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二章 萨克斯艺术

一、萨克斯的发展过程

萨克斯这种乐器,从出现发展至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这一乐器从被人们承认到逐渐为人们所喜爱,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萨克斯所具备的色彩变化决定了它在器乐演奏中的独特地位,特别是在轻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的演奏中,它有着魔术般的魅力。

萨克斯是以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命名的乐器。

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AntoineSa X)于1814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小城——迪南。父亲当时是一位较有名望的乐器制造商。阿道夫·萨克斯在15岁已是布鲁赛尔音乐学院一名优秀生,并且在布鲁赛尔交响乐团演出。他在长笛和单簧管方面已有相当的造诣,也正是由于他将单簧管加以改进,才使得单簧管成为交响乐中的标准成员。比利时政府对此大加鼓励,在一个展览会上授予他二等奖,但阿道夫·萨克斯为自己没能取得一等奖而发奋努力,于是赴巴黎发展。

1842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了第一支萨克斯,这是一支低音降E调萨克斯。阿道夫·萨克斯的好朋友柏辽兹是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对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这种乐器大加赞赏。人们便根据阿道夫·萨克斯的姓名来给乐器命名——“萨克斯”,一种音色美妙、造型奇特的乐器就这样诞生了。

1844年,萨克斯第一次使用在乔治·凯恩特纳的歌剧《最后的犹太王》中,柏辽兹也为萨克斯创作了一部合奏曲《圣歌》。

1946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萨克斯获得了乐器的专利。这奠定了他在巴黎音乐界的显赫地位,被誉为欧洲的天才。后来阿道夫·萨克斯在巴黎开办了一家萨克斯制造企业。他一共发明了14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萨克斯(包括小型的小高音萨克斯和大型的低倍音萨克斯,低倍音萨克斯的喇叭口非常大,甚至可以放入一个小孩。)。

1851年,阿道夫·萨克斯取得了一项孔距为二十四键金属大管的专利权,此种金属大管被称为“萨克斯体系大管”。

1853年,法国军队开始使用萨克斯,使木管乐与铜管乐完美的结合起来。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管乐队都来购买阿道夫·萨克斯发明并生产的这种乐器——萨克斯,这使得阿道夫·萨克斯成为当时非常富有的人。他的成功引起了同行嫉妒,于是他们将他告上法庭,诬陷阿道夫·萨克斯窃取了他们的专利,阿道夫·萨克斯为了维护自己的发明和荣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1885年,法国赛尔玛管乐器制造公司在巴黎成立,该公司根据创始人亨利·塞尔玛(He nriSelmer)的名字命名。塞尔玛乐器制造公司主要生产单簧乐器,尤其是萨克斯和单簧管,其优秀的产品质量世界闻名。

1886年前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管乐队成立,由时任中国海关总务司的外国人罗伯特·德(RobertHart)(1835~1911)创办。

1887年,阿道夫·萨克斯在萨克斯原来的最低音“B”键下,又增加了一个降“B”键,并且在几个最低音且较大的键子上,加装上了保护键的半框架装置。

1894年,已身无分文的阿道夫·萨克斯在巴黎去世,不过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的是,经过他的律师多年的努力,最终打赢了他和对手的官司。

1900年以前,关于萨克斯作品并不多,因为许多音乐家不知道萨克斯这种乐器能否长久存在,他们并没有涉足萨克斯这一领域,但是在交响乐当中仍可以听到萨克斯的声音,并有出色的表现,例如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拉威尔·莫索尔斯基的《图片展览会》等。

1903年,德彪西为波士顿的霍尔夫人——一位特别富有的女人创作了一部中音萨克斯与管乐队的作品《狂想曲》,霍尔夫人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萨克斯演奏家,她还请了丹笛、洛夫莱尔等著名的作曲家为萨克斯创作作品。

20世纪之初,欧洲军乐队在北美大陆巡回演出,一些萨克斯演奏者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定居下来。

20世纪20年代,爵士音乐将高音萨克斯带入爵士乐当中。萨克斯在爵士乐当中的丰富表现力令世人大为惊叹,从而也就奠定了萨克斯在爵士乐当中所占的绝对地位,而西德尼·比彻特也被人们称为萨克斯之“父”。

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曾经出现过萨克斯,但是解放后,萨克斯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乐器曾一度消失。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萨克斯的人又有所增多,而且在各类传媒及演出中,频现萨克斯,其优美的音色被愈来愈多的人所喜爱,加之国外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及著名的爵士乐团来中国交流访问,萨克斯的诱惑力越来越大,甚至在中国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小学校里,已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能够演奏萨克斯。

易于演奏,音色优美和适中的乐器价格是家长们为孩子选择学习萨克斯的主要原因。目前仅北京地区的萨克斯学习者就有数千人。但是除了对音乐的喜爱,我们也应该了解萨克斯的学习前景,毕竟音乐学习意味着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考级是大多数业余学习者采用的了解自己学习程度的方式。国内主要的考级机构有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每年集中在假期进行。中央音乐学院的业余考级共分为九级,九级为最高,音协考级共十级,十级为最高,专业考试的同时也要求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测试。

除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更多的家长让孩子学萨克斯的原因是考特长生。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中学甚至小学都成立了各自的管乐队和交响乐队。名牌学校的乐队更是越来越具有专业水准。学校为招收到优秀的乐队队员通常都会提供一些优惠条件。同时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不像音乐院校招生那样严格。因此,拥有音乐方面的一技之长,成为考学尤其是考重点名牌学校的“特殊通行证”。以高校云集的北京为例,北京大学及附中、清华大学及附中、人民大学及附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均面向全国招收特长生。

专业的音乐学习需要从小训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因此很多音乐艺术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都设置了包括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学体系。但对萨克斯专业开始招生却只是这几年才开始的,随着与国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出国深造。除了专业的音乐学院,很多知名的学府也对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出了要求,例如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就要求任何专业的学生必须会演奏一样乐器。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萨克斯,认识萨克斯,喜欢萨克斯,学习萨克斯。

二、萨克斯名家简介

萨克斯虽为舶来品,但它在中国人手中仍如唢呐一样被吹得天花乱坠,感人肺腑,无论是中国乐坛,还是世界乐坛都出现了一些萨克斯著名演奏家,现一一介绍如下:

(一)迈克尔·布雷克

迈克尔·布雷克是继韦恩·肖特之后当代影响最大的一位萨克斯演奏家。布雷克对于萨克斯技巧的运用近乎完美,他对五声音阶、减音阶、增音阶的灵活运用,以及对上声部延伸音的巧妙强化、清晰的乐句诠释、戏剧性的强弱旋律都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

布雷克曾先后学习吹奏单簧管和次中音萨克斯,高中时改吹高音萨克斯。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他并未钟情于爵士乐,与他合作都是一些以R&B或摇滚为主要风格的乐队。1969年,他加入纽约一支具有融合爵士乐风格的乐队Drearns,又接触了传奇爵士大师贺瑞斯·席尔弗。在20世纪80年代他加入了融合乐团Steps Ahead,又与哥哥——小号手兰迪·布雷克联合组成一支名叫“Brecker Brothers”放克爵士乐队,20世纪90年代后,他们又将这支乐队改良为以酸爵士乐风为主的“Return of the Brecker Brothers”乐队。

(二)凯丽金(Kenny·G)

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1956年6月5日出于美国西雅图。少年时代在福兰克林读书,10岁时观看了一部音乐剧,从此开始迷恋上萨克斯。中学时曾试图进入一个爵士乐队,但没有如愿。根据母亲的意愿,他学了金融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财会系。凯丽金的音乐风格,使其成为近10年来全球最受欢迎的萨克斯演奏家。

在1997年以前录制出版唱片有

1.《KennyG》(1982)

2.《GForce》(1983)

3. 《Grarity》(1985)

4.《Duotones》(1986)其中一首名为“小鸟之歌”(Songbird)是为其女友即现在的妻子所作。

5.《Silhouette》(1988)

6.《Lire》(1989)

7.《TheCollection》(1990)

8.《Montage》(1990)

9.《DyngYoung》(1991)

10.《Breathless》(1992)

11.《F0rererinlore》(1992)

12.《Miracles,theWolidyAlbum》(1994)

13.《TherestbestofkennyG》(1994)

14.《inAmerica》(1995)此专辑未在美国发行

15.《TheMoment》(1996)

16.《TheMoment—KennyG》(1996)

17.《pastMoment—Kenny》(1997)

18. 《SixofHeart》(1997)

19. 《Haranas》(1997)

20.《KennyGsGreatestHits》(1997)

其最美专辑为《My Heart Will goon》

本尼·卡特

中音萨克斯演奏家、编曲家、作曲家、乐队指挥、一位不经常演奏的小号演奏家。本尼·卡特在所擅长的领域里一直就是最出色的几个人中的一位。至少从1928年开始他就成为了最优秀的爵士乐音乐家之一,而令人称奇的是,在1996年,他已经年满88岁高龄时,仍然上台演奏,而且精力和才智,丝毫未受年龄的限制。如果单单听他的演奏,而不是在现场观看,甚至会以为他是在鼎盛的三十年代的魅力。

他总是信心十足,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这反映出爵士乐的一种精神:如果是一位大师,当他在二十年后演奏同一支曲子时,他的演奏仍然能给人带来新的感受!爵士乐从来没有,也永远没有简单的重复。

创新是爵士乐的精神,这一切带给人们音乐的灵感,而灵感都是来自音乐家心灵的反思。同许多爵士乐早期大师一样,本尼·卡特学习乐器演奏基本上也是采取了自学的方式。在演奏一段时间的C调萨克斯之后,他开始演奏小号,并最终转向了中音萨克斯的学习,为他最擅长的乐队服务。1927年,Benny Carter录制了自己的首张唱片,合作者是查理·约翰逊的“天堂”乐队。1928年,他拥有了自己的首支大乐队。乐队的首演是在纽约的阿卡蒂亚舞厅举行的,初试身手,BennyCarler就大获成功。1930年到1931年期间,FletcherHenderson一直是卡特的合作者,而风靡一时的麦金尼的“摘棉花者”乐队也曾短期由卡特接手掌管。

在20世纪30年代初,卡特已经成为了与约翰尼·霍奇斯齐名的中音萨克斯演奏家,尤其是他现场演出更受到了爵士乐迷的广泛欢迎。他在编曲和作曲方面的才能为人称道,在技巧方面无可挑剔。他的小号演奏虽然机会不多,但却都非常精彩。本尼·卡特在乐队演出演奏方面,是一位全才,这在60年前,就已经是人们公认的事实。他录制过次中音萨克斯唱片,单簧管唱片,还有钢琴唱片,甚至于演唱也曾尝试过。1935年,正当摇滚乐正如日中天时,BennyCarter却到了欧洲。在伦敦,英国乐队指挥亨利·霍尔邀请他加入乐队。这就是英国著名的:BBC管弦乐队。在乐队中,卡特担任编曲,有了充分施展自己的编曲才华的机会。由于BBC乐队在英国的巨大影响,卡特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爵士乐也由此在这个欧洲的岛国传播开来。1938年欧洲政治局势动荡,大战一天天临近,甚为前途忧虑的本尼·卡特返回美国,重新组建了一支大乐队。乐队商业色彩很浓,重视流行性,超过了对艺术性的重视,最后于1941年宣告解散。在大乐队解散之后又组建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七重奏乐队。1943年,BennyCarter结束八年的飘泊生涯,选择了西海岸洛杉矾作为永久的居留地。然而对于一位成功的爵士乐音乐家来说,这里好像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他原打算在此安度后半生,这里竟然成为了他重新崛起的圣地。

20世纪40年代,美国西海岸成为了爵士乐新的中心,许多新的风格、新的流派都是在那里诞生,卡特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场所。在1943年电影《暴雨天气》中,他出演了一位鼓手,与另外一位大师范茨·Waller一道上了银幕。在此之后,他埋头苦干,专心为电影场担任配乐。在之后三年里,他曾经尝试重现昔日的辉煌,建立了一支大乐队。乐队阵容很强大。

然而并未如他期待的一样成功。最终他结束了尝试,放弃了努力,解散了这支大乐队,专心投入电影音乐的创作之中。卡特电影音乐创作的历史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在四五十年代,BennyCarter仍不时重操旧业,录制自己所擅长的中音萨克斯的演奏。他曾和爵士乐历史上的一支经典的乐队爵士爱乐乐团一道巡回演出,并曾参与过爵士乐著名的制作人诺曼·格兰兹的即兴演奏会的唱片的录制。这些都丰富了他辉煌的音乐历史。到了60年代中期,由于忙于日常任务,卡特很少有机会演奏中音萨克斯,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他才再次复出。他的演出和创作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这对一位已经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奇迹。

(四)坎迪·杜弗尔

是当代爵士乐坛不可多得的绝代才女。

杜弗尔从小便受到吹奏高音萨克斯的父亲的熏陶,寇曼·霍金斯、桑尼·罗林斯、德克斯特·戈登都是她心目中的偶像。由于父亲是荷兰一位很有名的乐手,杜弗尔很顺利的被介绍进入爵士乐界。她从12岁起便跟着Rosa King这位从美国流亡到荷兰的乐手的乐队演出。15岁组建自己的Funky Stuff乐队。由于个性突出,这支乐队还被著名摇滚歌手Madonna邀请参加她的欧洲巡演。因与Prince的合作而名闻天下后,杜弗尔得到音乐制作人DaveStewart的协助,录制了一些大受好评的乐曲。

杜弗尔在1991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她略带约克风格的萨克斯一经面世便带起了流行旋风,成为当代爵士一种重要的构成因素。之后推出的作品承接吸收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元素,显示了更为丰沛活跃的创造力。

主要专辑有:

1991Saxuality.Arista

1993Sax—A—Go—Go.ReA

1997Gititon.N2K

1994Candy—A—Go—Go.AristaJapan

1996BigGirl.RcA

1997FortheLoveofYou.RcA

1998TheBoesofCandyDulfer.N2K

1999WhatDoseItTake.N—Coded/Warloc

2001GirlsNigheOut.BMG

2001CandyLiveinAmsterdam.BMG

2003RightinMySoul.Eagle

(五)桑尼·罗林斯

曾三进三退乐坛,而每一次复出都面貌一新。他是爵士界最爱“自省”且多产的乐手之一,“主题式即兴演奏”更让其独步古今。

罗林斯最初学钢琴,16岁时改吹萨克斯。1949年,他与巴德·鲍威尔、J·J·约翰逊合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林斯大量吸收查理·帕克、桑尼·史蒂特等萨克斯名手的演奏技巧和即兴风格,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迈尔斯·戴维斯、瑟隆尼斯·孟克合作时,他的地位已经不容小视。罗林斯不久即离开乐坛,1954年再度复出时展现了更为惊人的创作力。

20世纪50年代末,罗林斯感受到约翰·科特恩的压力,再次宣布退隐。1961年他与吉姆·霍尔一起组建了一只四重奏乐队,这时他也接受欧涅·寇曼的革新思想,演奏风格变得愈加强烈和随意。1968年,罗林斯第三次离开爵士乐坛,人们已经对他的不断退出、沉思、复出的风格见怪不惊了。当他1971年挟着带有R&B及流行元素的新的乐风又一次出现时,人们已经为他在艺术上的执著所折服,他这种不断试图建立新风格、开拓新天地而寻求好音乐的精神更为后来的爵士乐手们争相效仿。其主要专辑有:

1954 SonnyRollinsPlaysJazzClassice.Prestige

1954MovingOut.Orig.Jazz

1955TakingCareofBTusiness.Prestige

1956SonnyRollinsPlusFour.Prestige/OJC

1957 A1ternateTakes.Contemporery

1958FreedomSuite.Riverside/OJC

1962rheBridge.B1uebird/RCA

1966Alfie.Impulse

1972NextAlbum.Milestone/OJC

1999ANightattheYnlageVanguard[2CDSet]

[live].BlIaeNote

(六)科特兰(JohnColtrane)

近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爵士乐人、爵士乐历史上最伟大的萨克斯演奏家之一,尤其次中音萨克斯演奏堪称独树一炽。科特兰对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其他的爵士乐音乐家不同,JohnColtrane的风格是平稳地演变。音乐生涯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早期(1947年到1954年);探索及风格形成时期(1955到1956年);编曲创作时期(1957年至1959年);古典四重奏时期(1960年到1964年);前卫派时期(1965年到1967年)。

JohnColtrane出生北卡罗来纳州。最初演奏中音萨克斯。在军队服役期间,曾经在海军乐队演奏。

1946年,他以个人名义录制了四首歌曲,在当时未能引起任何反响,但却坚定了科持兰从事音乐的决心。从此之后,科特兰在费城定居下来,他先后和几支乐队一起参加演出,在同埃迪·文森合作期间,他转向次中音萨克斯演奏。1948年到1949年科特兰加入了DizzyGil lespie的大乐队,1950年至1951年期间,他是吉莱斯皮六重奏的成员。此后,他先后同盖伊·克罗斯、厄尔·波斯蒂克、约翰尼·霍金斯合作。

在1955年,他曾同吉米·史密斯在费城合作过几个星期。一系列的合作丰富了科特兰的音乐经历,正是这不平常的八年为科特兰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初,科特兰一直默默无闻。然而,慧眼识才的戴维斯发现了这位28岁的次中音具有非同寻常的声音,甚至有些时候,科特兰的观念远远走到他的技巧的前面。

戴维斯敏锐地察觉到他身上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吸收科特兰加入自己的乐队。科特兰技艺日臻完善。1956年,他已经成为顶尖的青年次中音萨克斯演奏家。在古典风格重奏中,科特兰与雷德·嘉兰、保罗·钱伯斯和菲尔·乔·琼斯一道演奏,并担当重要角色。

1955年至1956年,他和戴维斯一道为显赫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并开始在许多即席演奏会中崭露头角,担当主要角色。此时他的个人风格已经初步形成。1957年因为吸食海洛因,被戴维斯解雇。离开戴维斯乐队的科特兰永远地戒掉了这个恶习,显示出他过人的毅力。钢琴家特洛斯·蒙克在成立自己的四重奏组时,邀请了科特兰加入。两人合作长达数月,同时极大加速了这位次中音萨克斯演奏家的成长。

1958年初,科特兰重新加入了MilesDavis的乐队,此时科特兰已经成为了爵士乐界当之无愧的首席次中音萨克斯手。在其后和戴维斯合作的两年中,波普爵士乐的和弦即兴演奏终于在科特兰的努力之下,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真正将音乐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著名作品《巨人的脚步》就是这个时期的佳作。

1960年,对于成为一名指挥期待已久的JohnColtrane决定离开戴维斯,MilesDavis终于不情愿地放他走。

科特兰的发展方向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从尽可能多地采用和弦,开始转向充满热情地演奏一两个和弦的即兴伴奏,因为他感到前者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必须寻找新的突破。他雇了钢琴手麦考伊·泰纳,鼓手埃尔文·琼斯,贝司手吉米·加里森。这些一流的乐手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带来了全新的声音。此时,科特兰已经拥有完全的录制他想录的东西的自由。他开始在演奏次中音萨克斯同时,演奏高音萨克斯。他甚至请来了曾与之合作过的迪克西兰爵士乐的大师西德尼·比彻,尽管史蒂夫·莱西已经开始专攻于此。科特兰于1960年为亚特兰蒂克唱片公司录制了《我之所爱》。1961年到1964年,JohnColtrane继续改变他的风格特点。他吸收了埃里克·多菲进入乐队。并在1961年下半年广泛地为前卫村唱片公司录音。他的广泛探索被一些保守的评论家称之为反爵士乐。这是因为他的音乐探索完全背离了传统爵士乐的固有观念。

他和DukeEl ling ton的四重奏在一个民谣节目中共同录音,还曾和约翰尼·哈特曼合作,他的演奏自始至终都是非常悦耳动听。现场演出中,他依然在执着地探索。他的演奏总是强烈的、有时独奏会长达45分钟之久。1964年他录制了日后非常流行的名曲《至高无上的爱》,反映出他对东方宗教的兴趣。1965年,科特兰的音乐发生了变化。在阿奇萨普和帕罗阿·桑德斯、艾伯特·埃耶勒强烈的、奔放的无调性演奏的影响和激励下,科特兰放弃了大多数旋律,而转向热情声音方面的探索,此时的科特兰已经完全改变了从前的古典唯美的风格。1966年,科特兰自办一个五人组合,其中包括妻子爱丽丝(担任钢琴手)、桑德斯、阿里和孤独的留剩人员吉米·加里森。在一次去日本演出成功之后,科特兰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1967年7月17日因患癌症逝世。

(七)西德尼·贝彻

美国人,高音萨克斯演奏家和单簧管演奏家。他最早演出是在哥哥生日晚会上,这是他第一次和成人一起演奏,当时弗雷迪·科帕德乐队的成员被请来助兴。乐队的演奏非常精彩,贝彻几乎入了迷,他抑制不助演奏的冲动,拿出了哥哥送给他的单簧管,开始演奏,起初,他站在厨房的门口的角落里,后来乐队的乐师们总觉得自己的音乐有点儿怪,他们把这个蹩脚的演奏者找了出来,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中的一人笑着说:“你虽然年纪不大,声音可真不小。

我们都听到了你的演奏,说实话,糟透了。”人们把他领回了厨房,他们给这个小家伙拿了一把椅子,还给了他一杯酒,围在他身旁听他的演奏。这就是这位早熟的音乐家最早的演出。1917年他来到了芝加哥,1919年他加入了威尔·马里奥思·库克的管弦乐队,他同库克的乐队一道访问欧洲,获得了著名的指挥家厄内斯特·昂塞麦的高度评价。还是在海外期间,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在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件乐器,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立刻买下,并开始试着演奏,这就是他后来一直演奏的高音萨克斯。回国之后,1923年贝彻同克拉伦斯·威廉斯录制了他的首张唱片。其后两年的录音中,他采用了布鲁斯歌手的演唱作为背景音。他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相互影响,演奏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独奏。

他同另外一位爵士乐的巨人DukeEllington也有过合作,当时的埃林顿还不甚知名。然而西德尼·贝彻并未在美国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再次来到了欧洲,在各国访问演出,最远时到过俄国。但是他的决定并不总是正确的,这个生性好动的人在欧洲招惹了一连串的麻烦,他先后被英国和法国政府驱逐,他甚至曾在十月革命之后的莫斯科,教一位显要人物吹奏萨克斯,据说此人与“007”系列片中的上司“M”一样神通广大。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西德尼是一位孤独者。几乎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结果总是不欢而散,只要他在场,他永远是主角,永远是领奏者,其他人只能依从他的方式,作陪衬。在自我为中心的爵士乐坛,爵士音乐家发现与他们合作的经纪人往往把他们视为音乐怪物。为了死去的雨果,法国人重新开放了万神殿;为了贝彻,他们树立起雕像。20世纪30年代,对于贝彻来说是一个相当平淡的阶段。他和诺布·希西勒合作过,也曾经同新奥尔良“脚炉”乐队举办过一次非常精彩的演奏会。他还曾经开过一家自己的裁缝店,这家店并不是因为为他嫌了多少钱而出名,而是因为在那里经常有精彩的即兴演奏会。

1938年贝彻《夏日》成为了热门曲。1945年他试图组建一支自己的乐队,然而却未能选择合适的伙伴。

1949年,看似好运气已经彻底终结,生活却发生惊人的戏剧性的变化。他被邀请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萨勒·普莱耶爵士节,故地重游,心中凭添许多感慨,他决心在此定居下来,把这座使他成功,又看他失败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归宿。在许多年里,在自己的祖国几乎没有什么人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对于他和乐团音乐好像是陌生人一样。然而在巴黎远离他家乡的异邦,人们不仅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且尊重他,把他看作一位有才能的艺术家。

(八)霍金斯(ColemanHawkins)

爵士乐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次中音萨克斯演奏家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演艺生涯从1925年至1965年持续了整整40年,在此期间他的技艺堪与任何一位同行抗衡。ColemanHawkins从5岁起,就开始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在7岁时他转向大提琴演奏,两年后开始演奏次中音萨克斯。在当时,萨克斯仍被人们视为一种新鲜玩意,只是在歌舞剧演出或者作为长号的代用品在乐队中偶尔使用一下,这与其今日在乐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相比,实在是难以想象的。霍金斯积极探索自己独特的声音,他选择了萨克斯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年仅12岁的他开始了职业演奏生涯,那一年,玛咪·史密斯雇佣他在堪萨斯城的剧院舞池中演出。

1923年8月首次灌制唱片,合作者是FletcherHenderson。终于,在汉德森的乐队中,霍金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24年1月,汉德森组建自己的大型管弦乐队时,霍金斯是他的明星次中音萨克斯。汉德森的大乐队是那个时期最为著名,最为成功的乐队,他们的成功使霍金斯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爵士乐坛。

1924年,霍金斯已经被公认是最好的次中音萨克斯。

然而自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加入了汉德森的乐队之后,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阿姆斯特朗的天才的演奏和歌唱,迅速之间夺走了霍金斯在乐队中主角的位置。1925年,霍金斯已经成为一位真正重要的独奏家,一位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演奏家。他在弗莱彻·汉德森的管弦乐队中一直呆到1934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成为了次中音萨克斯演奏的权威。在和汉德森乐合作之外,霍金斯有时和布鲁斯歌手再度合作,重温昔日的时光。他曾经和麦金尼的“摘棉花者”乐队合作过。在1929年,他和雷德·麦坎奇录制了第一首古典民谣。1934年霍金斯厌倦了在汉德森乐队中艰难奋斗的生活。于是他转向欧洲寻求发展,海外的生活整整持续了5年,最初他在英国和杰克·海尔顿乐队合作,之后自己独自一人辗转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

随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临近,1939年霍金斯返回美国。尽管5年时间时过境迁,霍金斯仍然证明了自己是最棒的次中音萨克斯演奏家。但在几次现场即兴演奏会上仍然宝刀不老。是年录制《灵与肉》也许是他最佳的一张唱片。然而随着战争到来,爵士乐音乐家处境也变得愈发艰难。1940年他领导了一支大乐队,但以失败告终。后来成为了纽约五十二大街的常客,他一些最好的唱片是40年代初录制的。1965年,年事已高,开始失去对生活的兴趣。终日以酒当食,身体迅速垮掉了。唯一令人惊奇的是1969年初爵士爱乐乐团演出,他表现得非常出色,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大师应有的水平。然而,遗憾地,这是他人生最后三年半中仅有的一次精彩。

(九)杜银蛟

极具音乐天赋,幼年时曾学习过二胡、小提琴等乐器,受到民族和西洋音乐的熏陶。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并很快在军乐团中脱颖而出。1994年、1999年两次参加了国庆大典阅兵式,曾多次随团出访演出,现任军团三队萨克斯首席。

近年来杜银蛟一直活跃在古典、现代萨克斯演奏与教学最前沿。从1991年至今先后出版了《萨克斯管演奏实用教程》、《萨克斯管中外名曲集》等教材及与之相配套的音像教材,并录制了多张个人独奏专集。

1992年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先后组建参加了“广角”、“天场”、“非洲”等爵士乐队及金号角大爵士乐队。在演出之余,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杜银蛟是中国最优秀的萨克斯(古典爵士音乐)演奏家。

(十)范圣琦

国家一级演员、民盟盟员。中国音乐家音乐协会会员、交响乐爱好者学会理事、关心下一代工程艺术团独奏兼艺术指导、首都萨克斯重奏团团长、中国国家体操艺术顾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老树皮爵士乐队队长。经常在国内外进行演出。刘元从小跟父亲刘风桐学习中国民间音乐唢呐专业。1975考入北京艺术学校,1979进入北京歌舞团,1981随北京歌舞团出访法国、瑞士、比利时、摩纳哥等欧洲四国。

1984开始自学萨克斯,并与崔健等人组成“七合板”乐队,1986年与张永光、埃迪、布拉士组成“ADO”乐队,1988参与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唱片的录制,1989年2月参加崔健与“ADO”《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北展演唱会;参加英国亚洲流行音乐节,参加法国《布日之春》国际摇滚音乐节,1990与“ADO”参加“1990年北京现代音乐会”,同年录制《ADO》唱片,1992年1月录制个人专辑,并再次与崔健合作参加国内外各地的演出活动至今。

(十一)谢德骥

现任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萨克斯副教授,雅玛哈萨克斯和万多能(Vandoren)哨片公司的代言人。

有三家唱片公司(CrystalEnharmony和RIAX)至今已发行了独奏专辑。这些唱片包括大量传统曲目,也有许多作品,比如捷克新锐作曲家费尔德专门奉献的《中音萨克斯管奏鸣曲》(AltsaxophoneSonatabyFeld)评论家保尔·瓦格纳对谢德骥的专辑作出这样的评价:“谢已经确立了一个萨克斯杰出艺术家的地位,他对乐器的控制力令人难以置信,吐音非常清晰,无论速度多快都不觉得赶。而谢的演奏最精彩的方面是他强烈的感染力,其充满幻想力的音乐能自始至终将听众卷入无尽的想象之中”。

谢德骥曾获得“香港音乐演奏基金会奖学金”、“印地安那大学马瑟·穆尔萨克斯管奖学金”以及美国“国家优秀学者联盟奖学金”。曾经是“印地安那大学萨克斯管协奏曲比赛”最年轻的获胜者,在赢得了“纽约国际艺术家比赛”之后,成功地成为卡内基音乐厅的首演。<</p> AwpxnWD0BVyNES8mV87iPc7I6tLtEr1SWMfSjkAjHjqNJba331qMky7fFJQFVb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