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亚里士多德生平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城,于公元前322年在欧比亚的加尔西斯去世。

按照一般的看法,一代大师亚里士多德的62年人生主要分为四个时期:(1)幼年时期,即从出生到离开故乡到柏拉图学园求学,约17年时间;(2)求学时期,即在柏拉图学园学习,约20年时间;(3)游历时期,即离开学园到最后重返雅典,共12年;(4)教学时期,即从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到最后再次离开雅典,共12年。

(1)幼年时期

亚里士多德的出生地斯塔吉拉是希腊的殖民地,其父是马其顿王室的御医,为外来移民。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从小就喜爱生物学和医学,而且自幼养成了专注事实、尊重经验的品格和作风。

后来,亚里士多德的父母因宫廷的惨烈斗争而回到故乡,不久,便双亡于世。这时,亚里士多德尚未成年。

父母早亡,幼年的亚里士多德由姐姐和姐夫抚养,二人对弟弟的教育十分关心。亚里士多德对姐姐、姐夫感激不尽,终生以最大的敬意怀念他们,后来立像纪念姐夫,要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立其为遗产继承人,以报答姐姐、姐夫抚养教育之恩。

亚里士多德姐弟三人,除姐姐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阿里木奈斯托斯,不幸早亡。对幼弟的夭折,亚里士多德一直不忘,在遗嘱里嘱人为之立像以纪念。

(2)求学时期

公元前367年,刚刚17岁,求知欲极强的亚里士多德告别姐姐、姐夫,离开故乡,到了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师从于柏拉图。

柏拉图学园是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创办的。这所学园位于雅典城外西北方,它历经沧桑,久盛不衰,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下令关闭为止,前后持续长达916年之久。这所学园可以称得上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学校,为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不少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有卓越地位的学者,甚至对近代欧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院和大学都有影响。

亚里士多德来学园不久,就显示出惊人的多方面的才能,深受柏拉图喜爱。他勤奋好学,学业精湛,才华横溢,超群拔萃,是一个思想深刻、抽象思维能力极强的人。他的头脑容纳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知识,对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逻辑学、历史、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天文学、自然史、戏剧、诗歌等都有研究,且有成就。有一次,柏拉图曾幽默地说,他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其他学生的身体,一部分是亚里士多德的头脑。柏拉图很赏识亚里士多德的才学,誉为“学园之精英”。

公元前347年,反马其顿派在雅典当权。在这种局势下,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外邦人,马其顿宫廷御医的儿子,处境是不佳的。恰在这年,80岁高龄的柏拉图与世长辞。临终时柏拉图指定斯彪西波为学园继承人。于是,亚里士多德结束了学园的求学生活,回到希腊哲学的发源地。

(3)游历时期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斯彪西波继任院长;亚里士多德与同学克赛诺克拉提离开雅典,接受同学——阿塔内斯的统治者赫尔米亚的邀请,去了那里。

赫尔米亚是个忠肝义胆,精明强干的朋友。他曾在柏拉图学园学习过,对柏拉图的理想——哲学家为王很是向往。

当他自己果然手握权柄,专制一方的时候,就从学园请来亚里士多德、克赛诺克拉提等几位同学,将他们安排在阿索斯海滨,让他们潜心讨论研究哲学。

在阿塔内斯,亚里士多德结识了此后25年共同合作,形影不离,又是他学园继承人的泰奥弗拉斯特。泰奥弗拉斯特比亚里士多德小14岁。一些亚里士多德研究者甚至认为,现存亚里士多德著作,多数出自泰奥弗拉斯特之手。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为13岁的儿子、未来的国君亚历山大物色老师,他想到了亚里士多德并给其写信:“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亚里士多德应邀来到珀拉王宫,泰奥弗拉斯特一同前往。

亚里士多德等人离开阿塔内斯后的公元前341年,波斯军队侵入该地,赫尔米亚被俘,最后遭到杀害。为了纪念这位忠勇的朋友,亚里士多德为他立了像,并写了挽词。

亚里士多德来马其顿后,先是和亚历山大住在珀拉宫廷里,后来移到一座名为梅札的古堡。教了3年,亚历山大就拿起刀枪打仗去了。老师无事可做,回到了故乡斯塔吉拉。亚历山大为答谢恩师,重建了在战争中被夷为平地的斯塔吉拉。

后来,在亚历山大登上王位,局势稳定后,亚里士多德便于公元前335年重返雅典,结束了漫游生活。

(4)教学时期

回到雅典,亚里士多德不是再回柏拉图学园,而是在城东一个名叫吕克昂的运动场开办自己的学园,与城西北角的柏拉图学园隔城相望。

吕克昂学园是一个多才善辩之士云集的地方,苏格拉底在世时也多次来此。“群星荟萃之所”的吕克昂在亚里士多德的主持下,成为一所科学研究和教学之地。

这一时期,希腊内部停止了无休止的各邦间的战争,社会稳定,有了学习和研究的社会环境。经过十几年的游历,亚里士多德增加了社会阅历,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见解也逐步脱离柏拉图的固定模式,走上了独立探索的道路。

这一时期,是亚里士多德人生的辉煌期,他的思想充分发挥,大量的著作,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等,都写于这个时期。

然而,好景并不长。公元前323年,横戈马上、东征西战的一代霸主亚历山大在远征途中染病身亡。随之,反马其顿的怒潮便再次掀起。作为一个外乡人,与马其顿有过来往的亚里士多德,显然无法再在雅典待下去了,不但工作不会安宁,生命也在危险中。

于是,他只好将学园事务交给泰奥弗拉斯特,再次逃离雅典,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学园,离开多年相处的朋友和学生,来到欧比亚的加尔西斯城,住在他母亲留下的老屋中。

在加尔西斯,亚里士多德终日郁郁,惆怅伤感。虽然这次动乱时间并不长,但遭此变故,亚里士多德身心蒙受了巨大打击,一病不起,理智力量尚在峰顶的他于次年,即公元前322年溘然长逝,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去世前,立下了遗嘱:他要求执行人给他的母亲、早年去世的弟弟阿里木奈斯托斯、抚养他成人的姐姐、姐夫立像;要他的女儿嫁给姐姐的儿子尼亚诺尔;对曾侍候过他的几个奴隶,不得出卖,要继续养育,待他们成年或可自立营生时给以自由;留给两个孩子的是家产,留给妻子赫比利丝的是他衷心的感情及热爱;最后,按早年去世的前妻比娣娅的意思将自己的尸骨与她合葬在一起。

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作为理智化身的亚里士多德的责任感,设想周到,仁慈开明:他是一个孝敬的儿子,深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诚挚的兄长,真实的朋友,宽厚的主人。 04/T9cllQtx6Eq1gcNur7aynP2affig1lvYXM4y3tethxPWZf9PuPDe/nOOHZT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