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云艰难的大学路

初升高时,马云连考2次都名落孙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数学太差。马云自嘲说:“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与脑袋太小有些关系。”“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地想问题,你连提3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18岁那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在报考志愿表上填了让自己无比自豪的四个大字:北京大学。结果,那一年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落榜后的马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也没那个好命。

马云是个闲不住的人,考完试后,他准备找个零活赚点钱。他和表弟去西湖边一家宾馆应聘,想做个端盘子、洗碗的服务生。结果,表弟被顺利录用了,他却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个儿矮、又瘦、长相难看。无奈之下,马云只好去寻找那些不要求长相好看只要求有力气就行的活儿干。通过父亲的关系,他找了家杂志社,为他们打零工。

在那些辛苦的日子里,马云显得很迷惘: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要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吗?有一天,在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时,他捡到了一本书——陕西作家路遥写的《人生》。闲暇时,马云随手翻阅此书,很快就被这部作品吸引住了,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正如孟子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20多年以后,马云回首往事时感慨道: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马云下定决心:再战高考!于是,在他19岁那年,信心十足的马云终于再次走进高考的考场。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19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一边打工,一边复习。20岁那年,马云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几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几个公式一个一个套。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79分(那时,数学一科满分是120分)。

高考成绩出来后,马云知道,自己即将跨入大学校门了。不过,若以总分计算,他的成绩只能上专科。就在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学院读专科时,令人惊喜的事发生了。由于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刚刚升级到本科不久,当年的本科专业居然出现了报考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的情况。于是,为了完成计划,外语系的领导们破例作出了让部分成绩优秀的专科生“直升”本科的特殊政策。就这样,在专科生里英语成绩最好的马云,幸运地被调配到了本科专业。

就这样,马云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入学后不久,马云就参加了学生会,之后他当选为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再过不久他又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

大学4年里,最让马云欣慰的是,他找到了可以与自己相守一生的人,也就是他日后的同事、创业伙伴兼人生伴侣——张瑛。

张瑛是浙江人,与马云是同学。他们在大学一年级时认识,由相识、相知到相爱,两人共同走过了相濡以沫的日子。多年以来,张瑛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鼓励着马云,并最终与他相依相伴,成了马云忠实的人生伴侣和得力的事业伙伴。毕业之后,他们很快就领了结婚证。张瑛在后来曾这样回忆道,“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几年以后,马云回到母校演讲。此时的他,不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家,还是母校的特聘教授。马云动情地说:“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可是我创建阿里巴巴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多的经验教给学生。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东西,我爱教书。但是我想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0年以后,我马云是否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因为大学生学习的不光是书本的知识,还有社会实践。不论我事业成功与否,将来我再回到讲台的时候,至少我会比大学里其他老师多了一些经验。” HYC0hIuKIOcQce8MdI/6ixOAFnPbyc2LWOACvwwljNSFoNfBCA14PJIkvNk54z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