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内心的孤寂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

友情像一杯香浓的茶,能让你安静下来,浸入你的内心深处,拥抱着你的灵魂。友情也像一阵温柔的山风,吹去你的烦恼,拂去你的忧伤,轻抚你飘曳的长发,给你安慰和体贴。友情是你孤寂时的那盏小灯,默默地陪伴着你;友情是疲惫时的一张长椅,让你能够歇息你疲乏的脚步;友情是一面明镜,时常提醒你要修整你的面容;友情是茂盛的森林,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恰当的帮助……

但是,友情也是一株需要小心培植的鲜花,长久的干旱或者无视也会使鲜花失去美丽的颜色和光彩,一味地伤害也会使友情的花朵过早地凋谢。失去了友情,人们将会是怎样的孤独。失去了友情。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暗淡和悲凉!痛苦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一个安慰的肩膀;快乐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一个人来分享;孤独的时候没有一颗心来陪伴你;胆怯的时候没有一双手来鼓励你。这样的日子会是多么可怕!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然而,朋友不是偶然遇见的,而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心灵上的沟通,所以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朋友关系虽然没有血缘的成分,但由于它的真诚和正直的特质而显得更加珍贵。有人说朋友是温暖的源泉,那么如何保持和发展朋友之间的这种沟通关系,便成了我们能否获得幸福的条件了。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渴望友情、渴望理解的心情也许比起其他年龄阶段,要更加强烈一些,许多的事情,父母不能倾诉。老师也难以理解,只有朋友,尤其是那些真心相处的、知心的朋友,才能够倾听,也才能理解。有事情与朋友唠叨,释放心中的积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交际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事情过于感性化,难免与朋友发生一些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还特别深刻,这样,他们又陷入另外一种苦恼之中。

如果没有友情的普照,心灵上的孤独寂寞恐怕是成长中的最大烦恼之一:正是有千种想法万种思绪要表达的时候,正是有诸多问题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偏偏没人注意倾听,没人施以援手。那种失落感怎不令人郁郁寡欢。

所以说。为学不能无友哦,莫做孤独的小鸭子!

友情是福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说的是有个好朋友的不易;“千里难寻是朋友”唱的找朋友的困难;“出门靠朋友”讲的是朋友的重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话的是看到朋友的喜悦。

朋友啊,是一支烟,烦恼的时候给你带来一份安宁;是一壶酒,陈年的酒是佳酿,多年的友便是知音;是一块糖,甜蜜的事情总是与你分享;是一杯茶,很多事情往往都是朋友给你提醒使你头脑清醒。高山流水里流淌出来的千古佳话,长江楼台上的眺望孤帆远影,桃花潭里种下的千尺深情,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不变的情愫。

冰心说过:“亲情是左手,爱情是右手,而友情则是相伴你一生的朋友。”人生路上难得几个知心的朋友,有了朋友需要好好珍惜。

三毛则说道:“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就是好朋友。”心中只要装着好友,无论何时话起,都会温柔依旧。诗人说:“相识是天意,相知是人意,相加便是友谊,有情有义,我们能聚在一起,因为心有灵犀。”是啊,友情不需要誓言的表白,能用心去静静地体味,默默地交流,足矣!

友情是福。心灵深处的那个角落洒满了阳光,那是友情的光芒;心灵深处的那个窗口飘洒着甜甜的馨香,那是友情的花香;心灵的那片绿阴散着丝丝的凉意,那是友情的甘霖……心中有个深情的呼吸,那是友情的歌谣。

雨季的日子,如诗一般雅,如泉一般畅,如画一般美,如雾一般朦胧,那是一种美的朦胧,流溢在雨季的朦胧,那样的朦胧需要你的浇灌,你的呵护,你的安慰——友情!

友情呵护着心的幸福。她是伴你翱翔的雄鹰,给你壮胆;她是夜空中那颗闪亮的星,给你希望;她也是人生道路上的观众,为你的明天喝彩!驾着友情的船只,我们驶向那金色的港湾;顺着友情的阶梯,我们走向友谊圣洁的殿堂。那里铭刻着我们心灵的承诺,那里写满了友情的篇章,那里也留下了我们携手共同走过的那一串串脚印……

未来的天空,因为好友的相伴,自己才不会孤独地翱翔;明天的日子,因为友情的相随,自己才不会寂寞地前行。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轻轻叩起昨日的梦,寻找生命中曾令我们感动的浮云旧事时,我们会发现,一生有友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换个视角,你就换了一种心情

一个名叫“荫宇”的女孩在一篇作文中诉说着她的心声:我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女孩,从小就不爱说话。长大后,我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平和不公的事情,使我越来越恨这个社会,恨这个社会上的人。我变得更加消沉了,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我觉得别人做得一些事好恶心,好虚伪……您说这个社会是不是很冷?世界这么大,我为什么却找不到一丝温暖?

同学们谁也不理我,老师也瞧不起我,我几乎没有朋友。我对别人满腔热情,换来的只是别人的看不起。我对一切失去了信心。对一切充满了敌意,对一切感到了厌倦。我觉得我来到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错误,只有离开才是解脱。可我又不忍伤父母的心。一次,妈妈从我的日记上看到了我的心思,伤心极了,害怕极了……我已经无路可走了。我究竟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帮帮我吧!我实在撑不下去了!

读罢该文,我竟一时不知如何才好。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哪里承受得住与她的年龄那么不相称的厌世情绪?她到底有过怎样的遭遇?我该怎样讲述她这个年龄难于弄懂的事理?踌躇再三,由下面的故事开始了我们的沟通:

我读了你的作文,很懂你的心,一个“荫宇”署名。仿佛看到了你的心中一片阴雨连绵,不,简直是一片凄风苦雨的情景。

怎样让自己的心不再阴雨连绵?先看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发愁。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的天,伞可不好卖呦。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如此忧心忡忡,担心发愁,老太太竟忧虑成疾。两个儿子不知知何是好。幸访得一智者,智者为老太太出一怪招: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如此转念一想,保您忧愁全消。老太太依计而行,果真无忧无虑心宽体健起来。

原本,事情常有两面理,是是非非,好好歹歹,得得失失,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何必非把事情想得那么糟不可?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凡事只要换个视角,常常会看到另一番情景。难怪心理卫生专家忠告说:当人在审视、思考、评价客观事物或情境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就可能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我不知道你的具体遭遇,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爱思考的女孩,只要你尝试换一种眼光看他人,看生活,看世界,你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你会看到这个世界有阴云,更有阳光,有冷漠,更有温暖,你会感到生活有苦涩,更有美好。比如你,不就是希望世界多些温暖和美好吗?难道你可以说别人都在给这个世界制造冷漠和丑陋吗?这样换个眼光看世界,你会对生活充满希望。

我猜想,可能是谁因为什么事伤过你的心。可是,不必由此把人,把事,看得那么坏。有时,人们感到生活没有了亮色,没有了阳光,其实常常只是在人际交往上出了一些障碍。除了极少数恶人外,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刚才说过,比如你,不就是希望世界多些温暖和美好吗?但是,以你目前的心态,你能给别人带来多少微笑,多少温暖?在马老师的想象中,眼下你很可能每天都给人一张冷冰冰的脸,是吗?人际交往是很讲究互动的。你这样冷冰冰地对人,哪能换来别人的温暖?于是,你感到这个世界没有了阳光。想想是这样吗?然而,这并不是你多么坏,只是在人际交往上出了一点偏差。别人呢,也是这样,即使是谁伤了你的心,他也不一定就是多么坏。领会我的意思了吗?

好。你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对你微笑。愿生活的微笑给你心中的天空洒满温暖的阳光。

后来,女孩的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她说感谢我帮她找到了阳光。我心中欣慰的是,她已经学会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感到世界充满恐怖的女孩

我曾经是一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一个大家佩服的学习委员。可是,由于学习压力我的成绩越来越差,曾经选择过不该选择的路。幸好我服用的药剂量不大,经抢救捡回了一条命。爸爸怕我再出事,就帮我转了学。我想可以重新开始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眼里的好学生。可是我大错特错了,我仍然没有找到原来的好感觉,我感觉老师还是歧视我,让我感到世界还是充满恐惧。

从此,我的恐惧感越来越重。平时总是呆在家里不敢见人。对陌生人特别恐惧,每次见到陌生人,特别是男性,就会面红耳赤,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心里发抖,手心冒汗,真的好难受好难受。到现在发展到连女生都怕了,而且就是跟熟人甚至跟父母说话我都会脸红心慌。路上遇到熟人都会脸红的不得了。那次同学丢了钱,绝对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可我总怕别人怀疑自己,脸红的像火一样,这样别人不想怀疑也要怀疑了。现在我在一所中专学外贸专业,今后总要和人打交道,这样我怎么工作和生活呀?

对了,我还回忆起了过去的一件事。初中时,在上学的路上总是有几个男生拦截我。每次从那里过我都很害怕,总是脸红心跳。后来即使没有人的时候,我也好像条件反射一样地脸红心跳,心里害怕。不知道我的心病与这件事是否有关?我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

这个同学的痛苦是陷入恐怖的困扰之中,基于此,我给她作出了的下指导:

恐怖症,又叫恐怖性神经症,它是指对某些特殊情境或事物所产生的强烈恐怖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并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神经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人早期。与通常的恐惧心理不同,恐怖症患者的恐惧是不切实际、不必要和不合理的,也就是说,有关的情境或事物对人不构成现实的伤害或危险。恐怖症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社交恐怖症、空间恐怖症、动物恐怖症和疾病恐怖症四大类,此外还有利器恐怖症、黑暗恐怖症等。每一类又可具体分为几种,如社交恐怖症可分为赤面恐怖症、见人恐怖症、异性恐怖症.和对视恐怖症等。

就你的症状看明显地属于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的几种情况常常交互发生,你的症状正是这样,既有见人恐怖,又有赤面恐怖,还有异性恐怖。

什么原因会导致恐怖性神经症呢?

常见病因有:先天因素,如国外调查发现,恐怖症患者的家庭中患恐怖症的比例较高;后天因素,如父母患恐怖症时,孩子由于模仿也较容易发生恐怖症;人格因素,如恐怖症患者多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精神因素,如某些精神创伤会诱发本病。就信中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你的病因至少有两个,一是你性格因素。心理障碍的发生常常有性格上的原因。你的自卑心理是明显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你的多疑、敏感、胆小、害羞、内向等等性格特征。这些是你出现社交恐怖症的心理背景。二是精神因素。你遭到男生的拦截的经历,在心理上形成了强烈的精神创伤,它潜伏在了你的记忆中。后来,你学习上的失败感是一个精神创伤,你吃药想寻短见是一个精神创伤;转学本身是一个精神创伤,转学后你感到老师的歧视是一种精神创伤。这些后继精神创伤激活了先前的精神创伤留下的记忆,于是表现出了社交恐怖症,由怕异性到怕同性,由怕生人到怕熟人,由见人脸红心跳到不敢出门见人。此外,也许还有家庭的影响。

你怎样才能告别社交恐怖症的痛苦?

最关键的就是认知领悟。

主要是自己找出早年引起精神创伤的生活事件,使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上升到意识层次加以“领悟”,以“成人的态度”重新认识,比如,你对造成精神创伤的事件需要重新来认识。你遭到男生拦截的经历只是特例,不要过分化概括。学习上的成败不单是看一个名次;吃药想寻短见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转学更是常有的事;你所说的老师的态度也难免有你过于敏感的因素。总之,学习就是一件平常事,对学习要有一颗平常心。一般有所领悟后恐怖症状就会减轻或消除。

同时需要重建自信。

自卑是你出现恐怖症的心理根源。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这就是自信。建立自信是你告别痛苦的关键。记成功日记是帮你寻找自信的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每天都仔细回顾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成功和满意之处一一记录下来,不放过哪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记录时用描写性的语言,包括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等部记述下来,描述的越具体越好。重建自信的同时,你的性格会大大地得到改善。

以上属于认知调节,接下来是行为调节。

你可以首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自我调节。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恐怖症较普遍应用的主要行为疗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步一步亲自去接触那些发生恐怖情绪的事物和情境,即使暂时还会产生恐惧,也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忍受、习惯和适应,直至恐怖情绪消除为止。它的具体操作方法分四个步骤:第一,明确引起恐怖的具体刺激情境;第二,将恐怖的反应症状由弱到强排成一个等级系列;第三,学会一种或几种与恐惧反应相对的松弛技术,如深呼吸放松法、静坐放松法、意守丹田放松法、想象放松法、6秒钟放松法(抓住片刻时间,6秒钟就够,收腹,缩颏,扭身体,打哈欠)等等;第四,在恐怖刺激由弱到强出现时,进行肌肉放松,从而抑制恐怖反应的出现。

针对你的具体情况,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把引起恐怖的人分成等级,按程度由弱到强排队,如:家人一好友_熟人一生人一同性一异性。然后从引起恐怖强度最弱的第一等级的对象开始,反复地主动接触恐怖对象,每次接触恐怖对象后立即进行肌肉的自我放松,直到恐惧反应消除,再主动接触第二等级的对象,依次类推,每个等级用1—2周的时间。这样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消除对人的恐惧反应。你应注意的是,这一方法越是及早运用越好,就是说对引起恐怖的对象不能回避,而应及早地主动去接触,越及时越好。还有,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在没有实际接触恐怖对象而在想象恐怖对象出现时进行。

此外,还可以结合建设性的发泄法进行调节。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训练,增强自己应对恐怖和危险情境的适应能力,如看惊险恐怖电影、小说等。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排除部分恐怖情绪。

在前面的认知调节的基础上,再辅以这些行为调节,只要把每一步都做到位,你就会告别恐怖症的困扰。

“白日梦”:一个奇特的世界

一个女孩这样讲述她心中的故事:

从小我就爱看书,可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无意中接触了那些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很快就迷上了它们。也许这还不算太坏,更可怕的是我竟然幻想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在我的那个世界里,我是一个美貌、有钱、武功高强的冷酷无情的女人,有虐待人的嗜好。我想像出一个各方面极佳、爱我至深的男人,作为我的虐待对象。我会用各种残酷的方法虐待他。每次我想到这些虐待的情节时,我会想像的很逼真,很细致,而且我真实地感到很兴奋,很过瘾。除此之外,我还会想像出许多情节去完善去延续我这个幻想的世界。

以前,我只有刻意去想的时候,这样的情景才在我脑海中出现。可是,现在我只要一有点空闲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像起来。我对这个幻想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开始我并不觉得这种依赖有什么不好。到了现在,我发现自己变得神情恍惚。好几次。同学向我借东西,重复好几遍我才能回过神来。上课我想听讲,注意力却无法集中,脑子里却总是在为那个幻想的世界编造故事。我很懊恼,很想忘记那个幻想的世界。但我办不到,它就像个幽灵缠绕着我,而我正是那个幽灵的制造者。我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办?

一个男孩这样讲述他心中的故事:

我是一个初中男孩,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不错,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他们。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说话,很喜欢看小说和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的文章。我常常梦想着自己能够出国留学,到我喜欢的欧洲生活。可是,现在我发现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甚至我最喜欢的文章也不屑一顾。常常对自己说:别做梦了,你根本就不可能到国外去。你也就配在家里呆着,别再胡思乱想了。就是这些想法,让我失去了快乐。我痛恨自己的这种想法,但是没有用。我不敢把这种想法告诉父母,只好向您诉说。请您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缠绕女孩的那个幽灵是什么?让男孩痛苦的那种想法是什么?那便是我们平常说的“白日梦”。

从心理学来看,所谓白日梦,是在非睡眠的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的超越现实的打破时空界限的一种幻想活动,是一种很多人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说它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是说它虽然不是在睡眠时却也不是在很清醒时发生。在这样的幻想活动中人的意识有轻度模糊,又未混淆现实与幻想的区别,仍能对客观现实作出适当反应。正因此,才把这种幻想活动叫做“白日梦”。

白日梦似乎很偏爱少男少女。青春的日子是个多梦的季节。那是因为少男少女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愿望,而由于年龄、知识、能力等等的局限,使他们心中许多愿望常常不能变成现实。但是,他们心中的愿望并不因此而销声匿迹,依然那么强烈地在心中涌动着。于是心理冲突出现了。怎样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来缓解心理冲突维护心理平衡呢?白日梦是最好的选择。在梦中,可以自由自在,可以为所欲为;你可以幻想成为白马王子,你可以幻想成为白雪公主,你可以幻想成为救世英雄,你可以幻想成为现代超人,当然,你还可以幻想成运动场上的健将,竞赛场上的冠军,领奖台上的主角。无论具体的角色如何,反正都是胜利者,都是成功者。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在梦中满足了,丑陋者成了美人,懦弱者成了勇士,落后者跑到了前列,失败者找到了成功……

所以,白日梦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对人的心理和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心理趋同作用。白日梦中的角色,通常是做梦的人在心理上认同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泛化的。不管怎样,认同的目标都会通过“趋同作用”,转化为个人意志行动的动力。二是心理激发作用。白日梦可以激发起青少年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激发起他们心中的希望和信心,以致激发起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进取的行动。在艺术活动中,白日梦还可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三是心理自慰作用。人的欲望实在是没有止境的,人生的向往实在难以全部梦想成真。对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人可以借助白日梦在幻想中来满足。做白日梦时人会体验到一定程度的快感,从而获得心理自慰,实现心理平衡,起到心理保健的作用。

但是,白日梦又会变成一个可怕的世界,给人生造成悲剧。如果以白日梦完全取代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行动,并把它变成逃避现实的手段,那就可能成为心理病态的征兆了。一味沉溺于白日梦之中往往是心理退缩现象,是一种退行行为,是“长不大”的一种表现。如果青少年过分沉迷于虚幻的白日梦不能自拔,任凭虚无缥缈的梦境主宰自己,那么,白日梦就会像毒品一样,吞噬掉你的青春和理想。因为,一个人总是沉迷于梦境之中不能醒来,现实生活中哪里还有你的立足之地?你还怎样自立于现实世界?

在青少年的白日梦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关于性幻想的。性幻想原本不是什么错事,它是人在非睡眠状态时获得性快感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正常的性心理现象。正如著名性学家贺兰特.凯查杜里安指出的,性幻想是所有性现象中最为普遍的,很难想像什么人会没有这种心理。性幻想还可以使青少年在性欲望方面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缓解性压抑,有利于心理平衡。但是,过分的沉溺于关于性方面的白日梦之中,会让人丧失了生活的动力,而陷于萎靡不振。

上面故事中的女孩,就是在白日梦的世界里走得太远了。她很可能是一个内向而软弱的女孩,而且不善交往,有人际方面的需要的不满足。而且,她很可能在生活中有过受男孩子欺负的经历,让她对男孩子怀有深深地怨恨。由于爱读那些言情和武打方面的书,加上正处于多梦的年龄,于是在白日梦的世界里寻找到了一种替代性的满足。但是,她沉溺于白日梦之中不能自拔了,于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幽灵”,把自己苦苦地“缠绕”,形成强迫观念,出现了心理障碍。

上面故事中的男孩,可能很优秀,很浪漫,好幻想,以及幻想欧洲生活情境,这并非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当他沉溺其中,远离了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和热情的时候,就只能让自己品味自酿的心灵苦酒了。

因此,对于爱做梦的少男少女来说,你当然可以找个悠闲的日子在白日梦中游历一番,获得心理的满足,化解心灵的压力,寻找心中的希望。但是,在你入梦之前一定要给自己定时,让自己到时候从梦中醒来,在真实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当你发现自己有点沉迷于白日梦的时候,你就需要自救了。首要的是重塑自己的性格。最好的办法是从改变生活人手。比如,暂时告别富于情节性的小说影视等,把这些时间用来去感受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现实生活。再如,和同学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在积极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更真实的满足和快乐。当然,从内心深处弄明白幻想不能替代现实,你的心中就安装了一个定时的闹铃,到时把你从白日梦中唤醒。如果你还在白日梦中不能醒来,你应该及时地求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了。前面那个女孩和男孩就是通过心理咨询而努力自救,摆脱了白日梦的缠绕的。

女孩,学会了主宰自己

这是一个女孩让人有几分困惑的感情独白:

我是一名高三女孩。我身体不好,有病,去年曾经休学……

我一点也不适应环境,学校让我感到很有压力。看同学们有说有笑,积极乐观,我觉得自己被封闭在一个小圈子时,有一种被孤立被冷落的可怕的感觉。我努力去交朋友。先交了一个朋友,不久发现我们的脾气合不来,就分手了。后来又交了一个。吃饭打水我们都在一块,但她只是表面上给我安慰鼓励的那种“知己”,我有很多话都不爱跟她说。就这样我找不到一个朋友。没有一个人能给我真正的安慰……我就胡思乱想:自己真不行。真没用,什么也做不了,将来怎么办?我真的不可救药了?就这样想啊想啊,心里好难受,对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上学更感到没有意思,学校的生活让我厌烦,简直让我窒息。就这样,我经常给家里打电话,爸爸经常来看我,有时候隔一天就要跑一趟来看我。爸爸一来,我就算看到了最亲近的人,我就要大哭一场。弄得爸爸也不知如何是好,就更勤地来看我,我也就更盼爸爸来。

去年就是这样,爸爸说要不就休学,我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在家里我才摆脱了压抑的心情,才开朗起来。家人亲友都拿我当病人,我就享受着大家的照顾和安慰。我是准备借休学调整好心态,好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年的学习。哪知道今年到校不久,又旧病复发。就有了前面说的更大的痛苦。现在,只有到了假期,在家里,在爸爸妈妈面前,我才感到了快乐。只要一到学校,我就陷入忧郁压抑之中。爸爸又经常来看我,严重时甚至一天一趟。现在,我又要如去年那样快坚持不了了,我真怕再如去年那样。马老师,我不想那样,我真的很怕,您救救我,救救我这个重病号!真心地谢谢您在百忙之中分担我的忧愁!

究竟这个“重病号”得了什么“病”?虽然似上独自中可以初见端倪,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才能确切诊断。于是,我约请女孩和父亲来当面会话。

女孩的父亲对我说,孩子去年休学是因为她想自杀。我心中一惊。他说:那次头天我刚去学校看了孩子,她见了我就哭,也说不出什么事,只说想家,想爸爸,想妈妈。我好容易才劝好了。我不放心,过了一天上午又去看她,才发现她一个人在宿舍里。好容易叫开门,我发现孩子吃了安眠药,险些出了危险。他说:这孩子平时就很软弱,内向,在家里还不如妹妹能行。家里也就偏爱她,处处照顾她,我更照顾她多一些。从小她去上学,我就不放心。到了高中住校了,我就经常去看她。今年复学后,又犯了老毛病,真怕她再出什么事,您说不是更让人担心吗?我就更勤地去看她。同时,我还让她读初中的妹妹经常写信劝她,安慰她:就是这样,她又要坚持不了了……嗨!这孩子究竟闹得什么病,她到底是怎么啦!

面对女孩父亲“她到底是怎么啦”的问题,我心中的答案明晰起来。

随后,我又和女孩单独进行了会话。女孩高高的个子,脸上却挂着幼稚的无助。在经过沟通消除了疑虑之后,女孩和我谈了好多好多。除了重述信中的内容,印证了她在家中的情况,她一再谈到,自己什么也不行,将来也什么干不了,自己去努力和别人交朋友却找不到好朋友,自己回到家里就什么都好了。她把去年休学和现在的痛苦,说成因为学习不好。可是她又承认考试总是在前几名。她说现在又要期末考试了,所以更加害怕,所以写信求助。

至此,已经十分清楚,可以说女孩什么毛病都没有,又可以说女孩有一个最要命的毛病——她的心灵没有和年龄一同长大。通常,这个年龄的青年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依赖性向独立性的过渡,应该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性了,应该是可以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的人了。但是,她的心理发展水平没有跟上生理发展的水平,她的心态比她的年龄幼稚的多,没能及时实现正常的由依赖性向独立性的过渡,形成了对家庭对父母强烈的“依恋情结”。这就是她的心病所在。这个心病比什么心病都严重。因为“没长大”会使人在生活中感到处处痛苦,处处碰壁,不能形成基本的生存能力,严重了还会由此酿成人生的悲剧。这个女孩情绪上的障碍,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对自己的没有信心,把自己当成病人,等等,都是这种“没长’大”的心病的症状。而这种心病是主体不容易意识到的,所以,女孩把她的心理障碍归结为学习考试压力。

女孩没长大,病因在哪里?关键在于家庭教育的过分保护。但现在重要的是帮助女孩迈开长大的第一步。

于是,我先对女孩具体地讲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方法,应试的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这且算治“标”,以帮助她眼下能在学校坚持复习考试到放假。而后,我用女孩便于理解的方式分析了上面讲的“没长大”的心理障碍,使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创造条件以便真正早日长大。以求从根本上使她的心病得到彻底的治疗。女孩表示理解并有信心坚持到考试放假。我又给了女孩一些心理支持,表示相信她一定愿意让自己真正长大。

女孩的父亲也愿意积极合作。表示该狠狠心,放放手,让孩子早一天长大。

不久,到了春节。女孩又一次坐到了我的面前。她说年前会话后,感觉还不错,不用休学可以坚持到了考试结束,坚持到了放假回家。假期里心情一直很好。她说上次的谈话给她很大的力量。现在她担心开学后再出现问题,坚持不下去。问我该怎么办?

“你是想在我这里继续得到支持和力量,好哇!这说明你有了努力改变自己的很强的自救意识。其实,上次谈话后你的这些感觉就是你自救的结果。”我进一步强化她的自救意识。

“现在,我能给你的只是一些建议。”我说,“一是当自己有时情绪不好时别太在意它。人的情绪有周期性,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会淡化那种不好的感觉,使它很快在你的心中的天空飘散。二是别再扮演病人的角色。你把自己当病人,其实是你在运用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叫做退行作用。可是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消极的。你把自己当成病人,这样你就会感受到特别的照顾以及逃避学业都是顺理成章的,你就心安理得了。这样只能加重你的依恋情结,强化你的依赖心理。三是接纳现实的自我。你先前说过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是由于依赖性而导致的对自己的没有信心,对自己的不满意。其实,人无完人。谁都有不足,谁都有长处。至少,你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努力地改变自己,并且从年前的那段情绪的低谷走了出来。与马老师接待的一些只会说‘我不行,我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来询者相比,你不是很了不起吗?四是拿出行动。人心灵的长大不是光靠想就能想出来的,主要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开学后你最需要做的是:不给家里打电话,不让爸爸去看你,一直坚持到一周休假时回家。那时候你行进在回家的路上,肯定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最后一条最重要。如果你坚持不到底,就会前功尽弃。我们做一个最糟糕的设想,你全当是下地狱,也该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其实哪有这样舒服的地狱?怎么样?你有这个信心吗?”

“有!”女孩笑声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我一定按您说的去做。”

“好!”我极力地赞赏她,“还有一条,在努力去做的过程中,凡是感到成功的时候,就把成功的体验具体而详尽地尽情地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只要是成功的感觉,怎么想就怎么记。我们把这叫做‘成功日记’。你看好吗?”

“‘成功日记’,好,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一定坚持记成功日记。我一定会成功!”女孩脸上有了灿烂的阳光。

“我希望看到你的成功日记。”在她告辞的时候我说。

一个周六的晚上,刚刚到了我为读者咨询服务的时间,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就响起一阵铃声:“张老师,您听出我是谁了吗?我是那个记成功日记的女孩。我今天特别高兴。开学以来我一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也没让爸爸去看我。成功地坚持到了休假,放假那天回家的路上心中别提多兴奋了,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我想,一定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您,您高兴吗?明天我去看您!”第一次听到女孩这么自豪快乐的话语。我都被感染的兴奋起来。

第二天,女孩小燕子一样欢快地飞到了我的面前。从她的“成功日记”中看出,她开始摆脱依赖,走向了独立,开始发现一方属于她的美丽的天空,她将在这方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寻觅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的人生。

时隔很久之后,一次电话里女孩告诉我她现在在学校里生活很好,最近一次考试还拿了全校第一名,有信心走进大学的校门……

又一个女孩开始学着主宰自己——我欣慰地想。

小气鬼,你还在想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叫静。16岁的时候,在离家较远的技校读书,班里有十几个同县的同学,常常在一起玩。其实,静是一个怕羞的女孩子,但她努力配合着大家的步伐,慢慢地、小心地和同学相处着,直到可以与大家一块儿嬉戏,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好开心。

有一天下午,老师有事没能来上课,所以安排自习。没有人管,同学们便玩得疯疯癫癫的了。坐在后面的M不知怎么,开始玩起静的头发。她的头发虽然很长,但是从来都是束成马尾巴,简简单单规规矩矩的样子,可是不知哪一点引起了M的兴趣,他拉着静的头发,和别人讲着一件什么事情,丝毫没察觉静已经变了脸色,她被激怒了。

静转身打他的手,M大叫了一声。真是恶有恶报,静心中有几分得意。但是,不久便看到他的手背红了,而被静指甲扫过的地方,印出了几道清晰的血痕,静吓了一跳,自己怎么可以这么狠,竟然把一个男生弄伤了。

她立刻转过身去,再也没敢看他,他拉着静的头发的手停了下来。他说着的话也没有再说下去。他一定生气了,他的手背一定开始流血了,他一定很疼吧。静的心缩成一团,充满了歉意。

静好想对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但是却怎么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她在写了一次又一次抱歉的纸条,可是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勇气递出去。她羞惭、慌乱、不安、不敢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她难受极了。那一堂课是她今生过得最漫长的45分钟,静猜想,下课以后,他就会走到别的同学那儿把受伤的手给他们看,他还会向大家控诉自己的凶狠,他们会从此与静疏远。

下课铃响了,静把头埋在桌上,不敢看周围。这时,却有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推推静,又摇摇静。静抬起头,是M!他笑嘻嘻地对静说:“小气鬼,还在想什么呀?玩排球去不去?大家都等你呢!”他明朗地笑着,好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他主动找静说话,却一字未提受伤的事,也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就在那个瞬间,静哭了。她不知道,原来男孩子可以这么大方的呀。

一个人是不能用自己的心去猜测别人的心的,而一个女孩子更不能用自己的心去猜测一个男孩子的心,因为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同的,最大的区别是:每一个男孩子长大后都有可能变成一个男子汉,而女孩子却不能,所以她们有时候会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胡思乱想,而他们却可以从从容容大大方方地主动对你说:“小气鬼,你在想什么!”

友谊就在那里等你

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有位哲人这样评价友谊的重要性:“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人们赞美友谊,寻求友谊,因为友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的必需。可是,友谊也不是随意就能获得的,有时,你苦苦追求,却寻它不着,很令人尴尬和苦恼。

随着“我长大了!”“我不是个小孩子了!”这种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他人能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这种渴望受重视、被尊重的心理,在关系平等的同龄人中问,是最能得到满足的。因此,同学友谊成为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它和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一样,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是我们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

真正的友谊是不含嫉妒之心和狭隘之意的。真诚地为朋友的成功而祝福,真心地为朋友的进步而高兴,这不是我们从那些真挚的友谊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吗?正是因为友谊的这一特性,一个人的欢乐变成了几个人共有的欢乐,一个人的幸福成为了几个人共同的幸福。友谊使欢乐和幸福扩大了。不仅如此,在使人能更多分享欢乐和幸福的同时,它无形中还培养了我们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人生道路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欢乐幸祸,也有烦恼忧愁。当遭遇烦恼和忧愁时,友谊会成为增强信心、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小陈因为母亲不幸病逝,内心受到极大打击。她变得性格孤僻,面容消瘦,成绩下降。同班的几个同学见了心里非常着急,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并悄悄打听到了她的生日,决定一起搞一次“秘密”行动。在小陈生日那天,当黑板上出现了“生日快乐”这几个字时,她的心一下子温暖了,她感激地和大家一起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歌。纯洁友爱的气氛,帮助小陈从悲伤消沉的阴影中一步步走出来,她又重新振作起来了。

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真挚的友谊去帮助他们排除烦恼、化解郁闷、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这是友谊的最珍贵之处。而且,在学着去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提高自己,使自己变得能干和优秀起来。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说,友谊能使我们学习得更好。真正的好朋友,会把学习上互相帮助看成是责任,是乐事,而绝不会搞“封锁”、“保密”,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这种学习上的互相启发、共同钻研、“彼此交换”,能弥补个人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使大家的学习成绩都得到提高。

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作过这么一个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缺点和不足,有时甚至会犯错误。这时,来自好朋友的忠告、劝诫就成了一剂良药,它能使人清醒、觉悟,并产生幡然改进的决心和力量。而当思想上出现某种疑惑,或者关键时刻拿不定主意、踌躇不前的时候,听听好朋友的分析和意见,常常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一个充满友谊的集体中,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汇集起来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它是集体进步最可靠的保证。看看我们周围,凡是良好的集体一定是富有友谊这种感情凝聚力的。

流行的交友“密码”

交朋友是有秘诀的,要想成功地突破彼此还互不了解的两个人的“心理防线”,必须平时多注意,现在告诉你几个能打开对方心灵的“密码”。

密码一:真诚平等

真诚,就是真实诚恳,不虚伪;平等,就是不因对方学习成绩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条件的好差等看高或看低对方,而是完全把对方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双方才会互相打开心扉;只有平等,才会有双方在人格上的互相尊重,友谊才能建立起来并保持下去。

密码二:互帮互谅

友谊有很丰富的内容,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是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就建立友谊,就像没有播种就能收获一样是不可能的。友谊还有一个内容叫“谅解”。面对朋友间难免会产生的一些小小的摩擦,如果每人都有一颗宽容之心,善于理解和原谅对方,小小的不愉快就会在谅解中烟消云散,友谊经过考验后会更加牢固。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例如:对同学偶尔的评头论足,不要过分在意,耿耿于怀。因为这可能只是他一时失口,并无恶意,也不想与你结怨。所以,如果你能以一种高姿态去看待它,矛盾就容易化解。要学会适当弥补过去。注意,要适当!如果你通过反省,意识到矛盾的原因主要是你引起的,就应该积极地弥补。这时最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只指责对方的不足是不正确的,但过分地表示歉意,却可能会强化对方的错觉,反而不能谅解你的苦心。正所谓:过犹不及。

密码三:真心对别人感兴趣

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

风靡世界的魔术大师华哲斯顿从未上过一天学,从小靠从铁路旁的标牌上学会识字。但他前后40年在世界各地为6000万名观众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公认是魔术师中的魔术师。他说,他懂得的魔术手法跟其他同行一样多,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他有两样东西却是别人所没有的:一是他能在舞台上把自己的个性显示出来;二是他了解人类的天性,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感兴趣。他说:“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瞧,台下一群傻子,略施小技就可以把他们骗得晕头转向。’而我上台前总对自己这么说:‘我很感激,这么多人来看我的表演,是他们给我提供了一种我所喜欢的生活。我要用最大的热情和最高明的手法来满足他们的期望。”’信不信由你,这就是有史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魔术师的成功秘诀。

密码四:共同追求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用来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互相呼应,结合在一起。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有没有共同的追求。共同追求是精神的纽带,把人与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刘邓大军”的统帅刘伯承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友谊曾经广为流传。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支由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部队,南征北战,威震天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两位老一辈革命家之间至深至厚的友情,也被传为美谈。一次部队过黄泛区。头上是敌机在轰炸,脚下是没膝深的烂泥地,又深又滑,每走一步都很困难。邓小平搀扶着比他年长十几岁的刘伯承,一步一个脚印,艰难跋涉几十公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正是对共同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共同事业的深情挚爱,使这两位老一辈共产党人结下了终生的友情。

让同学们喜欢你

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微笑中又有几分忧虑:“医生,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

医生笑了:“你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具体一点吗?比如,你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难题,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在心理咨询中,常有来访者自己概括问题却又定位不准情况,因而医生启发她说。

“是这样,我是个挺在乎同学关系的人,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感到同学们并不是很喜欢我。可是,我们班上的另一个女孩却非常有人缘,她不当干部同学们都喜欢她,她当班干部同学们也喜欢她。您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不去管那些大道理是怎么讲的。你能仔细想想那个同学们喜欢的女孩有哪些表现吗?想起什么说什么。”医生试图引导她自己来领悟。

女孩沉思片刻说道:“她喜欢帮助人。同学们谁有困难都愿意找她,只要是她能做的,她总是尽力帮助。她也常常主动帮助同学。”

“这的确是首要的一条。”医生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喜欢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喜欢是一种感情。感情没有无缘无故的。经常帮助别人,别人就会感到你的价值。因此,帮助别人就是给别人一个喜欢你的理由。”

女孩一边点头一边说:“是这样。对了,她平时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你说得很对,微笑也是一种很好的交际方式。”医生肯定说,“心理学发现人们最容易给微笑以回报,这几乎是一种本能。成人以微笑面对婴儿,婴儿也会以微笑回报他;有时候,婴儿总是朝你甜甜地笑,成人就是心里满天乌云,也会云开雾散露出笑容来。你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今天你面带微笑;明天你满脸乌云。你肯定会有两种回报。有心理学家说,人际交往中的表情是挂在路口的一块路牌,面带微笑等于在告诉人:此路畅通;面目呆板等于在告诉人:此路不通。所以说,微笑是人际交往最好的通行证。”

“她也不喜欢炫耀自己。”女孩子又有一点新的领悟。

“好哇!你领悟得很好。”医生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般的情况是,人都不喜欢嘴上老是挂着‘我’的人。在同学面前夸夸其谈卖弄自己,常常是给自己的人际交往设置障碍。因为,当你感觉最得意的时候,常常就是别人最讨厌你的时候。”

“那么,还是少说多听好了?”

“你真是个很有悟性的女孩。”医生由衷地赞叹,“学会做一个好听众的确是让人喜欢的一条秘决。因为你做一个好听众能满足别人许多方面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只要想想别人很好地倾听你的诉说时你的感受就有很好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耳朵比一张好嘴巴更重要。你别看我似乎现在说得多些,其实心理咨询老师首先是一个好听众,首先靠的是耳朵而不是嘴巴。”

女孩笑了,医生也笑了。“你看,现在你我的笑就证实了刚才说的微笑最容易得到回报的……”说话问他们更轻松地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医生说:“此外,她可能学业很好、很努力,也可能言行举止很自律……”

“您说得对,她的确还有这些优点。”女孩抢着说。

“这都是很要紧的。”医生接着说,“还有一条一定要牢记:要别人喜欢你,你首先需要学会喜欢别人。那个女孩让大家喜欢,绝不会是每天很苦很累很委屈地逢迎别人。她一定有一颗喜欢别人的心。她一定是总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可爱之处可取之处可喜欢之处。如果你和她多交交心,你肯定会发现这一点。”

女孩深深地点头。

“最后我想说,你不必非要大家都喜欢你。世上哪有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你今天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说明你将会有更好的人际交往,将会像那个女孩一样让大家喜欢。”

女孩很有信心地笑着和医生告别了。

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好累

王卫是高中生,现在已陷入了一个心理上的怪圈:平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如何调整与同学的关系上,唯恐与同学发生任何摩擦,影响自己在同学当中的形象,学习成绩因此明显下降;自己心里痛苦不堪,不知如何是好。他曾经给一位心理老师写过这样一封信:“老师,现在我的脾气总是怪怪的,心里难受,还不能写在脸上,仍在装作轻松的样子,竭力善待每一个同学,对他们笑脸相迎,而不管他们怎样对我。也不知什么时候会爆发,做出糊涂事。我现在觉得好累好累……”

另一位学生月月也在日记里写道,现在最苦恼的就是自己认认真真地对待朋友,而他们却不知为什么却莫名其妙地离开我,甚至充满敌意,也不和我作任何解释,给我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这样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障碍——“他人中心”。且在中学生中有一定代表性。

易发建在其著作《心理医生》中对这种现象作出如下分析。

一是外界过于刺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存竞争更加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谋生压力加重,尤其是中国“关系社会”的特性现在更趋明显,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使学生过早地思考承担社会角色的适应性问题。而这些又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的望子成龙、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期望值高等发生冲突,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的过度精神紧张,得不到缓解。就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寝食不安、记忆力下降等病理症状,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是缺乏自信心

随着心理的成熟,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有许多复杂的事情要考虑,甚至操心劳神。其中最关键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即怎样认清自己的行为、性格、心理上的表现。时时刻刻都在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即去发觉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等。由于对成长中的自我认识不清而感到烦恼,同时也对别人的表扬、批评与反应甚为敏感,只要稍微被人批评就反映强烈,而且十分难过。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是青少年常遇到的内心焦虑。

三是人格发展紊乱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青少年的人格要从已建有初步秩序和结构的孩童期,变为组织紊乱无结构的过渡期,以便于重新组合,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秩序与结构的成人人格。所以,青少年的人格处于紊乱不稳定状态。

除以上原因外,家庭的影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朋友关系、价值观念等都会直接和间接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心理上的扭曲变形。

打开精神中的镣铐

朋友之间的感情往往被重视,有的青少年非常在意自己在朋友心同中的位置。在意是否被朋友接受。他们对朋友和同学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兴奋、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有时。他们受到群体朋友的打压,强迫自己采取某种行为,哪怕不惜一切代价,唯恐被大家排斥。夸大了这种正常同学关系的力量,甚至充满了幻想,认为只要处理好了同学关系,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友情胜过了亲情,其他的人之常情被忽略不计。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便时时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谈举止,自我检讨,这就是所谓的“人际敏感”。它源于中国人具有的他制、他律的他人价值取向,个体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往往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这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枷锁”,我们应该学会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

也许,带着这种心灵枷锁的人,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枷锁。自己正为之所困,相反,却感觉良好。有些中学生表现得尤其突出。说话时,怕自己的言行欠妥当,得罪伤害别人,引起同学不满。做事时,谨小慎微,点点滴滴认真反省;痛苦时,“男儿有泪不轻弹”,忍气吞声,自我压抑消沉;高兴时,故作平静,不显山不露水,相当含蓄,甚至自我调侃,怕同学看到自己的高兴而心生不快。表情上,老担心透出冷漠、骄傲等神情,唯恐对自己产生误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察言观色,穷于应付,甚至变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苦不堪言,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形成了心理障碍,身心都受到了伤害。

有时为了保持自己与同学的那份“真情”,不惜违规违纪,包庇他们身上的缺点,和老师打游击,甚至“助纣为虐”,这是人际交往异化的另一种表现。

有一次,一个同学所在的宿舍,出现了晚自习以后还在打扑克、外出打游戏机等违纪现象。班主任进行了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承认错误,只有这个同学一人矢口否认,不如实反映情况。经过仔细开导,原来是怕影响同学关系,受到同学孤立。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心灵深处留下过类似的创伤。而这种表现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天天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迷失了自我。

别人的要求往往是超常的、拔高的,甚至是挑剔的、敌视的,如果不用自己的标准、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言行,自然会陷入迷茫当中。其实,别人的评价正如股市的股评员所说,以上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以人为镜,可以明理。外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借鉴,修正自己,做得更好;有时可能无价值,甚至故意扭曲事实,属歪理邪说,若以此为标准,则愚不可及,南辕北辙实属情理之中。

心理医生告诉我们:“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个现代人都会面临的难题,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过关的必修课。”打开心灵上的枷锁。既可通过心理医生的治疗进行,更需要自我排解,自我矫正。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凡事要有一定之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内在的自信。爱看别人脸色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自卑的人。既看不起自己,又怕别人否定自己。因为自己的脆弱,就觉得别人承受力差,进而再损伤自己。因此建立起自信,才是解除心理疾患的良药。要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挺起胸走路,抬起头做人。”只要把心思和精力用于该做的事上,用在自己追求的目标和向往的乐趣上,就会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也不会出现矛盾。坦然面对非议和攻击,轻松地学习、生活。自己的路自己走,这样的人,永远是快乐的成功者。

学业上的成败,生活上的苦乐,还得靠心灵的浸润。只有真正铸打出启迪心灵的金钥匙,打开精神上的镣铐,青少年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

友谊是下午的茶

友谊像什么?

有人感觉友谊就像北方春季扬沙后的一场细雨,就像工余疲惫时轻呷的下午茶。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暧昧与纠缠不清。煲个电话粥,一同逛街购物,约会喝咖啡,说不出的舒畅与充实。

因为,你知道,这个世上总会有双耳朵在随时准备聆听,无论是快乐,还是烦恼。

一个周日的下午在饭店酒吧里等人。邻桌是4位女性,装束优雅,亲昵地轻声细语。

朋友告诉我,她们是好友定时聚会,彼此倒倒苦水。说说女性之间的小秘密。

全世界的女人都需要从同性的友谊中分享亲密和友好。从与女友的交往中得到一种精神的满足感。这种友情就好像一个充电器,补充营养,消除紧张和压力,使生活更加充满活力。

友谊的敌人,是没有保持好距离。

世上没有亲密无间的事,爱情没有,友情也没有。人人都有隐私,此时不想说,切忌刨根问底。朋友再要好,也没有义务向你交代自己的一切。若不懂得维持好这个距离,朋友就会被吓跑了。

公司的一些同事。因交男友而与女友闹翻。

女友理直气壮,所有细节自己都应有优先知情权,同事偏偏在现阶段不想将发展情节泄露。女友委屈,我什么都不瞒你,你却这么不够朋友:他也烦恼,自己还理不清楚呢,实在不想再向别人解释什么。

叔本华把人比作一群挤在一相互取暖的豪绪,靠近了,彼此会刺到对方,离远了,又要挨冻。我想,能够在亲密和孤独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这就是友谊吧。

就像古人听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syybWNdvN39/fHr8RMBNE00eI6XySliwOvECnC+Xp3EoNA+2MZHFpytJCn5dp0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