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黄页,马云梦开始的地方

马云一直梦想着创办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但是他的身份还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他一直在犹豫该不该辞职。因为大学英语教师这份工作毕竟是个铁饭碗,万一失败,还可以有份稳定的工作做保障,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马云在校园里遇到了英语系的系主任。当时系主任骑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把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系主任叫住马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英语教师是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干吗要辞职去从事其他工作?

马云看到系主任的样子,看到他自行车上挂着的那两把菜,突然明白过来:如果我继续在学校待下去,那么他的现在就是我的“前途”了。于是,马云迅速地做了决定。

回到杭州的当晚,马云就迫不及待地干了一件“大事”,他宴请平时交情最深的24个朋友到他家里“开会”。这24位朋友,都是马云4年来在夜校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

马云对他们说:“我要辞职,干Internet。”马云开始宣讲Internet。马云讲了整整2个小时。马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同样糊涂。

马云讲完,朋友们问了5个问题,马云都没答上来。23位朋友反对马云干Internet,“你开酒吧,开饭店,办个夜校,都行。就是干这个不行。”只有一个人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

马云没听他们的,第二天一早,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1万多元,凑足2万元。然后,马云给杭州电子工学院计算机教师何一兵打了电话:“你听说过Internet吗?我们一起干Internet吧。”

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3名员工是马云、马云的夫人张瑛和何一兵。此时离中国电信的互联网开通还有4个月。

1995年5月9日,中国黄页上线,马云开始从身边的朋友做生意。他的生意经是,先向朋友描述Internet怎么怎么好,然后,向他们要资料,通过EMS寄到美国,美国的合作伙伴将homepage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朋友看,并告诉朋友在Internet能看到。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

由于不能实际地看到,朋友怀疑马云在编故事。马云说:“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打电话,给德国的朋友打电话,或者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他说没有,那就算了;如果他说有,证明是有了,你要付我们一点点钱。”中国黄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一个homepage3000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2万元,其中1.2万元给美国公司。

1995年,互联网上的中国网站太少,所以,中国黄页的效果很好。望湖宾馆是当时网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国宾馆,时逢世界妇女代表大会,许多世界妇女代表到杭州后,专程过去看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上线之后,留的是家里电话,于是总有业务咨询电话在半夜三更打过来。

经历了风风雨雨,马云的中国黄页越做越好,越做越厉害,到1995年8月,中国电信开始在上海做了,马云也马上紧跟着做。马云说,当时他们的注册号是第七号。那时候拨号用长途,他一点儿都不懂用PPT,要写下一大堆的东西。

从此,马云挺直了腰,也开始有了收入。他们在全国27个城市一个一个地开拓业务,在所有没有互联网的城市,他们都被视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说服记者。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

在成功地发布了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后,中国黄页开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了。就在1997年年底,网站的营业额竟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元!追溯起来,阿里巴巴网站的雏形应该就是中国黄页网站。

马云的成功,得益于他那个极其出色的团队。当初,在那个房间里,后来被称为“十八罗汉”的创始人并未聚齐。当时,戴珊正在老家海南过春节,孙彤宇、彭蕾也身在重庆。

1996年年初,杭州一场招聘会现场,一个学生走到一个人数不多的公司面前,想咨询一下情况。这家公司叫中国黄页,负责面试工作的,是它的技术总监何一兵。这个学生又是谁呢,他就是阿里巴巴大名鼎鼎的李琪。那年,李琪刚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回到家乡杭州探亲,无意中看见这场招聘会。这次是中国黄页第一次大规模招新人,几天之后,李琪就到中国黄页去上班了。

后来,马云去美国出差(当时中国黄页的服务器在美国),把李琪也带上了。在那里,他们一起参观了中国黄页租用了1年多的服务器,并到硅谷考察,参观了当时蒸蒸日上的网景、雅虎等公司,接触到许多国内没有的新东西、新技术。

回国后,李琪立即着手建设中国黄页自己的网站和服务器,并很快做出了中国黄页自成立以来自主开发的第一个页面。马云说:“那时候第一个网页做得丑死了,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毕竟能够自己做网页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跟合作伙伴断绝了关系。”

另一个要提到的重要人物,叫孙彤宇。

孙彤宇当时在杭州一家小广告公司上班。有一天在报纸上他发现了一篇报道——《中国黄页闯世界》,广告人的敏锐直觉告诉他,“这有可能是个大客户。”放下报纸,孙彤宇立马去拜访中国黄页,想“搞定这个大客户”,为其做广告宣传。

孙彤宇敲开中国黄页的大门以后,就开始跟副总何一兵谈,而马云则坐在他们的对面听。孙彤宇的热情与敬业深深吸引了马云。几天之后,孙彤宇就接到了马云的电话:“小孙,我觉得你是个很有潜力的人才,来中国黄页发展怎么样?”

1996年的4月份,孙彤宇加盟了中国黄页。孙彤宇加入中国黄页后,充分展示了其在策划、宣传和业务推广上的天分,为中国黄页后来的市场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如此,他还极力鼓动自己的女友彭蕾也加入中国黄页。这样,彭蕾成为马云手下一员叱咤风云的得力“女将”。

后来,陆续加入中国黄页的还有马云的学生蒋芳(1996年5月进入中国黄页)、后来被蒋芳冠以绰号“吴妈”的网络高手吴泳铭(1996年年底进入中国黄页)、韩敏(1997年进入中国黄页),以及后来历任阿里巴巴销售总监、资深总监的谢世煌。

从杭州城开始,马云就吸引了这些后来跟随其先后北上、南下的亲密伙伴,而日后常被人们提起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也是从中国黄页时代开始陆续发展起来的。 5H3eRFgZbCfgBac7TZFgy8e7Nlro4c3HHttq8W1oEsinMif0lz14pvJnI0UaoE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