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心神的主宰者 |
道寂静无声而没有形迹,变化万端而没有常规,它与生死相依,与天地并存,与神明同往!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包罗万象,不知归宿,古代的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庄周听说道术就喜好它。他以悠远的论说,广大的言论,无拘无束的言辞,常放任而不偏执,不持一端之见。他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严正的话,用无心之言来敷衍,引用格言使人觉得真实,运用寓言来推广道理。独自和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是非,与世俗之人和睦相处。
对于庄子的道学,王阳明认为他多了一点神秘色彩。王阳明的理解是: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超出万物的范围之外,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庄子同时也在这个观念里告诉我们,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也可以转化成无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王阳明说:人们无必要去论庄子是唯物还是唯心,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却值得欣赏。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做一个伟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独立,顺应天地之道,在有为无为之间,顺其自然,平和地看待万事万物,清不喜、浊不嫌,不去责备世间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与大众融洽地相处,身处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
其实,一个人要达到王阳明所说的这种境界,他的心灵就能获得大自由、大自在。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调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因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缺乏,苏东坡身为知州,还时常挖野菜做口粮。人们都认为东坡先生过得肯定很苦,不快乐。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不但长胖了,已有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
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这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我还可以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
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过着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境界呢?在王阳明的哲学里,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观点:
第一,以平等心态看待每一个人。中国有过数千年专制统治,人们习惯于用高低贵贱来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这就难免经常心态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与众人平等的地位,就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但是,人处在社会上,财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能获得平等的心态呢?
人生也是如此!有时候,这拨人浮上来,那拨人沉下去;有时候,那拨人浮上来,这拨人又沉下去。社会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其实,无论这只红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红薯,大同小异;无论这个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真正获得平等的心态。
第二,宠辱不惊,淡然处之。每个人的修养不同,有的人修养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养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养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对待;在修养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对待。为此沾沾自喜或愤愤不平,毫无必要。一个人只要确定自己所言所行没有过错,不论别人的态度如何,都不妨淡然处之。
第三,不执着于对和错。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人们习惯于争论谁对谁错。有时候,这种争论只会错上加错。所以,与其执着于对错,不如考虑如何改正错误。只要能使事情好转,即使一言不发又有何妨?
第四,保持内心的平静快乐,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顺有逆,把它们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着顺境时得意洋洋,逆境时垂头丧气。
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游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毫不在意,有名无名也不在乎,贫富得失淡然处之,怎么会不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