾新竹市一条不显眼的小巷内,响起了鞭炮声,一幢质朴的老式砖房,挤满了前来道喜的左邻右舍,因为李泽藩夫妇俩的儿子——李远哲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很多人询问李蔡配女士的教育之道。她温和地一笑说:“都是让他们自由发展的啦!”她还说,在她的那个年代,一般人总认为医生赚钱最多,要孩子往医学院挤,当时她丈夫也希望李远哲学医,可他自己想学化学,我们也就不坚持让他学医了。她认为,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应该采取开放的方式,家长强逼子女学什么,是自私的表现。
父母要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内容,父母应把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只有这样,孩子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挖掘。
在美国的学校里,小学生上课不用排排坐,不背手,而是围着圆桌团团会,相互交谈,没有“不许做小动作”这种批评。作业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很简单,学了A这个字母,回家从报纸上剪下一个以A打头的字母就算完成,而且老师的评语很少批评,大多是“好”、“漂亮”、“精美”等赞美之词。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后就不会有受约束感,不会“放不开”。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个味道不错,吃这个吧!”“这个更可爱”“这件很适合你,买这件吧!”这样,孩子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见。在餐厅点菜、买衣服、买鞋帽时,让孩子从小就有发言和选择的机会。“选哪个呢?”“那个好吗?挑你自己喜欢的吧!”这样对孩子说话才是易于接受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父母应通过各种方式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如对孩子表示信任、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给孩子支配时间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善待孩子的朋友,等等。
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要认真地听,见解正确时要给予承认并及时表扬。老是抑制孩子的思维,不让孩子的意见得到伸展,孩子就再也不会提出什么主张了。当然,孩子的意见不合情理时,父母要亲切、认真地加以说明,让孩子能够接受,代之以其他的要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充分的精神自由是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向往的境界。在一些成功的家庭环境,没有来自保守传统的约束,没有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孩子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你可以天马行空,放开思维畅想,自由探索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