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教育观念决定孩子的一生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虽然每个孩子的先天差异并不显著,但由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大相径庭,所以他们的人生道路截然不同——有的孩子长大后登上成功巅峰;有的孩子碌碌无为一生平庸;有的孩子滑向犯罪的边缘;更加令人感到痛心的是,有些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在父母“教育观念”的摧残下,过早地随风而逝了……

摒除“棍棒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位父母的心愿,父母都希望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社会栋梁之才。但遗憾的是,在错误观念的指导下,许多人没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

2003年8月28日,47岁的武汉居民芦纯刚为了教训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儿子,盛怒之下暴打10岁的芦卫,结果造成芦卫重伤,抢救无效死亡。芦纯刚悲痛之余投案自首。

面对记者的采访,芦纯刚向儿子如此忏悔:“对不起,你爸爸不是人……”

2005年12月24日晚上,河南来杭州打工人员郑海现在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文里头村租房内,教三岁的儿子郑博认字。因郑博不听话,郑海现用木棍、巴掌对郑博进行殴打,致使郑博的头部、四肢、臀部等部位多处受伤,后来送到医院的时候,郑博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种悲剧的产生源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稍不听从教导或违背家长的意愿就大打出手。这样的结果轻则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重则导致人生悲剧。下面还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人物均为化名):

郑斌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他的父亲郑某和妻子开着一家公司,经济状况相当不错。由于父母生意很忙,应酬多,没时间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后来郑斌迷上了网络,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学习成绩也随之直线下降。

父亲郑某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汉子,得知儿子的情况后,大发雷霆,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令父母没想到的是,郑斌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升,而且学会了抽烟、喝酒,以前是放学时间上网,后来竟然逃学去网吧。更加严重的是,他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鬼混在一起。

2006年的一天,郑某又将儿子暴打了一顿,这次郑斌做出惊人的举动—离家出走了!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郑斌的钱花完了。这时在网吧里认识的一个朋友给他出主意:“你给家里打电话,就说你被绑架了,让他们送钱来不就行了吗?”

听了朋友的话,郑斌马上起了歹念:“与其骗他还不如干脆绑架我爸,他经常打我,我正想教训教训他,出出心中的恶气!”

过了几天,郑斌的这个朋友找来几个伙伴,共同商量好行动方案,在2006年4月的一个夜晚,由郑斌带路,把父亲郑某绑架到了青岛。几个年轻人抢劫了郑某随身所带物品后,又索要高额赎金。

后来,该案经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审理,郑斌等人分别因抢劫罪、绑架罪而获刑。

不少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管教孩子时,火气一上来,打孩子一顿是常有的事情。用棍棒教育孩子的方法来“疼孩子”,家长固然是出于一片爱心,但管教的效果却未必能够遂愿。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就是因为棍棒教育导致物极必反,引发了家庭悲剧。

为什么棍棒教育如此盛行?除了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材的理念遮掩,还有一个原因:打骂是最简单,最机械的方式。很多时候,打骂孩子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证明的是你的无能。

其实教育孩子决非易事,简单的棍棒教育也是行不通的。也许从表面上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孩子怕你,成绩还可以,但实际上并没有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如果不能从道德品质、修养上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味的训斥,打骂孩子,只能挫伤孩子的童真及身心健康,这种方式虽然能产生一定的强制作用但没有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因。

据一些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常挨打、挨骂的小孩不但身心受创,而且智商也会比其他幸福儿童低。

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愿望,在孩子不听话时打几下教训教训,在国人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但这在欧洲一些国家却往往属于非法行为。1988年,美国反体罚组织发起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活动,宣传反体罚的儿童的人权观念,从2001年开始,陆续得到一些国家的响应。

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奥地利等几个欧洲国家都已立法禁止对儿童实施诸如“打屁股”等体罚。无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父母都有爱孩子的天性,这一点是相同的。虽然东西方在风俗、文化存在一定差别,但西方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棍棒下面出孝子”,这句流传千古的“真理”已经过时了。无数个教子失败的罪魁祸首都是“棍棒教育”。一幕幕悲剧呼吁,摒除“棍棒教育”!

适当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

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当差。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年轻就业者虽然专业技术掌握得比较好,但严重缺乏生活经验,甚至与人交际都成问题。因此,社会相关人士呼吁,对孩子可以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就不准乱花钱,每一个孩子可支配的少量零花钱也要记帐。在学校读书时,一律在学校住宿,大学毕业后,都是自己去找工作。直到他们在社会中锻炼到能经得起风浪以后,上一辈人才把家产逐步交给他们。

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别认真,注重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使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没有出“败家子”,使其家族历经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没有象美国其他的跨国财团、亿万富翁仅仅经历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就衰落了的历史。

不少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吃些苦,讲红军长征过草地、爬雪山、吃树皮、吃草根皮带;搞什么野外生存训练,开展什么魔鬼训练……其实,这些大可不必。

有位家长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挫折教育”。

这位家长带着孩子到公园里玩,路过一个小水池时,把小刀掉到水里去了,他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水池虽然不深,但大冬天却不好跳进去。怎么办呢?他把难题扔给了儿子。

五分钟后,儿子想到了利用磁铁,并把小刀吸了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发生,儿子渐渐被锻炼得遇到事情不但不慌神,且大有冷静沉着的“风度。

俗话说,小孩子是摔大的。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有些站不稳,如果跑难免会跌倒。于是,孩子本能地会哭一声,这时若有大人十万火急地跑过来,抱起来又揉又哄,那孩子肯定会持续地哭上一会儿,下一次,就会躺在地上一直哭,直到大人过来。其实此时的父母的举动无异于是发现了蝴蝶在茧中挣扎,出于善意把茧弄破的那个人。他所看到的是出茧后的蝴蝶只能爬行,不能起飞,软软的身子蠕动不了多远的结局。父母也只能发现孩子越来越娇气。

虽然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健全家庭的爱和关注中成长的孩子比孤儿院的孩子无论在智力还是个性上都超出一筹,但物极必反,太多的爱与关注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软化孩子的生命力。

据报道,重庆市有一对夫妻,经过多年努力,拥有200多万元的资产。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他们的独生子上高中后不思进取,整天不是泡在网吧,就是与一帮狐朋狗友鬼混,吃饭时进高档饭店,穿衣服非名牌不要。夫妻俩掌握了儿子的情况,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严厉训斥,或者暴打一顿,而是采取了“挫折教育”。

一次星期六放假,儿子回来后,父母把他叫到屋内,垂头丧气地说:“儿子,由于经营不善,我们的公司破产了,还欠了别人几十万元债务。都怪爸爸妈妈没能耐,没有给你挣好多好多的钱。从此以后,你只有刻苦学习,依靠自己的努力,才可能出人头地,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咱们现在住的洋房要用来抵债,明天就得搬出去。我和妈妈已经在郊区租了几间价格低廉的平房,咱们只能住在那里了。”

听了父母的话,儿子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此后,儿子好像突然间变得懂事了,不仅勤奋学习,而且改掉了许多以前的不良嗜好。

看着孩子的进步,夫妻俩自然十分喜悦,生意也越做越大。等到高考结束,儿子拿到某重点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的时候,他们的资产已超过千万。父亲这才告诉儿子,就在他刻苦学习的两年之间,公司又起死回生,资产翻了好几番。于是一家人又兴高采烈地搬回原来的豪华洋房。

这就是挫折教育的力量。挫折教育可教会孩子学会自控,坚强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个性品质,是目前家长对孩子的单一培养方式——智力培养的补充。它能使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挫折的打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及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塑造良好的思想素质,端正面对失败的态度。让孩子去直面生活,最好采取挫折教育,教育孩子懂得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孩子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得失。在生活的磨练中坚强起来,勇敢起来,而这种培养,最好从小就开始。狐狸抚养下一代的方法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值得年轻父母借鉴——

小狐狸在妈妈的爱护下逐渐成长起来,在妈妈的怀抱里渡过了幸福的时光,对于小狐狸来讲,好景终不会长,总会出现那样的一天,狐狸妈妈使劲地把小狐狸推出了窝,狠着心赶走了小狐狸。小狐狸哀哀地叫着,不明白妈妈为何这样狠心。

雪地里,小狐狸一步一回头,狐狸妈妈则久久凝视着小狐狸逐渐消失的背影。

生活在现代大城市的孩子幸运地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宠儿,年轻的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供给,最好的智力开发和最好的呵护。

随着“最好”的出现,问题也来了。

最好的物质生活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孩子欲望的膨胀,以及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无理取闹。

最好的智力开发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孩子面对一大堆唐诗宋词、一大堆字卡以及钢琴绘画等等的早期家教,使自由受到限制,逆反与厌学就这样萌生了。

最好的呵护带来的便是孩子生命力锐气的逐渐消逝。没有吃过苦的孩子,自然不会吃苦;没有在生活中滚打过的孩子,就无从适应;没有直面生活的经历,就无法接受现实的挑战。

年轻一代的父母如果将孩子百般呵护,就会使孩子成为高楼大厦之间养尊处优的金丝雀,生活中的艰难被隔离在未知的角落当中,这样的生活中的孩子,遇到困难只想退缩,遭遇失败也只有灰心丧气,因而父母们必须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去锻炼自己。

抛弃权威,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纪伯伦说:“孩子来自你的身体,但是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塑造他们的思想。……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弓上发出的生命箭矢。”

因此,有些父母想尽办法,为子女安排一切,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有的家长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好,似乎有很大的权威,经常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讲话,甚至为孩子做出很多选择,显然这些全是不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平等交流,不论年龄大小,即使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也有这种渴求。平等,不仅在大人之间,大人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平等。

有位4岁的小女孩,她特别乐意和隔壁邻居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爸爸讲。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本应该更喜欢与父母在一起才对啊!有一天,小女孩又与那位叔叔开心地交谈。出于好奇,有人就问她,为什么喜欢和这位叔叔说话。小女孩说:“叔叔跟我讲话时总是蹲着的,与我一样高!”

这句话令人感到震撼!蹲着说话,和孩子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的确,人人都渴望平等,即使是个孩子也渴望得到对方的尊重。那小女孩的父母平时又是如何与她说话的呢?

原来,小女孩的爸爸跟她讲话时,总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比她高。4岁的孩子面对这种谈话时居高临下的姿态,感到有一种压迫感,觉得爸爸有一种权威,两者的地位特别不平等,心里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讲;而父母如果能蹲下,跟孩子平起平坐,就一下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孩子的心里话便愿意向父母倾诉。

看了上面的例子,或许不仅是某一个人会这样想,为什么父母与孩子就不能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尊互爱呢?为什么大人不能与孩子“一般见识”呢?为什么大人遇到困难时,不能得到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呢?

假如每位父母都能放下权威,不再对孩子进行命令或指责,而是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向孩子请教一个问题,与孩子商量决定一件事时,可以想象孩子那种愉悦的心情一定不次于得到物质奖励。也正是在此刻,孩子才可以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分析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10%是父亲;90%是朋友,儿子可以常常拍父母的肩。只有父子经常有着朋友式的交谈和沟通,孩子的身心才可能健康发展。这位专家说,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父母只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才会对孩子有影响力。

如果大人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就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大人坚持认为自己的知识渊博,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孩子灌输,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家长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的机会。其实绝大多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属于上述情况。这种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态度,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只有换位思考,学着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出最好的条件。毕竟,父母对子女的爱的传递与表达,其目的是让孩子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千万不可因“爱”而生“碍”。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品,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血有肉,同样需要每个人的理解,其中包括父母,并不是父母对子女的呵护与命令就足够了。因此,父母对待子女也一定要真诚,必须放下权威,蹲下身子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们谈话,我们就是要向孩子表示父母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尽管父母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不太满意,但是,父母切不可由此而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更不应该挑剔指责过多。作为父母也应该注意说话的语气、方式与态度,如和孩子沟通:“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弄清楚是不是理解你所说的。”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就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千万不要以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可以配合正确的肢体语言进行。例如,脸上露出亲切温和的表情,眼神里充满关爱,语调轻声而平静。

父母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且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与孩子的目光平视。

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伙伴、交心的朋友,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给孩子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

孩子的心理与生理都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确少不了父母的教育与正确的指引。但并不是要形影不离地对孩子进行呵护,使其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相比之下,孩子拥有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对于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节假日期间,一对母女去逛一家大型商场。女儿亲昵地挽着妈妈的胳膊,边走边说笑,像一对好朋友似的,令人十分羡慕。然而,十几分钟后,当母女俩走出商场时已经情形大变,女儿气咻咻地走在前边,母亲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母亲说:“你生什么气呀,你懂得该穿什么衣服?”

女儿反驳道:“我什么衣服都不要了,买了你自己穿!”

融洽的母女关系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星期天的美好时光也黯淡了许多。

其实,女孩子看上去有十四五岁了,完全可以自己来选衣服;做妈妈的却不愿把权力下放,衣服引起的矛盾就难免了。

一位七岁孩子的母亲给一家儿童教育咨询中心打电话,说孩子很逆反,母子经常为穿衣的事情起冲突。家中的经济状况比较好,于是为儿子买了许多衣服,可孩子好像不领情似的,只喜欢捡其中的一套穿。这件衣服被穿得很脏的时候,她拿走洗,早晨起来找不着,孩子就大哭大叫。她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何只喜欢穿那件又旧又丑的衣服?最后的定论是孩子就喜欢和她作对。

当这位母亲被问及“有没有向儿子问过其中的原因”时,她怔住了,事后她反复说,孩子之所以喜欢那一套衣服,是因为那件衣服软,穿着舒服,仅此而已。

所谓衣食住行,衣的问题也是父母要面对的。问题的关键是孩子买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到底由谁来决定。如果说让孩子自己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话,那么让孩子自己决定买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则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在西方国家,父母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下决定,真正给孩子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一位母亲为了培养女儿的此项能力,特意准备了两套衣服,红色绿色各一套。告诉孩子可以自己任意选。第二天早晨房门打开,五岁的女儿穿着红色的外套绿色的裤子走出来,满脸得意地看着母亲。

这一幕如果发生在中国,相信那孩子一定会被命令换上绿色的上衣或者必须换上红色的裤子,孩子根本就没权力自己选择穿什么,母亲早已替她决定了。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现在城市里住房条件虽然很紧张,但大部分家庭都想方设法给孩子设置一个自己的房间。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有利于孩子在家庭里拥有一个独立的安静的学习环境。

然而,事物的利与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伴随着这一对孩子公认有利的做法出现的同时,问题也就出现了——由谁来治理这片独立的空间。

布置和整理房间在此绝对不是小事一桩。房间这一空间完全可以体现孩子的创造力。房间就是孩子的王国。孩子的房间完全可以交给孩子自己来布置,那房间便会成为孩子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孩子觉得真正拥有房间的所有权。在布置的过程中,孩子的主人翁责任感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因为是自己亲自创造出来的天地,就能增强孩子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意识,更有利于促使孩子日后自觉对房间进行整理。

布置房间能引发孩子的创造力,整理房间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的空间感和秩序感。为了把房间整理得更整洁更舒适,孩子必须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条理性便逐渐形成了。这种习惯应该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培养,可惜大部分家庭这项工作也由妈妈负责了,其后果则是孩子每天都为找不到衣服穿或找不到书本大声地责备母亲。

孩子需要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绝对不是仅给孩子一间卧室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要塑造孩子的主见意识。

孩子需要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不仅是现实中的空间,还有心灵上的空间。为了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请给孩子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吧!

言传不如身教

世上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然而,有些人自己本身存在许多缺点(比如总想贪图一些小便宜)而且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因为他们违背了父母教子的“定理”——言传不如身教。

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往家赶路。当他们经过一个果园时,发现树上果实累累。父亲首先就产生了想摘一些水果带回家的念头。

他吩咐三个儿子分别站在通往果园的三条路上,并吩咐说,如果看见有人过来,就随时发出警告。然后,这个父亲就拼命地把水果往袋子里装。

突然,小儿子大声地说:“嗨!爸爸!还有一条路没有人看守。”

父亲被儿子的吼声吓了一跳,他惊讶地问道:“这里不是只有三条路吗?哪里还有第四条呢?”

小儿子说:“还有天上那一条路。”

顿时,这位父亲满面通红,于是把袋子里的水果全部丢下,带着三个儿子匆匆忙忙地逃回家里了。

小儿子的话似乎过于天真,但其父自私自利的言行已在不经意中影响了孩子。还有些年轻人,成天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可当着子女的面还虐待自己的父母。

有个男人结婚一年后,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却开始厌烦连走路都已经很吃力,除了吃饭和抽烟外,什么事也干不了的年迈的老父亲。此时的父亲,对他来说只是个负担。他很想把老父亲打发走,便对自己的妻子说:“让老头子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吧,在家呆着也是呆着。”

年轻人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赶走老父亲,妻子只好让步,说:“那就让他带上一条毯子走吧,也好遮挡点风雨。”

这个年轻的父亲心里只想给老人半条毯子,但嘴上却说:“好吧,就让他带上一条毯子走吧。”其实心中特别希望老父亲再留下半条。

正在这时,他自己的儿子,一直睡在摇篮里的婴儿突然说起话来:“阿爸,你不必给爷爷一整条毯子,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那半条请你好好地收藏起来,等我长大以后可以把它给你,让你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

这故事或许过于夸张,但是却向父母们提出了警告:教子要注意“身教”。有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甚至是孩子的一生,或许孩子正踩着你的脚印前进。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去镇上的酒馆喝上一盅。

一次,天正下着大雪,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吹着口哨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就觉得有人跟在后面,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踩着父亲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边跑边兴奋地喊:“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儿子的话令他心中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踏着我的脚印,将来他也会去酒馆的。”

儿子的话提醒了父亲,其父醒悟到“身教”的重要性,于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年龄小,孩子不可能具有成年人那样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但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言传和身教都是培养孩子的重要方法。所谓言传,就是说平时应该灌输给孩子好的思想和辨别是非的准则,比如哪些行为是有礼貌的,哪些行为是粗鲁的,没有教养的。在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时,应该立刻指出,并加以纠正。相对于“言传”来说,“身教”具有更大的效果。父母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他们的言行。从自我做起,自身做一件实实在在的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要比对孩子苦口婆心说教十句、百句更有意义,更有说服力。我们每天早上出门上班时,都会和自己的老人说一声再见,时间长了,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进出家门主动和长辈打声招呼,并且还形成了习惯,根本无需我们的教导。

无数个教子成功的事例启示人们“身教胜于言传”;无数个教子失败的例子告诫人们“言传不如身教”!

维护孩子的尊严

孩子年纪虽小,但感觉系统非常灵敏。他们也像成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尊严。然而在许多家庭中,孩子被看作父母的私人财产,可以任由父母支配;或者觉得孩子还小,谈不上什么尊严。由这种思想而衍生出来的教育方式,经常为一些小事将孩子搞得下不了台,丢尽了“面子”。

星期一的早晨,4岁的丽丽正在费劲地穿着一件漂亮的小毛衣,那是妈妈星期天刚给她买的。丽丽特别喜欢这件毛衣,于是自己动手穿着。这是一件套头毛衣,哪面是正,哪面是反,有些搞不明白。

“我自己会穿!”她坚持着反复地比试。

5分钟过去了,妈妈着急起来。她得送丽丽上幼儿园,自己也要在8点之前赶去上班。

“我来帮你。”妈妈说着伸手要帮她。

“不!”丽丽大声尖叫,“我自己会穿!”

经过一段等待,丽丽终于穿上了毛衣,可惜,她还是把毛衣穿反了。丽丽显得很沮丧,她决定把毛衣脱了重新来;但时间明显不多了。丽丽显得越来越着急,呼吸声都渐渐短促起来。

“丽丽,乖,时间不多了,别再倔了。快过来,妈妈告诉你怎么穿。”妈妈看了看挂钟,再一次说,语气中已经有些焦躁了。

“不!”丽丽往床里退了一步,她不想失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真的发火了,一把将丽丽硬揪了过来。

“我现在没时间再跟你磨蹭了。”妈妈边说边强行从丽丽手中夺过毛衣。孩子左右扭动着身体,试图挣脱妈妈的控制。

“不!不!我会自己穿!”丽丽像被打败了一样,哭喊起来,拒绝妈妈将那件“讨厌“的毛衣套进她的脑袋。

妈妈给丽丽买了一件她特别喜欢的毛衣,对于这对母女而言,这本是件开心的事,但为何最终孩子还会哭喊呢?其根源在于妈妈不懂得顾惜孩子的面子,伤了孩子的尊严。对此我们可以假设另外一种场面:

当丽丽的多次努力都失败后,妈妈平和地说:“我见过你自己穿很多衣服,我知道你会穿,不过这件衣服有些奇怪,不太容易穿,让妈妈帮你想想,究竟该怎么穿呢?”

这时,丽丽很可能会用一种沮丧中带着恼怒的神情看着妈妈拿起那件讨厌的毛衣。而肯定不会挣脱妈妈的“控制”。

妈妈可以拿着毛衣做些比划假装在琢磨:“哦,是不是这样呢?”妈妈把毛衣摆到正确的方向让孩子自己拿住,对她说:“来,我们试试这样穿行不行?”当孩子自己把毛衣穿上后,妈妈微笑着看着丽丽:“我们一起将衣服穿好了!真棒!”然后,妈妈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丽丽毛衣正确的穿法。

这样,丽丽没能独立地穿好这件毛衣,她也不会觉得妈妈会看不起她,她还学会了平静地接受一些小小的“失败”。在甩掉了“挫折感”的包袱之后,就能够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

下面这个例子中,磊磊的妈妈就很会体贴孩子的感受,她懂得什么时候要给儿子保留面子。

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磊磊走进家门,一回来就嚷嚷饿,自己径直吃起了饼干。

妈妈问:“你今天有作业吗?

“一点也没有!”磊磊含糊不清地回答,嘴里塞满了饼干。

“你星期一总是没有作业,”妈妈疑惑地说,“这怎么可能?

“我们就是没有嘛!”磊磊坚持说,但妈妈发现磊磊的脸色不太自然、略显紧张地看着自己,“老师没有留作业,”他又咬了一口饼干,“我不觉得老师留了作业。

这时候,妈妈很想彻底检查磊磊的书包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或是戳穿磊磊的谎言。但是,她忍住了,妈妈打算给儿子留一点面子。

“嗯,听起来你好像并不是特别肯定,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呢?是不是真的没有作业?这只要一点点时间,如果是你没留意,明天去上学不是很麻烦吗?

磊磊一声不吭,也没有去打电话,这并不是因为特别肯定没有留作业,根本不必去打电话;也不是他懒得打电话,而是因为已经一再告诉妈妈没有作业了,他在犹豫:应不应该改变自己的说法或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是不是当时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没有注意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自然地说,“这种情况经常会碰到。”

磊磊走到电话旁,拿起了电话。

“喂,真的吗?你告诉我吧?”磊磊在电话这头有些含糊地问。

妈妈走开了,假装忙着做事,擦擦柜子,整理一下书架,她似乎没有必要去注意儿子与同学的对话。

磊磊放下电话,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一边嘟囔:“真有作业!我还以为今天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呢!”

妈妈听见了,也表示惋惜:“真可惜,看样子今天你没有时间好好玩了,不过,周末我们可以想想到哪里去好好玩一次。”妈妈又真诚地补了一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就在隔壁。”

当孩子处于迷惘之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及时为他指出正确的方向。磊磊的妈妈就做得相当不错,既教育了孩子,也顾及了孩子的尊严。

世间没有什么更甚于父母对子女的友善和爱了。然而,因为太爱孩子,便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关注,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不少父母自从有了孩子便失去了自我,为了教育孩子“真、善、美”,不容孩子存在丝毫的偏离。如发现孩子有某种不良行为,就不顾孩子的尊严,从自己的角度大加指责。

有太多的爸爸妈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不允许孩子指出大人的过失……可以说,他们很少把孩子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的人,他们也不知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世界;而总是以自己的陈旧思维框束孩子,以自己浅薄的底蕴熏染孩子,以自己过分的期望强求孩子。蓦然回首,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自私、怯懦得让人吃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到了让人无奈的时候,他们是否能警觉,有许多东西就是被他们扼杀了。

有许多的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整天在想些什么,不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角度进行分析,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更不懂去顾及孩子的面子。其实,孩子相信自己能做的,比实际上他们能做的,重要得多。如果父母粗暴地揭穿真相并坚持到底,强迫孩子放弃心里最渴望的追求,孩子肯定会用某种办法来反抗你。孩子是在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维护自己的尊严。

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进步,但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维护他们的尊严,给他保留一定的权力。这样,孩子就不会再感受失败,同时也不再那么顽固地反抗,反而比较容易放弃坚持、承认问题。

尊重孩子的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这时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尊重,孩子的隐私更是如此,父母也不存在特权。

星期日,赵亮的儿子与同学出去玩了。赵亮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鬼使神差,赵亮突然有打开儿子抽屉的欲望。他想:反正我也是为了儿子,这应该没有什么不对。于是,他就打开了儿子的抽屉。在抽屉里,赵亮发现了一个蓝色的笔记本。

儿子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写道:“自从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就开始十分空虚与孤独。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他们根本不明白我心里真正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止地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该死作业时,我就特别的痛苦,我多么想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踢踢足球,轻轻松松地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赵亮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他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儿子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儿子并没有把他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爸,妈,你俩谁动了我的东西了?”

赵亮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

见爸爸的态度如此坚定,儿子什么也没有说,满脸不悦地走开了。

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赵亮又偷偷溜进儿子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赵亮吃惊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被安了一把锁头。顿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晚上,当儿子回到家后,赵亮鼓足勇气对儿子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爸爸吗?

儿子沉思片刻,冷冷地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了。”

“如果你原谅爸爸,就把锁打开好吗?别把爸爸当贼似的。”

儿子气呼呼地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该满意了吧?”

几天以后,当赵亮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打开抽屉时,却惊讶地发现,那个日记本已经不知去向了。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赵亮说:“老爸,你是不是很失落?

“这话怎讲?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赵亮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了一把锁。

作为父母,最好不要乱翻孩子的东西,不要看孩子的日记,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写日记是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自我意识的表露,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秘密,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就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这是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孩子一旦发现了,就会对父母产生怨恨不满情绪,从而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这当然也包括孩子。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孩子的私人空间,它完完全全属于孩子一个人,他们把所有的不希望别人知道、不希望别人了解的心事妥善地保存在他的隐秘世界里。尊重孩子的隐私是父母保护孩子的重要内容,父母不能借人帮助教育孩子而不尊重甚至窥探孩子的隐私。即使这个所谓的“秘密”在大人眼中是多么幼稚、可笑,甚至算不上什么隐私,但这仍是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他不希望有人干预他的世界。

十一二岁的少男少女总爱把自己的抽屉锁上,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这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不可随意进人自己内心世界的“警戒线”。

应该注意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才能,允许其自由选择,不必多加干涉。

其实,父母要想了解孩子的心思,大可不必通过偷看日记这一途径,完全可以采用别的方式。比如跟孩子谈心,让孩子心甘情愿把心里话说出来;或者也可以借某个话题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旁敲侧击”。平时,父母要与孩子多交流,多谈心。这种谈心,应该是真诚的平等交流。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了解到孩子心中的秘密,并根据秘密的不同性质,帮孩子减少心中不必要的秘密,以减轻其心理上的负担。

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

严而不厉,爱而不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任务。近些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不仅社会对教育异常重视,而且每个家庭更是将对子女的教育列为家庭活动的重中之重。但是教育却始终不得其法。社会上普遍出现教子两大误区:一是对孩子过于严厉;一是对孩子过于溺爱。

有一个小孩,不知道他是幸运还是不幸,父母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他的学习一直都很棒,或许他是遗传了父母的“知识”细胞吧!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见到小孩开心过,一提到作业,他的眼神就黯淡了下来……

为什么学习优秀的小孩,写作业却不是他感到自豪荣耀的事情,反而像他内心的一片阴影呢?

原来,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过于严厉,每次作业,无论做的好坏,父母都会反复给他撕掉。这个孩子的成绩无论多么骄人,在争取“父母放弃撕掉作业”的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这个小男生戴着一副眼镜,在学校里可以放松一些,但一回到家就特别的拘谨。

对于这位小男生,真叫人捏一把冷汗,小男孩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的内心深处总保留着恐惧的阴影,他的成绩能一直保持下去吗?这位小男生能在恐慌与压抑中支持多久呢?难道在其父母心中,小男孩的成绩比他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吗?在父母的严厉教导之下,这位成绩不错,内心却不健康的孩子,除了恐慌,就是压抑。在他的身上难以找到一颗纯真与欢快的童心,在他的脸上也少了几分纯真的微笑。

有一次,罗伯特在例行体检时,斯罗内克医师发现他的牙齿被蛀了一个大洞。于是,罗伯特被带到老牙医那里,接受治疗。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上演了,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人性冲突史上的一次经典战例。罗伯特到了牙医的办公室里,准备开战。

“坐到椅子上去,年轻人。”牙医说。

罗伯特盯了对方一会儿,说:“如果你硬要我上那个椅子,我就把我身上所有的衣服脱掉。”

“孩子,你就脱吧。”这位牙医冷静地说道。

男孩毫不犹豫地脱掉衬衫、内衣和鞋袜,然后挑衅地看着牙医。

“好了,孩子,”牙医说,“现在到椅子上去。”

“你没听清楚?”罗伯特激动地说,“我刚才说的是,如果你要我坐到那个椅子上去,我就脱掉‘所有的’衣服。”

“孩子,那就脱吧。”医生应道。

罗伯特继续脱掉他的长裤和内裤,最后一丝不挂地站在医生和助理面前,赤裸裸地站着。

“现在,到椅子上去。”牙医说。

罗伯特照做了,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很配合。在蛀牙钻好也补好之后,他听从指挥,顺从地从椅子上下来。

“现在还我衣服来。”男孩说。

“抱歉,”医生答道,“告诉你妈妈,今天晚上你的衣服由我来保管。她可以明天再过来取。”

候诊室里坐满了患者,罗伯特的妈妈带着全身光溜溜如刚出生婴儿般的罗伯特走出候诊室,根本不理会那些在一旁窃笑的人们,他们经过这些人的身边到走廊上,搭公共电梯到停车场。

第二天,罗伯特的母亲返回诊所拿衣服,并要求和牙医说句话。她发表了这样的感言:“你不知道我多么感谢昨天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你知道吗?罗伯特用脱衣服来威胁我已经好几年了。每当我们到公共场所,他要是对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我又不立刻答应买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威胁说要脱光身上的衣服。你是第一个拆穿这张假面具的人,医生,这件事对罗伯特的影响实在是不可思议!”

从上面这则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溺爱孩子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一位对孩子无可奈何的母亲,不得不去找儿童教育专家帮忙。

专家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

这位妈妈点了点头。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你觉得孩子用的时间太长,怕累着他,为此,你拒绝他自己整理床铺,对吗?

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找人拉关系,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盯着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你再也不让他走近洗碗池的那一刻起,很多人都会知道这一切的。

这位母亲急切地询问,那今后我将如何做呢?

出乎这位母亲意料,专家这样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对子女过于溺爱,就会使子女成长为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却没有丝毫的生存自理能力,严重者会造成性格的扭曲,没有“自然”生长的优势;然而,对孩子过于严厉,也会导致孩子无法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父母要切记教子基本原则:严而不厉,爱而不溺。

千万不可“贿赂”孩子

现在的子女大多都被父母宠爱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自送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午休做的很好被“奖励一块糖果”开始,孩子们就爱上了“受贿赂”的生活。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公主帮妈妈拿一下什么东西,或者去买一瓶醋,都要有所报酬。在这些孩子心中,似乎父母为自己无休止的服务全是应该的,如果自己做一点什么事情,甚至是十岁多的孩子为妈妈递过来一杯水都渴望得到回报。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养成了特别自私的性格。

有个名叫穆罕默德的小男孩,当他刚刚8岁时,便开始用金钱衡量一切,他每看见一件东西,就想知道它的价格,如果价格不高,他就会毫无兴趣。

小穆罕默德年纪还小,并不能正确认识到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尤其是那些美好的东西。

一天早晨,穆罕默德下楼吃早餐时,他在妈妈的盘子里放了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妈妈打开纸条,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更想象不到儿子在纸条上写道:

穆罕默德应该从妈妈那里收到:

跑腿费3美分

倒垃圾2美分

扫地板2美分

小费1美分

妈妈一共应付给小穆罕默德:8美分。

妈妈读了以后,笑了一笑,没有说什么。

妈妈在午餐期间,把8美分和一张纸条放入小穆罕穆德的餐桌位置旁边。小穆罕默德看到钱时,特别高兴。他赶紧收好钱,心里立刻计划着如何使用这些钱。

突然,他发现桌子上还放着折得整整齐齐的一张纸条,就像早晨他折的那样。小穆罕默德打开纸条,发现这是妈妈给他的账单,上面写着:

穆罕默德应付给妈妈:

怀胎10个月免费

喂奶水免费

生病时照顾他免费

进行教育免费

买衬衫、鞋子和玩具免费

一日三餐免费

漂亮的房间免费

穆罕默德一共应付给妈妈:0美元。

小穆罕默德坐在那儿看着这张新账单,没有说一句话。几分钟后,他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那8美分并将它放到妈妈的手里。

小穆罕默德从那以后,变成了一个主动帮妈妈做事而且不要回报的好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做了正确的事后,都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是精神上的,或是物质上的,一般物质奖励居多。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说很正确的一句话都会送上一件礼物,作为奖励。于是父母几乎每天要在家与商店之间往返多次,有时为了省事,干脆直接给孩子钱。在钱的诱惑之下,许多孩子都很乖!

梁娟的儿子在每次做事后都会得到她或丈夫的三五角奖励,许多次儿子做事情前,就把“钱”先领到手。每次与同事谈到儿子时,梁娟满脸堆着笑容,是啊,儿子那样乖,身为父母岂有不高兴的道理?

可是好景不长,梁娟几乎伤心得要落泪了。原来,这种“奖励制”存在着弊端。一个晚上,丈夫加班,她与儿子两个人在家。她感冒了,而且发着高烧。如果丈夫在,她是不会忍心叫醒熟睡的儿子的!”她叫醒儿子,儿子揉揉睡眼,第一句话就是“拿钱来”!一向温和的她,终于粗暴起来,“没钱,去给妈妈取药,端杯水!”儿子说:“没钱,免谈!”

“奖励预付”或“奖励预支”其实是一种“畸形”鼓励,是以“贿赂”的形式求孩子办事。无形之中,已经误导了孩子,用金钱衡量一切,使孩子误以为,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梁娟不应该怪孩子,应该怪自己采取“贿赂”形式求孩子办事。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得没法说了,对子女的教育提倡鼓励,早已摒弃了过去的那种“棍棒”教育。对于棍棒教育,轻了,不起作用;重了,又怕伤着孩子,这便把一切难题都留给了父母。随着鼓励教育的盛行,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畸形的“鼓励”方式——贿赂。

其实,学好功课、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本来是适龄儿童应该学会并做好的事情,也是从小培养他们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等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现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溺爱心理升级,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凝聚着父母、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殷切期望。于是,几乎所有的父母们绞尽脑汁地培育自己的孩子,甚至以金钱、物质等形形色色的“红包”来贿赂孩子,以求速成。

对孩子进行“贿赂“,一时是可以取得效果的,而且这个效果的确可以“立竿见影”,但那是暂时的,长久下去,则贻害无穷,对孩子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福特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从短期来看,贿赂能够使小孩产生高度的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当一个孩子受到多次贿赂时,他们甚至会变得依赖贿赂,甚至做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

对孩子“贿赂”的弊端是明显的:“贿赂”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可能成为孩子努力追求的首要目标,从而冲淡,甚至替代其家务与学习的内在动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活动都存在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的分别。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的因素引起,外部动机则是由外力逼迫(包括金钱刺激在内)引起。孩子做家务、努力学习贵在内部动机,因为只有内部动机才是长远而有效的动机。

“贿赂“的要害在于以金钱物质代替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学习义务感。一旦金钱物质的”贿赂“刺激一终止,家务和学习的动力也就消失了。

“贿赂”带来的第二问题,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恶习。父母一旦不“行贿”了,孩子就会主动向父母“索贿”,家庭内部就要爆发新的矛盾与冲突。

父母对孩子多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他学习和做家务都是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因此而向父母伸手要“报酬”。即使是对孩子的奖励也不要过于频繁,否则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多给孩子言语上的夸奖,少些金钱、物质的奖励。

毋庸置疑,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鼓励,但真正的鼓励来源于内心的赞许和精神上的支持。当孩子学习 进步时,家长除了与其共享欢乐外,更应帮助他分析进步的原因并找出不足,激励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当孩子不愿做家务时,家长应讲清劳动是人的生存需要,设法培养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这样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主动地强化这种行为。反之,单凭金钱和物质上的贿赂来达到鼓励的目的,无异于南辕北辙,它带给孩子的只会是负面效应:对金钱的片面认识、对报酬的狭隘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消极态度等等。这种行为的不断强化,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上种种不健康的烙印,以至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但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让他拥有一颗“回报之心”也是应该的,因此切忌以“贿赂”的方式求孩子办事。

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就一番伟业,过上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为立足社会打下基础。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点什么特长,心里更是比炎炎夏日吃上一块凉西瓜还甜。

河边走过来三位洗衣归来的母亲,她们手里端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高兴地谈论起各自的孩子。

第一位母亲说:我的孩子很会翻跟头,他能连着翻好多个跟头呢。

第二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很会唱歌,他唱的歌像百灵一样好听。

第三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并没有什么特长。

三个母亲端着湿衣服,盆子似乎不轻,依然说笑着往回走,走到一个老人面前停下来,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翻了几个跟头,果然身手漂亮;

第二个孩子唱起歌来,歌声美妙动听;

第三个孩子走到母亲面前,接过妈妈手中的洗衣盆,转身朝家走去。

三个母亲对老人说:这就是我们的儿子,看到了吧?

老人摇摇头说: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其实,有很多时候,人们是不可以凭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孩子也是可以选择的,父母会选这三个当中的哪一个当自己的儿子呢?我敢断定,有不少于90%的父母会选择第三个孩子。因为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幸福,过上快乐的生活。然而,只有第三个孩子懂得爱父母,如果孩子连最起码的爱父母都不懂,技艺越精对社会而言就越是个“危险品”。有太多关于子女杀父母,或者做出一些令人想象不到的“蠢事”,就就启示父母望子成龙的前提应该是望子成人,也就是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

这又是对孩子期望过高的一位妈妈的心声。她在日记中这样记述儿子学钢琴的片段:

“下午3点30分放学回家,喝了点水去学钢琴,在老师家精神不好,老打呵欠。

“下午4点30分回到家,没马上做作业,而是要拍球,说老师让他参加后天的比赛,拍完球做作业。

“6点吃饭,按惯例饭后应该弹琴,他却坚持要拍球,一直到7点才开始弹琴,连续几天,他晚上弹琴效果很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总出差错,还声称自己很烦。

“儿子的晚饭吃得不好,碗里的饭也没有吃完,他拒绝我陪他弹琴,但是孩子小,手型掌握不好,最后我还是陪他。

“下午儿子再次拖延弹琴的时间,我叫他弹琴,他丝毫没有反应,仍然摆弄今天刚买来的小皮球。一会儿挂这儿一会儿挂那儿,我忍无可忍,终于发怒了。我把小皮球夺过来扔在沙发上,他一看发火了就扑上来,用手在我身上捶了好几下,我气得动手打了他,然后自己出去了。回来后,奶奶告诉我,我走后慢慢地他也不哭了,玩了一会儿,然后也弹了一会儿琴。

在这个家庭中,每天都充满了战争的火药味,其导火线全是为了孩子弹琴的事。

当女儿在他母亲的逼迫下持续练了一年的小提琴后,父亲发现女儿整天满脸忧愁,失去了往日的快乐。一提起小提琴,女儿似乎走进了黑暗的角落,更找不到童年的丝毫快乐,于是他坚决地说服了妻子,快乐又回到了女儿的脸上。

妻子抱怨说:等女儿长大了,她会后悔的。

这位先生却开导妻子:只要女儿开心就好,等她长大了,同样可以去学;况且,只要女儿后悔了,就会用心去学,凭着兴趣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效果会更好!

上面的例子中,练琴成了父母最心烦的事,更是孩子生活中挥不掉的一种阴影,小小年纪,便觉得自己烦,快乐的童年被钢琴隔离在了遥远的年代,这样的心境必然会影响孩子以后面对人生的态度,而父母采取逼迫的手段,无疑会破坏母子之间的感情,更会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本是一片苦心,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障碍。

毅力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与孩子童年的快乐相比哪个更重要?况且这样的方式是否能培养出毅力来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位家长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我决不用孩子现在的痛苦换取未来不可知的幸福”

太有道理了。

逼迫下的坚持,对于孩子来讲,无疑已成为一种痛苦,再加上父母的打骂,更是苦上加苦。

而这坚持下来的兴趣不如称之为痛苦的回忆,将来的幸福能用童年的痛苦来换取吗?自然是不可知的。

如果是真正为子女着想,正如那位先生所言,只要孩子开心就好!那就不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定得太高。

望子成龙,要让孩子先成人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出人头地。但是,父母们或许还不明白:望子成龙,应让孩子先成人。

有位船长,他曾驾驶着一艘简陋的帆船在台风肆虐的大海中漂泊了半个月,最后死里逃生。许多人都明白,船长得以生还绝不仅仅是幸运,更重要的是他那盖世无双的驾驶技术。几年后,他拥有了一艘机轮船,又多次驾驶它行程几千里到过遥远的非洲岛屿,渔民们都称他为“船王”。

船王和很多的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儿子也抱着很高的期望,希望儿子掌握一手熟练的驾船技术,将来有一天,儿子能子承父业。船王的儿子非常用心地学习驾驶技术,成年后,他驾驶机轮船的经验已十分丰富。于是,船王放心地让他一个人驾船出海。

令人不解的是,一次对渔民来讲都称不上可怕的中级风浪却将船王儿子的性命夺走了。

船王对儿子的离去伤心到了极点,但是对其死因却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的驾船技术这么好,对儿子传授驾船技术是从孩子懂事就开始了,从基础教起,仔细地讲解每一个细节。如何对付海中的暗流、如何识别台风前兆、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凡是我经年积累下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了。可是,他居然在一个很浅的海域丧了生,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很多渔民纷纷来安慰他。期间,有位老人问船王:“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吗?”

“他一直跟着你吗?”老人又问。

对于老者的提问,船王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后来老人指出,船王对儿子的死应负有很大责任。

老人解释道:望子成龙,要让孩子先成人。对于一个人来说,经验是宝贵的,但其宝贵之处是用吸取教训换来的,成功是经过奋斗换来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的确,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阳光总在风雨后,望子成龙,也要让孩子先成人。

有一天晚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跑到一位清洁工人身后,略带胆怯地问:“阿姨,这里有修车的地方吗?”清洁工人看见一辆轿车停靠在路边,车里一中年男子正朝这边望着,感觉应该是他的爸爸。

清洁工人蹲下来,对孩子说:“好孩子,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可以问一问电话亭的叔叔。”

小男孩跑到电话亭,但仍未找到答案。

小男孩显然有点不知所措,眼泪汪汪地回头望着父亲。车里的人摇摇头,小男孩便又咚咚地跑了。

过了好久,清洁工人准备要回家了,忽然又听到咚咚的跑步声。她不禁停下脚步,才看到小男孩跑回来,身后跟着一个工人模样的人,肯定是汽车修理工了。

小男孩跑到车边,车里的人伸出手揉了揉孩子头上的短发,两人一起笑了。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个小男孩的爸爸未免有些过分,自己在车里坐着,让孩子在外面奔跑着找修理工,一定不是位好爸爸。实际上这位父亲不一定是一个好司机,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父亲。因为他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但也要从实践中走过,他明白要想望子成龙,孩子要先成人。并且设法送给儿子最重要的东西——自信。如果一个男孩能在六岁的时候克服害怕的心理为父亲找来修车工,那二十六岁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他又怎会胆怯呢?这就是生活当中的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家长完全可以利用生活的丰富与复杂对孩子进行教育。可是,仍然有一小部分父母做得很差,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人生都无法把握,就更谈不到塑造自己的孩子了。还有一部分父母做得很好,他们很有创意,在生活的平台上创造了许多教育的机会,用平凡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大多数父母则庸庸碌碌,他们爱孩子,为孩子的衣食住行操足了心,他们望子成龙,赶潮流把孩子送入各种学习班,可是在生活的教育中,他们缺乏创意,显得空泛无力,于是整个教育就如同空中楼阁。

生活中的教育是需要创意的。如果说学校的教育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学到一些规则,那生活当中的教育,则要比学校的教育更与孩子的健康人格息息相关。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在孩子总是处于疲软状态的成绩面前,父母如果只将眼睛盯在成绩上,坚持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那样效果是不会好的,因此要及时调整对孩子要求的标尺:我不一定要你成才,但你要成人。那么,怎样成人呢?

或许有的父母还没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学会做人,恰好是父母最重要的职责,而生活就是培养孩子的课堂。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在生活中,每一位父母要调整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培养自己的教育习惯,树立“望子成龙,让孩子先成人”的教子原则。

建立正确的教育习惯

习惯成自然,每个人所养成的习惯都会影响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教育孩子的习惯。养成正确、良好的教育习惯,同样是好处多多。能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当有问题出现时,人们在寻找原因、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隐藏在最底层的习惯心理——潜意识的作用。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第一次,他们把一只活的青蛙丢进一个水已沸腾的铁锅里,在这生死关头,青蛙一跃,蹦出了铁锅,摆脱了一场厄运。

第二次,铁锅里放的是冷水,青蛙被放进去后,伸展四肢,在铁锅里游来游去,逍遥自在,铁锅慢慢加温,水中的青蛙却浑然不知,当它感觉到浑身灼热,想奋力挣扎时,早已失去了挣扎的力气。

这样的一个试验过程,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太多的人都在为第二次丢进铁锅的青蛙的命运感到惋惜。却没有醒悟到自己与其相似。温度虽在升高但却无声无息令人毫无防备,总有一刻,量变达到了质变,犹如水温渐渐升高,直至青蛙死去,悲剧就是这样造成的。青蛙之死的罪魁祸首就是青蛙的生活习惯——在水中游来游去。教育孩子又何常不能形成一种习惯,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加以注意。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生活的习惯,学习的习惯,思维的习惯,教育的习惯……每个人都难以摆脱习惯的控制,于是心理学家们认为:习惯成性格,性格成命运。

有一回,陈达和同学去打篮球,打篮球是陈达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由于玩过了头,回家便晚了。

妈妈在家做了一锅牛肉面等着儿子回家享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始终不见儿子的身影,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自己先下点面条吃了。

陈达回来时,妈妈便这样反讽了他一句:“儿子,你回来得有点早,如果能再晚一点就更好了。”陈达听着不对味,但自知理亏也没吱声。

面条照样给他吃,陈达一听妈妈一直在等他,还没有吃饭,非常感动,立刻表示将功赎罪,替妈妈洗碗。

妈妈的脸色柔和了不少。

这态度一柔和,便触动了唠叨的神经,又开始老生常谈了:“不是妈妈说你,你今天也太不自觉了,都已经上初三了,写完作业,难道就不该复习一下吗?还有……”

陈达的头“嗡”的一声就大了,妈妈还在一边唠唠叨叨,陈达的火也越积越多,饭才吃了一半就把碗一推看起电视来。

妈妈也火了:“你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怎么说话不算数?”还是母亲拗不过,洗了碗,母子俩的关系最终没能缓和,导致第二天陈达连学都不肯去了。陈达妈妈还在生气,有人劝说道:“那时候让他洗碗,等于是让他去打碗。”陈达在一边插话:“你说的太对了,那时候我真想冲上去把碗都摔碎。”

这是一个父母希望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习惯的案例。这位母亲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点,她坚持做到了每三天去逛一次书店,将书店里新出的教育书全买回来研究学习。这位妈妈教育理论学的绝对一流,她谈论教育话题,能滔滔不绝谈上两个小时。

不知情的人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位家教不成功的母亲。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正确的教育习惯!当一个人在大脑中有观念形成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本人已达到想象当中的那样,首先一点,必须把自己的观念转化成行动,接下来,一个关键性的步骤就是多次重复这一行动,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习惯。

国际上有一条衡量习惯形成的标准:一项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连续不断的重复。二十一天并不会令人轻松,这二十一天中的每一天都要你面对无形而巨大的敌人,可能是外界的干扰,也可能是来自自身的惰性。

或许,正如那句老话——成功贵在坚持,有人建议做这样一个简单的试验,每天早晨起来空腹喝一杯开水。当到了第四天时,胃里万般难受,要喝下那杯水简直千难万难,放弃只在一念之间。几天后,再重新开始,遇上周末,一觉醒来已近中午,腹中空空,漱口后,第一件事便是找东西吃,吃到一半方才想起白开水的事,但为时已晚。最终“贵在坚持”试验不了了之。

或许有许多人在冬末春初就下决心晚上坚持跑步,可是这一计划却很难开始实施。因为到了第二天早晨,总会以种种借口来推脱,或者是工作忙要加班,或者是天下雨或者是心情不好懒得动,计划从春季挪到夏季,却发现夏天更难实施——因为天太热。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验其中的艰难。但这并不代表父母们迈向成功的希望渺茫,恰恰相反,从习惯入手,正是父母们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建立良好的教育习惯,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从孩子生活的重心——学习入手

通过咨询统计表明,父母最关注的几个问题是: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等。正确处理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家教中关键的关键,其原则是,通过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来塑造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时的习惯,把孩子培养成具备时间观念、自我控制、条理性、勇敢等习惯的人。

——改变自己的教育习惯

从生活的角度来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个人生活,孩子的兴趣爱好,理财,交友,爱心,家庭决策等。其原则是:给孩子合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高楼大厦只有建立在坚固的基石之上,教育好孩子也是一样,必须有稳固的基石,孩子的一生才能稳步向前,家长务必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以便它能像本能一样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培养学习习惯在于教孩子如何做事,培养生活习惯在于教孩子如何做人,那第三个方面,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则是前二者成功的前提,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着他们在面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采取的教育态度。

其实,无论是何种教育,最佳的结果应该是“不管孩子”。这可分为三个等级:

三等父母用大量的时间管孩子;

二等父母用少量的时间管孩子;

一等父母教会孩子自己管自己。

而孩子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也正是他各方面好的习惯形成的过程,当然最根本的是父母们教育习惯贯彻的过程。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所有父母必须注重良好习惯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启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持好父母自身与孩子的沟通,建立正确的教育习惯。

改变教育的盲目性

可以说,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此,他们规定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大多数的父母只将目光盯在孩子的成绩上。

“如果不提学习,不提成绩,孩子真的是个好孩子。”

几乎,80%接受咨询的父母会有这样的感慨。

“我们也没办法,学校用分数来衡量我们,家长用分数来要求我们……”

教师也无奈地说。

中国青年报曾经登过一篇有关成功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一位在京城做电脑生意的父亲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的故事。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这位爸爸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孩子出生起便与父母分开睡,一岁多时自己用筷子吃饭,饭粒弄得满桌子都是。当两岁时,开始自己穿衣服,上衣与外裤弄得一团糟。三岁多时,到超市懂得自己选购东西自己付钱。四岁起,父亲每周抽一天带他到公司看大人如何工作,有时候让他列席公司会议。六岁时玩过小童车得自己扛到楼上去。在生活中,小孩玩完了童车,家长要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拎着童车上楼。这个小孩太不幸了,其实父母应从小教他学会独立才对。

在父亲的培养下,六岁的孩子性格活泼,敢于冒险,对大人的依赖少,并且对电脑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协助下,甚至打算建一个自己的网站。

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父亲正确的教育给了孩子超越的能量,目前,孩子已遥遥领先于其同龄人。

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父亲完成了对儿子人生底色的成功塑造。孩子的独立带来了生活上的自信。当孩子在失败中反复站起时,自信便成长起来。

而另一位父亲,北京某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则从另一个角度对儿子进行了教育。全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定位很高,但从哪儿入手呢?他研究思考发现诺贝尔奖高度重视人的创新能力,因此他把突破口放在了挑战权威、战胜权威的思路上。

儿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形势。于是他留心收集了许多伟人做过的数学难题,当儿子终于做出来时,他才告诉儿子,这道题曾使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困惑多年。想想看,一代数学大家做出的题目自己也能做得出来,儿子自信的提升可想而知。这位父亲从来不会将收集的难题在儿子做出之前告诉他这道难题与哪位数学家有关,那样会给儿子增加压力。

这两位父亲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本质。而孩子的自信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不平凡的教育造就不平凡的孩子。同时也启示人们成功教子必须摆脱盲目的教育。

我国的孩子向金字塔迈进的步伐异常艰难。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有3.6万所大学,中国大学仅有一千余所,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十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上大学比美国的孩子难360倍。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每位父母都觉得孩子输不起,而要想取得胜利,惟一的方法就是取得好成绩。

这也许是被形势所迫,而现实却比较残酷:没有好成绩,拿不到通行证,光有能力有什么用?教育的资源是一座座宝塔的形式,当所有的人都想往上爬的时候,那落选的必然是大多数人。

让家长只注重成绩,进行盲目教育的另一个理由是:社会教育资源有限,原则是用少的资源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人才,而对于家庭和父母而言,只有一个孩子,而社会上学龄儿童、少年又有多少呢?因此盲目教育,忽视了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这些压力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压力又反推到家长身上,家长在重重压力之下,不可能不急。

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升学这一条路上。

家长没有意识到其实有好多条路可以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但他们却没办法从盲目中走出来。

父母的盲目教育在于他们没有好的方法。在没有承诺保证他们即使放弃分数也能使孩子跻身于宝塔顶端之前,家长们是不会把自己的目光从分数上转移下来的,教育的盲目性将很难改变。

家长的盲目也出于无奈,他们是被时势之鞭抽打过的拉车的老马,而孩子更成为分数之鞭抽打下的陀螺。

由于父母只看着重分数,因此亲子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深爱孩子的父母会举起手;为了分数,亲子间的沟通变得索然无味,如同白开水。下面是一份在某地关于父母们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对孩子以下几项内容的重视程度的调查报告:

第一,督促孩子学习;

第二,关心孩子的情绪;

第三,和孩子讨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第四,陪孩子一起玩。

第一项排在榜首的占87%,而被调查的家长学历都在大专以上。连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都难以摆脱在分数面前的盲目性,何况其他人。

父母们之所以在分数面前变得盲目,主要是由于这些父母除了让孩子上大学以获取更高学历外,没有其它的培养目标;少之又少的不为分数所动的家长中,无一例外都有自己明确的教子目标,他们对孩子也有要求,但与分数关系不大,或者偏重于创造.或者偏重于能力,或者偏重于博览群书,而正是这些在教育上并不盲目追求分数的父母们,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属于中上等。

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本身没有错,上大学也好,成为发明家也好,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家长所用的方法与手段是否正确。每一位父母都要明白,教育孩子必须克服盲目性,而应放下用分数衡量孩子的心态,把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的能力上。 GsD1BdhJbQzDR4LRr0QiVIEWJu8HSDZ8pnygWdvHyCnkBH8Q/rruz0bBWIDgqA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