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三章 小提琴艺术

一、小提琴的起源和发展

小提琴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2000多年前,埃及有一个叫莫可里的音乐爱好者,在尼罗河边散步时,偶尔踢到一个乌龟壳,他拾起来敲一敲,壳内的空气受到振荡,发出好听的音乐声,于是他就把这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乌龟壳带回家里,终日拿在手上沉思默想。后来,他终于制成一种既能弹奏又能拉奏的乌龟壳琴。据说这就是当时的小提琴。也有另一种说法,小提琴是从一种名为维奥尔(Viol)的古小提琴演变而来,到16、17世纪时期,其构造就固定下来,和现在的小提琴很相似。

小提琴是一种构造与声音都十分完善的弓弦乐器,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宽广的音域、声音优美、色彩多变等特点,有高度的、极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可演奏抒情、宽广、缓慢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高、深、难的华彩乐章。在众多独奏乐器中,除了钢琴以外,尚没有其他乐器能与之相匹敌。自17世纪以来,它在西欧兴起的室内乐与大型管弦乐合奏中,亦居领导地位。

但小提琴这个乐器也并非是欧陆本土的产物。在回教兴盛的9世纪,它的前身伴随着阿拉伯人闯进欧洲世界,几百年来,经过重重进化,直到16世纪 中叶,加了第四根弦,成为五度定音后,才定型为现今的面貌。在此之前曾经出现了几种相似的弓弦乐器,主要在社交场合里营造欢愉的气氛。因此在小 提琴还难登大雅之堂的时代,称不上是精致艺术的一环,这和今日我们对小提琴的演奏印象有着天壤之别。

二、小提琴艺术家及其作品简介

提到小提琴艺术家,不得不谈一谈具有跨世代影响的三位名家帕格尼尼、克来斯勒以及海飞兹,他们对小提琴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身怀巧术奇技,在人类历史上始终是个绝响,震撼了传统模式之下的所有习琴者,他在演奏上的创新,使这件古老的乐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魅力,风靡了整个欧洲,帕格尼尼灵魂出窍似地拉着小提琴,一副睥睨天下的模样,高度狂飙艺术的结晶。对于这位曾被误认为与魔鬼结盟而无法顺利下葬的传奇小提琴家,我们必须使用超越时代的思维来了解他的能力。他只演奏自己的作品,而他的作品在当时也几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够完美地演奏出来,包括弹跳弓、双音、八度、十度、三度和六度的颤音、多样化的泛音等许多小提琴的艰深技巧,现今小提琴家演奏起来,都不免左支右绌一番,帕格尼尼却是史上最精准的示范者。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也同样地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象征,他打破了“演奏不仅仅是种演奏”的成见,如呼吸般的运用揉弦而创造了融合情感表达丰富的演奏美学,将小提琴感性演奏推向巅峰。当时是个以频繁的录音演奏活动而累积声名魅力的时代,可贵的是克莱斯勒不仅和当时的音乐家如布拉姆斯、姚阿幸、拉赫曼尼诺夫等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录音,让后世享受绝妙音乐性的具体表现。

海飞兹(Jascha Heifetz)小提琴家之王,他那准确无误的演奏,赋予后世小提琴家一种在音准、技巧层面上放诸四海皆准的完美典范,如果没有他,小提琴在各方面的演奏水平恐怕无法达到现今的境界。

而中国也有很多对小提琴艺术颇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

比如钱舟、陈美等。

钱舟1968年出生于杭州,父亲是一位小提琴家、指挥兼作曲家,母亲是芭蕾舞演员。她从小便接触中西方音乐,5岁时父亲教她练耳,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在8岁那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跟随王人艺、谭抒真及周彬佑等教授学习小提琴。她曾在艾萨克·斯特恩的电影《乐韵缤纷》中露面,当时只有11岁。不久后她以独奏者的身份与上海交响乐团一起演出,此后经常在音乐会等大型节目中演奏。钱舟14岁那年赢得中国全国小提琴比赛首奖,并首次离国到日本及波兰演奏。次年她赴美求学,入读彼博狄音乐学院,拜入伯尔·塞诺夫斯基门下,于1992年毕业并获得艺术文凭,曾留校任教。

1987年,钱舟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玛格丽特·隆一雅克·蒂博大赛,成绩一鸣惊人,在乐界备受瞩目。她所赢取奖项之多,前所未有,包括大赛首奖、最佳莫扎特作品演奏奖、最佳独奏奖、技艺奖、国际音乐家奖及观众投票奖。她是首位在该音乐大赛赢得奖项的中国公民,也是该大赛有史以来最年轻及夺获六大奖项的得奖者。1988年钱舟被美国读者文摘列为五位“名扬四海的中国人”之一,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随着演奏事业的迅速发展,钱舟除在欧、亚、非及北美洲举行独奏会外,更与各大乐团合作演出,包括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法国电台管弦乐团等。她又曾与英国广播电台管弦乐团一起演奏,并且灌录唱片。此外,也还参加过法兰西岛国家管弦乐团在中国的巡回演出。

下面再介绍三位富有风格特征的音乐家:维尼亚夫斯基、德比西和维瓦尔蒂的作品。

首先是维尼亚夫斯基的两首有名的小品。维尼亚夫斯基既是作曲家,又是小提琴演奏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创造性地发展了“连顿弓”这一艰难技巧。他是小提琴演奏史上最富演奏技巧的三位大师之一。

维尼亚夫斯基的两首波罗内茨(或称波兰舞曲)都非常有名,一首是《音乐会波罗内茨》,另一首是《华丽的波罗内茨》(或称华丽波兰舞曲)。波罗内茨本是一种热情奔放、又有些刚毅“尚武”的波兰民间舞蹈,自从肖邦把它提高为曲式宏大完整,内涵丰富的音乐会独奏曲后,波罗内茨这一形式就成为了波兰音乐的典型代表。这首《音乐会波罗内茨》一开始就有一个音程跨越非常大、跌宕起伏的开头,接下来是豪放热烈的波兰风格的舞蹈场面,中间插有优雅的慢速抒情性段落。它是炫技性的,同时不管在快速和慢速的段落,又都是非常优美的。这一特征,就使它成为每一位小提琴家都喜欢演奏的曲目。

另一位是德比西,他是音乐中印象派的鼻祖,所谓印象派,顾名思义,是用音乐的色彩来表达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思维和印象。的确如此,德比西一改传统古典音乐的经典和声原理,在作品中大量应用四度和五度的叠置,频繁地转换调性,从而造成特殊的音效。德比西的音乐还是“协和”的,不是后来的那种不协和的现代派作品,所以大家还是非常能够接受的。

他最著名、最通俗的代表作:《月光》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它们都是由钢琴曲改编的小提琴曲,而且用小提琴演奏比钢琴的流传更广。《月光》描写的是如水明月,表达出了一种柔和、清丽和淡淡的忧郁情绪。从作曲的技巧角度来看,里面运用了大量的不露痕迹的调性转换,中间段落几乎是一句一变调,色彩变化极其丰富。至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则是一首通俗的、充满着想象力的小品。不过凡拉过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泛音部分非常好听,但是演奏起来确很难。

维瓦尔蒂与他的《四季》

安东尼奥·维瓦尔蒂(Anton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是教堂的小提琴乐手,所以维瓦尔蒂从小就在父亲的引领下学习音乐。在其众多作品里,有三组协奏曲(每组十二首)最为人们所熟悉——《和谐的灵感Op.3》、《异乎寻常Op.4》以及《和声与创意的实验Op.8》。

作曲家最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和声与创意的实验Op.8》中12首协奏曲中的前四首。这套作品由维瓦尔蒂在1725年创作完成,曲目是题献给波西米亚伯爵莫尔律的。维瓦尔蒂对于器乐有着天生的爱好,这套作品也充分体现出这一点。习惯上,现在通常都把《四季》称为小提琴协奏曲。

《四季》之所以能够在300年后的今天拥有如此广泛的知名度,并能被广大听众所接受,与它鲜明的标题性和优美的歌唱性是密不可分的。《四季》 所包含的四首作品分别被冠以《春》、《夏》、《秋》、《冬》的标题,每首作品包含三个乐章,构成四个相互独立、彼此间却藕断丝连的“整体”,实在是作曲家巧妙的构想。维瓦 尔蒂为每个乐章都附上了一段诗词,以文字形式描绘每个乐章所力图表现的主题,起到“画外音”、“解说词”的作用。所以听众随着这些优美诗句的引 导,非常容易进入作曲家所营造的音乐气氛中,或许这就是《四季》得以成为最受欢迎古典入门曲目的原因所在吧。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就算没有这些 文字,从音乐层面来领悟这部作品,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蕴含其中的主题,将随着精致、优雅的旋律源源不绝地流出,作曲家对四季变换细致入微的 刻画早已深藏在音乐当中。不过,这里还是让我们来读一读维瓦尔蒂的诗句(每一段代表一个乐章):

《春》

一、春天来了,无限欢欣。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 又婉转歌唱。

二、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在簌簌作响的草丛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实的牧羊犬躺在一旁。

三、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下,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

《夏》

一、夏日炎炎,畜群困倦,松林似火烧。斑鸠和金翅雀在声声歌唱。清新的微风迎面吹来,转瞬间阵阵北风劲吹。牧人惊恐,为自天而降的厄运而哭泣。

二、困倦的病体辗转难眠,更惧怕那电闪和雷鸣,畜群也,为苍蝇所困扰。

三、啊!他的恐惧才刚开始:倾盆而降的冰雹,毁坏了他的庄稼。

《秋》

一、农夫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多高兴。大伙儿举杯痛饮,以酣睡结束这场欢乐。

二、不少人离开了人群,到凉爽的空气中去散心。这季节吸引着人们,来享受那甜美的一觉。

三、猎人拂晓出发,带上号角、猎枪和猎狗,追赶那逃遁的野兽。猎狗狂吠,猎枪鸣响,受伤的野兽惊恐万状,东奔西窜,精疲力竭,最终被降伏而死亡。

《冬》

一、北风凛冽,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咯咯直打战。

二、熊熊炉火暖身心,室外雨雪下不停。

三、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 OJiaQMEeeNECySh/mwhaBX5JtT07kCucDX8nbN3ehiHTyb611NYASKT5WEShkz5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