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列子的智慧

老夫子著

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的智慧》一书,撷取列子的理论精华,从现代生活的角度诠释了列子的智慧。书中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说理透彻。全书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论阐释外,还选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进行解说,并附有"点评"加以画龙点睛,同时辅以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语出《列子·天瑞》)天地没有完备的功效,圣人没有完备的本领,万物没有完备的用途。因此,天的职能在于覆育生灵,地的职能在于承载万物,圣人的职能在于政教风化,万物的职能则由其性质所决定。

做事情不能来者不拒,要有所选择,这样才能避免广而不专,博而不精。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明朝胡居仁说,“学博而不精,则流于驳杂”,即如果只多闻博识而不专精,那么一定会流于庞杂。庄元臣说,“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即善于学习的人重视穷究一个事物的道理,不善学的人则贪求穷究一切事物的道理。

这些古代圣贤的言论,与列子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列子说:“天地没有完备的功效,圣人没有完备的本领,万物没有完备的用途。因此,天的职能在于抚育生灵,地的职能在于承载万物,圣人的职能在于政教风化,万物的职能则由其性质所决定。正因为如此,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人有困顿的时候,事物也有通达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虽能抚育生命但不能承载万物,地虽能承载万物但不能施行教化,圣人虽能施行教化但不能违背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被规定后就不能超越各自的名位。所以天地的法则,不是阴就是阳;圣人的教化,不是仁就是义;万物的性质,不是柔就是刚;这都是依照各自固定的性质而不能超出各自的界限啊!”

列子认为,每个人的特点都有突出的方面,应该顺应这些特点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同时,每个人也有不足,能力也不完备,所以不能去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列子的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应该专于自己的领域把它们做好,而不能学什么像什么,见什么爱什么,博而不精,广而不专。

少则得,多则惑。同时追逐两只兔子的人,一只兔子也抓不住。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通”的结果只能是样样“松”。人无所舍,必无所成。一方面要善于集中精力,抓住机会,做好可以做好的重要事情;另一方面,又要善于舍弃并不重要的事情或暂时不宜做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博而不精、泛而不专者常表现为“聪明好学”、“无所不能”,但其实质往往是求功心切,缺乏韧劲。譬如经营各业,则广而不美;学习百艺,则博而不精。只有专营一业,心无外鹜,才能才专攻领域有更大的作为。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和事情是无限的。如果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漫无目的的事情上,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没有方向性没有针对性,最终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人的一生可能会做很多事,但只要做对一件事,就有可能成功,许多成功人士就是花了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来矢志不渝地做一件事,最后才获得成功的。

吃古通今

小王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

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小王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小王豆腐怎么样。

小王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

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小王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

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

小王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

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

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小王点点头。老板建议小王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长队。小王很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也是从前的味道。

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小王也笑着问:“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

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

小王有些惊讶:“那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

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调料,再经过12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

见小王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

小王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老夫子点评:“张记”老板的这番话,对一个人的择业、一个人一辈子的坚守有很大的启发。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只有把有限的精力和能力集中到一个点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链接共享

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 DaIuwKS1iCRiHJTv1dVAlyGv0UGyMbl+ZvrgTCc3crdpfUeH/e19rQVgZzjKAHmM



第1章
《列子·天瑞》

所以有生命,就有产生生命的生命物质;有形体,就有产生形体的形体物质;有声音,就有产生声音的声音物质;有色彩,就有产生色彩的生命物质;有滋味,就有产生滋味的滋味物质。二不要杞人忧天

列子曰:“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语出《列子·天瑞》)

所以出生不知道死亡,死亡不知道出生;现在不知道未来,未来不知道现在。天地会毁坏与不会毁坏,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据心理学家统计,一般人的忧虑,有92%从未发生过,而剩下的8%都是自己能够轻松应付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若不能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则必然会近祸而不知。临时举措,就来不及了。但是,如果把这种思虑无限夸大,夸大到不着边际的地步,则又荒谬了。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

这个人对他说:“天不过是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杞国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杞国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杞国人听了朋友的话,这才如释重负。

忧天的杞国人之所以被后人耻笑,原因就是他所忧虑的问题太没有边际了。天,是不会塌下来的,杞人无病呻吟,漫想至极,甚至误了自己的寝食安睡。其实,万事万物都有它们的属性和规律,该生的便生,该死的便死,该来的要来,该去的要去,人应该有一种处之泰然的心境和状态,否则,只会自生烦恼。

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关于烦恼的试验。一群试验者按照他的要求把接下来7天将会出现的烦恼写西来,然后投入一个大“烦恼箱”。7天后,试验者从箱子里拿出自己写的“烦恼条”逐一核对,他们发现自己90%的担心根本就没有发生。

剩下的10%的烦恼又怎么样了呢?一个星期后,试验者们开箱后,再用现实来对照那些10%的烦恼,他们发现有些问题自己已经解决了,还有的问题自己则有信心和能力应付。

由此可见,烦恼是自己找出来的。

烦恼、忧虑是所有杞人忧天者的共同点,那么,怎样才能解除这些杯弓蛇影、无中生有、自生烦恼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呢?根本点就在于加强自信,对工作、生活中的无端烦恼,姑且别去想太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泰然自若,又有什么无法面对,无法逾越呢?

吃古通今

沈屯子在街市里听说书,正说到杨文广被困在柳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沈屯子愁容满面,兴叹不已。和他一起的朋友只得把他硬拉回去。

沈屯子回来后,仍然日思夜想,放不下这个心来。他说:“文广围困至此,怎么才能解围呢”家里人见他这个样子,便要他出去散散心,以消解他对此事的忧念。

沈屯子在街上转悠时,忽然看见有一个人扛着一捆竹子,在人众中行走,沈屯子心中思忖:“竹梢那么锐利,道上行人肯定会有人被刺伤的。”

回家后,沈屯子更加担心,以至于染病。家里人为给他治病,特请来巫师占卜除病。

巫师说:“我查了阎王薄,你来世轮回当女人。所嫁丈夫,麻脸罗锅,相貌甚丑陋。”

沈屯子又兴叹不已,病非但没好,反而更沉重了。

亲朋好友得知沈屯子的病情后,都来探望他,安慰他说:“好好宽心,病才能痊愈。”

沈屯子说:“如果想让我心宽,必须使杨文广解了围、扛竹的人回家、麻脸罗锅写休书给我才成!”

老夫子点评:古人认为君子的风范是:独自一人时,超然物外的样子;与人相处时,和蔼可亲的样子;无所事事时,沉默清净的样子;处理事情时,雷厉风行的样子;得意时,淡然坦荡的样子;失意时,泰然若素的样子;如此行事,才是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才不会杞人忧天。

链接共享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如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DaIuwKS1iCRiHJTv1dVAlyGv0UGyMbl+ZvrgTCc3crdpfUeH/e19rQVgZzjKAH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