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们家庭种养花卉所使用的花盆主要都是从花卉商店买回的。市场上供应的花盆种类有:素烧盆、瓷盆、紫砂盆、釉盆、塑料盆、水盆、木桶和大缸等种类。
家中养花选用什么样的花盆好,这就要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生长发育特点,所选用的花盆既要适合于花卉的生长,同时又要考虑不同的环境条件,还要做到既美观大方,又便于放置。将常用的花盆作一介绍:
素烧盆:又叫做瓦盆、泥盆。它是用泥土烧制的,颜色有灰、红两种。是花卉栽培中最经济实惠和常用的花盆。它的优点是质轻价廉,通气、排水良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不足之处就是质地粗糙,不够美观。盆径一般在7~50厘米,其规格不一,用途各异,是花卉栽培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在使用新的素烧盆时,一定要先用水将其浸透再用,千万不能将刚买回的新盆栽植花卉。如使用旧盆时,要将盆内外的泥土刮洗干净再用,以利通气和排水。
瓷盆、釉盆:外型美观,质地牢固,色彩好,而且品种多样,但价格较贵,缺点是通气、排水不好,对花卉生长不利。这类花盆常用在室内做套盆或耐湿花卉的栽培。
紫砂盆:外形美观,造型多样,素雅大方,价格较贵。这种花盆常用在名贵花卉,装饰室内或做盆景用,紫砂盆排水和通风比磁盆、釉盆好,但比素烧盆略差。
塑料盆:最近几年开始使用的,这种盆经久耐用、较轻、卫生,价格低廉,可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缺点是通气、排水性能差。
目前常用在吊兰、常青藤、绿萝等或用做套盆装饰室内。
水盆:多为瓷盆、釉盆和紫砂盆。盆地无排水孔,盆内盛水。
浅水盆用做山水盆景,种植水仙、水竹或栽植荷花等。
木桶和大缸多用于栽植高大木本花卉。
家庭种花所用盆土的来源,一是自己动手配制盆土,二是到花卉商店购买的培养土。后一种盆土是由专门园艺科研机构加工制成的,这种培养土含腐殖质较多,土质疏松,通气排水性好,蓄水性能也好,但价格较高。这种土专供培养君子兰和其他喜偏酸性的花卉使用。最经济实惠,又能多养花就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动手配制盆土。配制盆土所选用的材料有腐叶土、园土、垃圾土、河滨泥及少量的沙、木屑等。
腐叶土:腐叶土又称作山泥,这种土是高山阴坡低凹处树林表土层上的落叶,经常年累月自然发酵腐烂形成的。是酸性土壤,PH值在7以内。这种土呈棕黑色,氮、磷、钾含量较多,质地疏松,团粒结构好,通气、排水和蓄水性能好,常用于喜偏酸性的花卉。
园土:是庭院的表土和农村菜园的土,这种土由于长期种植蔬菜等,连续耕作和施肥,一般土质较肥,而且土壤团粒结构好,通气、排水、蓄水性能好,很适宜各种花卉的栽培用土。
上述两种土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土掺拌后使用。如上述土不易弄到,可自己配制盆土。具体方法如下:条件允许时,在院子、墙的旁边或是花坛等空闲地方。按土地的空间大小和准备用土量的多少挖一个坑。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豆壳、碎枝叶、杂草、菜叶及动物内脏残体,上面铺上一层土,再将这些动、植物残体放在土上面,再放一层土,这样一层动、植物残体一层土,边铺边压实,每层在10~15厘米,在铺装的同时也浇些宰杂禽、鱼的废水、洗米水或是人粪尿,直至铺装与地面平为止并要压实,坑的周围用余土围起来,以利今后继续泼浇污水。半年左右的时间,上述动、植物残体基本上发酵腐熟,而且动、植物的养分也渗到土中。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它挖出来,用铁锹充分拌合,在太阳底下暴晒,然后过筛使粗细分开,即可使用。这就是培养土。对制好未用完的培养土,可贮藏起来,在贮藏期间以偏干为好,切忌日晒雨淋,避免养分的流失,这种培养土的特点是:含腐殖质较多,肥力充足、土质疏松、空气流通、排水良好。你不妨一试。
把播种长出4片真叶或是扦插的苗生根后,还是从市场上刚买回的裸根花卉栽植到适宜的花盆中,我们通常称作上盆。
如何将这些花卉苗上盆呢?首先用一片破碎的瓦盆片,将花盆底部的洞眼盖上一半,再用一片瓦片斜搭在先盖好的瓦片上,把剩下的半个洞眼盖上。
这样做有利于排水和通气,便于花卉生长。千万别图方便,用一片瓦片或是其他物品将整个洞眼全部盖上,这样时间久了,盆土和花卉的毛细根就会把洞眼堵死,洞眼就失去了作用,很容易造成花盆积水。由于排水、通气不顺畅,使花卉的根系因缺氧窒息、腐烂死亡。其次,在放好瓦片的盆底铺上一层粗粒的泥或者是垃圾土,一般厚度在2厘米左右,上面再垫一些细土,最后装上培养土。第三,将花苗栽植于花盆的中央、扶正,四周空隙用培养土填满,轻轻地向上提一下花苗,使根系舒展,随后用手指将盆土压紧。盆土不宜装得过满,最后使盆土离盆口约3厘米左右(便于今后浇水和施肥),培养土一直加到根部即可。花苗栽植好后,要浇足定根水,然后将其放在阴处数日,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缓苗,以后可逐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养护。对于球根花卉的上盆,应注意的是,要掌握好覆土的深度,覆的土应为球径的2~3倍。
盆栽花卉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后,花苗逐渐长大,这时根系已布满盆内或者有的露出盆底洞眼,说明使用的花盆已经太小了,需要由小盆换为大盆。换盆的目的,就在于改善植株生长的营养状况,另一方面,通过换盆还可以重新换一次培养土,补充养分,促进生长。
对于一二年生草花类在开花前需换盆1~2次,宿根花卉应每年换一次盆,木本花卉类应隔年换一次盆。换盆的时间大多在花卉的休眠期进行(即生长前)。但是一定要根据各类花卉的不同生活习性区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在换盆的同时,可放加底肥。
换盆换土的方法:最好在阴天盆土略干时为好。换盆时,首先将花盆斜放,用手轻敲盆的四周或是用一竹板围盆土周围将土掀松,使土团与盆分离,然后一手握住花苗,用另一只手拇指或是木棒从盆底的洞眼将土团顶出,尽量不使土团破散。适当去除表层浮土及剪除枯根及根网,接着种植于比原来稍大一些的新盆中(方法同上盆),填入新培养土并压紧,随即浇足水。对宿根花卉在换盆的同时,可进行分株。花苗栽植的深度应保持原来状况,随后放置半阴处,约数日后,花苗生长正常了,即转入日常的养护。
对于盆栽花卉,浇水则是一件经常性而又细致的工作。浇水要考虑季节、温湿度的变化和各种花卉植株的生长习性、生长状态、盆土的干湿以及花盆的大小,恰当处理。盆花浇水应该掌握什么原则?也就是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即在盆土干燥时才浇水,可不是稍有些干就浇水,若是盆土干湿未定,应以偏干些为好。主要看盆土表层干的程度。“浇则浇透”,浇透的标准就是看到盆底的排水洞眼有水渗出来为好。浇多少次水、浇多大量,这就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是春天和秋天应隔日浇水一次,炎热的夏炎,气温高,蒸发快,应早晚各浇一次,到冬季应隔3~4天在中午时浇水一次。冬季浇水时,千万不可像夏天那样浇足浇透水,否则容易造成烂根死掉。在夏天暴雨过后,对积水的花盆,应把花盆倒放,将积水倒出,以免烂根。浇水还应根据花卉的生长状态和生长习性不同对待。花卉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其本身水分相对地消耗要多些,浇水量就要充足。在休眠期应停止浇水或尽量减少浇水。浇水时还要注意的是,对产自热带、亚热带的花卉,特别是大叶的花卉要比产自温带、小叶的花卉需水要多些。球茎花卉浇水要适当的减少,不能浇得过多,否则会引起枯叶和烂根。
盆花播种育苗和幼苗上盆多采用盆浸法浇水,对大的花苗用喷壶淋水的方法,一方面可使花叶吸收水分又将花叶上的浮土淋掉,另一方面使水慢慢从叶片和株干流滴渗到盆土中。如果有时全家外出数日,不能及时浇水,怎样办呢?最好是将喝可乐或雪碧后的大号塑料瓶,装满清水,置放在高于花盆的旁边,用一根纱布条,一头放入塑料瓶的水中,另一头埋入花盆土中,使水通过纱布条慢慢输送到盆土中,这样不致于因缺少水花卉打蔫。
浇花所用的水以清水为好,在北京地区常用自来水直接浇花,水属中性,对花无害。如果你家中养有金鱼,在换水时,用鱼缸中的水浇花最好,这种水养分丰富,同时又不浪费水,一举两得,千万别用硬水和混水浇花,或含氯过多的自来水也不宜浇花,否则会对花卉造成伤害。
怎样掌握不同品种花卉的需水量
(1)荷花、睡莲、凤眼莲等水生花卉需要生活在水中。
(2)观赏蕨、龟背竹、马蹄莲、虎耳草、吉祥草、菖蒲、伞草、海芋等均属于这一类湿生花卉。极不耐旱。掌握浇水量以“宁湿勿干”为原则。保持盆土潮湿状态,但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根。
水分供应不足,会出现生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
(3)月季、扶桑、石榴、茉莉、米兰、君子兰、鹤望兰、吊兰、棕竹、五针松、观赏竹、秋海棠等,以及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的绝大多数均属于这一类——中性花卉。掌握浇水量以“见干见湿”为原则。保持花卉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良好。过湿或过干都对花卉生长不利。
(4)山茶、杜鹃、白兰、橡皮树、梅花、腊梅、天竺葵等,以及天门冬、松、柏、杉科植物均属于这一类——半耐旱花卉。掌握浇水量以“干透浇透”(即盆土表面全部干了才浇水,浇就要将土壤下全部浇湿)为原则。
(5)仙人球、仙人掌、山影拳、虎尾兰、龙舌兰、石莲花、珍珠掌、景天、燕子掌、芦荟、十二卷、佛手掌、水晶掌、落地生根、长寿花、小犀角、玉米石、生石花、松叶菊等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均属于这一类——耐旱花卉。掌握浇水量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因这类植物有的叶退化变为刺状,还有的茎叶肥大能贮存大量水分,因而能耐受干旱。但它们怕涝,供水过多则易引起烂根、烂茎,甚至死亡,所以要保持盆土偏干为宜。
盆栽的花卉,由于盆小、土少、肥力是有限的,很难满足花卉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要。要想使盆花生长得健壮,叶茂花艳。这就要根据花卉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其补充养分。盆花除在上盆和换盆换土时要施足底肥外,就是在它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追施肥料。一般长枝叶时多施氮肥;开花时多施磷肥;适量施加钾肥,这样有助于增强花卉的越冬能力。通常除雨季外,自春至夏可多施液肥。伏天后少施液肥,改用干肥。冬季休眠时,除翌年早春开花的盆栽外,一般停止施肥。施肥约10~15天施肥一次为好。对球根花卉类主要是施足底肥,一般地不再追肥。而对于宿根花卉每年在发芽、开花前和开花后追施三次肥。施肥方法,掌握稀肥勤施,以流质为最好。肥液不要落在叶面上。对于在春夏秋冬季生长开花旺盛的一些花卉,如月季、扶桑、木槿等施肥的浓度可高些,而对于一些有病的,根系较细,生长状况不太好的施肥的浓度要低些,如君子兰、杜鹃花等。总之,追施肥料要看花卉的长势、叶色、开花和结实的情况而定。
追施肥料应选择晴天和盆土干燥时,结合松土追肥。一般在傍晚时追施肥料,第二天再浇水一次,以利根系吸收肥分。
对从花卉商店购买回的液肥,使用前,一定要看使用说明书,然后再用。
花卉修剪整枝的目的,就是通过修形整枝的方法,改变植株的形态,美化株型,提高其观赏价值;另外,通过修形整枝,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有利于催、延花期;防止病虫害,从而达到花繁叶茂。
修形整枝多用于木本花卉和宿根花卉。修形整枝的原则是:
剪去枯枝、病枝、弱枝、交叉枝和并列枝等,而后视株形,再剪掉过密的枝条及向内生长的枝条,徒长枝则应适当短截,控制其生长。使整个植株达到通风透光、树形美观、年年开花。
对早春开花的种类,应在开过花后进行修剪,如迎春、梅花、桃花、腊梅等。在花谢后,应短截开过花的老枝条1/2或1/3,同时疏去枯枝、病虫枝或徒长枝,适应疏剪弱枝,促进生长新枝和花枝。对晚春或夏秋一年中多次开花的种类,如月季、茉莉、扶桑、木槿等,应在冬末或早春进行适当重剪,因为这类花卉的花都是生在当年生的枝条上,在每次开过花后,应当剪去开过花的枝条1/4~1/5,使其生长新的花枝,多孕蕾多开花。如月季是不断抽出新枝,不断开花的,所以在早春时应重剪老枝外,在每次花谢后应及时除掉残花,并将新梢适当修剪,达到促进新花枝的形成。
摘心也是整枝的一种方法。凡是扦插成活或是播种长大的幼苗,待它们长到10厘米左右高时,可摘除枝条上的顶芽,这样做既可控制植株的形状,多长新枝,使全株低矮,粗壮丛生,又能控制花期,长大后多长蕾多开花。开花前20~40天要停止摘心。
为使花朵开得大而又美丽、果又大,除每个花枝保留一个花蕾外,对多余的花蕾就应除去,使其养分集中,对过多的幼果也应适当疏去一些,这样才能使花美、果大。
此外,对观花和观叶的花卉,如果叶片过密,也会使养分消耗过多,为使这类花卉株型美观、花繁,也可适当的剪枝和疏叶。
立春——谷雨
古代把立春这一天作为春天的开始,以雨水时,表示春雨开始,降雨量逐渐增加,许多花卉经过严冬的休眠,开始萌动,有的渐渐长出嫩芽。清明前后,气候逐渐温暖,浅草泛绿,进入春暖花开时节。但这一段时间里,又处在春寒料峭的冬春之交,气温冷暖多变,因此,在春季这段时间养护好各种盆栽花卉,对今后花卉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
对放在室内过冬,喜暖畏寒的花卉,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在白天可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在天气好时,可在中午前后(室外气温达到15℃时),转至太阳光下1~2小时,让它逐渐适应外界条件。当室外气温达到20℃时可完全移到室外养护。这时可进行换盆换土,修剪整枝。并追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保证枝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如米兰、茉莉、扶桑、栀子花、昙花、散尾葵等。
对抗寒能力强,已开始萌动的花卉,在3月份就可进行换盆换土,增施底肥,并结合换盆换土整形修枝。修剪部分长枝、枯枝。如月季、石榴、天竹、罗汉松等。
对正在观花赏果时期的花卉,待花谢果落后再进行换盆换土,同样结合施腐熟的基肥。对处在半休眠状态的盆花,应在3月底4月初前,再进行换盆换土。如金橘、茶花、杜鹃、君子兰、文竹等。
对于一些观叶花卉,为了安全起见,可采取逐步出室的办法(一般平均温度18℃以上)。出室10天左右,待完全适应外界条件再进行换盆换土,并结合施有机肥。
立夏——大暑
立夏,我国习惯上作为夏季的开始。5~6月份我国各地气温显著上升,华北各地温度达20℃以上,降水量月平均在75毫米左右,阴雨天还未正式到来。进入7月份,小暑过后,天气渐渐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正值中伏,这个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4℃~28℃,甚至可达30℃以上。雨量集中,降水量最多,水分蒸发也快,盆土干得快,这期间病虫害比较猖獗。因此,在夏季管养好盆花是很重要的时期。
对喜阳光的花卉,应放置在阳光下,千万不可久放在室内,否则有的会不开花、不结果,甚至造成叶片发黄、枯萎。如扶桑、杜鹃、石榴、葡萄等。
对于喜欢半阴的花卉,应放置在半阴处或是搭阴棚,切忌烈日暴晒。否则会引起叶片枯黄、脱落。如兰花、吊兰、茶花、栀子花、仙人球类等。对一些耐阴的观叶花卉,更就注意避免烈日暴晒,引起叶片灼伤、枯焦、死亡。如散尾葵、巴西木、发财树、万年青等。
夏季由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盆土特别容易干,要掌握好盆土的干湿度,浇水应在早晚进行,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既要防止干而不浇,盆土干裂,花卉因缺水干死;又要防止盆土过湿,浇水过勤过多,排水不良,花卉被淹死。总之,夏季盆土稍偏干些为好,切忌过湿。
在盛夏时期,无论是观花、观叶还是观果类花卉,正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应及时补充养分,追施肥料。对观花为主的花卉,应追施以磷、钾为主的肥料,每月2~3次,就能使它多开花。对观叶为主的花卉及仙人球类和多浆类植物,可追施含氮、磷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料,每月1~2次。
盛夏,气温高、雨量多、湿度大,正是花卉繁殖的大好时机,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嫩枝扦插或堆土压条繁殖花卉。
在盛夏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危害花卉最严重的时期。如蚜虫、红蜘蛛、洋蜡子、白粉病、叶斑病等。蚕食花卉叶片,造成叶片千疮百孔、叶片发黄、脱落,严重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所以要做到勤检查,发现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立秋——霜降
立秋为秋季的开始。正处在8月份,平均气温虽然稍有下降,但仍是高温多雨的月份。直到进入9月份,白露过后,秋分将至,气温下降,昼暖夜凉,清晨露水较多。这时的天气正是秋高气爽,雨水少晴天多的天气,也是收获的季节。此时,盆栽花卉,又开始进入新的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这时对花卉的管理的好坏,对今后花卉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至关重要。因此,秋季的管理应该是:
对再次进入生长旺期开花的,如月季、菊花、米兰、茉莉花等,要加强管养,追施肥料、补充养分,促使它花繁叶茂和明年的再生能力。
对观花的如杜鹃、茶花等花卉,正是孕蕾和花蕾增大的时期,需要充足的磷肥,否则因缺磷,造成花蕾脱落。同时要疏去一部分花蕾,使养分更加集中,开的花大、花艳。一般10~15天追施肥料一次,10月下旬可停止施肥。
对观果类花卉,如金橘、石榴等,可追施以磷为主的淡肥,15天左右追施一次,促使果实增大。盆土稍干为好,否则因浇水过多而养分不足,造成落果。对盆景观叶类及松柏类花卉,同样应追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保证充分的养分。
对耐阴又怕烈日晒的花卉,像君子兰、兰花、吊兰、文竹等及产于热带的观叶花卉,入秋后,要进行剪枯枝烂叶,逐渐减少光照,作好入室的准备。
立冬——大寒
10月下旬霜降开始,在华北地区,天气渐渐寒冷,并开始结霜,降水量少,平均气温在20℃以下。到11月份立冬,这时开始进入冬季,小雪到来后,由降雨开始变为降雪。气温在15℃左右,降水量很少,昼暖夜冷。12月份小、大寒,正是三九、四九,天气严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因此,在冬季盆栽花卉的管理应注意:
按耐寒力的差异,及时分批进房保暖。需在10月下旬时节进房保暖的如一品红、扶桑、变叶木、花叶万年青、蟹爪兰等。在11月上中旬进房保暖的如茉莉、米兰、天竺葵、橡皮树、君子兰等花卉。当气温在5℃时,应全部进房完。分期分批进房时目的,在于使花卉进行低温锻炼,逐步进入休眠期,积存养分,适应环境的变化。
对进入房内的花卉要按其生活习性分别集中摆放,进房后的一周内要开窗通气,让它们逐渐适应室内环境。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为好。盆土要经常保持湿润,忌浇水过多,造成烂根。
对在室外越冬耐寒的品种,如月季、石榴等,应放在避风向阳靠近墙处,并采取防冻措施。周围放些木屑、碎稻草等,然后用塑料布围扎。
对在房内过冬的花卉,次年清明前后,将陆续出房,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降温和升温,以适应室外的环境。
(1)采用20℃~25℃的温水浇花,可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根部细胞的吸收,增强根部的输送能力,供给枝、叶充足的养分,促进花卉早发育、早孕蕾、早开花(因植株的叶、茎平均温度一般高于根部的温度)。如果浇凉水,根部温度低,养分分解慢,就会产生营养供不应求的现象,影响花卉发育。
井水、泉水、自来水等地下水,水温与气温相差很大(尤其是在炎热的盛夏),同时又缺少生物活性物质,况且城市用的自来水还含有较多的氯气,因此不宜用来直接浇花,应当放置水桶内先晒1~2天后再用,这样既可提高水温(一般花卉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又可增加活性物质,还可使氯气挥发掉(对氯气抗性强的花卉有苏铁、扶桑、翠菊等)。
(2)在雨季应设法多储备些雨水备用。这是因为浇花用的水以含盐类(钙、镁、钠、钾等盐类)少的软水为好。在软水中又以雨水(或雪水)最为理想,因为雨水是接近中性的水,不含任何矿物质,又有较多的空气,用雨水浇花,不仅生长快,植株健壮,花叶繁茂,还可延长栽培年限,使花卉观赏价值大为提高,特别是喜酸性土的山茶、杜鹃、含笑等花卉,十分适宜。另外养鱼缸中换下来的废水和经过发酵的淘米水均含一定养分,浇花也有益。
(3)有资料介绍,用凉开水浇花,可以提前开花。其原因是水被烧沸时,排除了大量气体分子,改变了水分的结构顺序,使其与花卉细胞内水分子的结构顺序相接近,因而易被花卉细胞吸收,所以能促使花卉提前开花,而且花色鲜艳。
(4)草本花卉如天竺葵、茑萝、翠菊等最忌炎热天气中午浇冷水,而应以早晨、傍晚时间为佳。因为在炎夏中午气温很高,花卉叶面的温度可高达40℃左右,蒸腾作用较强,水分蒸发得也快,根系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补充叶面蒸腾的损失。这时,如果直接浇温度过低的地下水等冷水,虽然盆土中增加了水分。但由于土壤温度突然降低,根毛受到低温的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这时的花卉叶面气孔没有关闭,水分失去了供求的平衡,导致叶面细胞由紧张状态变成萎蔫叶片焦枯,甚至全株死亡。
(5)君子兰、茶花、杜鹃、五针松等用磁化水,可使花卉叶色浓绿、茎干粗壮、根系发达、抗寒性及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试验证明,磁化水(让水以一定的方式和流速,流过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磁场,在磁场中切断磁力线而被磁化。这种经过磁场处理的水即磁化水)可以提高生物活性,在磁化水作用下,盆土有机物分解良好,土壤中固有肥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养料大大地增多,因而促使花卉叶色浓绿、茎干粗壮、根系发达、抗寒力及抗病虫能力增强。
将自来水流入磁化杯中,数十分钟,水质即被磁化,用一块马蹄形或V型磁铁块,用铜线在磁铁周围缠绕十几圈后,直接放在盛有清水的木质或塑料桶内一昼夜即可将水质磁化。
敲击:用手指关节部位轻轻敲击花盆中部盆壁。如果听到的声音比较清脆,表示盆土已干,需要立即浇水;若听到的声音较沉闷,表示盆土潮湿,暂时不必浇水。
目测:观察盆土表面颜色有无变化,如果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时,表示盆土已干,需要浇水;如果颜色变深或呈深褐色时,表示盆土湿润,暂时不必浇水。
指测:将手指插入盆土的2厘米处,触摸一下土壤。感觉干燥或粗糙而坚硬时,需要立即浇水;感觉潮湿、细腻、松软时,暂不浇水。
捏捻:用手指捻一下盆土观察。如果土壤呈粉末状,应立即浇水;如果土壤呈片状或团粒状,则不必浇水。
土壤湿度计:将湿度计插入土壤后即可看到刻度上出现“干燥”、“湿润”等字样,确切地知道盆土干湿度。
十四、温度与花卉生长发育及开花有什么关系
一般花卉在其生长适温范围内(10~25℃),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质越多,呼吸作用也越旺盛。在10℃~35℃之间,温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就增加2~2.5倍。由此可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能促进花卉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花卉的生长就快。但是,不耐热花卉(郁金香、水仙、仙客来等)在高温季节暂停生长,处于休眠状态;耐寒的落叶花卉(月季、牡丹等)则于严寒的冬季暂停生长,处于休眠状态。不同种类花卉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下面按花卉原产地的温度情况,大体上将花卉分为:
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和亚寒带,一般可忍耐-20℃左右的低温,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如玉簪、萱草、丁香、迎春、海棠、榆叶梅、紫藤等。
半耐寒花卉:原产地温带或暖温带,一般能忍耐-5℃左右低温,在长江流域能在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有的需埋土防寒越冬,有的需包草保护越冬,有的则需移入最低温度不低于0℃的冷室内越冬,如菊花、芍药、郁金香、月季、石榴等。
不耐寒花卉:原产地热带和亚热带,性喜高温,在华南、西南南部地区可露地越冬,其他地区均需入温室越冬,故有温室花卉之称,如文竹、君子兰、一品红、变叶木、鹤望兰、马蹄莲、扶桑、白兰及多肉植物等。
同时,温度对花芽的分化有直接影响,各类花卉的花芽分化都需要有一定的温度。二年生草花需要经过一段低温期才能开花。如果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它就不能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并且只有外界温度满足了它们所需的低温要求时,才能在温度回升时现蕾开花。人们将这种低温刺激植株发育,促进花芽形成的过程,称之为春化阶段。温度对于多数一年开一次花的木本花卉,如梅花、玉兰、碧桃等正常开花也有较大影响。上述花木在当年开花后6~8月间进行花芽分化,分化完成后即进入休眠状态,经过一冬的低温期到翌春气温回升时自动解除休眠,然后开花,否则花芽发育受阻,即便开花,观赏价值也低。
日夜温差对一般花卉也有影响,日夜温差8℃左右最为合适。其过大、过小均不利花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此外,一些感温性较强的花卉,如月季、杜鹃、荷花等,花期还受积温(即逐日平均气温之和)的影响,例如,月季从现蕾到开花需要300℃~400℃积温,杜鹃则需600℃~750℃积温。若此温度升高,花期就提前,反之,温度降低,花期就会延迟。
对大多数花卉来说,温度最高点是35℃~40℃。若高于此温至45℃以上后花卉开花结果期则受到损害。可采用通风、浇水、喷水、遮荫等方法降温。
花卉对于0℃左右和冰点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寒害、霜害和冻害,在花卉休眠期时抗性最强,在营养生长期对抗性适中,生殖阶段期对抗性最弱。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温,避免低温对花卉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