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战场上,任何决策都离不开分析。如果你有一种高超的分析能力,你就能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才有利于做出英明的决策。有了这个决策你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就这样环环相扣,精密地操纵下去,你说能有不成功的道理吗?
但在分析事物的过程中要有一种缜密思维,一次就把问题分析透彻,即看问题要看到它的骨髓里边去。这样做出的决策才是最具影响力的。如果你分析问题浮浅,做出的决策往往也是不可行的。事物的成功机率当然也会很低。请看一下下面的故事吧。
1945年,一位21岁的匈牙利小伙子,身上只带了5美元来到美国闯天下,最后竟成了百万富翁。他到了美国后不断地调换工作,他说那些工作除了能果腹外,都不能展示他的能力。
有一次,他到一家生产日用品的工厂应聘,这家工厂只缺搬运工,而搬运工的工资是最低的,出乎意料的是他答应了,并彬彬有礼地问老板:“你的工厂什么时间开门?”
“早上7点30分。”老板说,“不过,你8点来也没关系,来早了没有东西可搬。”
第二天早上7点30分,当老板来开门时,他已站在门外等候。他帮老板开门,并帮他做了一些每天的零碎事件。晚上,他一直工作到9点工厂关门时才离开。
上班第一天,他并不多说话,只是埋头工作,除了本身应做的以外,凡是他看到需要做的工作,总是顺手把它做好,就好像这个工厂是他自己开的。
经过了十几天,小伙子赢得了老板的绝对信任,老板决心把这份生意交给他打理。
自此以后,他的周薪由30美元一下子加到了175美元,几乎是原来的6倍。这样的高薪并没有把他留住,半年以后,他交了辞呈,决定要去当推销员。老板十分诧异,百般挽留也无济于事。
两年以后,他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推销网,据估计,很快他就会进入收益期,其每月的收入将在2000美元以上,会成为当地收入最高的推销员。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却把整个推销网络转让给别人。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大傻瓜,更让人惊异的是,他把辛辛苦苦开创出来的事业卖掉,反而去收买了一个面临倒闭的工艺品制造厂。
他做出这样的决策让人很费解,原因是他整个打破了常规。人们都猜疑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答案可以从下面的记叙中找到。
他找到这个厂的主要股东,愿意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股份,而如果等这家工厂破产,他只需花不到一半儿的钱就能买下,所以大股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吃了这么大的“亏”,只提出两个条件:一,不负责公司旧的债务,他接手后的亏损由他自己负责;二,他虽然只占了20%的股份,但如果这个公司将来挣了钱,他的利益要占90%。大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说服其他股东接受了,在他们看来,他是个十足的傻瓜。
然而一年后,大家才发现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傻瓜”。在他的领导下,这家工厂起死回生。
他成功的奥秘在于他接手公司后,不是盲目改革,而是先仔细分析了公司的每一项作业程序,由定价到销售,由生产到管理,每一项决策都是由他亲自拟定后下达的。然后,他又针对公司的缺点,做了一系列的调整。
首先,他裁减了大批职员,把留下来的管理人员的职权和工作量加倍。当然薪水也是以前的两倍。被裁减的人觉得这个公司不值得留恋,被裁后毫无怨言;而留下的人,由于待遇提高,也增加了责任心。
第二步:他又做出了违背常理的决策——提高产品价格。有人担心,生意刚好一点就加价,会把顾客吓跑的。“不会的,”他很有信心地说,“我卖的不是日用品,消费对象并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家庭主妇。只要产品精美,服务周到,客人不会在乎贵一些的。工艺品这一行,不能随意降价,给人一种‘先买吃亏’的印象。”
“比如说,你家里买某公司的一套屏风,价格1000美元,有一天你到朋友家里去玩,看到与你家里那套产地、质量完全一样的屏风,只花了800美元,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你对这家公司有何感想?”把相同产品价格统一,是他分析前任失败而得出的经营艺术品的不二法则。因为这些东西摆在客厅里,常成为来往客人的谈话对象,而这些评语加在一起的力量,往往会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
5年以后,他在工艺品市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又开始寻找新的挑战。接着他买下了一家玩具公司。
这家公司比他买下来的工艺品制造厂的情况还坏。然而,他的兴致特别高昂。他还是采用老办法,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仔细分析,然后对它们分别做出决策。不到6个星期的时间,这个公司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经过半年有计划的改革,以及他针对这个公司存在的缺点所进行的“对症下药”,这公司又开始挣大钱了,也就是说他又创下了一个奇迹。他就是美国商场中的“常胜将军”道密尔。
道密尔的成功秘诀就是仔细分析这些公司存在的失败原因,把一些总结成功的经验为己所用,使自己在商场中的竞争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有了这样强的竞争能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英明的决策都是产生在仔细分析之后,分析问题不仔细、不透彻,决策也就谈不上英明,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不这么容易了。所以,你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仔细,决策问题的时候要英明。如果真是到了这种境界的话,也就成为一个熟练的团队管理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