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78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6年了,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36年来,在这个国家最幸运的是哪一代人?我仔细算了一下,大概是1962年到1975年之间出生的人。为什么这一代人最幸运呢?
最幸运的一代:1962—1975
第一,没有遭遇过饥荒。中国1958年“大跃进”,1959、1960、1961三年大饥荒,那一代出生的人都又瘦又小。1962年以后,中国的粮食一直处在丰收的状态,而7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是自愿计划生育的,从1962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这代人基本上没有吃过大的苦头,而且都有兄弟姐妹。
第二,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因为1962年以前出生的人,很多人是老三届、新三届,他们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但是这代人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
第三,享受了所有的转型福利。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转型社会,一开始叫计划经济,后来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后来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个转型过程中,我们享受过国家分配的房子,也享受过商品房的整个福利,享受过创业的机会,可以说这代人享受过所有的转型红利,并且经历了整个财富的大爆炸。
这一拨人发动了互联网奇迹
在经历了一期财富大爆炸后,这一拨人又发动了一场互联网奇迹,像马云、张朝阳是最大年纪的,1964年出生的,中间的基本上都是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出生的,最年轻的是2014年5月上市的刘强东,他是最与时俱进的,已经跟90后打成一片了。
存在那么多的获利者,世界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谁在创业?中国现在的个体工商户有3600万,每年的创业企业大概在250万左右,就是说,年营业额在500万以下的这些微小型企业,大概是在250万左右,这些创业者就是80后,他们成为当今中国创业最主要的一批人群。
谁在消费?现在中国从商品房到汽车到旅游到服装到电影,甚至到商业分享会,80后已经成为一个消费主力。
谁在流动?举个例子,汉庭酒店去年一年的客流量中72%是80后,这意味着现在全中国主要从事商业的、旅游的人大部分都是80后。
谁在创新?在过去的这二十多年里,整个中国的商业世界,消费模型、创业模型、商业模式,甚至思维方式都是由我们这批1962年到1975年之间的人所决定的,因为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所构成的。然而,当创业者变得不同,消费者变得不同,流动人口和创新人群变得不同的时候,原来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会被颠覆掉。
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会被颠覆掉
那么,在80后、90后的世界里,商业逻辑有哪些正在改变?
第一,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所谓商业的互联网化,由两部分所构成的:第一部分是企业将重新构建它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原来所有的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模式彻底会被改变掉;第二部分是企业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来改造企业内部流程,它是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改造我们的管理、OA、财务、人力及生产等流程,所以它是一个内外的、完全的互联网改造,如果这两个改造不完成的话,那么传统的制造业和传统的服务业全部会被覆灭掉。我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左右,50%的传统制造业会破产。
第二,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我认为当今中国已经由一个消费者时代进入到了一个粉丝时代。中国在1984年的时候,有一批人创业,像万科的王石、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健力宝的李经纬、科龙的潘宁、南德的牟其中等这一拨人都是1984年创业的,在《激荡三十年》里面,我曾经把1984年定义为中国企业元年,那么这一拨人到后来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呢?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第一次重视了消费者,“消费者是上帝”是20世纪80年代最先进的经营思想。
但是到今天,“消费者是上帝”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消费者不再是“上帝”,那应该是谁呢?消费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的朋友。当今所有60后、50后做的产品全部都是标准件,全部都是没有体温的产品。所以这些品牌在未来可能都会被淘汰掉。怎么塑造有人格的品牌?以前的人很多是不知道的。
第三,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我很早开始写专栏,最早给报纸写专栏,后来给杂志写专栏,再后来给新闻门户写专栏,写了二十年,我现在还在写专栏,结果我服务过的这些报纸、杂志、门户都差不多要死掉了,这是让我挺悲哀的一件事情。我该怎么办呢?我想了好久,于是我自己开办了自媒体,我自己用起了微信,我要用这些办法把它粘起来。
我做一个视频,团队全是85后,连90后都有,他们在我的财经频道里加了一个叫巴九灵的卡通玩偶,演播时我一边在讲非常严肃的中国宏观经济,“他”一边在旁边给我吐槽、捣乱。他们跟我有一个约定,所有的吐槽,我是不能修改的,也就是说,巴九灵对我嘲笑的内容都是没有经过我授权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未来,所有的消费,你必须在一个娱乐的放松的一个状态下面,而板着一张脸,冰冷的品牌、商品和消费行为,在未来已经不成立了。
第四,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中国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对传统经商人士来说有两个问题:一是你先付钱还是我先付钱,中国人没有信用习惯,是我先把钱打给你,还是你先把货发给我,这是一个大问题;二是中国疆域太大,传统商业的逻辑,就是你能够在物理状态下,降低你的流通和信用成本,然后你还能够获得相应的利润,这样的话,你能够占有十亿以上的消费品市场。
但是有了互联网以后,哪怕是定西,哪怕是西海固的一个小孩子,他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和上海的年轻人一样同时知道,耐克在哪一天发布了一款限量款的球鞋,他只要有600块钱,他就可以通过虚拟支付的方式获得这双鞋。这就意味着,在互联网的前提下,整个物流和信用支付状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所有的消费都有可能城乡一体化。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世界很快要交付到80后、90后手上了,那他们跟我们这一代人相比,需要做好怎样的准备呢?
第一,要更相信常识。60后、70后这一代人相信奇迹,在我们那个时候,中国的年均GDP增长是超过10%的,在1978年到2008年这三十年间,中国年均GDP增长是9.4%,财富变化太快了,我们相信在罗马在一天之内是能够建成的。而今天,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7%的环节,到了一个中速成长的时期,中国的中产阶级变得越来越庞大,一个相信常识的时代已经开始出现。
第二,要更相信自己。50后、60后、70后,我们还相信组织,我们相信国家,而现在我们要相信自己。
第三,要更相信民主。我女儿是90后,我觉得跟她最大的区别是,我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的班长都是班主任分配的。但是我女儿她从幼儿园到小学,现在到高中,她所有的班长和班干部都是选举产生的,他们会选举他们的班长,那么成年以后,他们就会选举他们公共组织的领导人。所以因为从小有了这样的一些民主的基因在里面,所以我希望80后要比我们更要相信民主,相信自由。
第四,要更懂得享受。做好任何事都很苦,无论是拍电影、写作、办企业都是非人的生活,我从不相信一个人的成功可以是侥幸的。但是一个人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如果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是不值得的。懂得享受生活可能比追求成功、获得财富、获得名誉更加重要。
(本文系根据演讲稿整编,未经作者审订)