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沉重的翅膀

随着生活的现代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感觉到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慢慢地,他们走人了心理误区,或封闭、或失意、或妒忌、或失眠、或怯懦、或厌倦,还有自卑……总之,他们常常不开心。其实,学会及时告别忧虑,是一种解脱。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每个人都要遇到挫折。谁没有经历过青少年时代呢?人生每每充满酸甜苦辣。痛苦与欢乐,沮丧与激昂,绝望与追求,失败与成功,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相伴相随。人,正是在这并不和谐的乐章中,体验着人生的意义。大家也许都看过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他才华出众、热情奔放、渴望自由、热爱淳朴,但他周围的环境却腐朽、庸俗、鄙陋。他不时被各种烦恼围绕着,贫穷、嘲笑、叱责、失落、单相思、失恋……逼得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最后以自杀了此一生。这无疑是一大悲哀,既是维特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我们的少男少女们,有时就像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里一朵朵的荷花。被密密的荷叶遮掩着,封闭着,不见光亮。这样一味地孤寂苦恼下去。就会错过很多很多美好的经历,体验不到完整、真实的人生,那将是多么可惜啊!记住:人生不是苦难,不是无助,不是处处充满失意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在世,谁不希望生活之花开得绚丽呢?敞开心扉,让灿烂的阳光洒满我们的心灵。一切都会有所改变的!

青少年异常心理面面观

目前,据权威机构提供的资料,青少年存在的异常心理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理想型”心理误区

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脚踏实地地干平凡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想做第二件事情,不切实际。

(2)“闭锁型”心理误区

有些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别人不同,又不易为别人所理解,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现。

(3)“失意型”心理误区

失意,是当人的期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到的有所丧失的心理体验,它使有些人产生不正常的自我评价和期望,从而导致个人社会适应的失调。

(4)“嫉妒型”心理误区

这不但对自己有害,而且害人,这是一种对人才成长极为有害的心理障碍。

(5)“唯分型”心理误区

考试流于重本本条条的弊端,给成才者打下了“分数第一”的心理基础。在唯分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只得为过60分大关而奋力拼搏。

(6)“怯懦型”心理误区

有这种心理的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灰心失意,不想有所作为。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气质脆弱,无所谓创新成才。

(7)“情绪型”心理误区

青少年情绪的变化带有两极性,容易动情、喜悦、激动和兴奋,同时,也容易悲观、消沉、忧愁和苦闷。

(8)“习惯型”心理误区

习惯是由于多次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形成,一是自身养成的,一是传统影响的。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节奏缓慢、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等保守的心理习惯,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妨碍人才成长的不良心理。

(9)“厌倦型”心理误区

一旦遇到波折、困难或不顺心的事都要抱怨他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对生活失去兴趣,对美好的东西失去追求。这种厌倦心理磨损人的意志,是成才的一个致命伤。

给自己加点“理性”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发牢骚——“我烦死了”、“气死我了”、“这个人真讨厌”等等。也可以看到一些人虽一言不发,但神情忧郁,精神恍惚。不用问,他们准是碰上令人气愤或烦恼的事情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一些挫折,那么,这时该怎么办呢?你也许早就知道一些方法:找朋友倾诉、打热线电话、听音乐、踢足球,实在不行就找心理医生等等。诚然,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大大减轻你的痛苦。不过,我这里要介绍的是一种认知层面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不管别人如何热心地帮助你,而要真正改变还得靠自己。

为什么我们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考试得了第一名,我们会非常高兴,因为在学校和家里都有面子,自尊心大大得到满足。相反,跟朋友吵了架就会伤心万分,因为觉得既然是朋友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该为一件小事而吵得面红耳赤。显然,我们之所以高兴、之所以伤心,全都根源于我们的“认知”。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情绪。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有时用唱歌、跳舞来消除烦恼,虽然一时轻松了,但一静下来情绪又不好了。这就是所谓“治标不治本”,没有在认知水平上解决问题。

祥林嫂在儿子死后每天不停地重复着“我真傻,我只知道冬天有狼……”就是这种思维的写照。她认为儿子阿毛的死完全是自己太傻的结果,从而把自己全盘否定,见着人只会絮絮叨叨。其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定义为坏学生,老师和家长很少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谈恋爱时也容易犯这种错误,有的女孩仅仅因为对方留了点胡子就认定他流里流气、心术不正。生意人很善于抓住人们这种心理,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花哨。因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包装好质量肯定就好;电视上曾报道过有些所谓中外合资的名贵药剂和几角钱一袋的简装药剂成分完全一样。

如果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那么,你就会整日愁眉苦脸、自责自罪而难以自拔。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当他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没有发生时,就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以致认为糟糕到了极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特别是受到挫折时,看有没有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如果有,那么就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这样一来,情绪自然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了。其实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最好少用“绝对”、“必须”这类字眼。同样,用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评价整个人的做法也是非常武断的,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们最好是评价他的行为和表现,而那种认为某事的发生会糟糕至极的观点更是杞人忧天,因为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常常是在事情没发生时焦虑万分,而真正发生了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白白虚惊一场。其实早点告诉自己“天无绝人之路”,把忧虑的功夫用来做充分的准备岂不更好!

当然,道理说来都很简单,要真正“想开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反复跟自己争辩,最终让“理性的我”战胜“非理性的我”。

女孩,让怨恨化为爱心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少年的故事并不都是“强说愁”,常常是那样沉重地让人难以承受。不信,你听:

我是一个心中充满恨意的女孩。对于一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

我在母亲的体内只呆了7个月就来到了世上。很多人都说我是活不了的。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我竟然活了下来。出生后我就被外婆带走了,连母亲都没有见过我,也许父亲也不清楚我什么模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是不该活着的人,是多余的女孩。

后来在外婆的谈话中,我又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的一则故事。那次,外婆带我出外做生意。当把车上所有的货物卸下来的时候,惟独忘了还有一个我在车上。车子走远了,外婆才想起来,让小舅去找。幸运之神还没有离开我,那位好心的司机把我抱回他的家并张贴启事。就这样,一个礼拜后我又回到了外婆怀里。外婆怕再出什么差错,就把我送到表姐家。我在那里幸福地过了5年。我不得不叹息时间的消逝迅速,它让我还没有充分体验那快乐的时光,表姐又把我送到了一个陌生的空间——我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从此,我远离了快乐,远离了孩子们应有的童年。

在陌生的家中,玩耍时姐姐那种排斥的眼神,让我不能靠近;哭泣时奶奶那种嫌恶的眼神,让我只能小声抽泣;偶尔的耍孩子气时父亲那种凶神恶煞的眼神,让我只能缩进我自己的那片小小的内心世界;把衣服弄脏时母亲那种皱着眉头瞅我的眼神,让我只能低下头来……就是在这样的眼神里,我毫无意义地过了5年,让我的天分被埋没,让我的性格被束缚,让我的心灵被压抑,我只觉得一身压力好重,好重,这重量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于是,我变得胆小怕事了,变得懦弱退缩了,连小孩都敢欺负我,我不敢面对生活,我能躲就躲,能逃就逃。

那年端午节的晚上,父亲似乎是借三分醉意说了一句“你本来就是多余的”。当时10岁的我,只觉得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滋味。晚上,我站到楼顶,望着漆黑的夜。我不怕黑夜,我习惯了这样一个人的黑夜,它能给我一种安宁。但是,此时此刻我的心仍然不得安宁,仍然很乱。晚风吹来,吹不走我满脑子的混乱。你是多余的,你是多余的……脑海里没完没了地重复那句话。就这样跳下去吧,我的一只脚迈出去了!就在这一刹那,我迟疑了。我收回了那只脚,我还小啊,我想活!

也许就在我收回那只脚的一刻,我体内的叛逆的种子开始萌动了。由此,我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了。我时而忧愁,时而活泼,时而沉默,时而狂躁,周围的人对我捉摸不透了。

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给自己加了一层保护层:招牌笑脸。可是,只要别人碰到我心中的某种我说不出的那种感觉,我会像刺猬一样,用自己身上的刺不断地刺伤别人,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我的戒心很重很重,我不敢交要好的朋友,因为我怕别人的感情无意之间伤害我。那次我的同桌跟我说起,她多想他的爸爸,她的妈妈多疼她,我情不自禁地就恼火起来。她面对我突然的恼怒,感到莫名其妙。事后我向她道歉,但我没有告诉她我的心事。我很讨厌自己的这个样子,对无辜的人乱发脾气,这种行为算什么事?!

而且,我的内心有一个积存很久的秘密,一个非常可怕的秘密——报复!在家人无缘无故地骂我时,我就时刻想着报复他们。但是,内心深处我不想这样,其实我并不恨他们,反而觉得我这个样子好可怕……

我该怎么办?我不想自己变成这样一个时刻想报复的人,我怕,好可怕!马老师,我该怎么办?

面对这样一颗呼救的心灵,我只能拿出我的心:

女孩,你的遭遇让我的心好沉重,我深深地理解你的心痛!

你该怎样让心中的恨意消散?怎样让自己的爱心萌动?

最重要的是你要坦然接纳自己的心。

从你似乎充满恨意的诉说中,我看到了你那颗善良的心,你很想爱你的亲人。你的恨不是对亲人的恨,是对自己的恨;恨自己没有找到对亲人爱的感觉,恨自己对亲人的恨意,恨自己的耿耿于怀,恨自己的戒心和伪装,恨自己对人的伤害,恨自己对亲人的报复心。因而,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心态,你对自己的心态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你无时无刻不在批判自己的那颗带有恨意的心。于是,你感到好可怕、好痛苦。因为没有比恨自己更痛苦的事了。你看这样吗?

所以,我劝你坦然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以你的年龄,以你做一个多余的女孩的十多年的生存体验,你的心态是情理之中的。你给自己加了一层保护层,像刺猬一样地刺伤别人,时时保持着一种对别人的戒备心,对亲人的报复心,用心理学的话说,都是在进行心理的自我防卫。你那种被人当成多余的人的痛苦不知怎样化解,你只是想本能地保护自己,让心灵少一分痛苦,少一分伤害。这是非常自然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是幼小的心灵的自然选择,是情理之中的,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你最需要的是首先接纳自己的心,不再恨自己。一旦你接纳了自己的心,你的心就能平静安稳下来,也就少了许多痛苦。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许多焦虑痛苦常常不是事情本身造成的,而是对自己的心态的不能坦然相对造成的。一旦能够对自己的心态顺其自然,坦然相对,焦躁的心才能沉静下来。只有用一颗安定平和的心,你才能慢慢发现生活中的阳光,你才能让爱在你的心中萌发。

接受了自己的心之后,你再尝试站在父母亲人的角度看问题。

在我们的国度里,至今还有一些人重男轻女,一些当父母的人对女孩有深深地偏见。这是让人很痛心的。但是,随着你的长大,如果站在你父母的角度看,有许多事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传统观念并不只是他们个人的错,比如,农村的生活的确需要有个男孩子,比如,你出生后不得不离开家父母其实也很心痛,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训斥打骂并非就是不爱儿女,比如,你父亲酒后的话,或者只是实话实说,或者还有当父亲的心酸和无奈,很难说一定是有意伤害你。你说是吗?但是,由于你从小离开了家,家对你成了陌生的世界,你对家人就有了一种隔膜。你以这种隔膜的心去看家人,就容易把他们的眼神看成对你的排斥和嫌恶。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作用,是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到他人身上了。因为投射作用,你凭主观感觉以为亲人对你不好,这又加重了你与亲人的隔膜,你的心更退回到自己的世界,没有和家人的心走到一起。所以,你需要学会心理换位。当你站在亲人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对亲人多一分理解,你的心就会和亲人的心走近一步。其实你也知道,哪个父母没有对儿女生气着急恼怒训斥的时候,哪个家中的兄弟姐妹没有闹过冲突?他们为什么并不如你那样看亲人的眼神?还不是就因为他们没有你那种经历,也就没有你那种主观推测。所以,你只要拆掉心中的隔膜,你就会感受到亲人的爱。

最后,你再尝试学会交流和沟通。

人的很多心灵痛苦都是因为缺少交流。我猜想你从没有和亲人说过你的心里话,是吗?你不要再把自己的心封闭,不要再用那张“招牌笑脸”来包裹自己,不要再缩在自己的世界,你需要打开自己的心。首先是和妈妈交流,你不用抱怨,只是静静地诉说,你就会感到妈妈是那么爱你。然后是尝试和爸爸交流。再就是应该有自己的知心伙伴,也和他们交流。交流和沟通,一面让你的心灵痛苦得以宣泄,一面还可以从别人那里找到救助自己心灵的办法。你和马老师的交流不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收获吗?善良的女孩,马老师深知你不是恨亲人,不是要报复,只是想感受亲人的爱。多多交流吧,你们的心就会走近,爱就会走到你的心中。

我知道你现在已经不再怕,因为爱的种子已经在你心中萌发!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一个自称情绪发病的中学男孩曾经有过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我的情绪好像有个“发病期”,每隔一段时间,情绪就莫名其妙地低落,整天闷闷不乐,不愿理睬别人,没心思故事。我感到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可又无能为力。怎么办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男孩女孩存在这种情绪上的烦恼,以为自己出了什么心理问题。人的情绪真的会有发病期吗?

这个男孩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别人也有过与之类似的体验,只不过他的体验明显一些罢了。不必把它放在心上,这很重要。因为,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自己过分地敏感关注而形成的心结。往往不在意了,心理上的这种体验就轻多了。

他说的这种情绪周期性变化不是病,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人的情绪同智力、体力一样具有周期性。奥地利的一位心理学家首先发现,人的情绪高低波动以28天为一周期,遵循着临界日——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临界日——高潮期的规律,循环往复。体力、智力也有大致如此的情形,三者相互影响。高潮期表现为:精力旺盛,不易得病;情绪高涨,乐观积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低潮期表现为:耐力下降,容易疲劳;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记忆减退。从一个人降生那天起,这种周期性就如同一只无形的时钟一样,制约着人体,演奏着经久不息的生命进行曲。所以,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生物钟现象”。既然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就不必担心和忧愁了。

我们在谈谈如何对待。

(1)对自己的情绪低潮期的到来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因缺乏准备而感到困惑、不安。一般而言,这种周期性变化对学习、生活没有很大的影响,不必为之担惊受怕。

(2)当感到自己正处于低潮时,可以有意识地回避一些容易使情绪低落的事件,或者暂时放一放那些困扰自己的难题。

(3)发挥主观意志的作用,做情绪的主人。有的人容易受情绪左右。甘当它的奴隶,不想也不能自控;有的人则能主宰自己,以理智战胜情绪。所以说情绪的波动不能只怪周期性,也要看人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当然,做情绪的主人不只是压抑情绪,可以适当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比如,当情绪非常不好的时候,找个适当的地方和适当的时间,闹一闹,喊一喊,擂擂墙,跺跺脚,甚至痛痛快快笑一场。……雨过天晴,你会发现世界还是那么美。

总之,周期性是情绪活动客观的正常的现象,不必为之烦恼。因为完全能够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男孩终于跨越了心理障碍

电话铃声响起,耳机里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是张老师吗?您好!几次想去心理咨询室,想想还是先给您打电话。老师,我非常迷信,我有精神病,很严重,我……”

“先不给自己的问题定性,好不好?”我禁不住插话,“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把具体情形说给我听听?”

他的语气也轻松了一些,开始讲述他心中的烦恼:“我总感到没有可靠的朋友,总觉得谁都不可靠。坐在教室里,我只要感到身旁有人看我,或是感到身边有人的呼吸,就学不下去,我就瞎想。我总担心,因为眼光和呼吸的作用,对我的身体,对我的大脑,对我整个的人会带来损害。特别是坐在那里或走在街上,谁要碰我一下,哪怕是无意的,我都更担心:‘坏了,我又受损失了,我身上的东西又跑到他身上去了。’如果对方比我聪明,比我学习好,比我长得高,比我个儿大,我就更认定他那些比我强的部分,都是从我这里悄悄夺过去的。就这样,我常常感到别人会伤害我。有时候,我真感到好痛苦,好痛苦……”

“我很理解你的痛苦。请你想想看,你的这种疑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什么引起的?”我问道。

“小学六年级时,我的前座是个女孩。她的一个同桌是个班干部,后来班主任不让他当了。她后来的又一个同桌成绩退步了。不久我跟她同桌,我就担心也会遇到什么倒霉的事,担心她也会影响我。整个初中阶段时不时会有这种想法。进入高中后好像越来越严重了,变成担心许多人想夺走我的什么,给我带来损失和伤害。您说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精神病?”

“当然不是精神病。”我肯定地说。

心理障碍与精神病是不同的。从他介绍的情况分析,他的确不是精神病,但他的心理确有障碍,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有: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就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3.易产生病态嫉妒;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5.好记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7.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有3点符合上述情况,就可以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属于精神病的精神分裂症中,有一种叫做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有泛化现象,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结构可能系统化,也可能是零乱的。有时伴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情感和行为受幻觉或妄想支配,表现疑惧,甚至出现自伤及伤人行为。这似乎与偏执型人格障碍有些相似,但除了程度的差别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精神病,还是有其特定的精神症状。

(1)思维障碍。思维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其特点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病人的言谈或书写,虽然语句文法正确,但语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缺乏中心内容。交谈时可表现为对问题的回答不切题,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这叫做思维松弛。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词语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叫做破裂性思维。有时病人可在无外界影响下,思维突然中止,这叫做思维中断。有时病人涌现大量思维并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这叫做思维涌现,有些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语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外别人无法理解的意义,这叫病理性象征思维。

(2)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情感淡漠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志、朋友欠关心,对亲人欠体贴等。病情加重后,病人可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日益淡漠,甚至对使人莫大痛苦的事情,也表现惊人的平淡。最后病人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在情感淡漠的同时,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与思维内容不配合。病人可为琐事而勃然暴怒,或含笑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后者称情感倒错。

(3)意志障碍。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减退。病人对生活、学习及劳动的要求减低,如不主动与人往来,无故旷课或旷工等。严重时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亦缺乏,如病人不注意清洁卫生,长期不洗澡、不理发;终日无所事事,呆坐或卧床。部分病人的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如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肥皂、污水,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称意向倒错。

(4)幻觉和妄想。这在一定类型或一定阶段,可以说是本病突出的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和妄想,内容荒谬而脱离现实,且多不愿意暴露其病态体验而加以隐蔽。

(5)自知力缺乏。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觉察和认识到自己的疾病。由于缺乏自知力,病人往往不愿意主动求治。

总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人格障碍患者的智能并无异常,也无幻觉、妄想、定向或意识障碍,也无持续的情感紊乱,更无其他精神病的疾病所固有的特征,能够从事日常的正常生活。而精神病是以严重的心理功能异常为其特征的一组疾病。患者的认知、思维、情感反应、意志行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均受到严重的损害,以致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的接触,需要住院治疗和受到监护。

现在,可以清楚地诊断,这个男孩的问题不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或别的精神病,而属于较为明显的偏执型人格特征。他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障碍,并同自己“斗”,说明程度是较轻的。于是,我告诉他:“请你放心,你只是心理上有些偏执,过分自信,你会很快调节好的。这次我们先谈到这儿,给你一个任务:请你先试着找找根据,看别人给你带来过哪些伤害和损失,过两天来告诉我,咱们再谈,好不好?”

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一次通话。

几天后,男孩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怎么样,找到别人给你带来损失或伤害的根据了吗?”我问道。

“没有,”男孩有点难为情地说,“我实在找不出别人坐在我身边,呼吸、眼光或碰我一下带给我的伤害。”

我说:“这才是实际情况。人和人之间一般是不存在这种得失关系的,不是你矮了他才高了,你瘦了他才胖了,你退步他才进步,你少了智慧他才多了智慧。相反,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人际之间都是可以共同发展的。互利和相容,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人际之间需要的是互利而不是互损。”就此,我们做了很多的交流。

“我信了,张老师,人和人之间不是互损的。”他确信无疑地说。

“好,我们的第一个方法已经管用了。这个方法叫做认知调节法。”我高兴地说。

“您能再给我一些具体的帮助吗?”他明显地表现出了对我的信任。

我笑道:“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说心里话,你感到我这个老师还是可信赖的吗?”

“从一开始就非常信赖您。”

“好,那就从这里开始,”我顺势说,“想想还有谁是可以信赖的?母亲,父亲,弟兄,要好的同学,敬佩的老师……就这样从最信赖的人开始,逐步扩大范围,以信赖的态度进行友善的人际交往训练。别急,一步一步地扩大交往范围,逐步地你会越发感到绝大部分疑心是没有根据的,别人是可以信赖的。当然,为非做歹的坏人除外。”听到他的笑声,我说,“不能光笑,要认真去做。这一步可以叫做系统训练法。试一试看。”在笑声中结束了这次谈话。

又一天,电话时传来那男孩的声音:“张老师,我全好了,真谢谢您。”

“祝贺你跨越了一个心理障碍,你会更健康地成长。”我欣慰地祝福他。

别让嫉妒吞噬你的心灵

嫉妒心理,就像幼儿时,眼看着别人手里的蛋糕总是比自己的蛋糕大时表现出的不安心情一样,当比自己高明的人出现在身边时,就会感到一种异常的不痛快,人皆有之,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错。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看待嫉妒心理,要有客观的态度。切记不要诚惶诚恐,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这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这样,你的生活将会更加快乐和幸福。

有时候嫉妒是一个幽灵,它经常盘踞在人们的心里。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邻居、同事、同学、亲戚在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等某一方面超过了自己;本来不如自己的熟人得到了令人羡慕的职位,拥有一笔可观的财富,等等,自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种难以名状的烦恼与不快油然而生,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憎恨情绪,这一系列心理反应就是嫉妒。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既有过人之处,又有不及于人的地方,所以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心智成熟与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能对自己的优势与短处有较准确的认识。因此,在平衡自己的心理过程中有“想得开”的认识和心态在起作用;同时还善于观察到别人优于自己之处,并竭尽自己的努力去赶超别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做到“自我完善”。如果这时他们遇到有人嫉妒,总是挑他们毛病的话。就会促进并加速他们的“自我完善”进程。由此可见。嫉妒除了在涣散人际关系上起消极作用外,还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从大思想家的话语里,我们或许能够获得以下的启示。

胸怀大度,宽厚待人。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一个妙法:那时候在钢琴演奏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有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学会运用“酸葡萄”心理。当你感到心理不平衡时,可用“我吃不到葡萄,是因为葡萄太酸,我就不想吃”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这样嫉妒心理很快消除。

保持快乐之心。文学家们有一个共识: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就有了“相思”,有了回归大自然的永恒的“乡愁”冲动。在这份永恒的冲动中,找寻快乐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快乐是什么?快乐是血、泪、汗浸泡的人生土壤里怒放的生命之花,正如惠特曼所说:“只有受过寒冻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唯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败的最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的真正快乐。”

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正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整。

多一些务实少一些虚荣。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说是一种“顺坡下驴”的好方式。在这种发泄还仅仅是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却能中断这种发泄性,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唱歌、跳舞、画画、下棋、旅游等等。

心理误区透视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情感丰富,是时代的希望所在。但由于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下面就让我们透视几种典型的心理。

(1)好奇、好胜、片面追求虚荣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少年自尊心也与日俱增。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例如用片面的虚荣去满足自己某种好奇、好胜及自我表现的心理欲望。近些年来,青少年吸烟、喝酒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好奇心所驱使,感觉自己像个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显得轻松、潇洒、大方。还有好胜和所谓的“心理叛逆性”(亦称逆反心理)。有的女孩子过分追求穿戴打扮,未走上社会就强调高消费,这种不良心理若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2)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往往有着这种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等。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就会盲目地去社会上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欢乐。可想而知,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朦朦胧胧的恋爱心理

由于机体的发育和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青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但他们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等不良现象。早恋,对自己,对别人,乃至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4)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由于性功能的迅速发育和趋于成熟,对性知’识产生了兴趣,但由于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往往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容易产生性的冲动,最终可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5)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青少年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忧、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大量事实说明:经常考试分数偏低,留级,经常挨批评,高考落榜,找不到工作或工种不尽如意,不被领导重视,婚姻恋爱受挫,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造成青少年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6)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少年大多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如果对他们放松政治思想教育和缺乏正确的疏导,则容易产生是非观念上的模糊心理。加之有的家长或教师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致使青少年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其结果会导致他们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跨过羞怯的门槛

羞怯,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是一种美,犹如刚刚绽放的月季、蹒跚欲飞的小鸟,自然清新。但是过分的羞怯毕竟不是一个优点。有时候甚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缺点。比如在公众场合中。需要你落落大方,而你却不敢动不敢言,鼓起勇气说话时又显得结结巴巴,那样或许就容易让人把你看扁了。

总的来说,现在青少年显得比以前大方和自然,敢于在人生的舞台上表现自己,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有或多或少的羞怯心理。有人做过调查,在1000名女孩中,约有35%的人都认为自己有胆小怕羞的心理。青春期的女孩与男孩相比,更容易受到羞怯情绪的困扰。即使是男孩,也不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常常会因为自己的羞怯心理而感到烦恼。

造成羞怯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少年时期与外界接触少,社会实践少,本来脆弱的神经系统没有得到足够锻炼,缺乏控制能力。另外。女孩子比男孩子对安全感有更多的需要,因此在别人面前便也多了几分羞怯。

羞怯的本质是保护自己,过分的羞怯可能源于过分地看重自己,过分地保护自己,过于“自我”。

我们承认有些人天性害羞,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见识的扩充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这种心理会逐渐减弱。当然老年人也有害羞的。在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下列简单的方法来克服羞怯心理。

(1)松弛训练法

当你的心理感到紧张,心跳过快的时候,可以转换一下视线,变换一下姿势,说两句寒暄的话,这样就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2)认知平衡法

羞怯大多是由自卑等心理不平衡状况所致。在由自卑导致胆怯的时候,可以从内心进行认知的自我平衡,不要对自己全盘否定;相反的,多想想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自信。

(3)气氛转换法

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我们会难于启齿,从而导致心理紧张。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转换一下话题,使气氛得以缓和。等到气氛融洽,不利于说出真情时,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说明我们的意图。

(4)模仿法

经常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模仿一些善于交际、活泼开朗的人的言谈举止,对照自己的弱点加以克服,并根据自己的气质形成自己的风格。

只要我们勇敢一些,坦白一些,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生活,面对困难,就能克服在和人打交道时的羞怯心理。走出失眠的阴影。

失眠,这种常与中老年人相伴的现象,同样也困扰着许多青少年。当学习、生活的压力增大时,青少年往往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有时候彻夜难眠,让本来是一种享受的睡眠变成难熬的痛苦。

从生理方面来说,人的睡眠过程可分三阶段,即入睡期、熟睡期和做梦期。如果失眠,说明入睡期没有完成。要先弄清是哪一个状态出了毛病,从而作适当的处理。

首先要知道,安眠药不是解决失眠的最好方法,甚至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人失眠都倾向于求助安眠药,安眠药是可以令人入睡,但经常服用却产生副作用。安眠药最大的作用是加速人们入睡,但却会影响我们熟睡期和做梦期的状态。甚至许多时候窒息了我们的梦。惯吃安眠药的人一旦停止服用后,晚上便频顿做梦,从前给压抑的梦都一一呈现,睡得并不安宁。

大多数失眠都发生在入睡期,即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其实。由清醒至入睡该是一个自然和放松的过程,保持心境平和便容易入睡,心乱如麻则难以入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有以下几个因素。

(5)压力

如日间紧张,夜里便失眠。我们的警觉性一高,便难于入睡。

(6)思想太活跃

要是我们不断左思右想,脑筋活动愈频密,警觉性愈高,便难以入睡。

(7)强迫入睡造成忧郁

如在睡前不断想着:“我一定要睡,不能不睡!”这想法增加了自己的忧虑,心情愈是紧张,愈难成眠。

(8)不良睡眠习惯

有些人喜欢喝咖啡、茶或酒等刺激品,这样会提高警觉,从而不易入睡。

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下面几种放松法可以帮助你减轻精神压力,使自己身心放松。

(9)打盹

学会在一些场合,如家中、办公室、走廊里打盹,只要10分钟就会使你精神振奋。

(10)想象

通过想象一个你所喜爱的地方,把思绪集中在所想象东西的“看、闻、听”上,并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

(11)按摩

紧闭双眼,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地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则地向同一方向旋转:

(12)呼吸

进行浅呼吸,慢慢吸气,屏气,然后呼气,每阶段持续8拍。

(13)腹部呼吸

身体平躺自然放松,紧闭双眼。呼气,腹部鼓出,然后紧缩腹部,吸气,最后放松,使腹部恢复原状。正常呼吸数分钟后,再重复这一过程。

(14)摆脱常规

经常试用各种不同的新方法,做一些你不常做的事,比如双脚蹦着上下楼梯等。

(15)沐浴时唱歌洗澡时放开你的歌喉,因为大声唱歌需要不停地深呼吸,这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使心情愉快。

(16)发展兴趣

培养你对各种有益活动的兴趣,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

(17)全身运动

舒适地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双目紧闭,放松肌肉,默默地进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为主。

影响入睡主要是心理因素,而生理因素则决定能否熟睡。如果常常夜半醒来,可能是呼吸系统出了问题,呼吸不顺自然容易醒。胃溃疡问题,可于半夜发作。而有骨痛、背痛的,若睡时压着患处,也是难以熟睡。

患有失眠的人,首先应分析是否由身体健康或精神问题引起。长期失眠应尽快就医,做详细的检查,对症下药,不要随便胡乱吃药,更不要随便吃安眠药。

平日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身心平衡,不妨参考以下各点。

①保持卧室环境安静,光线、温度适宜,床铺和被褥清洁、舒适,为快速入梦创造一个最佳环境。

②减少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活动,体力活动虽然有助于睡眠,但睡前过度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加速,精神兴奋,不利于睡眠;避免睡前吃得过饱,以免睡觉时胃部仍在工作。

③找出令自己安睡的标准,如睡前来个热水浴倒也不错,可以松弛神经。

④吃过晚饭后就不要喝浓茶、咖啡、酒等兴奋的饮料。

⑤床是用来睡觉的地方,不要在床上看电视、看书,更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有些事应在睡觉前想好或干脆留到明天去想。

走出失望的心境

理想的破灭,学习成绩的不如意。事业的失败,都会让我们产生种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就是一种失望的心境。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有人能较快地克服失望情绪,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情绪所羁绊。

对于青少年来说,走出失望的心境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走出?

坚信爱迪生的名言:“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有志者来说,往往会产生增力性反应。失败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面临失败,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进取之策,不达目标不罢休。

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目标。选择你自己需要的,你所擅长的,你所喜爱的。如果是这样的目标,即使失败了,也会很快重整旗鼓的。

脚踏实地地追求奋斗目标。如果我们对外语一窍不通,却期望很快当上外文小说翻译家,岂不自寻失望?有些人平时学习成绩平平,却想进重点大学深造,结果难免失望。事情的发展结果同你原先的期望不符合,期望越是过高,失望越是沉重。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导致失望,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待值,减少失望情绪。比如评职称,或许你的实际能力已经达到某个职称,但由于某项职称的人数比例有限,你没有评上。这时要调整内心期望值,使之与现实相符,这样便能很快克服失望情绪。

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期望凝固化。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她)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时,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欢悦。

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有些人的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以致“毕其功于一役”。当“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命运多舛”。历尽艰辛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1万多次,无疑,其间至少也失败了万把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说1万次失败,就是100次失败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了。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

减压是一门学问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医生们不停地发出警告,由心理压力引起的心理疾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这种状况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引导人们自我减压也势在必行。

(1)降低生活标准

对生活高标准严要求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应该学会放松。

(2)善待你周围的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宽松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学会与人相处,是一种能力。在我国,流行“团结就是力量”的说法,青少年应该予以领会。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不要同时做几件事

不要指望自己能同时做好几件事。与其同时做几件事情,不如考虑如何提高效率。

(4)接受帮助

不要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最好能请别人帮忙。与其花两个小时做无谓的劳动,不如到公园散步和朋友闲聊。

(5)积极从事体育锻炼

从事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都能使人感到惬意,但前提是不要运动量过大。另外,与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园散步、同朋友踢球、打球或到游泳馆游泳。

(6)留给自己一些时间

要学会多留些时间给自己。一个人如果总是不能闲着,会使周围人的情绪紧张。如果累了,你就躺着,即使不累,为了爱惜自己也可以躺着放松一下。

安慰的力量

人间因为有情才显得格外温暖。相互之间的安慰、鼓励,以及随之而来的感动,对于你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

前些日子在某杂志看到一篇关于安慰的文章,我的心确确实实被人间的情谊温暖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室内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有的只是冰冷的墙壁,冰冷的灯光,我的心灵仍然被一种莫名的感动温暖着。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朋友不幸得了绝症,属于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们几个不错的哥们儿相约去看望他。在去医院之前,我无论如何也想小出。见了朋友,该怎样安慰他。

到了医院,看到枯瘦如柴的朋友躺在病床上,我们几个人都一时无言。倒是朋友听见响动之后,努力睁开了眼,他微笑着伸出手,和我们一一握手,用充满感激的眼神,冲我们颔首,此时的他已经不能说话。朋友的妻子拿出一张字条,是朋友在清醒的时候写下的,他在字条里鼓励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活着,不要为他担心,他还幽默地调侃说,他在那边先熟悉熟悉情况,给我们每人预先占一个好位置,就像我们儿时看露天电影时一样……

我没有想到,是弥留之际的朋友在安慰我们。两个月后,朋友含笑而去。

回首往事,我们也许都曾经给过别人安慰,也接受过来自不同方面的安慰。安慰就像是一剂良药,在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抚慰我们心底的创伤,让我们鼓足勇气,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与祝贺不同的是,安慰不在成功与辉煌的时候登场,更多的时候是在失意与沮丧中出现。特别是在人生的转弯处,安慰尤其显得重要。安慰,没有锦上添花般的美妙,却有雪中送炭般的及时。人生中失败、挫折总是难免的,可怕的是,人的信心就在这失败的愁绪中渐渐退去,对生活也失去了应有的激情。此时的安慰更能振作人的精神,鼓起拼搏的勇气,也许此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宽慰的话语都会给你增添无穷的力量。

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个男人很贫穷,一直靠捡破烂维持生计。有一天,他在爱妻面前哭着说:“我太没出息,让你受苦了、”不料,妻子却吻了吻他,望着他深情地说:“不!你肯定能捡回一座金山!”就因为这句话,深受鼓舞的丈夫奋发努力,含辛茹苦,几年后成了著名的“破烂大王”,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终于成为百万富翁。安慰是容易的,只要善意真诚地表达一声就可完成,可安慰的作用却是安慰者本人都无法预料的。一个人会在安慰中扬起生活的风帆,会在安慰中创造奇迹。安慰,让我们读出人性的善良与美丽,让我们架起理解和祝福的桥梁。安慰,来自人与人之间善意的关爱,它是真情的雨露,滋润着爱与被爱者的心田。

青少年朋友,你是否也在接受着来自同学、朋友还有家长、老师的安慰,你是否也品味着安慰的魅力,借助着安慰的力量,在失败、挫折或者孤独的时候鼓起勇气走过一段段崎岖的路程?

既然这样,我们自己还有理由不去安慰正在痛苦中、失意中挣扎的同学、朋友、家长和老师吗?

想入非非并非坏事

许多人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当同学们还在教室谈论老师刚刚讲完的课时,你却在一旁想入非非:你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跨入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门槛,然后邂逅了一位青春魅力的女生,你们漫步在花前月下……世界开始了第三次大战,你作为我国的秘密特工,前往大洋对面的交战国,爬上了700层高的摩天大楼,窃取了一份绝密文件,然后迎来的是满地的鲜花和不息的掌声……

这种大白天的想入非非,其实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白日梦”,就是幻想。。在许多人看来,白日梦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比如在课堂上的走神,生活中耽于幻想,不但荒废学业,又虚耗了时间。有的心理学家更把做白日梦视为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因为幻想者借此逃避现实和责任,最后只能变得疏离社会,为生活所弃。

然而现代心理学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的首要论据就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因为作家几乎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白日梦的历程。托尔斯泰曾说:“凭借内在的视觉来考察描绘对象,进行写作,这就是作家的法则。”在写作中,作家不仅“看”到而且也“听”到人物的语音、语调、语气甚至幻想世界中的各种音响。巴尔扎克就常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不止一次地说,只有当他深深陷入冥想之中,乐思才会不间断地从脑海中浮现。艺术家们往往主动追求绚丽的白日梦,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却被我们大多数人随意地失落了。

另外,研究还表明白日梦有助于松弛神经,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现代心理调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每天起床以后告诉自己:我能够成功。美国十项全能选手吉姆.索普在每次赛前总是闭目静坐,幻想自己取得了成功。他认为,通过幻想自己战胜对手,他总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事实似乎也证实了这点,科学家认为反复地重复一件事的确能使幻想进入下意识系统,指导我们的行为向目标挺进。

幻想也是一种创造性想象,它所创造的形象,总是和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体现个人所向往和祈求的事物。幻想的特点是,它不与当前的创造活动直接联系,不是指向于当前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创造,而是指向未来活动。

当然,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过多的想入非非对生活、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超过了一定的范围,不但不会激发你的灵感,培养不了创造力,反而损伤神经,降低智能。

这些关键就要看青少年自己的把握了,好好利用吧。

追求完整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完美,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完美。但是,真正的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完美只是一种虚幻,一种精神,一种海市蜃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诗人的感叹。“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则是百姓的无奈了。

实实在在存有的只是完整。完整是一种全面,一种立体,一种层次,一种丰富,是一种过程,一种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至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很多,由物质到精神,由肉体到灵魂的过程。所谓完美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见闻见识,一种朦朦胧胧的特异感觉,一种不太成熟的幼稚想法和天真烂漫的童年向往。一味地追求完美,结果只能是失去完美,如同重感情难免会软弱,求完美肯定会留遗憾。完美的终结就是希望的丢失,此时,你会感到完美并非真的完美无缺。

追求完整则不同。追求完整肯定能不断地理解完整,能不断地走向完整,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就获得了完整。完整的终结是别无选择,除了完整仍是完整。将两个小完整并成一个大完整,大完整称为整合也许更为恰当。

追求和认知完整就是在生活中多层次地体验丑恶和美丽、空洞和充实、幼稚和成熟、干瘪和丰满、虚伪和真诚、软弱和坚强、痛苦与欢乐、死亡和新生等等。

遇事如此,人更不例外,人的完整更为丰富,人的完整有着更深的内涵。人的完整是动态的,是起伏的,是曲曲折折的,人的完整是由无数个不完整组成的。理解和认知人的完整的最艰难之处在于认知人的不全,包容人的不足,宽待人的缺陷,接受人的遗憾,平静人的软弱,看到人的背后。完完整整认识人,完完整整思考人,完完整整对待人,完完整整做好人,这是对他人的厚爱,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不求完美,只求完整。如广告所言,“不求局部精细,只在整体纠错。”整体纠错,是为了完整阅读和完整理解,也是为了全身心地努力和奋斗。我思,我想,我做,我爱,我坚守,我远行,我学习,我写作,我流泪,我伤感,我欢乐,我歌唱,我遁入乡村,我飞上蓝天,我轻轻叹息,我大声呼喊,这些都不是为了完美。全是为了完整,为了不想有所失,有所缺,有所憾,有所悔,为了整体表现,为了全面奉献。

追求和认知完整的过程永远是一种劳累,一种艰难,一种曲折;但也永远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充实。如同凡.高笔下的朝圣者,穷其一生在艰难中跋涉,悲伤而始终欢乐地上路。悲伤是因为他要到的地方是那么远,路又是那么长;欢乐则在于,在朝圣者眼中,天国之城在落日的光芒中灿烂辉煌。他将时而面对风雨和泥泞,时而有一路鲜花,一路阳光。

朝圣疲倦,仍魂牵梦萦,一往情深,这也许就是精神家园里皈依过程中的认领,这也正是朝圣者的宿命。

我向往完美,但我更将努力追求完整,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完整。 X22rUQf1U/19JPB5l3SvBXkJAnfYrXbo0hhIIdqy7FlJ9Cz3g4HZUOH+ihWskZ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