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鼓励是催人奋进的战鼓,赞美是精神上的最佳鼓励。随着父母的一次次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一次次增强;听到父母的一声声赞美,孩子就会产生不断进取的动力。为了让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每位父母都应谨记:送给孩子的最好补品,就是赞美与鼓励。
鼓励,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国外有位儿童教育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父母夸奖和很少受到父母夸奖的,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五倍。其实,这一观点早在半个世纪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
周弘先生对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即赏识教育,也是夸奖教育。成功来自努力,其实成功的动力来自成功的诱发。成功教育孩子的楷模——周弘教育周婷婷的办法就是让她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失败的苦头。
周弘认为,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只有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积累小的成功才能化为大的胜利。怎么让孩子尝甜头呢?
假如您的孩子做了十道题,结果只对了一道,您是不是要被气坏了呢?然而,这件事发生在周弘与周婷婷这对父女身上却与众不同。
当周弘知道这一情况后,并没有马上责备女儿,而是脑海里涌现出美国电影《师生情》里的镜头:
那位优秀的白人教师在给一名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对他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
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盯着老师的五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三个。”
“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两个。”老师高兴地欢呼起来。
这位优秀教师的鼓励像久旱逢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结果他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生情》的片断场景在周弘的脑海里消失后,他立即回到了现实当中,翻过错了的九道题,找到了那道惟一做对的题。于是想到的是鼓励,想到的是她小时候蹒珊学步,爸爸欢欣鼓舞的情景;想到的是她第一次喊爸爸,爸爸泪流满面的情景。面对那九道错题,周弘没有打叉,而对那一道做对的题,却打了一个大大的勾。
周弘满怀深情地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婷婷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爸爸,你小时候,会不会做?”
“我肯定不会做,像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
如果类似周婷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有哪个家长会像周弘那样做?但是这么一来,周婷婷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她仅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数学课程。升初中的时候,她的数学考了99分。
很多父母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写作能力,往往会让孩子写作文时去读范文,拿孩子的作文和范文比,结果越比孩子越没信心。那些范文,别说孩子了,做父母的有几个写得出来。
周弘认为:孩子的作文再差总会有一个句子写得好吧?爸爸就用红笔把作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划下来,吃饭的时候,让婷婷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爸爸妈妈一起为她欢呼。
慢慢地,一句变成两句,两句变成三句,婷婷越来越爱写,只要孩子对写作感兴趣,能写不出好作文吗?在这种充满激励的环境中,婷婷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其它方面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不同的手势都有着不同的含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运用手指最多的往往是指着孩子的脑袋:“你这个小傻瓜,咋这么笨啊?”
周弘身上其他地方的肌肉似乎都不发达,惟有大拇指的肌肉不同。婷婷从小到大,只要在爸爸身边,爸爸的大拇指总要晃来晃去。在婷婷心中,大拇指就是“婷婷好棒”的意思,这就是一道射进孩子心灵的金色的阳光。
对孩子来说,大人的鼓励和肯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人的鼓励与肯定,就如同是孩子的营养剂一样不可缺少。只要家长如周弘那样对孩子充满信心,学习落后的孩子也可以慢慢进步,上进的儿童更会出类拔萃。
许多父母把教育孩子视为一件苦差事。他们往往以为“严厉”就会对孩子起作用。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理解为态度生硬,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根本认识不到表扬、赞赏的独特魅力。假如采取激励的办法,用赏识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当成天使,就会感到生活如此美丽。
父母千万要牢记,每个人都有疏忽的时候,孩子更不例外,孩子常常做错题,可能是注意力不足,不小心而出错的情况多一些。此时父母要做的是“体会”、“提醒”和“勉励”孩子。如“我知道你很努力,只是有些疏忽,再做一次,你一定会做对的!”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体会到他已正在努力,提高孩子对自己“不小心”的警惕,以激发、诱导他继续尝试,帮助他建立自信。
当孩子还是做错时,父母也不应生气,而应仔细教导孩子,肯定他明白为何会做错,再说些鼓励的话,如:“你已尽了力,最后一定会做对的。”“只要明白了,再努力没有什么不行的。”教导孩子即使失败了,也要不断努力,才是帮助他克服困难的最佳方法。
给孩子找感觉,尝甜头。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需要鼓励的。当孩子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充当“动力加油站”的角色,为孩子鼓励、加油!
鼓励是一门艺术
夸奖孩子是激发孩子自我教育、增强上进心和强化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以及心态。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仿佛是为了赢得夸奖与鼓励才来到人间的。应该明白,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因而对孩子一定要比成人之间的交往更慎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一颗真心,一份诚意去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让孩子生发出更多的前进的动力。
陶行知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被称为正确教育“孩子”的一段佳话:
有一名叫王交的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了,命令王交放学后到校长室去。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交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交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交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交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交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
读罢这则故事,没有人不对陶行知的教育方法竖起大拇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又有几人可以想出鼓励的办法呢?用四块糖果很快打动了这个调皮的学生,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由此可见鼓励的确是一种艺术。
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以及天下的父母们都应该向陶老学习鼓励这门艺术。通过全方面的分析孩子的某一行为,从而进一步做好对孩子的指导和教育工作。
学会夸奖孩子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和强迫的效果要有效得多。父母之所以教子失败,就是因为夸奖孩子不得法。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在故意夸他,就难以起到激励作用。特别要注意不能夸错了,否则孩子会把错的当对的,以后你想改过来都很难,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是最深的,往往经过大人肯定夸奖的是非定论更是如此。
某位家长谈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段经历: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如果今天夸她见人有礼貌,明天她会更注重礼貌;如果今天夸她会自己穿衣服,明天根本不用说就会接着自己穿衣服;如果今天夸她小手帕洗得干净,明天她的小手帕会洗得更加干净:如果今天夸她的儿歌唱得好,明天她唱儿歌时会更加来劲……
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肯定及时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使孩子增加信心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的进步是真实的。
父母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要表示真诚的祝贺。有时不一定非用语言不可,有时父母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喜悦的眼神就够了。
鼓励的“皮克马利翁效应”
教育学上有一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父母预言自己的孩子将会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这些孩子便将展露出父母所预言的才华;反之,如果父母预言孩子是难雕的朽木,孩子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如果从心理学来说,可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或许会有许多人以为皮克马利翁是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其实所谓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皮克马利翁是萧伯纳笔下创作的一个主角,书中的皮克马利翁是位塞浦路斯王子,正值青春年华,经常幻想有朝一日能跟一位美女相约出游。
这种幻想越来越令他神往,于是皮克马利翁请来了多位雕刻师,雕刻师根据皮克马利翁对美女形象的描述,认真雕刻,不久就把一座美女塑像雕好了,于是他与美女塑像朝夕相处。他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神,神赋予塑像生命,让她和王子结婚。传说,塞浦路斯人就是从那时起在世界上出现的。
“皮克马利翁效应”其实是后来经过罗桑沙和杰柯逊两位心理学家,将其意义引入教育学领域而形成的。
对于受到挫折或并不特别自信的孩子而言,采取“鼓励教育”的方法更加有效。
广东省惠来县的象棋高手许银川之所以14岁便被选入专业队,并在美国进行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与他从5岁起就跟爸爸学棋,并不间断地接受着父亲的激励有直接关系。还有因出生时难产窒息缺氧,婴儿时就患有脑性瘫痪,致使全身肌肉痉挛,肢体变形,舌头痉挛,说话困难,吐字不清的北京青年丁铁军,只因为有着父、母亲的激励,他从6岁起读书识字,在父母的鼓励下,多年来丁铁军坚持每天在室内靠在铁架子里,用双手困难地拉住拴在门框上的塑料环以练习引体向上,凭着自信与毅力,在父母的鼓励下学会了穿衣吃饭、读书写字以及使用电脑,能够坐在轮椅上在妈妈的关爱下到过大别山、珠江三角洲等地,还创办了为中国残疾人提供咨询服务的“爱康新区康复中心”。
美国新乔治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亨利?格达德曾使用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对疲倦的孩子说了一番鼓励的话,可以发现能量测定仪上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突然下降。事实早已证明了激励效应的存在。
有一位艺术素质很高的学生考音乐学院时意外落榜,这种打击使他几乎难以承受。家长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孩子的老师请教办法,老师说需要对孩子给予激励教育。后来,家长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将写有“卓越的人才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的纸条放在了孩子的书桌上。
这位意外落榜的学生,由此振作起来了,把贝多芬的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继续发奋学习,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成功。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对学业失去信心!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没有自信的原因,比如:可能是他已屡次作出努力却收效甚微,于是渐渐丧失自信;父母对孩子的学业过分紧张,无形中给了孩子沉重的压力,当他失败时,内心的自责更大,自我形象更低。
找到原因之后,家长当务之急是针对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原因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告诉孩子:“人人都不是一生下来什么都会。我明白你没有自信,但不用怕,我会帮助你的!”向孩子指出他不会比人差,每个人都要经过学习才得到知识,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支持他。
鼓励无所不在,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某种激励强化的体系上。作为成年人,每天工作,在周末或者月末,获得工资报酬;勋章颁给勇敢的士兵;纪念杯奖给成功的人士。回报使负责任的努力变得值得,这就是成人世界运转的方式。
遗憾的是,有太多父母把奖励看成了“溺爱”或者“贿赂”的另一种说法。这跟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东方人号称情感含蓄,称赞是不肯轻易出口的,怕表扬了会让孩子骄傲。这样最成功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一种观念上的误解而被大大忽视了。
假如有这样一天,爸爸下班回家,孩子帮爸爸把拖鞋拿过来。爸爸高兴地说:哇,今天宝宝这么乖呀,把爸爸的拖鞋都拿好了,谢谢。爸爸于是亲了亲他。第二天,孩子依然记得昨天的奖励,于是当爸爸回家时,孩子又帮他把拖鞋拿过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对孩子偶尔一次正确举动,要及时给予奖励,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这些鼓励对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非常有效。奖励就是那么神奇,远比惩罚和威胁更为有效!
每一位父母都应明白教育孩子的“皮克马利翁效应”,它的核心理念就是:“汝心信其可行,虽移山倒海之难,孩子也能轻松做到;汝心信其不可行,虽摧花折木之易,孩子也难有所成。”
告诉孩子“你能行”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知道怎样去鼓励,一个失败的教育者只知道怎样去打击。孩子的自信,是他怎样去打击。孩子的自信,是他成功的基础: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是教育成功的奥秘。有一句批评某些领导的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这句话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却是真理。做家长的说孩子行,孩子就会行,他一时不行的也会慢慢地变得行了;如果你说孩子不行,行的孩子也会慢慢地变得不行了,这是教育上的真理。所以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成就不论大小,一样值得称赞表扬。孩子在你的意识里是龙,他就有可能成为龙;在你的意识里是虫,他就真的会变成虫。
敏敏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是一家公司的业务主管,妈妈是医生。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敏敏,爷爷奶奶更是视敏敏为掌上明珠。她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只要是敏敏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尽量地去满足她,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敏敏真的很幸福。
敏敏也是很争气的,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奖状,亲戚朋友无不夸敏敏是个好孩子,同班的同学无形中也愿意和敏敏来往。敏敏是个不甘示弱的孩子,只要考试,就想争第一。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敏敏由于身体不太好,结果考了第五名,谁也没有想到,敏敏拿到成绩单后竟然大哭了一场。
小学毕业考试,她的成绩很理想,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
这所中学就是敏敏理想中的学校,入学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同学们都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时,敏敏才发现自己原来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有了,身边的同学都是那样优秀。课堂上,敏敏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总有那么多的同学似乎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答案;老师的目光在敏敏身上停留的时间也少了;开学不到一个月要确定班干部,结果名单里也没有了敏敏;英语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听写几个单词,敏敏只写对了一半;语文课上,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竟然说错了……
这一切都让敏敏不断地怀疑自己,责备自己。她甚至感到自己再没有脸面见父母了。她越怀疑自己的能力,越不能从这种“怀疑”中摆脱出来。如此恶性循环,成绩每况愈下。
爸爸发现这种情况后,感到事情有些严重,于是每天晚上都要陪着女儿,帮她分析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反复告诉她:“敏敏,不要灰心丧气,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能行!”
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的效果是神奇的。两个月后,在爸爸强有力的鼓励下,敏敏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重新体会到努力后的喜悦。而且,老师还让她担任英语科代表,敏敏更加自信了。
“你是非常聪明、非常好的孩子。”这卡尔?威特在对儿子的教育中应用最多的一句话。有些孩子意志薄弱或者没有自信,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因此无论干什么事情都缩手缩脚,犹豫不决。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及时给予鼓励,告诉他“孩子,不要害怕,我相信你的能力,你能行”,就会收到极佳的教育效果。
案例中的敏敏是由于自己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而到了中学后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学生而一时难以承受,终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孩子有这么多的烦恼,父母应该先找到其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药到病除。病根从哪里找呢?这还得请父母先反思一下自己。
一般来说,孩子缺乏自信心,是源于父母对孩子过度关爱和保护,或是对孩子斥责和批评过多。父母的这两种教育方法虽然方式不同,但其教育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家长应时常跟孩子说:“孩子,你很棒,从你身上能找到很多的优点!”先让孩子肯定自己的实力不会比别人差,然后可以通过具体的事实证明孩子确实不比别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超出别人很多,这样孩子就会认为父母的观点,超发表现出自信来。
另外,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每位家长应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弱点。
比如那些做事情虎头蛇尾的孩子,看起来很让人头疼,却是能够很快确定目标、确定行动阶段的人,而他们的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在确定目标之后,要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行动过程中,则要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激励他。在接近目标时,尤其要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有几次这样的过程,孩子的薄弱环节就会得到扭转。
有的孩子做一件事开头犹犹豫豫,难下决心,而干起来之后能够较好地坚持。这种孩子的优势在执行计划,而决定计划方面薄弱,内、外因素干扰使他难以果断做出决定。对这样的孩子,就应在一个行动的起始阶段,帮他分析利弊因素,尽快确定目标,培养孩子的果断性。
当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鼓励他找回自信,让孩子知道:“你是最棒的,别人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
鼓励孩子坐在前排
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盼望能够坐在教室里的“黄金地段”——第三至五排。在这个地段里,老师讲课能听清楚,如一时失控搞点小动作也不易被老师发觉。而最令人担心也是最不幸的是坐在前排。孩子通常不愿意坐在教室前排,他们害怕老师会提问,因为他们就在老师身边。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玛格丽特经常接受父亲灌输的这种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似乎有些苛刻,却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上进的决心和信心。此后,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期间,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5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玛格丽特凭着自己一惯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毅然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玛格丽特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四十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离不开儿时父亲经常为其灌输的思想——坐在前排。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父母应鼓励孩子永远坐在前排。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人生的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成就大业的人,都是具有很强的执著精神的人。由此可见,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将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孩子对成人所提要求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在游戏、学习和生活中已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目的易受情绪、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稳定。因此,成人必须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行为目的。
鼓励孩子自始至终做好每一件事情,是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的重要手段。孩子年龄小,做事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放弃原始目的。
要克服这种缺乏意志力的行为,成人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孩子克服行动的困难,鼓励孩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完,还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意志力培养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指导孩子经受意志力的锻炼还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指导孩子经受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小事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家长如果意志坚强,做事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那么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反之,家长如果做事拖拖拉拉,遇着困难绕道走,工作、生活缺乏勤奋精神,那么他们的孩子决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永远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因此,父母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永远坐在前排!
鼓励孩子自己去做
无论孩子做什么事,包括帮忙做家务出错,很多时候原因在父母。由于家长考虑不周,令孩子做些愈帮愈忙之事,因此,该受责备的理应是家长;在孩子出错时,不应斥责,而应鼓励孩子。最近非常流行家庭成员分工合作搞家务,比方说,父母安排孩子扫地。规定后马上执行,可是多半的孩子都很没耐性,往往只能坚持两三天,这时,父母应该告诉他:“孩子,前几天做的不错,继续好好干吧!”
4岁的小洛克菲勒,远远看到父亲老洛克菲勒从外边走来,就张开双臂向父亲扑过去。老洛克菲勒与别的父亲不同,不仅没有去抱孩子,还往旁边一闪,令孩子扑了个空,跌倒了,哭了起来。当孩子哭声停了,老洛克菲勒严肃地对孩子讲:“任何事都不要靠别人,即使是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不要流泪了,现在就去学会自立吧!”
对于老洛克菲勒的这一举动,很多人投来了不解的目光。
如今有太多的孩子被宠坏了。自理能力特别差,没有丝毫的主动意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被宠着的孩子,将来如何生活啊?这些孩子的父母的确应该去学一学老洛克菲勒的教子方法。
一位年轻妇女带着孩子来到儿童教育咨询中心,听完专家的一番见解,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咨询完要走的时候,妈妈习惯性地拎起孩子的书包,抱着孩子因为天热而脱下的外套,孩子则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
孩子蹦跳着出了门,妈妈却被咨询处的专家拉住了。
一位专家告诉她:“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方可容易一些,孩子应该自己拿自己的东西,以后甚至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帮你拿东西。”
这位母亲迟疑地说:“那样,孩子太累了……”
“现在累一点没关系,可是这样的小事却是培养习惯的好时机,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这位妈妈也明白了,喊住孩子,孩子很欣然地跑过来,接过妈妈手中的衣服与书包。
让孩子自己去做很重要,做了之后给予肯定也很重要,孩子在表扬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会延续这种行为,直到成为一种习惯。
一位母亲说九岁的女儿好像一点都不体谅她的辛苦,每天都对她做的饭菜挑肥拣瘦,嫌不好吃。
儿童心理医生问:“这么多年你有没有带女儿去过菜市场?”
母亲说:“没有,女儿说那里太臭。”
儿童心理学家说:“你一定想办法带她去一次,找一个周末,让孩子当一次家,给她一些钱,然后让她自己决定买什么吃,买回后,你负责指导她把饭做出来,这样做一回,你再看看女儿是不是还挑剔。”
这位母亲半信半疑地回去了。
几天后,那位妈妈高兴地打电话来说:“成功了!女儿第一次对我说:‘原来妈妈做饭这么辛苦。’”
其实,父母的辛苦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促进,这也是许多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中更努力、更勤奋的原因,因为父母是他们身后的动力。
对于生活中城市中的父母来讲,让孩子每星期当一次家,或者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都是很好的让孩子体谅父母的途径,而且要把这种教育持续下去,直到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从幼儿时期,我们的孩子们就表现出他们要干自己的事情的欲望,婴儿自己去抓勺子是因为他想喂自己吃饭,我们常常害怕他们把衣服、桌子搞得一团糟而不许他自己试一试。我们这样做其实是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了对自己的能力的怀疑,太遗憾了。我们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起他们的勇气容易得多。
大人们常常不经心地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我们的每一句话,像“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我们这么做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是我们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会本领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减弱他们的进取心。这种消极影响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作用。
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父母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要孩子显示出要为自己做事情,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比大人们想象到的多。他可能需要父母的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我们必须向他们提供这些服务。任何父母都没有权力去为孩子们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权力制止他们做贡献的激情。
鼓励孩子发挥特长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许多父母都鼓励并为孩子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一切条件——想方设法、省吃俭用,为子女添置设备,让孩子去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英语……或许正因为是这个原因吧,我国出现的神童、天才,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常见媒介的很多报道往往会使人们对这些神童、天才的能力感到吃惊。
相信有很多人都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我国乐坛上的童星徐唱。1992年,才7岁的徐唱已出版个人录音专辑4盘,为《编辑部的故事》等5部电视连续剧配唱,成了一名颇受欢迎的小歌手。
徐唱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徐沛东。徐沛东在进棚录音时喜欢带着宝贝女儿,久而久之,小徐唱看到叔叔、阿姨唱歌,她也抢话筒要唱。开始徐沛东并没想到将女儿培养成为儿童歌唱家,当时只是觉得这是小孩瞎闹,不许小徐唱影响工作。有一次,录完音,实在磨不过,就让徐唱唱了一首歌,大家都认为还是那么回事,在场的专家说,她对唱歌很有敏感,懂得调整,还很会用气。
通过这一次试唱,徐唱的特长所在,徐唱的兴趣所向,被父亲认识到了,父亲开始着意地培养小徐唱在声乐方面的才能。徐唱在特浓的音乐气氛环境的熏陶下,更重要的是她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很快,徐唱就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小歌星。
徐沛东对女儿的成长持一种很平和的心态,他对女儿盼女成凤之前,先望女成人。他说:“我要求女儿每天坚持练琴,练好基本功,目的是让她养成一种刻苦、不怕困难的好习惯,从没想过把徐唱培养成钢琴家、歌唱家。让她学琴,是为了开发她的智力,让她多学一门手艺。现在,学琴的孩子那么多,要想真学出来,很难。现在的孩子,逼得太紧了也不行,顺其自然最好。作为父亲,我能做的,就是帮助徐唱从小打好基础,如果她有这方面的天赋,以后愿意弹琴、唱歌,我会培养、帮助她,如果她想干别的也可以。”
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从小多受文化艺术陶冶、启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使之成为聪明、高雅、健康和有用的人,每天背着琴,骑着车,带孩子上少年宫、培训班。利用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这些父母怀着平和的心态,不单是在培养自己的孩子,实际上也在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作着贡献。
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离不开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出生的时候体质很差,脑袋出奇大的孩子,医生断定他得了脑炎症。孩子上学了,可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爱问“为什么A要念[ei]呢?”“为什么1+1等于2呢?”等问题,当这些怪问题激怒了老师,以为他存心捣蛋,于是他被认为是坏学生。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由此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不久,他考了倒数第一,终于被学校开除了。
这位孩子的母亲属于真正的智慧型母亲,她并没有生气,更没有丝毫责备儿子的意思,作为母亲,她了解孩子的性格,只不过是好奇心强罢了。既然他好奇心强,那就从培养好奇心开始,决心挑起教育的重担。
母子俩一起,边晒太阳边上课,从自然科学到政治历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实验深深吸引着这个被学校遗弃的孩子。
这个孩子对什么都好奇,书本中关于科学实验的事例,他就照着琢磨,亲手实验。12岁的时候,他就在火车上自己卖报纸开始赚钱,并利用空余的时间做实验。没想到一次不慎失火,他被赶下了火车。
母亲依然理解和原谅他,这为孩子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母子俩共同努力,建立了相对“安全”的实验室。
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功的,这点相信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他是谁呢?这个当初被学校开除的孩子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小时候好奇心特别强,被老师认为是调皮捣蛋,险些世界就少了一位天才的发明家。幸亏有位智慧型妈妈,从孩子的好奇心入手,鼓励孩子发挥专长,培养孩子的这一兴趣,不断支持,才为世界上“保留”下这位发明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昔日的“淘气包”、“低能儿”会变成今日的能工巧匠、各路英才。他们的贡献和成绩,就连那些当年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好学生都感到吃惊和惭愧。因此,家长应公平地对待孩子,尤其是要正确对待自己“不争气”的孩子,既不可施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也不可放弃信心而让其放任自流,而要善于发现,顺其自然,诱导孩子成才。
每位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做音乐家、演奏家、书法家、舞蹈家。很多孩子可能根本对音乐、对书法、对舞蹈就没有什么兴趣,父母的强迫反而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甚至引起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所以,虽然音乐、书法等才艺学习可以成就孩子的身前身后名,但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如果孩子对音乐兴趣索然,不怎么“知音”,就该允许孩子另有选择,切勿牛不吃草强按头。以免对孩子造成性格扭曲,避免发生一系列不该发生的悲剧。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自己的特长,关键在于发现它。钢琴前的笨蛋也许是画布前专心操作的小学徒,数学课上的迟钝者也许是手工方面的小能人。因此,发现了每个孩子的特长,就不必仿照攀比,非要把他培养成音乐家、科学家不可。
发现孩子特长仅仅是开始,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一旦确认了孩子某方面的特长,就应引导他将特长发挥出来,并制定长远规划,一步一步提高,使其不断发展。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理想,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期望,如何培养孩子成才,最好的办法是能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培养和发挥孩子的特长。
用“鼓励”纠正“缺点”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做父母的责任就是一次次把孩子从错误的边缘拉回来。可是现实中有些父母对待孩子错误的方法却不正确,他们要么对孩子的错误听之任之,一味顺从,对孩子百般溺爱;要么就采用粗暴手段,对孩子轻则吹胡子瞪眼,重则拳脚相加。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极不可取的,对孩子的成长都是特别不利的。
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改变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激发并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发展良好行为。在这方面,鼓励所能带来的巨大威力,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据了解,一直以来马戏团就是用强化训练的方式来训练动物的。目标这种方法被用来教会动物去完成实际上应该由人类完成的高级技艺。在美国,同样采用奖励强化训练出一只可以检查流水线上移动的半导体零件的鸽子。它能仔细检查每一个经过眼前的零件,把有缺损的零件从传送带上叼衔出来,为此这只鸽子能够得到一小把麦子作为奖赏。一只鸽子都可以利用强化训练成为一名“检查员”,以此方法教育孩子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妈妈要亮亮去厨房端菜,结果一不小心把菜洒在地上,母亲便大声责备道:“你真是笨!连这种事都做不好!”
亮亮本来准备光荣而圆满地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谁料竟然出现了这种结果。他越想越觉得受了委曲,于是站在角落哭起了鼻子。
相信大多数母亲都会这样责备,其实未免太不公平了。因为母亲没有考虑孩子是否能端饭,这样来分析就不会把责任推给孩子了。
勤勤的妈妈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教育方法。勤勤七岁生日那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吃饭时,大家说说笑笑,气氛非常热烈。可能是由于心情高兴的缘故,勤勤的爸爸和客人们喝了两瓶白酒仍然感觉没有尽兴,于是让勤勤到厨房再取两瓶白酒。
勤勤答应一声,马上跑进厨房。不大一会儿,厨房传来“砰砰!”两声巨响。妈妈立即跑进去。原来勤勤关厨柜门的时候,把左手的一瓶白酒也交给了右手,由于手太小,没有抓牢,两瓶酒全部摔在地上。勤勤吓傻了,以为妈妈会训他一顿。
可是妈妈却这样说:“乖孩子,对不起啊!是妈妈不好,没有告诉你怎么才能拿好。被玻璃割着了没有?以后小心点儿就好了。快去吃饭吧,妈妈来拿酒。”
只要母亲能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就会得到安慰,在他心中不知有多么遗憾,有多么内疚,一定记住这个教训,下次怎能不将事情做好呢!
年幼的孩子自制力不够,犯某种小错也是常有之事。若父母去惩罚他们恐怕不是明智之举。要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可孩子不会主动想起来去收拾玩具,因为孩子很可能就认为这并不重要。如父母因此而惩罚他,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即使孩子别无选择,只好照父母要求做了,这并非好的形象。如果亲子之间形成了这样的模式,等孩子年纪大一点,孩子会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年纪小的孩子自我评价还没发展好,他们的自我评价是完全建立在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上。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经常批评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创伤,孩子很难找到自信,自我评价更不会好。
有些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不能守约”而烦恼不堪,实际上多半原因在于父母没有全面认真地考虑。
例如,孩子一时高兴脱口而出:“在放暑假时,我要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这时父母这样鼓励说:“哇!你可真了不起呀!”但是父母应该为孩子着想,如果每天6点钟起床,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对健康是否有利,或者自己的孩子可以吃得消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难以回答,就这样对孩子来说:
“你如果真那么早起,妈妈一定受不了,你改成7点起床怎么样?”
这样就可能避免孩子因达不到目标而失去信心,让孩子体会到经过努力就有回报,从而使孩子对未来怀有一颗上进的心。
即便这样还是未能完成目标,孩子心里也不会好受,此时父母千万不能落井下石,说一些责备的话,只能从孩子的角度分析,说:“那真是太可惜了。”最好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为他惋惜。
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着想,考虑到孩子的好强好胜心理,父母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忘记了,妈妈能不能提醒你呢?”
这时孩子可能会回答:“不!我自己会想起来。”或是:“好,妈妈你提醒我吧!”如果孩子要求“提醒”,母亲可以以“是不是到了你做事的时间啦”的方式提醒,这样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当孩子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全家不妨开一个“庆功宴”,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付出努力,取得进步是会受到夸奖的,同时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真心地为他取得胜利而高兴。
作为一名称职的父母,既不能因为爱孩子而一味娇惯,也不能以严格要求为名,用粗野的方式,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要培养孩子知错必改的精神,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赞美孩子是一门艺术。孩子需要的是建设性的赞美,让孩子在赞美声中逐渐成长进步。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有好的表现行为,自然应该给予赞美。而有些父母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可赞美的,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大部分的父母却只记得孩子的缺点,所以,赞美这一激励孩子进步的手段就很难充分应用。
上小学二年级的阿和,个性粗暴,难得有安静的时候,不管是在家中或学校,都是个令人头痛的孩子。家中的阿和经常挨骂,有时也会被责打;在学校上课时,阿和在教室里,任意地走来走去扰乱上课秩序,做自己喜欢的事,老师若是劝阻他,他就大吼大叫,阻碍同学上课,结果被老师打了一耳光,还流出鼻血。自此之后,阿和安静下来一段时间,但不久又故态复萌。阿和甚至变本加厉起来,开始要求同学为他做事,又要求同学回家带东西来给他,同学的母亲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到他家抗议。无论阿和去哪位同学家去玩,同学们都说:“妈妈不准我跟你一起玩。”
“……可能是因为经常骂他,所以如此,可是好好跟他说,也没有起到作用……”阿和母亲看来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去和班主任老师探讨。班主任老师问阿和母亲,阿和有没有什么优点。阿和母亲回答,只有轮到清扫工作或当值日生时,他就兴致勃勃!
于是,班主任老师与阿和妈妈想到了能让阿和改正缺点的方法。通常清扫工作是别人不太愿做的,阿和却很热心,试图让阿和在家里多帮帮母亲的忙,受到家人的赞美,也许是启发他进步最有效的方法。
这么一来,妈妈经常称赞他:“阿和,你帮妈妈做事,妈妈真高兴!”妈妈不嫌阿和有时把事情做坏或碍手碍脚;阿和在妈妈的鼓励下继续帮妈妈做事;渐渐地阿和感受到与别人一起合作的乐趣、被肯定时的愉快、完成工作时的满足,开始按照妈妈的指点,改正了许多缺点,而他的每一点进步,班主任老师都给予了赞扬,妈妈更会有奖励阿和的小礼物,阿和更加激励着他向比他好的同学看齐。
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错误,父母都应该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孩子的错误当中寻找正确点,加以鼓励和赞美,令孩子更进步。粗暴地责骂与批评作用是不会明显的。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主动,一种身不由己的心甘情愿。孩子那么可爱,由不得你不爱。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真挚的爱,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
上小学的玲玲并不是一个在学习上十分聪明的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学习很在意,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虽然玲玲的学习不怎么好,但她是在学习上努力、勤奋的孩子,她的自尊心很强。
有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百分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100分了。”
爸爸正在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早该得满分了,你要注意保持成绩稳定,别骄傲啊!下次测验时还应该得100分。”
孩子是我么希望爸爸夸奖自己一番,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爸爸却泼来一瓢冷水,让玲玲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
上面例子中,玲玲的爸爸得知女儿成绩上升当然高兴,之所以采取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因为他不知道赞美可以使孩子更上进,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赞美,只是担心过多的表扬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虽然这也是一种爱,但却没有将这种爱变成赞美,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
然而,很多时候,许多家长的态度刚好错位得令人遗憾甚至悲哀。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心比大人的更加脆弱,进步时需要有父母的肯定,渴望听到赞美,就在这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却不把孩子当孩子。孩子的玩具扔了一地,孩子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的书,以及孩子洗脸时所需的水全由爸爸妈妈来办,就是在这不该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候,又把孩子当成孩子。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读,尝不到一点收获成功的回报,就如同走一条坎坷不平又看不到尽头的小路,走的久了,难免会怀疑自己走错了路,更有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时间长了势必会厌倦。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都应看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哪怕是一句“今天很不错”的话。让孩子体验到奋斗的价值,从而自己激励自己再下苦工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请不要吝啬您的赞美了,赞美可让您的孩子更加上进!
目光紧盯孩子的优点
大人们常常为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穷追猛打,这就使注意力无形中聚焦在了孩子的坏的方面,以致双方都丧失了信心。作为父母,主要的并不是对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责备,而是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及时夸奖。只要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父母就应该及时进行正面强化,巩固这种行为。
一个家庭中,一个5岁的小女孩泰瑞总打她2岁的弟弟,她的父母也总是告诫她别碰弟弟或做点好事,如若不然,她就会受到惩罚,但泰瑞的行为却没有丝毫改变。因此,泰瑞常常是在挨骂之后再被送进她自己的房间。
泰瑞总感到自己的位置被小弟弟取代了,而她又太小,不知道怎样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打弟弟是获得父母的关注的惟一办法。上面事例中,泰瑞和弟弟的矛盾其实很容易化解。心理咨询专家告诉泰瑞的父母,以后应该关注有多少次泰瑞没打弟弟。
采取心理咨询专家出的高招,泰瑞的父母经常表扬她与弟弟好好玩,夸奖泰瑞会照顾弟弟,让泰瑞知道父母为他们的表现而感到骄傲。泰瑞父母所说的这些话,在小泰瑞的眼中与心里,是父母的注意力已从盯着泰瑞的错误行为转为关注她的正确行为。泰瑞的思想认识发生了转变随之就要付诸行动了,果然,泰瑞变得热心起来开始照顾弟弟了。
提起父母爱孩子,几乎没有人反对;如果说理解孩子,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孩子就是孩子啊,对孩子当然爱,在孩子的优点与犯错误相比,家长们当然更欢迎前者了;但对其两者的反应,却是更关注后者。做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孩子有时是通过犯错误来引起父母的关注的。
公交车站牌下,一对母子正在等车。一阵大风把妈妈的围巾撩了起来,妈妈想用手按住围巾,可是手里还提着皮包,非常不方便。看到这个情形,小男孩主动对妈妈说:“妈妈,我帮你拿包吧。”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皮包递给了小男孩,然后整理她的围巾。
没想到风更大了,小男孩一不小心,把皮包掉在了地上的水洼里。小男孩马上把皮包捡了起来,一脸的惊恐。
妈妈的脸色立刻变得非常难看,厉声训斥小男孩:“你怎么连个皮包都拿不住啊?你看,包都脏了,你让我怎么拿?你真笨……”
小男孩一声不吭,眼泪却哗哗地涌出来。
母亲的训斥一定伤透了孩子的心。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小男孩还会主动从妈妈的手里接过皮包吗?而如果妈妈的反应不是这样的呢?
妈妈看到小男孩惊恐的表情,先从孩子的手中接过皮包,用纸巾擦干净,然后对孩子说:“没事的,你看,皮包擦擦就干净了。”
“我不是故意的,妈妈你不怪我吧?”孩子小声地问。
“当然不怪你。你能主动帮我拿皮包,说明你很有爱心,还乐于助人,真让妈妈高兴。”妈妈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可是皮包掉在水洼里了。”小男孩还是很后悔。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每个人都有不小心的时候,妈妈也犯过这种错误,不过妈妈以后就特别注意了,相信你也会吸取教训的!”
“嗯,我以后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我还想帮你拿包,好吗?”孩子说。
“好啊,妈妈相信你!”说完,妈妈又把皮包交给了小男孩。公交车来了,母子俩高兴地上了车。
从上面事例中不难看出,只要父母忽视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多加赞美与鼓励,只要父母将爱化作宽容、关怀、耐心、理解,孩子就会取得进步。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专门去教训和打骂,而要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那些个性很强,精神旺盛,从不受别人指使的孩子更加应该这样。父母发现了孩子的长处,尽量对他的良好行为进行夸奖,当他听到父母的夸奖时,一定会变得听话起来。
孩子是渴望赞美与夸奖的。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从出生起,孩子就渴望从父母的眼神、手臂得到称赞。孩子需要父母的教育指点,不仅需要错误时的批评和纠正,更渴求进步时的鼓励。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不断进步。教育的方式却不惟一,有的父母平时对孩子少了些关心,只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才对其教育一番;有的父母在孩子的平常行为中寻找“闪光点”,对孩子加以鼓励。前者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后者则为孩子增加信心!自信是孩子进步的强大内驱力。
要想找出孩子在错误中的优点,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犯错误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发现孩子的优点。如果陶行知不对王友用泥巴砸同学的过程进行调查,他就不会知道事情的起因是那几个同学欺负女生,也就不会发现王友为人正直、敢于打抱不平的优点。
另外,必须对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给予赏识。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母就不应该再穷追不舍,而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敢于认错的勇气。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难免会责备孩子,但是责备的方法却有很多种,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以及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而且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而如果父母善于找到孩子错误中隐藏的优点,然后赏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错误,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优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习惯。
当孩子犯了错误,要调查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发现孩子在错误中显露出来的优点。你可以说:“虽然你做错了,但是你表现得很勇敢。只要改正错误的方式,你的勇敢仍是非常可贵的!”
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还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些时候,孩子错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大人的误导。例如孩子和老师顶嘴,可能是因为父母经常在他小时候说“等你上学了,让老师管教你!”之类的话,让孩子误认为老师和自己是对立的、是敌人,从而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如果父母明白了这一点,就必须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在教育孩子尊敬师长的同时,对孩子敢于怀疑、敢于挑战的优点给予赏识。
孩子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崩塌和自信心的丧失。过多的责备,会使孩子觉得他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那便是教育的失败。只要孩子保持着自信,就有希望,就有进步的希望!因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切记:紧盯孩子的优点,给予鼓励;忽视孩子的缺点,让缺点渐渐消失!
为赞美注入夸张的成分
“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作,给予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这些话是洛卡尔?威特所说。一些教子无方、束手无策的父母们,不妨从中吸取些有益的东西吧!
在日本,铃木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之所以名声鹊起,是因为他找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最佳教育方法,每年培养六七百个和莫扎特同龄水平的神童。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不远千里找到铃木,愁眉苦脸地说:“你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孩子已经练了几年了,也没有长进,你若能把他教好,我就服了你。”
铃木简单地询问了一些情况后,跟着那位母亲到了她家。原来孩子只有五六岁。
母亲让孩子把小提琴拿出来,演奏一段给铃木听听。小男孩听说面前的人就是铃木大师,心中有些害怕,吱吱呀呀拉了一遍,简直不像一首乐曲,而是青蛙鼓噪,甚至还比不上平常的水平。
母亲的脸色非常难看,连头都不敢抬起,更不敢请求铃木指点他的孩子了。谁知铃木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把搂住孩子说:“天哪,你拉得太好了,太优美了,你再拉一段给我听听好吗?”
孩子激动得满脸通红,接着又拉了一段,比第一遍好一些。母亲在一边看得瞠木结舌。拉完了,铃木又是鼓掌又是赞扬。
到走的时候,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小提琴神童的感觉里。母亲送铃木走的时候,说:“铃木先生,我真的搞不懂,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呢?明明我儿子拉得那么难听,你还夸奖他?”
铃木回答道:“你要知道你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了,我是在治他的心病。你有没有发现,我第一次夸奖他时,他的眼睛一亮,这说明孩子受到了震动,心灵开始转变了,一感觉找到了。”
后来,铃木专门辅导这个孩子。不到两年,这个孩子就举办了独奏音乐会。
爱自己的孩子是连母鸡都可以做到的事情,然而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并非每位父母都能选择好。通常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往往采取鼓励的方式更好,爱和教育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激励是教育手段与爱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孩子渴望得到激励与爱。在孩子取得哪怕是一丁点儿进步时,做父母的不妨在赞美时夸张一些,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美国有一种自然教学法,只要是孩子乐意做的事,家长、老师的评价永远是这样的话:
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太优秀了,总共四只蝴蝶,只是少数了两个;
太好了,10道应用题只错了9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想都不敢想啊;
太棒了,只不过把“嘴”念成了“堆”。
除了上述这种教育方法外,在美国低年级学校里,每个老师都学会了对孩子竖大拇指,两三岁的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竖大拇指,向同伴表达自己的爱。每位老师,给学生批作业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画个神采飞扬的大拇指,赐予孩子力量。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弱小的生命常常担心自己不行。“太好了”三个字,就是给孩子们服下了一粒定心丸,使他们有勇气去做更多事情,所以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应该及时给予带有夸张成分的赞美。
实际成人也是如此,一个人只要被称赞,心里一高兴,干劲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之,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赞赏,也就是说当“报酬”不存在时,兴致就不会很高,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理的一面,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耐力与毅力都不强,取得阶段性的成绩,及时得到赞美是相当重要的。尽管谈不上什么超常发挥,但潜力却是无限的。孩子在活动中,家长、老师、同学等“重要人物”对其的评价密切相关,家长、老师如果夸张地给予赞赏和鼓励性的评价,孩子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由于年龄尚小,孩子们确实不知道父母的赞美含有多少“水分”,但鼓励愈多,孩子的成就感愈大,自信心也愈强;因此,父母赞美孩子时不妨添加一些“夸张”的成分。
赞美需要当场兑现
及时地对某一正确行为给予夸奖,这种行为就会在孩子身上不断重复出现;良好行为得到及时的强化和巩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然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洗手间里,妈妈又发现了儿子的牙刷被扔在漱口杯外面。妈妈冲着正在客厅里玩耍的儿子叫道:“你怎么又把牙刷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对你说过牙刷用后要放到杯子里吗?”
塞斯正在摆弄自己的玩具,听见妈妈的话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
妈妈看见儿子并未在意,便想加强一下“训导”的效果:“你过来一下!”
“干什么?”孩子很不情愿地放下玩具走进了洗手间。
“把牙刷放进漱口杯里。”妈妈指着牙刷说。孩子很快地放好了牙刷,转身就走。
“以后要记住。”妈妈再次强调。
“知道了。”
母命难违,第二天,在刷完牙后,孩子认真地把牙刷放到杯子里了,但母亲并没有在意。到了第三天,牙刷又出现在了桌子上。
“喂,你又忘了把牙刷放回去,怎么搞的?”妈妈有些不耐烦了。
“我以为你忘记了。”塞斯说道。
母亲大惑不解。
塞斯又说:“因为昨天我把牙刷放在杯子里了,可是你却什么都没有说呀!”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甚至是娱乐,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赞美;而且赞美需要当场兑现。因为如果孩子有好的表现而没有受到夸奖,他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
幼儿园里有位特别调皮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们都怕他,不过老师并没有忘记鼓励。在一次午休时间,可能因为闹累了,睡得很香,待他醒来后老师说:“你今天休息得最好。”他回家后骄傲地告诉妈妈:“老师说我今天休息得最好。”第二天,他又乖乖地休息了。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没有及时赞美那位小朋友的做法,恐怕他第二天还是老样子,到午休时间不会规规矩矩地去睡。
有些父母存在“放长线,钓大鱼”的思想,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做出长期性的许诺,这种奖赏的方法是错误的,很少能够取得成功。对一个9岁的孩子承诺,如果他今后努力学习,16岁时可以得到一辆汽车,这种奖励通常不会开花结果。如果玛莉7月份保持房间整洁的话,她在圣诞节会被奖励一个新的洋娃娃,这样做也不能令人满意。对一般孩子而言,一个遥远的诱惑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也无法使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枯燥无味的学习,更没有能力帮助孩子战胜那不断袭来的刺激有趣的游戏,因此父母采取奖励的方法来达到孩子在某方面取得进步的目的,其“奖品”要及时赠给孩子。换句话说,就是赞美需要当场兑现。
当孩子将脱下的鞋放整齐时,妈妈可以及时说:“宝贝,我非常高兴,你今天把脱下的鞋子摆得很整齐。”就这一句赞美之词,会提醒小孩一连多日都记住把脱下的鞋摆放好,这样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当看到孩子成绩单上数学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时,可以说:“你真的在数学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孩子。”
假如自己在和孩子交流一段思想后,可以说:“与你谈话,我真是越来越感到轻松!”
在看完孩子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后,可以说:“我认为你在交友方面比爸爸小时候强出许多。”
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可以对孩子说:“我昨晚已经发现,你不再需要我的提醒,就可以完成作业了,因为我觉得你已经长大成熟了。”或者“你对问题的分析确实十分透彻。”“我发现你的作文中几乎没有什么错别字了,这真是一大进步。”
这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话,但对于孩子的进步而言,作用非常大,是孩子争取更大进步的动力。
假如,孩子准备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就要引导他们先从会做的事情开始。让他们把床铺好,或者摆好桌椅。一步一步的,不久他们就能掌握收拾房间的技巧。当然,确保孩子不会半途而废的方法就是,当发现孩子把某一角落收拾好或者是地板扫了,都要及时赞美。
对孩子的赞美不可拖欠,只有这样才可起到强化作用。万一孩子取得成绩时忘了及时赞美,父母要想方设法补回来,并对孩子说明原因,向孩子道歉。
奖励孩子的技巧
“对孩子的夸奖,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情感方式,一种是物质方式。”卡尔?威特这样说,“我深深地感到,情感方式往往比物质方式更有效。”
情感方式有表扬、亲吻、拥抱等口头或身体的行为。这种方式取之于父母,千万不要吝啬。
物质方式是一种补充方式,如给孩子一块点心,等等。孩子每次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奖励总是欢欣鼓舞,并不在乎奖励的多少。
或许很多的父母已经有所领悟了,教育孩子并非两种方式全部用上,物质方式是对情感方式的一种补充,当情感方式强度不够时,才使用物质方式。教育年龄很小的孩子,大部分时候采用情感方式奖励就足够了,特殊情况时再采用物质奖励。
通常情况,孩子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而完成了一项“任务”或出色地做完了某件事,就会得到奖励。或许很多家长已经发现,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
美国有位小学女教师对好学生的奖励方式是一个吻。学生罗斯很突出,被安排在毕业典礼上讲话,并得到了一个吻。在座的一个比罗斯低一年级的小男孩非常羡慕,会后对女教师说:“老师,我也要得到您的一个吻,我会跟罗斯一样令您满意的。”女教师摸着他的小脑袋说:“罗斯成绩优异,又很守纪律;你如果以后跟他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后来小男孩进步很快,如愿以偿得了“奖”。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罗斯也很不错,在白宫担任要职,成为杜鲁门的得力助手。从此,女教师的吻传为佳话,被誉为“最伟大的吻”,她的教育理论被称为“爱抚理论”。
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父母、家庭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孩子、家庭的奖励方式,怎样的奖励对你的孩子最合适要靠你自己创造性地去发现,这便是教育的奥妙所在。
奖励的种类很多,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定时奖励和不定时奖励,及时奖励和延缓奖励…… 奖励要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动机、地点、家庭条件、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来实施。
——夸奖孩子不可随意确定
如果太随意,那么孩子就无法明确地知道因为什么行为夸奖他。赞美或夸奖,父母都应该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并且告诉孩子因为什么事而得到夸奖。
——延长夸奖的时间间隔
当孩子开始使用新的且令人满意的方式做事时,及时给他奖励。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十分重要。当渐渐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新的行为,并且理智地去实施这一行为时,不要每次都给予夸奖,而是采取拉长夸奖的时间间隔,实施间断性或随意性的夸奖。这种夸奖只能偶尔为之,要让孩子意外地惊喜,加深记忆,使良好行为巩固加强。
当孩子适应偶尔得到奖励的方式,会继续表现他的良好行为。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习惯,知道怎样做会使父母高兴,同时孩子也为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满足和高兴。
——奖品最好是精神上的
人们追求的富有,已经超出了物质与金钱的局限,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裕。孩子和成人一样,对别人想些什么和说些什么有着敏感的兴趣。口头夸奖孩子常常成为最强烈的激励力量。很多父母已经习惯于显示自己的“权威”,对孩子只是下令“不行”、“不可以”等。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这样的父母会将上百万个“不要”强行塞进孩子的耳朵,然而对于孩子的进步并未起到多大的效果。其实,当孩子做出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时,父母应该及时地表扬和夸奖孩子。
——奖励不可滥用
有人曾说,奖励孩子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孩子赖床不起,妈妈赶紧实施奖励制。以“两块巧克力”为奖品,鼓励孩子起床:“宝宝快起床,你要是现在起床,妈妈给你两块巧克力。”孩子起床了,得到两块巧克力。相信,第二天孩子依然要赖床。实际上,并不是奖励对这样的孩子不起效果,而这样的奖励强化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孩子这样认为,只有赖床才可以得到巧克力,从而致使孩子的行为恰恰走向父母所期望的反面。由此可见对孩子并不可以滥用奖励。
——奖励要具体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赞扬,言辞要具体准确,指向要清晰,切忌概括笼统。例如:
妈妈对宝宝开始自己学着穿衣服,进行赞美鼓励。
妈妈A竖起大拇指,说:“宝宝会穿衣服啦!真棒!”
妈妈B竖起大拇指,说:“宝宝真棒!”
妈妈A的大拇指让宝宝知道为什么会获得赞扬,就会加强自己穿衣服的兴趣。其赞扬公正客观,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要坚持做好的行为,孩子会自然地以此为标准。
妈妈B是笼统赞扬,使孩子不知所指,就不收到鼓励的效果。并且妈妈B这样的的赞扬夸张不实,可能误导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以致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反而可能导致任性和自负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父母若想自己对孩子的鼓励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孩子的夸奖一定要指向明确,内容具体。
正确的奖励像雨露,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错误的奖励则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无论父母以哪种方法奖励孩子,都应考虑这种办法能否收到“使孩子进步”的效果。这是奖励孩子的最终目标。
切忌赞美过度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鼓励与赞美。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更加上进,已经对“赞美”十分慷慨赠出。孩子既愿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愿忍受父母的批评,才是教育的成功。凡事均有度,切勿赞美过度,那样孩子就会如同盆花一样,经不起生活的一丝风雨。
小军由于平时受到父母的赞美过多,日久天长,连最温和的批评也会惹得他掉泪。进入幼儿园的初期,小军每天心中非常难过,经常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此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安静地上课,收拾好自己的床铺等等而得不到老师表扬,所以心中感到委屈。原来在家里做类似的事情,都会得到父母的赞美,而在这里却引不起别人的重视。
由此可见,过多赞美孩子,已经走上教育的弯路,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赞美,搞不懂赞美的含义;过多地滥用奖励会损害教育的效果。
同样,物质奖励若使用不当,其不良后果亦不可轻视。
小飞的妈妈觉得邻家的孩子乖巧又听话,自己家的孩子真是无从“比”起。其中的奥秘是邻居家教育孩子实施“奖赏”制度:“凡是达到标准,就有奖励。”
小飞妈妈知道这一招后,马上回家施行:“考试一百有奖”、“作业优秀有奖”、“对人有礼貌有奖”、“自己整理房间有奖”、“做家务有奖”……每集满20张奖卡可以买娃娃,50张可以上餐馆,100张可以去郊游。
瞧,小飞妈妈制定的“奖励制度”是多么“完善”啊!小飞的确改变不少,遇到老师、同学,她能够做到主动打招呼,作业也认真写,也经常帮忙做家务。
在奖励的诱惑之下,小飞渐渐地拒绝做有“奖”之外的任何事情。如妈妈请小飞帮忙倒垃圾,他却理直气壮地问:“有什么奖品?”妈妈要他再一次复习功课,他又说:“没奖品我不读。”
家长们常使用奖品来鼓励小孩,如运用得当固然可以收到效果,然而使用不当时,常会造成孩子被动的心态,有时也会导致相反效果。
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定下学习成绩目标,若完成就有奖励,如,答应小孩下次考试平均80分以上,就给他买个电动玩具表。这么一来,小孩会努力读书,其实孩子对学习、读书的目的并不清楚,他只是将其视力得到奖品的一种“手段”而已。一旦电动玩具表得到手,外在鼓励条件已经消失,努力也成为过去,因此,家长又必须准备新的“赏”“罚”条件了。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为了得到“奖品”实现自己的目标,其中的实现的手段与方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很可能孩子就会出现作弊、偷改成绩单等不正当的行为。
不当的奖赏会破坏好奇心,如:幼儿园的小孩本身就喜欢画图,不须加以引导,也会乐此不疲。若在这方面强加上“奖励制”,未必可以长久地保持住孩子对比的积极性,或许会得到相反的作用。“短期间’,这些小朋友为了得到奖品表现得异乎往常,但是一旦奖品到手,以后对于没奖品的画图就不表示热衷了;如果孩子画画没有奖品,就会持续不断兴致勃勃地又涂又画。
父母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给孩子以奖励的目的是让孩子从中受到激励,千万不可以让孩子存在有意识地期待着什么人会给他奖励的想法;这样就等于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虚幻的未来,即每做一件事就会有人奖励他们。这样实际上在为他们的未来设置障碍,所以必须使孩子们准备好,过真正的没有人拿着糖果奖励的生活。
孩子需要赏识与激励的观点,但是,孩子还需要责备,不能忽视责备对孩子的作用,责备和赞美一样重要。
孩子人小,辨别力差,赞美不当容易使孩子自满,不服管,久而久之,一旦进行必要的责备时,孩子往往无法接受。
对于孩子的教育,赞美孩子也罢,责备孩子也罢,甚至体罚孩子也罢,是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凡事都要有个限度,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赞美是最有效果的。但对孩子过多地进行赞美,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因此,父母们切忌对孩子赞美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