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庄子说,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不流动也就不会纯清,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所以说,纯净精粹而不混杂,静寂持守而不改变,恬淡而又无为,运动则顺应自然而行。

对于庄子的这段话,王阳明是这样解释的:“水的本性是清澈平和的,如果搅动它就会变得混浊,如果堵塞住不让它流动,它也就不会纯清了。这和人心是一致的。”在王阳明看来,人心的本初都是清静明澈如水一样的,但是流落于世,渐渐被欲望所迷惑,就像是往水中倒进了泥沙一样,也就渐渐变得混浊起来。只有懂得顺应天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重回当初的澄澈。

其实名利富贵这些欲望就是人心的杂质。人心重回当初的澄澈,也就是视名利若浮云,名利最多也只是投映在水面的影子,而触不到他们内心。

清朝时,出身于农家的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过较正规的儒家教育。

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穷得连门墙都没有,只有三间破草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于成龙从山西老家带来的一位仆人忍受不了这样的清苦,就对于成龙说:“当官如果是这个样子,还有谁愿意当官呢?你应该请求调离此地,否则还不如回老家呢。”

于成龙说:“我本来就是农家子弟,现在能当上知县,为百姓做事,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和这里的百姓相比,我们并不算清苦,你就不要抱怨了。”

于成龙知足常乐,为百姓到处奔走。他那个仆人见劝不动他,又不甘心跟着他吃苦,竟然偷偷逃跑了。

罗城的百姓见于成龙是真心为他们办事,便自发地前来看望他,有的还给他带来了一点钱物。于成龙说:“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少钱,你们的心意我领了。钱物我绝不能收下,这是我做人的准则啊!”

罗城百废待举,于是,于成龙一边着手消除内忧外患、安定社会,另一方面又开始招募流民,恢复生产。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康熙六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省惟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

后来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陆道道员,驻地湖北新州。在湖北期间,无论地位和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然心清如水,保持了异于常人的艰苦生活作风。

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离湖北时,依然一捆行囊,两袖清风,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虽然官阶越升越高,但他的心却没有被宦海中的各色欲望所腐蚀,仍然是那样清澈,没有混杂,始终活泼地流动着,充满了盎然生机。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在官场上,最开始时的那片清正廉明之气是很难保持长久的,是很容易就被官场上的一些恶习所污染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够清净,如果都能像于成龙那样,心如水质一般的清澈,便是有泥沙倾倒下来,不过是晃上几晃,泥沙尽可沉底,水质仍是一片清明。所以环境的恶劣混浊并不是理由,一个人若是真正想要坚持内心的原则,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是动摇不了他的。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现代生活中处处可见名闻利扬,但是我们可以禀持自己内心的清正,让自己如流水一样澄澈明净,不被混染。虽然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但是却可以让所有尘埃都沉到水底,只留水一样的清净。 zj30Mdws87AoYp0SWJjJ5JApX5Pq5LYQl6fpYgOQyUobAyG2EDSoVNmhysTXmWl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