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preface

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仲保

新中国建立以前,出现于河州回族的马家军阀对甘、宁、青以至大西北政局影响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是其他任何统治者都不可比拟的。他们主要是三大家族:一是马占鳌家族。马占鳌率众起义反清又降清,于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被清廷改编为河州镇马队三旗,马占鳌为督带兼中旗旗官,得六品军功顶戴,官至补用总兵。这是他们成为正式官兵、掌握军权之始。马占鳌去世后,其子马安良继统其众。马安良入民国后为国民党甘肃支部长、甘肃提督,一度左右甘肃政局。其三子马廷勷为凉州总兵,后改镇守使;四子马廷贤占据天水,称雄陇南。二是马千龄家族。马千龄是马占鳌起义反清又降清中的重要人物。其子马福禄为光绪年间的武进士。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中,他募兵成立安宁营,随董福祥镇压起义的回民,为记名总兵。又随董福祥入京畿,任简练军统领,其弟马福祥为帮统。八国联军入侵之际,马福禄部及其他各部与义和团一起,将侵略军阻击于廊坊,被史家称之为“庚子第一场恶战”。后马福禄部调守正阳门,攻东交民巷使馆区,马福禄及从弟等战殁,清廷追授马福禄振威将军。马福祥继统其众,随董福祥守卫北京城,与八国联军鏖战。城陷后退出,又奉命扈驾至西安。后任靖远协副将、西宁镇总兵。入民国为宁夏镇总兵,为其家族主政宁夏之始。后晋升为上将衔,又为绥远都统、西北边防会办。1928年起到南京,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先后为青岛市长、安徽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禄之子马鸿宾,历任宁夏镇守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其子马惇靖为军长。马福禄之子马鸿逵历任总统侍从武官,旅、师、军长,第十五路总指挥,宁夏省政府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其长子马敦厚为骑兵旅长,次子马敦静为师、军长,宁夏兵团总指挥,代理宁夏省政府主席。三是马海晏家族。马海晏为马占鳌起义反清的一员战将。庚子前夕随董军入京为旗官,参加抗击侵略军之战,因劳累过度逝于宣化之行军途中。其子马麒继统其众,扈驾至西安,回甘后隶属于马安良,为副将、参将;入民国为西宁镇守使,是其家族主政青海之始,1930年为青海省政府主席。他病故后,其弟马麟继任为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麒长子马步青为骑五军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次子马步芳历任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长官。其独子马继援为军长、兵团司令、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马海晏之侄孙马仲英,最后虽仅为师长名义,但其从反国民军开始,率众纵横甘、青、宁、新四省,诛杀甚多,影响亦甚大。以上为三家族直系近支,至于远支马姓及他姓之为高官者尚多。有统计云,仅民国以来,河州一地先后出现省长(省主席)7人、军长9人,师旅长38人,厅长、专员、县长更是数以百计。一县之内,确切地说河州西乡一隅即出现如此众多的显赫军政官员,恐为历史所罕见。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州马氏回族三家家族确有其功绩。先是率众起义形成一定影响,后是降清后镇压起义回民,对清廷有“功”,例得封赏,形成一定势力,再与八国联军血战又扈驾,对中华民族立有不朽之功。此即理所当然地为起家之老本。二是民国时期,为产生军阀的适宜土壤。辛亥革命后,清末掌权掌兵者大多顺理成章地变为民国新贵,形成大大小小的军阀集团,所谓北洋军阀直系、皖系,分化出冯系,他如奉系、桂系、川系、晋系,遍及全国,在在皆然。河州马氏不会例外。三是马家军阀独特的传承关系。其官职多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互间又多姻娅相亲,故“一荣俱荣”;众亲同荣,独枯则不易。且亲子之中亦择优而传,继承者多为有竞争能力者。其下所用之人,首选为“甘、马、河、回”,非此难以入选,少数仅为屡经考验为对其忠贞不贰者。故能数代相传,延续而不替。四是他们在宦海遨游中,善于观风转舵,随时易帜,拥附强者。袁世凯当国,拥袁;北洋把持中央,依北洋;冯玉祥到西北,附冯;中原大战蒋胜,即投蒋。顺时俯仰,左右逢源,固然煞费苦心;惟其如此,才得长存而不倒,乘势而发展。

“军阀”一词,旧《辞海》(1947年版)释云:“军人拥兵自卫,只图扩张地盘,发展个人势力,不顾国计民生者,称军阀。”新《辞海》(1979年版)释云:“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如民国时期北洋系统内之军人集团。”两种解释相比较,窃以为后者比较客观。其实,“军阀”之“阀”,是从“阀阅”而来,“阀阅”亦作“伐阅”,《汉书·车千秋传》注:“伐,积功也;阅,经历也。”可见,有功劳有经历,才得以称伐。“军阀”,当是有军功有经历者。它不是贬义词,应是褒义词,至少是中性词。至于某一军阀之好坏,全视其所作所为而定。军阀之举措,应是有对有错,有是有非,有功有过。其功其劳必录,其过其罪不掩,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一本于真,是为本书之大旨。

民国以来的大小军阀,有其共性,即争夺地盘,扩充军队。以军队保地盘、争更大之地盘;以地盘征粮饷、抽壮丁,以扩充更多之军队。地盘与军队交互增长,以扩大其势力。西北马家军阀也不例外。这在马鸿逵时代之宁夏、马步芳时代之青海最为突出。两省在其统治期间,都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税捐,以横征暴敛,竭泽而渔,遂使广大百姓力所不胜,日渐贫困,苦不堪言。两省征兵抓兵为害尤甚。青海当时不足100万人口,扩兵至15万之多。宁夏当时人口仅70万,扩兵也近10万之众。敛财与抓丁,形成猛于虎之苛政。

一般说来,军阀大多有聚敛发财的私欲和豪华奢侈的生活习惯,因而他们除向百姓身上直接榨取之外,还在资源开采上、商业经营上实行垄断。宁夏的滩羊皮、枸杞等特产,青海的羊毛、金矿,都是他们着重搜刮的资源。他们不仅在位时大讲排场,铺张浪费;退职后仍做富家翁称霸一方,马麟、马步青是最好的例证。即使流亡国外作寓公,架子仍然不倒。马步芳在埃及开罗,是最显著的例子。

军阀主政,是封建统治,最高统治者一个人说了算,与民主和法治无缘,因而反对进步、反对共产党成为一种必然。马步芳、马鸿逵以及马鸿宾都曾认真阻击过长征北上的红军,马步芳对红西路军的堵截围攻,以及虐俘杀俘,尤其残忍。解放战争中,他们仍是解放军西北战场上的主要对手。解放西北最大战役的兰州之战,对手正是马步芳、马继援父子。

不过,历史地客观地观察问题,许多军阀为了博取自己较好的名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任己意胡作非为,还需要做一些拿得出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情。马家军阀也是如此,他们对祖国做过一些有益的事。庚子年,他们与侵略者英勇拼杀,他们的一些亲属血染沙场,为保卫祖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马福祥极力宣传西北边防之重要,提出应充实蒙古、西藏边防,修筑通藏铁路,指出国人入藏假道印度,非但缓不济急,且为国人的一大耻辱。他力主加强民族团结,五族平等共处,一生也以善于和解纠纷著称。马麒在青海,竭力反对英帝策划的将青海、四川大部分土地划归西藏,一纸通电全国的“艳电”,不仅粉碎了英帝的侵略阴谋,也批评了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得到了全国的热烈响应。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宁夏、青海和甘肃、新疆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面,是对抗战全局的支持。马鸿宾率所部在绥西与日寇血战,和傅作义一起,粉碎了日寇西进的迷梦。青海派出一个骑兵师转战于中原,使青、陇健儿得以保国立功。马仲英在南疆,粉碎了两起分裂祖国的武装力量。在新疆的骑五军马希珍连在北塔山与入侵者英勇战斗,捍卫了国土。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他们在经济建设上,也有可追述者。如马鸿逵在宁夏兴修一些水利工程,清丈土地,扩大了农田种植面积,还开办了一些小型工厂。马步芳在青海提倡的“六大中心工作”中的植树造林、修筑公路等,在客观上都有积极作用。

他们还在发展文化教育上下过一些工夫。开办了一些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起先青、宁两省很少,他们则有相当的发展,属于开创性的。马步芳还搞了一阵子成人识字运动。此外,还有的个人捐资办学,以马福祥办学最多,马廷斌也在其家乡办学。这都是应该肯定的。

在个人修养方面,马福祥虽武人出身,却致力于文,不仅笃信伊斯兰教,而且具有儒家思想。所作诗文和书法,为世所称。马鸿宾熟悉四书五经,宽以待人,对抓回之逃兵,也不肯体罚;家教甚严,生活俭朴,官气最少,被百姓称之为“马善人”。马鸿逵之题字,遍及宁夏各地,说明他还可以写字,也想附庸风雅。马步芳不抽烟、不喝酒,喜好野游、打猎,爱跳舞、看电影,喜好音乐,有时还作词谱曲。1935年范长江采访他之后写道:“马步芳给记者之第一印象,为他的聪明的外表与热烈的情绪,并非如记者平日所想象的青面獠牙,如三国时许褚、典韦式的人物。”可见,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他是“目不识丁”。

总之,对于马家军阀影响西北半个多世纪的史实及其是非功过,必须全面考察,客观分析,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前后之间,多为因果关系,马家既然当权施政,必然会留下其痕迹,对后来产生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缺少了这一阶段,历史便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只有全面地弄清了过去,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发展将来。

这本《西北马家军阀史》,初成于1989年。作者师纶先生,是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作者下苦功夫,广泛搜集,各方采访,力求不遗漏重大资料。在纷繁庞杂的资料中,进行筛选、辨析、订正,以实事求是精神,务求真实、准确。历数年之功,始成初稿。又经一些同志,特别是我馆前名誉馆长、陇上著名学者、对马氏情况研究有素的张思温先生校阅、匡正,方成定稿。为审慎起见,先在我馆馆刊《甘肃文史》上刊出,借以广泛征询意见。十余年来,尚未见大的不同意见,首肯者则所在多有。近年来,向我馆索要此书者甚多,惜乎书已不存,难以如愿。鉴于我馆有存史、研史的任务,特经原作者再次审订,增添可以找到的一些资料,重新编纂,公开付印出版。尽管如此,其中仍难免缺漏和不妥之处,尚望广大读者、研究者不吝及时给以指正。

2005年8月
于兰州 ms/zts54hysjqb7LIfw1A6yih4mS5KmzfAFNhLuuVnHWRMF/qiuJQxt7wPKIhL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