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善于在大局中捕捉商机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重要的,对于商人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商业的利润来源于买卖之间的差价,因此,商人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形势,学会在大局中捕捉商机。

有的商人是“聪明”,也就是“耳聪目明”,“聪”是指耳朵听得清,“明”是指眼睛看得见;而浙商的“聪明”却是“智慧”的代名词。浙江商人往往能够观测好大的局势,也能管理好自己的小圈子,他听到的信息多,见到的信息也多,自然送上门来的机遇也就多。那些充耳不闻的人,接收不到信息,就不可能得到商机,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善于捕捉商机是一个商人的必备能力。

1995年的一个夏天,温州商人罗云远和一大帮朋友一起吃饭。在推杯换盏间,罗云远随便问一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朋友,下一步有什么动作。那位朋友说,湖北省电网马上要开始改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云远心想:湖北政府要改造电网,肯定离不开电表、电线、电缆之类的产品。每家每户都需要电表,这可是一块大“蛋糕”呀!想到这里,他心里乐开了花。

于是,罗云远赶紧赶到浙江老家,找到一家中外合资的五金厂,签到了该厂电表在湖北地区的独家代理权。当时,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商机呢,因此,罗云远的谈判不费一点周折。

后来湖北电网改造的消息正式传开的时候,罗云远手上的优质产品已成为湖北地区的畅销产品,其他人再想要从浙江进货的时候,独家代理权已经被罗云远签走了。

在湖北电网改造的五年当中,罗云远的销售额达两三千万元。因为他善于捕捉商机,让他狠狠地赚了一笔。

看来,浙商的脑袋里装了很多东西,一个在别人看来不重要的信息,到了他们的耳朵里,经过“加工整合”就变成了有用的商机。

正像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兼沈阳温州商会副会长曾昌飚的座右铭那样:只要跟着大的经济形势走,有自己的想法,努力去做,就没有一个理想是不能实现的。他曾说:“温州商人既能住酒店又能睡地板。早期来沈阳时,大部分温州人干的都是别人很少干、不愿干、嫌脏怕累的零活儿,卖的是别人嫌钱少不愿卖的小商品,但我们不怕活累、不怕利小,踏踏实实地去做,正是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才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过程,还从中看到了商机。现在我承包了平壤百货大楼10年的经营权,别人问我要是朝鲜情况变得不利了怎么办?我告诉他,我们温州商人就算是在伊拉克的硝烟炮火中也能嗅到商机,而且拎起包就直接奔向目标去了。”事实上,他正是这样做的。

1997年,曾昌飚第一次去朝鲜考察。当时的平壤供电严重不足,晚上一片漆黑。他还发现朝鲜人民的物资严重缺乏,朝鲜阿妈妮身上穿的白衬衫由于没有肥皂清洗,显得很是邋遢。

当时的朝鲜政治气候和经济环境还不适应投资,人民币兑换朝元的官方汇率远低于两种货币间的合理汇率,进口关税极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强。精明的曾昌飚一直在等待机遇。

2002年开始,朝鲜政府就大幅度地提高了物价和职工工资,同时允许个体经营、商店租赁、土地承包,设立经济开发区,企业也实行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在2003年9月确立了“经济政策调整”,曾昌飚感到,机遇终于来了,而且这个机遇是朝鲜政府提供给他的。

经过实地考察,曾昌飚发现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平壤第一百货大楼里面竟然空空如也。于是,他决定把它作为进入朝鲜市场的切入点。曾昌飚认为,朝鲜市场的利润空间很大,当时一个打火机在温州只卖0.5元,在朝鲜就能卖3到5元。而且,朝鲜政府只收取5%的进口关税和5%的所得税。于是,曾昌飚果断地签订了10年的承包权,并投资5000万元对营业面积3.6万平方米的大楼进行改建装修,然后就开始在朝鲜的土地上大干一场。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他成功了!

社会上有创业梦的人很多,那些在写字楼里朝九晚五的人,那些在小作坊里兢兢业业的人,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呢?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成功的商人总是善于洞察市场的变化,研究市场发展的规律,准确地把握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引领市场潮流,并占据市场制高点,使自己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浙商正是一群有着敏锐洞察力的商人,他们通过洞察市场变化,准确的定位自身,同时,把握好发展的方向,在市场中抢占有利地位,创造着自己的财富。

善于捕捉信息和抓住机遇,又善于随机应变,这就是浙江商人。他们审时度势,头脑灵活,别人不敢想的事情,他们敢想,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敢做。他们认定的是:把握好经济走向,正确的抉择加上踏踏实实的作风就能赚到属于自己的钱。 gFSUNl41kQOvwwCB6Tx92liPOEvy4Jsf/KZLxZdtnz7NyaBh1oApQd9ST3VHuY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